文丨飯飯媽
馬上就要開學了,很多小孩將會離開家長,進入幼兒園學習。但這也讓很多家長感到焦慮,因為初上幼兒園的小孩,難免會有各種各樣的不適應。
特別是吃飯問題,更是絕大多數家長都非常關注的,生怕小孩在幼兒園裡吃不好,餓肚子,所以,很多家長都會提前和高年級的家長進行交流,這樣能夠汲取一些經驗。
同事老劉家的小孩是去年上的幼兒園,今年就有一些同事過來取經,想看看孩子上幼兒園後,吃飯問題該如何解決?老劉則表示:他家孩子在剛上幼兒園的時候,因為不太適應,以每天中午吃的都不太飽,下午回到家,孩子總是需要吃點小零食進行補充。
後來老劉一家就對孩子的吃飯問題進行了重視,並且對孩子的一些行為進行了糾正,後來孩子在幼兒園裡就能好好吃飯了。
所以老劉就建議大家,如果擔心孩子在幼兒園裡不能好好吃飯,那麼不妨提前對孩子的行為習慣進行培養。這樣等孩子上了幼兒園後,再看看孩子有沒有不好好吃飯的表現,也更能對症下藥的進行解決。
其實孩子在幼兒園不好好吃飯,不一定就是吃不飽,可能還會有其他一些表現,同時也能說明孩子沒有好好吃飯。所以家長們在孩子上幼兒園後,可以對照以下這些表現,看看孩子是否存在不好好吃飯的情況?
1)吃飯的時候三心二意
有的孩子在幼兒園吃飯的時候,總是會三心二意的,即使飯菜都是非常喜歡吃的,也絲毫提不起興趣。
那麼有些幼兒園老師會比較負責,在孩子出現這種表現的時候,會主動給孩子餵飯。
但是孩子在餵飯的情況下,如果仍然非常三心二意,吃一口要四處張望很久,那麼家長就要引起注意了。
2)吃飯的時候挑三揀四
有些家長在接孩子放學的時候,會聽到幼兒園老師這樣評價自家孩子,孩子在中午吃的時候,總是挑三揀四,這個不吃,那個也不吃。
那麼當小孩出現吃飯挑三揀四的情況時,多半是不好好吃飯的表現,特別是平日在家什麼都吃,但是去了幼兒園後,就出現這種表現的小孩。
3)吃飯的時候跟不上速度
有些孩子在幼兒園吃飯的時候,總是吃的非常慢,跟不上其他小朋友的節奏,所以會出現餓肚子的情況,這其實也是孩子不好好吃飯的表現。
甚至有的孩子,每到吃飯的時間點,就會出現各種小問題,導致他們不能好好的正常吃飯,這也是家長需要留意的。
有的家長會感到非常奇怪,明明孩子在家的時候,吃飯非常正常,什麼都吃,為什麼一到幼兒園,就不好好吃飯了呢?其實孩子在幼兒園不好好吃飯,與他們的自身情緒、個人習慣等原因,是脫不了干係的。
①孩子的入園焦慮還未消除
很多剛上幼兒園的小孩,難免會出現一些不適應的表現。這種不適應不僅僅是剛剛入園時的嗷嗷大哭,往往也會在情緒上有所反應,所以孩子難免會出現非常焦慮的表現。
通常孩子的這種焦慮,會在和媽媽說「再見」的時候消失,但是當孩子吃飯或者午睡的時候,這種焦慮會再度出現。
因為這兩件事情,通常都是和家人一起做的,所以孩子難免會感到不適應,因此會出現較為強烈的焦慮感。
通常這種焦慮情緒在出現後,需要花費一定的時間,才能逐漸消除,所以,孩子會在入園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都會出現不好好吃飯的表現,因此家長需要做好心理準備。
②孩子對幼兒園的用餐習慣不適應
雖然幼兒園也是正常吃午餐,但很多孩子會因為在幼兒園用餐不太習慣,所以出現了不好好吃飯的情況。因為孩子在幼兒園吃飯的時候,所吃的東西,以及分量都是規定好的,並不能讓孩子挑挑揀揀。
而且幼兒園吃飯的時間是固定的,有的孩子早上如果吃的比較飽,那麼到了中午的時候,就有可能會出現吃不下的情況,從而出現不好好吃飯的表現。
那麼有的小孩,從小就是被長輩溺愛長大的,在吃飯的時候,經常是家長追著喂,才願意吃飯,甚至要邊玩玩具,邊看電視才肯吃飯。
但是當小孩上幼兒園後,這些條件就不復存在了,所以很多小孩就會出現不適應的情況。
③孩子被其他小朋友轉移注意力
孩子在上幼兒園前,在家吃飯的時候,通常只有自己,很少有其他同齡的小夥伴。但是當孩子上幼兒園後,中午一起吃飯的時候,就會有很多小孩一起,因此孩子的注意力就容易出現轉移。
可能有的小孩做了一個搞笑的動作,又或者其他小朋友拿出了一個玩具,那麼孩子的注意力就自然而然的轉移了,忘記自己正在吃飯。
但是在幼兒園吃飯的時間是固定的,孩子可能還沒有吃完飯,就已經到了結束用餐的時間。
那麼在這種情況下,孩子在幼兒園是很難好好吃飯的,因為他們的注意力,總是被其他小朋友給帶走了。
想必各位做家長的,都希望孩子在幼兒園能夠好好吃飯,這樣才能讓孩子更好地發育成長,不至於因為在幼兒園不能好好吃飯,就讓身體健康出現問題。
所以,在孩子上幼兒園之前,家長就可以採取一些措施,對孩子的吃飯問題進行幹預,這樣也能讓孩子在進入幼兒園後,養成好好吃飯的習慣。
⑴家長需要給孩子做好心理建設
因為大多數剛上幼兒園的小孩,都是第一次與家長分離那麼久,所以才會有各種各樣的不適應表現,甚至會哭鬧大半個月。
因此做家長的,需要提前給孩子做好心理建設,讓孩子明白上幼兒園並不是一件可怕的事情,也不是要把他們丟掉,只是讓他們去學習知識,認識更多同齡的小朋友。
在做好了這方面的心理建設後,家長也需要對孩子在幼兒園吃飯的問題進行心理建設。因為家長需要讓孩子明白,在幼兒園吃飯,與他們在家吃飯是不一樣的。
所以,家長提前對孩子進行告知,也能讓孩子在進入幼兒園後,更好的去適應,不至於出現毫無準備的情況。
⑵讓孩子習慣幼兒園的吃飯節奏
那麼孩子還未上幼兒園的時候,家長就可以為了讓孩子適應幼兒園的吃飯節奏,對孩子進行提前訓練。
例如:家長可以提前了解幼兒園的用餐時間、用餐習慣等,這樣就可以在家中,讓孩子按照這個流程進行用餐。
這樣能夠幫助孩子在進入幼兒園後,更好的適應幼兒園裡的各種節奏,同時也能讓孩子提前調整好狀態,避免出現不適應的情況。
⑶對孩子挑食的行為進行糾正
很多小孩都有挑食的習慣,可能在家的時候,他們還有權力對自己不喜歡吃的食物進行拒絕,但是當小孩進入幼兒園後,面對自己不喜歡吃的東西,可能就沒有拒絕的權力了。
因此家長一定要在家裡的時候,需要對小孩的挑食行為進行糾正。因為可能有很多小孩對於蔬菜都是比較挑剔的,畢竟蔬菜的口感不是所有小朋友都非常喜歡的,但裡面含有很多營養元素以及膳食纖維,使得許多幼兒園都會把蔬菜作為午餐的內容。
孩子在幼兒園裡如果拒絕食用蔬菜,那麼很有可能會出現餓肚子的情況,所以,做家長的就可以考慮使用一些方式,讓孩子逐漸適應吃蔬菜。
例如:可以在做飯的時候,將蔬菜切得比較碎,或者與其他食材做搭配。久而久之,孩子也就不會那麼牴觸蔬菜了,也不至於在幼兒園出現挑食的情況。
⑷對孩子吃飯的專注力進行培養
因為小孩在進入幼兒園後,有可能會因為其他小朋友的緣故,導致他們在吃飯的時候,不能專心致志,所以會出現吃不飽的情況。
因此家長在小孩還沒有上幼兒園的時候,就應該對他們的專注力方面進行培養。
例如:小孩在吃飯的時候,不能做其他的事情,想要玩玩具或者看電視,只能在吃飯以後才可以。
那麼在這種訓練之下,孩子在吃飯的時候,往往就會更加注重眼前的餐食,而不是周圍的事物。
小孩上幼兒園後的吃飯問題,是家長們非常關注的,但是在關注的同時,也要找到孩子出現問題的原因,畢竟這是孩子第一次離開家長,與那麼多的小朋友一起生活,所以難免會遇到一些問題。因此家長一定要積極地幫助孩子,讓他們更好地適應這種變化,這樣才能讓孩子更好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