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老果子誰吃過?曾是河南過年必備禮品,這位大叔堅持做了30年

2020-12-20 河南交通廣播

寒冬臘月,在河南郟縣冢頭鎮一家傳統糕點老店裡,今年50歲的曹建紅師傅正在兩口大鐵鍋前忙乎著,進入臘月鎮上需要糕點的人逐漸多了起來,特別是他做的老式糖角,現在市面上幾乎已經見不到了,唯獨他還會這種老手藝,所以每年的這個時候他和妻子都會特別忙碌。

糖角在當地也叫蜜角或者果子,在其他地方還有很多不同的叫法,是一種很傳統的點心,今天三四十歲的人,對這個印象最為深刻,因為他們小時候過春節走親戚,都要去點心店裡稱上一包果子,這果子裡就會有糖角。

小時候吃過糖角的人,還真不一定知道這是什麼東西做的,看到曹師傅在這裡擀麵皮,才知道糖角的主要配料竟然是麵粉。做糖角的過程,有點兒像做手擀麵,不過這張麵皮可是比較大,也擀得很厚,擀的過程中要用到兩三種不同形狀的擀杖。

在這張寬大的案板上,有已經成型的糖角胚子,還有正在擀的麵皮,看到這裡很多人會問:為什麼炸出來的糖角都是鼓起來的,而一張麵皮怎麼會鼓起來?曹師傅說這是因為麵皮會折成兩層,兩層中間有專門撒的「細面撲」,所以下油鍋一炸中間就會鼓起來。

把麵皮擀成一元錢硬幣那麼厚之後,曹師傅的妻子拿起一個圓形的工具,把麵皮切成月牙形,這個工具是老式的,用起來比較費力,很考驗一個人的耐心。

好在現在有新型的工具,是一個像粗擀麵杖一樣的圓形輥子,輥子上面帶的有月牙形的刀,手推著輥子在麵皮上轉一遍,麵皮就被切成了一個個形狀均勻的糖角胚子,不過這種切法會有「邊角料」,曹師傅妻子用手揭起來的就是。

製作糖角需要兩口鍋,一口鍋裡放油,另一口鍋裡放蜜汁兒,蜜汁是用白糖和蜂蜜熬製而成,曹師傅的妻子正在往桶裡舀的就是蜜汁。

糖角先下油鍋裡炸,油溫大概一百七八十度,為了能夠掌握的更精確一些,現在曹師傅還用上了溫度計,雖然他是做了幾十年的老手藝人,不過他似乎並不排斥這些現代的工具。

從油鍋裡撈出來的糖角,還要迅速放進旁邊這口蜜汁鍋裡,鍋裡的溫度大概有七八十度,糖角放進去會沉下去,反而等「喝」足了蜜汁會浮上來,這是讓人感到不可思議的地方。

下蜜汁鍋的工序很關鍵,曹師傅說蜜汁溫度高了灌不進蜜汁,溫度低了糖角容易爛,另外在鍋裡停留時間的長短也要把握好。

從蜜汁鍋裡撈出來的糖角,還要裹上糖粉,所謂糖粉就是用白糖磨成的粉,可能很多人也吃過外面粘白糖的糖角,曹師傅說還是裹上糖粉會更好一些,裹白糖是那時候糖比較稀缺,外面看著有糖更惹人注目。

裹完糖粉,還要在這個篩子裡篩去多餘的糖粉,這糖角就算做成了。在這座農村小鎮上,糖角是七塊錢一斤,曹師傅說在二十多年前,大概是一塊多一斤,那時候大家走親戚都帶的這個,現在人們走親戚的禮品都已經換成了超市裡琳琅滿目的商品,如今大家來買糖角多是為了回味這種老味道。

來源:鄉土河南(攝影記錄|張根棟)

相關焦點

  • 河南大叔做這種老式點心,七塊錢一斤,曾是過年必備禮品
    寒冬臘月,在河南郟縣冢頭鎮一家傳統糕點老店裡,今年50歲的曹建紅師傅正在兩口大鐵鍋前忙乎著,進入臘月鎮上需要糕點的人逐漸多了起來,特別是他做的老式糖角,現在市面上幾乎已經見不到了,唯獨他還會這種老手藝,所以每年的這個時候他和妻子都會特別忙碌。
  • 河南117歲老人接受白內障手術 將重見光明;紋個風水眉8.8萬?平頂山女子為變美半年花掉45萬丨大河早新聞(語音版)
    緊鄰丹尼斯大衛城的鄭州市新田太康商業中心建設項目要在2019年竣工,主要建設國際知名快時尚品牌、連鎖餐飲、IMAX 影院等。在曾經充滿鄭漂回憶的陳砦,鄭州順德置業有限公司丹尼斯陳砦商業綜合體建設項目也入列重點建設項目,主要建設大型商業綜合體。詳情>>⊙這種老果子誰吃過?曾是河南過年必備禮品,這位大叔堅持做了30年
  • 8種老式糕點,全吃過的年齡都不小了,00後吃過其中幾種?
    比如各種香甜的糕點類,幾乎都是「80後」童年可遇不可求的食物,大部分只有逢年過節的時候才能吃到,如今想再尋一口兒時的傳統糕點味,也只能到超市中碰碰運氣了。下面這8種老式糕點,當年全吃過的年齡都不小了,00後吃過其中幾種?
  • 河南這種零食農村特有,名字「千奇百怪」,大叔一天做500多斤
    眼前這種零食,不知各位是否見過呢?可能很多常在河南農村跑的朋友表示這東西很長見到,就是用玉米和雜糧做出的一種小吃唄了。但如果讓你說出這種零食的名字,估計很多人都會一愣。這種零食到底叫什麼名呢?這種小吃有的地方叫玉米條、有的地方叫玉米花,也有的地方直接叫米花。在河南的很多農村,這是孩子們最愛的零食,也是很多成年人記憶中美味。而對於生活在城裡的人來說,這種零食最多是一種回憶了。這是在過年前,作者在河南濮陽的農村集市上偶然遇到的場面。只見一臺製作這種零食的機器在開足馬力加工著。
  • 在安徽過年必吃的24道年味美食,你吃過幾道?
    這種帶字的豆糖就是將富有吉祥寓意的「福、囍、愛、旺、春、禮、壽」等不同的字做在豆糖裡,過年時,不論是饋贈親友還是招待客人都成了百姓的首選。流行地:皖南地區灶糖灶糖是一種麥芽糖,粘性很大,因以前常在小年祭灶時食用而得名。抽成長條型的糖棍稱為「關東糖」,皖北部分地區也叫「槓子糖」,而拉製成扁圓型就叫做「糖瓜」。
  • 河南過年必備的「蜜食」,幹酥小金果算啥,看到最後一個:甜到膩
    不管是什麼地方,過年的時候都會準備很多的年貨和年禮,而有些地方的年禮則比較的個性,比如說河南地方的年禮必備的就是小4件,都是河南最出名的蜜食,蜜三刀小金果乾酥梅豆角。很多人對幹酥,都比較的了解吧,其實蜜食的起源,在歷史上源遠流長,他始於宋朝,到現在已經有很多年的歷史了,因為在製作的時候會使用大量的蜜糖,所以才被取了這個名字。這種甜點吃起來甜而不膩很有特點。而且這種甜品的保存時間也特別長。不管是結婚的時候又或者是過年的時候,都會被人們買來贈送親友鄉鄰。
  • 廣西農村過年才會做的美味,40年堅持一種做法,口味城裡買不到
    廣西農村過年才會做的美味,40年堅持一種做法,口味城裡買不到。隨著一年一度春節的到來,很多農村人也開始在製作各種傳統小吃,即使是過了這麼多年,但是繼承這種小吃的人還是不在少數,而且多加上的各種配菜也非常備受到所有人的嚮往,這種傳統小吃如今只有在廣西農村才會看得到,而且在製作和品嘗到的口感也一直都不變,流傳至今已經有數百年,一樣是用手工所做,所用的磨具也保留到現在,這種小吃就是米餅了。
  • 農村大叔用牛奶做了一大鍋「湯圓」,不知道你們有沒有吃過呢
    距離過年還有不到10天,在北方一些地區就會吃餃子吃湯圓,有「團團圓圓、圓圓滿滿」寓意。一般我們的湯圓都是用糯米粉加水然後再包上各種各樣的餡。不過這位農村大叔的湯圓做法卻跟別人不一樣。對你們沒有看錯,這些就是牛奶,大叔把牛奶一瓶一瓶的倒進鍋裡,然後用把牛奶燒熱。然後往牛奶裡加了很多檸檬汁,然後不斷的攪拌鍋裡的牛奶直至牛奶成棉絮狀。然後把這些牛奶倒在鋪有紗布的桶裡,再用清水衝洗掉紗布裡牛奶的檸檬味。接著把多餘的水分擠掉,剩下的就是做湯圓的原材料了。
  • 大叔家的過年小吃:炸春卷,香脆可口,簡單易做,家人愛吃!
    本文由大叔下廚房發布,喜歡的朋友可以轉發,分享是一種美德~文|愛下廚的大叔大叔家的過年小吃:炸春卷,香脆可口,簡單易做,家人愛吃!記憶的老味道,深深烙在舌尖,在慵懶的午後心心念念的就是這一口酥脆鹹香,過年才能吃到的潮汕老味道。春卷又名春餅,是潮汕民間一道赫赫有名的傳統小吃,自古以來,潮汕人家就有春日加工製作春卷的民俗。春卷形狀呈長條形,外觀金黃,內部夾有內餡,吃起來外酥裡嫩,鹹香可口,趁熱一口咬下,那滋味真是妙不可言。大叔愛吃春卷,小時候過年最期盼的就是媽媽親手做的春卷。
  • 大叔將它放到石頭爐子裡面烤,外焦裡嫩,過年又學會了新做法!
    快過年了,要說這期間家家戶戶都會吃的美食,也就只有餃子了,而且加工的方法很多,比如蒸、煮、煎等等,幾乎每家都會做,所以說,它已經不能算是一種小吃了,在成都也是一樣,加工這種美食的地方滿大街都是,但是你吃過用餃子做成的小吃嗎?
  • 看了這位日本大叔給自己做的一日三餐,網友直呼「太能吃了」
    看了這位日本大叔給自己做的一日三餐,網友直呼「太能吃了」每次一提起日本便當,或者日本料理,很多讀者朋友們,最先想起來的就是日本主婦們的手藝。在今天的美食分享中,就看了這位日本大叔給自己做的一日三餐,不愧是男人的胃口,這吃的也太多了。如圖所示,吃一碗簡單的牛肉蓋飯,感覺整個碗都要裝不下了。牛肉被堆積得高高的,上面還要加一顆雞蛋,這樣的分量,難怪網友們看後紛紛直呼「太能吃了」!
  • 河南大叔在街邊賣大鍋燴菜,一份10元錢飯管夠,只有河南人才懂吃
    有機會到河南出差,在街邊發現有位大叔賣10元自助餐,大叔只準備一個菜,米飯隨便吃,管飽,這種新穎的自助餐方式很吸引人,從沒有嘗試過的我也準備試一試,大叔準備的這一個菜,是一些當季當地的蔬菜混在一起燒制而成的,價格並不貴,什麼豆芽,捲心菜等等,我想,這樣的菜也不值錢,10塊錢能買上一大堆,即便是把它做成菜,也花不了幾個錢,可是沒想到大叔還在這個菜上放上了厚厚的肉片
  • 農村過年稱年豬,要在豬屁股踢一腳,誰幹過?
    轉眼又是一年冬天,農村裡的冬季過年籌備是比較繁雜的,農民們可能早早就開始了。今年豬價比較高,農戶養的黑土豬一度漲到15塊錢一斤,一些農民迫不及待開始殺豬賣肉了。退豬毛離不開開水,豫西農村喜歡用村的大鐵鍋,這裡農民卻是用了一個大的廢汽油桶。
  • 大叔在街邊賣這種老字號小吃,黑乎乎的,撒上糖粉就非常好吃
    比如這位大叔在街邊賣的這種傳統小吃。這種小吃是河南地區很出名的老字號小吃,粽糕。這位大叔騎著三輪車,後面放著好幾個桶子,裡面放的就是粽糕了。大叔打開桶蓋的時候,就看到裡面是黑乎乎的東西,雖然看起來沒什麼賣相,但是會飄出一陣淡淡的美味。不知道你們知不知道這種粽糕呢?
  • 最新消息:69歲臺灣女藝人愛大叔,30天換一位,心態年輕愛整容
    30天就換一位大叔伴侶?她就是臺灣著名女藝人恬娃,她心態年輕,她熱愛整容,整容方面她已經有30年經驗。好心態可能對她影響更大,她容貌就像是一位40歲風韻猶存的少婦,魅力值和誘惑指數依然滿滿,這位大齡女神已成為很多鮮肉的夢中女神,很多鮮肉都在主動追求她。一個女人的魅力果然不會隨著年齡而衰減,恬娃便是如此。
  • 農村過年走親戚發現對方把本人送的禮品拿去給其他親戚了,合理嗎
    年前買年貨時一般會把拜年要用的東西採購到位,初一初二要用時直接提走,那時拜年走親戚時提的禮品的確有點意思,你送過去的東西別人回的時候數量上基本相當,有的會稍微換下品種,有的甚至品種都一樣,送來送去會發現買的東西在打轉,弄不好回到自己手裡,最後拆來吃了。過年買禮品去農村走親戚,發現對方把自己買的東西拿去送給其他親戚,是否合理?
  • 東北人過年必備五道菜,你吃過幾道?都吃過的太有口福了!
    東北人過年必備五道菜,你吃過幾道?都吃過的太有口福了!南方和北方的飲食有很大的差異,南方的人一般都比較喜歡吃清淡的,看起來非常精緻的,菜盤子比較小的。再來看看北方的菜,北方的菜一般都比較狂放不羈,尤其是東北那邊的菜,更是這樣,東北這邊的菜一般都是比較鹹的,炒菜的時候放的油很多,從顏色上就覺得很有食慾,很適合下飯,要是南方的人來到東北,估計很有可能吃不下。還有就是東北的菜總是喜歡用那種盤子很大的盛,量很足,一看就是可以放心的吃,不用擔心量夠不夠的問題。
  • 6旬大叔住山溝一年四季吃蘿蔔,養豬養羊年賺30萬,看生活是啥樣
    近日,攝影師聽人傳說,山西省中條山中就有一位這樣的奇人,獨居在大山深處30多年,養羊養豬養雞鵝,精通陰陽八卦,練拳習武,一年四季吃蘿蔔,追求地是清心寡欲,天人合一,自由自在的道家生活。為了能見識到高人的隱秘生活,我們早早地驅車一路走訪進了山,這裡山脈雖說不是很雄偉,但卻很有特點,看上去還真是有些神秘,據說這位奇人就住在這個山坳裡。
  • 河南有種魚過年時變年貨必備品,其餘時間卻很少有人會想到它
    年儘管已經過了,但是對於過年時人們餐桌上的必備食材的討論,一直在進行著。在北方,只要進了臘月,就意味著馬上就要過大年了,人們都開始忙碌起來,這時候大街小巷也開始熱鬧起來,人來人往,都大包小包的買著各種過年時用的年貨,人們雖然花招錢,但是臉上卻洋溢著笑容。
  • 李家天然小磨香油走進76人燴麵——讓您吃出老鄭州燴麵的味道
    對鄭州人來說,湯湯水水、熱熱乎乎的燴麵,是一日三餐的習慣,是幾天不吃就饞得慌的念想,是融進了骨子裡戒不掉的癮。所以,在美食風水輪流轉的鄭州,唯獨一個燴麵這一名吃幾十年屹立不倒,如今,鄭州成為中國人心中約定俗成的「燴麵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