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智慧城市趨勢 解碼萬億美元大市場的機遇與格局

2021-01-07 金色財經

智慧城市是什麼?為什麼我們要建設智慧城市?它如何影響政府、企業與公民個人?近幾年數字經濟領域的熱詞為何非它莫屬?巨頭紛紛布局目的在哪裡?CyberVein作為智慧城市的構建者,總結了目前全球智慧城市發展的趨勢和數據,你只需花2分鐘就能大致了解這萬億美元級的大市場的機遇與格局。

 

先了解下智慧城市是什麼吧!

智慧城市是把新一代信息技術(5G、雲計算、IoT、AI、大數據等)充分運用在城市中各行各業,實現信息化、工業化與城鎮化深度融合。智慧城市是有「意識地、主動地」駕馭城市化這一趨勢,運用先進的科技,將人、商業、運輸、通信、水和能源等城市運行的各個核心系統整合起來,從而使整個城市作為一個宏大的「系統之系統」,藉助物聯網、傳感網,在家居、路網監控、票證管理、數字生活等諸多領域,構建城市發展的智慧環境,提高城鎮化質量,實現精細化和動態管理,並提升城市管理成效和改善市民生活質量。

以下是最新的智慧城市相關數據和要點分析:

1.全球人口數近76億,城市人口超過40億;2050年將有68.4%的人口生活在城市

看點:目前全球人口約50%生活在城市,隨著人口在城市的不斷聚集、新的大都市和城市群相繼形成,相伴而來的是「城市病」的出現,如交通擁堵、環境惡化、資源匱乏、居民生活質量下降等問題日益凸顯,如何實現城市的可持續發展成為城市管理者關心的議題。城市發展問題逐步讓智慧城市成為「解藥」,而如果製作「解藥」並達到「藥效」,也催生了CyberVein這類智慧城市項目的發展。

 

2.億歐智庫:2023年全球智慧城市市場規模為7172億美元

看點:世界銀行測算:一個百萬人口以上的「智慧城市」的建設,在投入不變的情況下,實施全方位的智慧管理,將能增加城市的發展紅利2.5到3倍,這意味著「智慧城市」可促進實現4倍左右的可持續發展目標,並引領未來世界城市的發展方向。CyberVein將智慧城市作為一個大體系、大生態來運作和建設,利用大數據為基礎,將大數據解決方案充分發揮產業輻射作用,聯動金融、醫療、生活、政務、交通等領域,帶動整個經濟的轉型。

 

3.全球智慧城市化率將翻番,亞洲後發優勢大

看點:無論是發達的歐美地區,還是發展中的非洲和部分亞洲地區,全球大多數的國家正在積極的投身於智慧城市的建設,其中歐洲、北美、日韓等地區處於領先地位。亞洲擁有全球60%以上人口,將是全球城市化最快地區,亞洲基礎設施投資缺口每年達1.4萬億美元以上,中國與印度將領銜這個進程。目前CyberVein已在中國、新加坡、北美、日韓、俄羅斯、以色列、東南亞等16個國家和地區布局業務和提供智慧城市解決方案,預計未來3年會有超過200座智慧城市通過CyberVein落地運營,智慧城市化率也將翻番。

 

4.數據中心已成為智慧城市發展基礎 

看點:目前智慧城市面臨的最大的挑戰無疑如何制定一個量身定製的數據中心戰略,以平衡當前需求與數據的指數增長。隨著智能城市的數量和複雜程度的增長,他們將對數據中心和雲資源的供應提出巨大的需求。CyberVein將數據採集、數據存儲、數據管理、數據分析、數據研用等大數據解決方案視為優先發展事項,讓數據流動起來。並在智慧城市的基礎階段,確保將可擴展性,靈活性,安全性和面向未來的挑戰置於智慧城市需求列表中,滿足需求的同時創造需求。

 

5.5G+AI將成智慧城市發展的重要催化劑

看點:5G、人工智慧被視為拉動經濟增長的新引擎,而智慧城市建設則成為這些技術能夠落地的最大場景。但在智慧城市中的應用還處於初期融合的階段。為了讓智慧城市的數據處理能力提升,在人工智慧方面,CyberVein利用聯邦學習算法和分布式算力讓人工智慧升級,變得更加通用化,建立「人工智慧」公共庫,充分調動資源和平衡供需兩端。

 

6.中國智慧城市市場規模在最近幾年均保持了30%以上的增長

看點:中國智慧城市發展空間巨大,預計到2022年,中國智慧城市市場規模將達到25萬億元。在中國,智慧物流、智慧建築、智慧政務領域佔據了較大的市場份額,而智慧醫療和智慧家居則表現出了較強的發展潛力,將成為下一輪高速發展的著力點。中國作為CyberVein核心發展地區,建立了智慧城市研發中心,並在智慧醫療、智慧安防、智慧文旅、智慧家居、智慧大腦等領域進行了布局,這是對未來城市與數字經濟融合發展的直接體現。

 

7.據麥姆斯諮詢介紹,特斯拉、SpaceX、比爾和梅琳達·蓋茨基金會、百度、華為、豐田、維珍、LG等實力雄厚的投資機構正以超出預期的方式參與智慧城市的建設

看點:智慧城市動作最大的並不總是來自最強大的國家政府,往往是各大網際網路科技公司。研究機構和標準化組織在智慧城市領域起到的是「頂層設計」的作用,但真正的將技術沉澱到每一寸土地,主力還是那些「科技平臺」。同時,CyberVein在智慧城市建設的道路上,已與金山雲、杜拜政府、BiomX、Paybank、浙江大學等30多家機構強強聯合打造智慧城市生態,其中有4家上市公司,以及6家全球500強企業。

 

8.英國知名研究公司IDTechEx最新發布長達320頁的智慧城市研究報告

看點:這份長達320頁的報告獨特地分析並預測了全新的智慧城市設計,提供了30個主要智慧城市的比較分析,智慧城市針對性問題的16個關鍵結論,智慧城市主要新硬體技術的7個關鍵結論,以及30個最重要的展望和預測。接下來,將有越來越多的知名研究機構針對智慧城市發展進行系統的研究和報告。

 

9.CyberVein正逐一攻破目前智慧城市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

看點:智慧城市面臨的問題如下

- 需要生態:城市既不希望煙囪林立的孤立的系統,也不希望一家獨大,而是需要一個個能聚集能量的生態。DAVE Allianc不僅是一個技術聯盟、產業聯盟,更是一個生態聯盟,DAVE Alliance由資料庫,分布式存儲,分布式算力整合和聯邦學習四大板塊的服務提供商組成。每個合作夥伴在自己擅長的領域向DAVE裡注入燃料,如存儲、算法、算力、硬體或元數據等等,發揮集群效應使DAVE不斷優化,推動全球智慧城市建設的落地。

- 數據安全和數據交互存在矛盾:城市中各部門的壁壘非常高,有的壁壘是出於數據安全的考慮,這使得數據融合面臨障礙;DAVE讓數據得以歸集融合,並且形成一個彈性的數據共享標準規範,除了讓數據可用不可見,還能讓數據只提供一次。

- 專業人才匱乏:智能城市建設涉及方方面面,專業背景出身的人才少之又少,加上大學培養模式的缺陷,學以致用的難度非常大;CyberVein十分重視校企合作,非常樂意與更多地區的高校開展技術研發合作,支持高校在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設置人工智慧和區塊鏈學科方向,推動人工智慧和區塊鏈領域一級學科建設。

- 缺乏自我造血的良好運營模式;CROSS能實現數據資產化,數據持有者和生產者如果想進行全球化大數據業務,就能通過CROSS去實現數據價值,來幫助B端和G端實現數據價值支撐和業務推進,還能使C端也能憑藉自己的數據獲益。

 

生態建設、數據融合建設、產學研建設、自我造血循環每一個都是宏大課題,每一個都迫切需要面對。同時,人口、政策布局、經濟環境、科技實力等多種要素都牽動著智慧城市的每一根神經。儘管道阻且長,但毋庸置疑的是智慧城市仍然是巨大的藍海市場。

留言說一說:

# 智慧城市生態建設、數據融合建設、產學研建設、自我造血循環這智慧城市四大課題,你最期待CyberVein實現哪一項?

聲明:本文由入駐金色財經的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絕不代表金色財經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提示:投資有風險,入市須謹慎。本資訊不作為投資理財建議。

相關焦點

  • 智慧城市是什麼,為什麼建?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預測,到2022年,我國智慧城市市場規模將達到25萬億元。 智慧城市是什麼?為什麼我們要建設智慧城市?它如何影響政府、企業與公民個人?近幾年數字經濟領域的熱詞為何非它莫屬?巨頭紛紛布局目的在哪裡?產業鏈上下遊呈現怎樣的特點?一系列的疑問,我們將用一篇文章為你解碼這25萬億大市場的機遇與格局。
  • ...IDC:今年全球智慧城市投資1144億美元;浙江計劃新基建投資近1萬億
    (安防知識網)IDC:全球智慧城市支出將在2021年開始逐漸提高增長速度 IDC的最新預測顯示,至2020年,全球智慧城市市場相關投資總額將達到1144億美元,較2019年同比增長11.1%,低於2019年12月發布的18.9%增長預測。
  • 解碼雙循環格局下的新發展機遇 拼多多「新品牌計劃」講述中國高端...
    在此趨勢下,從初出茅廬到在接近飽和的電商零售市場殺出重圍的拼多多也正處在關鍵時刻。今年,拼多多憑藉在消費端與供給端雙向積累的能力及優勢,順應「雙循環」新經濟趨勢,也迎來了全新的發展階段。在最新發布的三季度財報中,拼多多首次單季盈利4.66億元,單季度用戶增長近5000萬,年活躍買家數達到7.31億。
  • 掘金萬億級市場,F5G開啟湖北全光智慧城市
    華為企業傳送接入領域總裁金志國認為,未來5年,F5G將帶來至少每年千億級的市場空間,並撬動上萬億元的GDP增長。  確實,據ETSI估算,F5G支撐的4K/8K、雲VR/AR、園區及製造等新應用將催生一個可達1萬億美元的新市場。
  • 牛津經濟研究院:全球經濟呈差異化復甦 六大趨勢蘊藏機遇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牛津經濟研究院:全球經濟呈差異化復甦,2021年六大趨勢蘊藏機遇導讀:在2021年初,潛在的新一輪全球新冠病毒浪潮可能使世界GDP增長水平下降6%。如果導致金融危機,則會讓2025年全球GDP的增長比新冠大流行前低10%-11%。
  • 牛津經濟研究院:全球經濟呈差異化復甦 2021年六大趨勢蘊藏機遇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牛津經濟研究院:全球經濟呈差異化復甦 2021年六大趨勢蘊藏機遇「我們認為2021年全球產業經濟發展將會有六大趨勢,疫情將給一些行業造成永久性影響,而對另一些行業來說,則是變化中蘊藏機遇。」
  • 2019年全球旅遊總人次達123.10億 全球旅遊總收入達5.8萬億美元
    人民網北京1月9日電 (田虎)1月8日,世界旅遊城市聯合會(WTCF)與中國社會科學院旅遊研究中心在京共同發布了《世界旅遊經濟趨勢報告(2020)》。 《世界旅遊經濟趨勢報告(2020)》從全球、區域、國別、城市等多個視角出發,圍繞全球旅遊經濟走勢、區域發展格局變化、重要國家突出特徵、城市的核心支撐作用等問題做出了全景式分析,並在上年度提出「T20」概念的基礎上,針對全球前20個重要國家的旅遊發展特徵和近年走勢進行了細緻刻畫。
  • 把握萬億「5G+新基建」新機遇,ELEXCON航母大展9月空港啟航
    5G商用速度遠超預期:莫問前程,幹就對了 5G作為數字經濟時代的新基建型技術,預計2035年有望在全球各行業中創造12.3萬億美元的經濟價值。各國政府都認識到5G對經濟發展的推動力,全球商用進程紛紛加速,從5G終端出貨量到物聯網、智慧城市、車聯網等應用落地的速度都遠超預期。截至2019年底,高通、華為、三星、紫光展銳和聯發科等晶片廠商均已亮出相關產品。 2020年,5G 全球大會(5G China)將繼續落地 ELEXCON深圳國際電子展。
  • 2萬億元工業大市的物流格局之變
    流通體系在國民經濟中發揮著基礎性作用,構建新發展格局,必須把建設現代流通體系作為一項重要戰略任務來抓。在當前構建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際國內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中,加快暢通物流大通道更是成為重要發力點。國字號物流樞紐、國家級學術會議,兩個物流產業的重磅事件,預示著物流業這一可對製造業提供最強有力支撐的服務業,面臨升級發展的重大機遇。
  • 全球放水12萬億美元,北京樓市「聰明人」先進場?
    為了讓全球近90萬億美元的GDP總額不因為疫情陷入停滯,各國政府和國際組織掀起一場史詩級的刺激狂潮。1 夢回2008,全球放水時代開啟!▽不僅全球央行今年以來已經降息65次,且各國央行和財政廳聯手,向市場宣布或承諾提供的資金總額已經達到12萬億美元:其中的7萬億美元來自央行的貨幣政策;另外大約5萬億美元則來自財政刺激政策。在疫情之下,全球貨幣大放水,通貨膨脹愈發嚴重,想要保值最佳辦法就是以價格換價值,把貨幣換成保值增值的產品。
  • 技術造就智慧教育萬億大市場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2019年中國智慧...
    在線教育行業競爭格局:多方資本湧入,五大系競爭格局。PART 5 智慧教育行業發展前景及趨勢《2019年中國智慧教育行業市場發展及趨勢研究報告》在第五部分從智慧教育行業發展前景、發展趨勢、企業投資機會以及挑戰與機遇四個維度對智慧教育的未來做了解讀。
  • 2020年歐盟GDP或將低於15萬億美元,中國有望達到15萬億
    南生注意到,2019年中國完成的GDP超過了99萬億元人民幣,按去年平均匯率折算約為14.363萬億美元。如果在此基礎上,能實現3%左右的實際增速,再考慮物價上漲因素,那2020年中國GDP將有望達到或超過15萬億美元。美歐方面。
  • 22萬億美元!中國與世界共享「大蛋糕」
    導讀:近日,中國領導人在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式上表示,「中國有14億人口,中等收入群體超過4億,是全球最具潛力的大市場。預計未來10年累計商品進口額有望超過22萬億美元。」如果在未來中國市場的整體商品進口額超過22萬億美元,這也就意味著這個數額要比2019年美國國內的整體國內生產總值還要大。中國政府願意拿出如此龐大的市場蛋糕,與整個世界分享,這也證明了中國將在未來繼續全面擴大改革開放。此舉將有助於整個世界的經濟復甦,讓人類社會在後疫情時代擁有更快速的恢復速度。
  • 沈國兵:構建要素市場化配置的統一大市場
    第一,借鑑美國以國際組織為依託籤訂成員國規則來構建全球統一大市場的做法。這種依靠國際規則、推進全球市場一體化的方式是非常重要的。由此,在推動共建「一帶一路」的過程中,中國適時倡導建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AIIB)就顯得愈發重要。目前,AIIB已有82個正式成員和21個潛在成員,已批准101個項目,總投資達214.6億美元。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要求市場必須是開放的。
  • 2020-2026年中國智慧城市建設市場現狀分析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
    因此,國內優秀的智慧城市建設企業愈來愈重視對產業發展趨勢的研究,特別是對企業投資機會和市場需求趨勢變化的深入研究。、全球智慧城市發展概況    二、全球雲計算發展現狀與趨勢預測      1、全球雲計算發展概況        (1)全球雲計算市場規模        (2)全球雲計算市場結構        (3)全球雲計算區域分布        (4)全球雲計算領先企業      2、全球雲計算市場競爭分析
  • HowMuch:2018年全球旅遊業市場規模達到1.7萬億美元
    2018年全球旅遊業市場規模達到1.7萬億美元,UNWTO數據顯示,由遊客消費產生的旅遊業收入增速,超過了世界經濟平均增長速度。旅遊目的地歐洲地區吸引的旅客消費總額最高,達到5700億美元。鐵路交通網絡和通用貨幣歐元等因素,提升了旅客週遊歐洲各國的便利性,2018年共有近7.1億名遊客到訪了歐洲。
  • 中國智慧城市總投資額超過3萬億元人民幣 質量為何參差不齊?
    原標題:中國智慧城市總投資額超過3萬億元人民幣,質量為何參差不齊?   最近幾年,在全面構建「數字政府」的背景下,在「算力就是競爭力,網絡就是承載力」的共識下,越來越多的中國城市奔向「雲端」。   事實上,倘若從2013年國家推出第一批智慧城市試點來算,智慧城市落地已有7年。
  • 【文公智庫】世界城市數字創意產業全球價值鏈:競爭格局與上海地位
    本文以2008-2017年全球各城市的數字創意產業上市公司數據為入手點,參考前人研究,主要從數字創意產業的核心層即數字創意內容生產行業,位於中間層的數字創意產品傳輸流通類行業,以及支撐層的數字創意設備製造行業三個價值鏈環節,深入探討每個環節的代表性行業,對全球城市的功能定位和集聚格局進行定量與定性的分析,並從價值鏈角度明確中國城市及上海的功能定位,提出上海未來發展的升級策略。
  • 打造國際高橋、世界商港 雨花高橋大市場志在「買賣全球」
    高橋大市場入選湖南自貿試驗區核心片區,成為中非經貿深度合作先行區的改革創新「試驗田」,承擔起打造中非經貿深度合作先行示範園區的重任,成為中非經貿博覽會下常態化平臺和探索中非經貿合作新機制新模式的重要載體。  「隨著中非經貿博覽會長期落戶湖南與中國(湖南)自由貿易試驗區獲批,兩大國家發展戰略的疊加,賦予了高橋大市場搶佔橋頭堡、擁抱發展新機遇的機會。」
  • 解碼跨珠三角都市圈:3個圈9萬億,引領廣東區域合作再升級
    原標題:解碼跨珠三角都市圈:3個圈9萬億,引領廣東區域合作再升級 南方網2020年6月15日訊 在廣東這個中國第一經濟大省,現代化都市圈加快孕育。「大廣州」「大深圳」兩個4萬億級都市圈,加上1萬億級的珠江口西岸都市圈,跨珠三角三大都市圈呼之欲出。 廣東省社科院經濟學研究員丁力認為,10多年來,廣佛肇、深莞惠、珠中江三大經濟圈建設取得不少成效,但也面臨難啃的「硬骨頭」。規劃都市圈是順應中央關於發揮中心城市的綜合帶動作用的新要求,釋放出區域協調發展和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的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