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受大環境的影響,全球整體的經濟都不是很樂觀,所以很多職業受到疫情的影響,「薪資待遇」也有所調整,尤其是一些大的企業為了維持整體的運營和發展,更是取消了部分福利和待遇。
這也2021屆的考生在志願填報上有所顧慮,不知道選擇什麼樣的專業,在未來發展會更好,還有,很多大學生在求職的時候,把以前想要「賺高薪」的想法。
改為了選擇公務員、教師、企事業編這類職業不會失業的鐵飯碗,其實這種想法並不是不可行的,因為,這類職業的待遇已經「今非昔比」,在2021年迎來了漲薪政策。
3個崗位待遇「今非昔比」,工資待遇逐步提高
第一個崗位:醫護人員
醫護人員本來就是薪資待遇比較高的「鐵飯碗」崗位,也是很多家長公認的社會地位比較高的崗位,並且在今年的疫情中,我國的醫護人員,衝在一線,救死扶傷,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
很多地區按照規定給參與疫情防控的醫護人員,發放了「各類補貼」並一次性增長了「績效工資」,很多地區的一線醫護人員薪酬水平提高了2倍。而醫護人員獲得高薪還獲得了大家的一致支持。
第二個崗位:事業單位人員和科研人員
近年來,人社部一直在組織和實施人才服務的專項活動,並且還在努力推進「高校」和「研究院所」的薪酬改革制度,深化和落實高層次人才的工資「激勵」政策。
對事業單位的高層次人才,和科研領域的高層次人才實行「漲工資」的政策,「人才」是祖國發展的基石,很多科研人才的薪資待遇並不高,給科研人員漲工資,才會有更多的人才紮根科研。
我國的科研事業強大了,我國在世界上的地位也會越來越高,人們的生活水平也會越來越好,所以,給科研人員,和事業單位的高層次人員漲工資也是勢在必行,得到了大家的支持和認可。
第三個崗位:教師
隨著我國對「教育」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教師隊伍的發展和建設也受到了很大的重視,在國家大力度的扶持和重點關注下,教師行業也在今年逐步實現了漲工資。
首先,教師的薪資待遇已經提升到了和當地公務員平均工資水平持平的狀態,其次,班主任、一線的教師,以及教師隊伍中的高職稱教師,這三類教師的薪資,在這個基礎上,又提升了一個檔次。
教師行業整體的薪資水平也是「今非昔比」,逐漸地上漲,教師的職業也是非常辛苦的,每天有大量的教務和教學工作,腦力上的勞動更是累人累心,漲工資也是應當的,但卻引起了很多人的爭議。
教師漲工資備受爭議,主要因為這幾個點
很多網友認為:教師的教育教學工作雖然辛苦,但也是職責所在,教師的職業性質就是如此,並且教師還有帶薪的寒暑假。而公務員顯然沒有,這一點是很多職業都比不了的。
所以,教師已經享受到很大的優惠了,再漲工資顯然不公平,並且教師還擁有編制,早八晚五,周末雙休,這樣的職業簡直太好了吧!
還有網友表示:很多醫護人員和科研人員是「沒有編制」的,他們隨時都有失業的風險,所以漲工資對於他來說是一種保障,而教師有編制,所以沒必要再加工資了,有一利就有一弊。
不過,也有網友表示:不管是醫護人員還是科研人員,都是國家建設的重要力量,漲工資無可厚非,而教師是培養各行各業的人才,他們付出的辛苦更多,為什麼不能漲工資?
筆者也覺得,教師是全民素質的基石,沒有教師細心的教導每個學生,培養各類的人才,國家的發展勢必也是緩慢的,所以,教師職業的辛苦程度也並不次於其他工種,漲工資更應該得到理解和支持。
寫在後面的話:
國家的發展需要各行各業人才的不斷努力,每個行業都有存在的意義和價值,並且,各行各業也只是分工不同,很多職業的「辛苦」是大家實實在在能看見的,而有些職業的辛苦,可能是「隱形」的大家看不見,存在即合理,每個職業漲工資都是公平的,大家也要合理地去看待。
(文章來源於網絡,便於分享如有侵權,請聯繫24小時之內刪除)了解最新公務員、成考、考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