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品油出口配額 山東地煉翹首以盼!

2020-12-22 東方財富網

原標題:成品油出口配額,山東地煉翹首以盼!

  時隔多年後,民營煉化企業將再獲成品油出口配額。近日有消息稱,浙江石化和遼寧華錦兩家獨立煉廠將在2020年底前獲得成品油出口配額,所得配額是通過五大國營石油企業(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中國中化和中航油)2020年未使用完的餘量進行調配。而就在今年7月份,商務部批覆,浙江石化成為第一家獲得成品油出口資格的民營煉油企業。

  種種跡象表明,中國成品油出口政策的進一步放開,未來民營煉化一體化獲得成品油出口配額的速度將明顯加快。「現在我們就是羨慕,也希望此機會明年能獲得出口資質和配額,尤其是在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籤署了的這個大背景下。」16日,山東一家地煉企業的副總經理董鑫對經濟導報記者說道。

  民營煉廠再獲出口配額

  「能不羨慕嗎?」董鑫說,「現在市場不好,競爭激烈。」

  據經濟導報記者了解,早在幾天前,有消息稱,浙江石化和北方華錦將在2020年底前獲得成品油出口配額,所得配額將通過今年的持有者——四大國營石油企業2020年未使用完的餘量進行調配。這也是有史以來首次出現出口配額臨時轉移給民營煉化企業,之前這種情況僅出現在國企之間。

  隆眾石化網分析師趙桂珍告訴經濟導報記者,主營出口配額完成進度緩慢,而且出口利潤不佳,雖然國家給予一定的補貼,但依然不容樂觀,因此會勻出部分給獨立煉廠。

  今年以來,在疫情影響下,國內成品油出口量較去年同期出現萎縮。海關總署公布的數據顯示,1-9月成品油出口總量3419萬噸,同比跌幅超過14%,完成配額率僅達6成。

  而2020年中國成品油出口量較去年同期大幅萎縮,主要是由於國際疫情蔓延,導致成品油出口訂單減少。下半年以來隨著國際疫情迎來拐點,對成品油出口的需求呈現一定提升,但國際汽柴油價格仍處低位,作為出口主力的中石化、中石油難以扭轉虧損局面,因此下半年出口量有所恢復,但仍未拉回高增長勢頭。

  董鑫告訴經濟導報記者,從他了解的信息看,兩大民營煉廠的出口產品不同,遼寧華錦以出口柴油為主,計劃量為5萬噸左右,而浙江石化出口產品為汽油,具體數量尚未透露。

  「在當前國內需求轉弱的情況下,出口無疑給了波瀾不驚的市場一劑強心劑,一定程度上可以提振市場行情,緩解當前過剩壓力。」董鑫說道。

  周邊國家空出市場

  「現在市場行情不是很好,雖然國際原油在幾天內拉漲12%,但實際上,國內成品油的價格變化並不是很大,每噸也就是漲三五十塊錢。」山東一家煉廠的銷售經理張健對經濟導報記者說道,「現在是柴油換號,銷售情況相對好一點,汽油已經開始走弱了。」

  「現在重新給我們出口權和配額,無論對我們還是對國家都是利好,尤其是RCEP剛剛籤署的大背景下。」董鑫說,「新協定籤訂後貿易壁壘的破除,有利於促進成品油的出口。」

  正如董鑫所說,據經濟導報記者了解,我國煉油能力不斷提高,年均複合增長率達到6.5%。2019年,我國煉油能力將達到9.05億噸/年,同比增長2.61%。在產能不斷提高的同時,國內成品油產量也在不斷增加。但由於「十三五」期間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實施和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展,我國成品油需求增速並不理想。卓創資訊數據跟蹤顯示,近5年來我國汽柴油供需失衡現象逐漸明顯,供過於求的現象一直存在,而且愈演愈烈。因此,出口逐漸成為緩解國內供過於求的有效手段。

  而另外一家地煉企業負責人周峰則認為,現在對民營煉廠放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搶奪國際市場。「今年周邊國家不少煉廠都要被關停,空出的市場可以爭一爭,這都是機會。」周峰說道,「9月底,日本石油公司已經按計劃永久關閉了位於大阪煉油廠的11.5萬桶/天的原油蒸餾裝置;殼牌菲律賓公司永久關閉其日產11萬桶的Tabangao煉油廠;紐西蘭煉油公司計劃關閉紐西蘭唯一一家煉油廠,將其改造成一個燃料進口終端。」

  「希望相關部門能將出口權和配額進一步開放,讓民營煉廠出海競爭。」周峰和董鑫給出了同樣的期望。

  在趙桂珍看來,重新放開出口權,標誌著中國成品油出口政策的進一步放開,未來民營煉化一體化獲得成品油出口配額的速度可能明顯加快,成品油出口主體向多元化發展,形成並保持成品油貿易領域適度競爭格局,促進國內能源企業提質增效,進而提升國際市場競爭力。

(文章來源:經濟導報)

(責任編輯:DF524)

相關焦點

  • 山東將整合地煉成立集團,地煉小產能將加速退出
    新華社報導,中國山東將整合地煉成立集團。  新華社援引山東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周五發布的文件稱,新集團的股東包括山東東明石化集團等主要化工企業。  地煉小產能將加速退出  東方證券首席石化分析師趙辰日前分析稱,地煉小產能將加速退出,山東地煉存在天然瓶頸,預計未來三年每年產能退出規模在1000萬噸以上:  我國地煉主要集中於山東,每年產量約為0.74億噸,原因在於勝利油田當年為其提供了大量原料,但當下原料基本依賴進口,該優勢已不復存在。
  • 山東地煉成品油價格出現暴漲
    金聯創統計數據顯示,11月24日至今,山東地煉國六92號汽油均價上漲655元/噸,至5696元/噸,漲幅為13%;國六車用柴油均價上漲467元/噸,至5050元/噸,漲幅為10%。圖片來源:金聯創地煉成品油價格的連續暴漲引發業內關注,也讓中下遊客戶感到意外。
  • 國際油價大幅下跌,地煉成品油價格將微調,附山東地煉成品油價格
    9月30日,山東地煉部分煉廠成品油最新油價表。油價資訊,每日更新,歡迎關注!國際油價大幅下跌:WTI 11合約報39.29美元/桶,跌1.31美元/桶,布倫特11合約報41.03美元/桶,跌1.40美元/桶。
  • 外採山東地煉政策有「異動」中石化收權增議價能力
    魯網3月22日訊 近日市場有消息稱,中石化「沒收」各省公司外採山東地煉成品油的權力。4月1日起,開展實施山東地煉成品油資源的統一採購,並將相關的事項做了統一規定。其核心內容為中石化(山東公司除外)採集山東地煉成品油資源必須通過華北大區公司操作,省公司將不具備此項權力。
  • 山東地煉成品油價格山東地煉油多少錢一噸
    :潤10.01億元,山東地煉成品油價格同比增加20%,淨利潤8.39億元山東地煉油多少錢一噸,同比增加14.77%,前三季度實現每股收益0.53元,基本符合我們的預期。換行換行華創化工曹令團山東地煉成品油價格隊:持續推薦價格上漲周期股-2016.11.27換行化工周期子行業中,絕大部分今年都。」
  • 地煉企業今年將大放異彩
    2015年,地方煉廠以13家獲得進口原油使用配額、6家斬獲原油非國營貿易進口資質的驕人成績完美收官。2016年伊始,延長石油集團即接力獲得360萬噸/年進口原油使用配額,且發改委網站公布了山東清源、恆源、無棣鑫嶽和河南豐利四家地煉申請配額的消息。
  • 煉化一體化趨勢下的山東地煉未來轉型路線猜測
    今年以來,山東成品油價格和利潤與往年有明顯滑坡,根本上是供過於求的結構失衡決定的。未來幾年,除了結構性過剩外,山東地煉的外部競爭環境也更加惡劣,主要是新建煉化一體化煉廠的扎堆投產。與山東地煉相比,一體化煉廠在多方面有明顯競爭優勢。
  • 山東地煉整合:風光時賣油給中石油、中石化,現一半幾近虧損
    相反,200萬噸加工規模以下以及沒有原油進口配額的,大部分都處於半停工狀態,開工率不足30%,受消費稅收緊影響大,大多已處於虧損狀態。民生證券研究團隊認為,造成地煉經營業績出現分化的最主要原因是國家成品油消費稅制度的不斷完善。
  • 山東地煉重組背後
    持續低油價和石化行業破壟斷下放原油「雙權」,創造了山東地煉發展的契機,也造就了山東地煉的跨越式發展。但體量大、合力難是山東煉化能源集團不得不面臨的問題,在龐而雜的基礎上整合如同老建築的塗漆裝修,優化明顯但仍有隱患,「抱團」能否為其提供可靠的支撐還有待考量。
  • 煉化行業引資本關注,山東地煉頻迎併購
    &nbsp&nbsp&nbsp&nbsp6月8日,中國能源工程集團有限公司與山東尚能石化籤署了合作協議,雙方將在能源煉化等領域展開深度戰略合作。之前,中國能源以增資入股的方式控股山東勝星化工。
  • 破局仍在「需求側」——地煉大整合:能否跑贏中國煉化大變局(下)
    針對裕龍島項目的上馬和山東地煉的整合,行業專家觀點不一。除了整合後眾多地煉企業的出路問題,未來多個大型煉化一體化項目的競爭問題也引發業內關注。「一味『去產能』並非地煉唯一出路。事實上,山東煉化行業現在面臨的問題並不在供應側,而在需求側。」
  • 上半年山東地煉成品油資源流向特徵解析
    今年山東成品油的流向變化明顯,總體來說出現套利重心向周邊地區傾斜、銷售半徑縮短的狀況,且汽油及柴油流向特徵又略有不同。圖1 上半年山東地煉含稅汽油理論套利情況單位:元/噸來源:隆眾數據由上圖山東地煉含稅汽油的理論套利來看,今年上半年,山東汽油除對河北、河南、天津、廣東及江蘇的套利均值為正值之外,其他地區半年均值全部為負數,特別是5-6月份,除了山東周邊省份仍有小幅套利之外
  • 山東地煉四成變虧,最近到底發生了什麼? | 特別關注
    其中,山東成為關注焦點。眾人為何聚焦山東?一組數據可以說明:當地73家煉廠,有68家是地煉。在山東,地煉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著這個行業的晴雨表。尤其近些年,隨著油品終端市場活躍度的攀升和進口原油配額的放開,地煉企業的生產能力和投資欲望在不斷走高。向前推大概15年,2003-2005年是山東地煉興起的高峰期,10年前經營過小煉廠的濰坊人張興照回憶:「那時候地煉行業賺錢太容易,政府審批和管理相對寬鬆,賺錢賺到不好意思。」
  • 中國煉油行業研究(上):大煉化時代的地煉新格局
    2018-2020年中國煉油能力合計增長將達到1.1億噸/年,其中地煉佔比分別為69%,71%,59%.山東是地煉企業最集中的區域,其產能佔地煉總產能的70%左右。我們認為,面對新型民營大煉化項目即將投產的現實,山東地煉亟需一場變革來突破如下困境:1)新型大煉化項目和山東地煉存在目標市場的重疊,新項目的投產將擠壓山東地煉在幾個重要市場的市場份額;2)山東地煉存在規模較小,同質競爭嚴重的問題;3)山東地煉產品線簡單,高端產品佔比較低,導致產業附加值不及新型大煉化企業。
  • 地煉成品油價格整體出現上漲 套利空間不甚樂觀
    2月15日至21日,原油消息面呈現震蕩回暖行情,山東地煉汽、柴油價格隨之呈現震蕩上漲走勢。與2月14日相比,汽油漲幅達207元/噸,柴油漲幅達310元/噸。就套利空間而言,目前山東地煉市場汽、柴油資源去往國內多數地區的套利空間不甚理想。
  • 成品油調價後山東地煉汽柴油價格以穩為主
    成品油調價對地方煉廠及市場的影響發改委上調雖好  山東「病根」難除【環球網綜合報導】今日,國家發改委通知,按照現行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決定將汽、柴油價格每噸分別提高100元和95元,測算到零售價格據隆眾石化網成品油分析師楊葉分析,雖本次發改委調價屬於上調,理論上對市場購銷氛圍有所提振,但市場受制於需求疲弱與貿易商操作理性,區內汽柴油銷售實難出現交投熱烈之象,加之目前區內資源仍十分充足,因此煉廠整體出貨仍顯不足,庫存維持中高位。另一方面,油品質量升級箭已在弦,但在這項工作中,他們要面臨非常大的資金、油源以及政府審批等種種阻力,意味著煉廠生存環境將更加嚴峻。
  • 地煉企業「至暗時刻」:開工率創新低
    受益於進口原油使用權和原油進口權放開,地煉企業在規模快速發展之後,現在面臨著新一輪考驗:根據能源機構的監測,7月18日,山東地方煉油廠常減壓開工率為50.7%,開工率再創2017年以來的新低,並陸續有地煉企業開始停工檢修。「煉油廠的集中檢修多發生在春季,現在這樣高的停工先修率是不正常的。」
  • 地煉獲取原油牌照降速 審批進程放緩
    原標題:地煉獲取原油牌照降速 審批進程放緩   審批進程放緩 地煉獲取原油牌照降速   2016年已經過半,但整個上半年地方煉廠在申請進口原油使用配額方面進展緩慢,截至目前,僅山東海右石化和無棣鑫嶽燃化在上半年正式獲批,山東恆源、清源石化和河北鑫海三家煉廠進入公示期。
  • 大連海關助力東北地區內地煉廠首次出口成品油
    大連海關助力東北地區內地煉廠首次出口成品油 大連日報
  • 山東地煉整合啟幕,2025年將壓減三成產能
    其中,到2025年,山東地煉產能將由目前的1.3億噸/年,壓減到9000萬噸/年左右,減少約三成。《方案》提出,到2022年,位於城市人口密集區和煉油能力在300萬噸及以下的地煉企業煉油產能,將進行整合轉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