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生活工作壓力的增大,有些人到了中年,會出現腰膝酸軟、神疲乏力的情況。一般來說,這是身體出現了腎虛的症狀(表現為性慾下降,記憶力下降,沒有精神,易疲勞,頭暈等症)就需要進行就醫診斷進而用藥物調理,市面上進行補腎的藥物比較多,對於補腎來說,需分清症狀,根據腎虛類型的不同而用藥不同。
腎虛都分為什麼類型?
腎虛在中醫上一般分為4個證型,其中最常見的是腎陰虛和腎陽虛。
腎陰虛(熱):五心煩熱、潮熱盜汗、口乾舌燥、尿黃便幹、舌紅少苔、脈細數。
腎陽虛(冷):如畏寒、肢冷、小便清長、面色晃白、性慾減退、陽痿早洩、舌淡苔白、脈沉遲。
腎氣虛:氣短自汗、倦怠無力、面色晃白、小便頻多、遺精早洩、舌苔淡白、脈細弱。
腎精虛:可以表現為腎陰虛腎陽虛的症狀,也可以表現為小兒生長發育遲緩,成人生殖機能減退,早衰,耳鳴,發脫,牙齒鬆動,健忘。舌淡苔少,脈沉細。
此外如果出現了腎虛的症狀,還需警惕脾腎虛寒找上門!
中醫認為脾主運化,為後天之本,主統血,脾能夠運化水谷精微,能夠將食物進行消化吸收,形成對人體有用的物質。脾寒時,脾的運化功能就會下降,出現腹脹、腹痛、不思飲食、畏寒肢冷、大便溏洩等症狀。
而腎為先天之本,腎藏精,腎固藏精氣,主命門之火。精氣的充盈依賴於脾運化水谷精微的滋養。脾和腎之間相互依賴,相互作用,因為脾好了才能固精,腎好了更能藏精。所以在補腎的時候,需脾腎同補,缺一不可。
如何補?
患者要多進食一些溫補的食物,注意休息等。另外配合使用一些溫補的藥物,例如較為常用的固精補腎丸,有滋補腎臟,補脾益肺等功效,適用於脾腎虛寒的人群。如果出現了脾腎虛寒的症狀,不積極治療,容易患骨質增生,頸椎病,腰椎病以及其他疾病,因此患者要改變生活方式以及配合藥物調理。
固精補腎丸是由熟地黃、山茱萸、枸杞子等18味的中藥組成的中成藥製劑,具有溫補脾腎、固精養精的作用,適用於患有脾腎虛寒,食減神疲,腰酸體倦等症狀的人群。脾腎虛寒多由於體質虛弱而感受寒邪較重,或久病耗損脾腎之陽氣,或久瀉不止,損傷脾腎之陽,或其他臟腑的虧虛,累及脾腎兩髒等引起。
適用於脾腎虛寒、腎陽虛、脾虛體質的患者,這些患者使用固精補腎丸有較好的效果。
注意事項:
需要注意的是固精補腎丸宜飯前服用,但外感或實熱內盛者(感冒、上火)不宜服用,對本品過敏者禁用,過敏體質者慎用。
由於很多人是分辨不出來自己的症狀的,所以為了用藥的準確性和發揮最佳藥效的話,一定要先去醫院進行辯證之後,才可以遵醫囑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