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中小學勞動教育:與時俱進,增強勞動育人功能

2021-02-08 河北新聞網

與時俱進,增強勞動育人功能

——中小學勞動教育調查(下)

日前,邢臺經濟開發區南陽學校的學生利用假日在剝玉米皮,體驗農事勞動。 河北日報記者趙永輝攝

勞動教育不僅僅是學習勞動技術,而是有著豐富性以及多元性的內容。記者在採訪中發現,與以往相比,中小學勞動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有了明顯提高。更多學校將勞動教育與科技創新融合,豐富勞動內涵;更多企業承接職業體驗活動,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觀、勞動觀和人生觀。

勞動教育不是單純幹「體力活」

「雖然勞動課上的內容沒啥意思,但是課上不用記筆記、做練習,還是挺輕鬆的。」一位小學生說,他們學校的勞動課就是組織大家開展一些簡單的手工活動。

勞動教育為什麼在這位小學生心裡卻成了「休閒課」?

參加河北省新時代中小學勞動教育培訓班的專家們認為,這一現象暴露了部分學校以往勞動教育的短板:有的學校僅滿足於開了課、完成課時,勞動教育課本化、遊戲化、表面化現象突出;有的學校以學生安全為由,以課代勞、以教代勞、以說代勞、以畫代勞普遍存在;有的學校勞動操作通過安排簡單手工製作、課堂操作等活動來組織,離「出出力、流流汗」的勞動體驗要求相差甚遠。

為此,《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中特別提出:以體力勞動為主,注意手腦並用、安全適度,強化實踐體驗,讓學生親歷勞動過程。

「這學期,我要多參加勞動,掃地、擦玻璃、洗碗、炒菜,儘管這些都會被機器人替代。」課堂上,初中生小安的表態發言引得同學們哄堂大笑,卻又令人深思。

時代在變,孩子生活學習的環境與上一代人相比,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是,以往部分勞動教育卻集中於簡單的任務、單純的體力性教育、技藝學習。

「我們既要重視傳統的勞動教育,也要更新對勞動的認識。如今的勞動與傳統意義上的勞動,從內涵到方式已經發生了變化,只有適應時代才能培養青少年對勞動的興趣。」石家莊市第四十一中學副校長趙衝會說。

去年,全國科普日河北省主場活動中湧現出眾多青少年創造發明:衡水第一中學的智能道路紅綠燈系統,張家口市第四中學的學習型智能機械臂,石家莊市維明路小學智能嬰兒搖搖床……來自中小學的小小發明家,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這些學生展現出的才能無疑超出了大眾視角下對傳統中小學生勞動的認識,這一切都源於學校新時期勞動教育的探索與嘗試。石家莊市維明路小學帶隊老師介紹,學校將勞動教育與創客教育相結合,引導學生以項目學習的方式,使用數位化工具,探索跨學科解決問題。

勞動不單是掃地、刷碗,學生參加創意機器人項目,使用數位化工具,進行發明創造,也是一種勞動形式。採訪中,一些專家表示,隨著辦學條件的提升,3D印表機和雷射切割機等先進設備,已經成為部分中小學生的勞動教育工具。

為了讓平常的勞動彰顯不平凡的價值,石家莊新華區探索將勞動教育融入服務社會中。組織中小學開展了一系列主題活動,如學雷鋒環保實踐、重陽服務老年人、走上街頭清理牆面等等。一位學校負責人發現,儘管還是那些基礎勞動,學生們幹起來精神頭兒更足了。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勞動育人需要全社會支持

「我記憶最深刻的勞動是在皮具廠縫零錢包,那可真是個辛苦又有趣的工作。」已經上六年級的石家莊小學生冉冉說,這也是他唯一一次進工廠勞動。

冉冉念念不忘的進工廠,也是相當一部分學校勞動教育的突破點。

「學生需要更廣闊的平臺來認識社會、感悟自然、觀察生活、認識生命,但目前為止學校開展校外實踐的接觸面仍比較小。」石家莊市一熱點小學校長老吳表示。

作為熱點小學,老吳所在的學校可以調度的資源相對豐富。目前已經與牛奶廠、皮具廠、書店、律師事務所等達成實踐合作項目,但這些遠遠不夠。他希望各地大力拓展實踐場所,滿足各級各類學校多樣化勞動實踐需求。

如何破解場地難題?石家莊市欒城區青少年校外活動中心主任劉新敏認為,應該充分利用現有綜合實踐基地、青少年校外活動場所、職業院校和普通高等學校勞動實踐場所,建立健全開放共享機制。

四年前,欒城區青少年校外活動中心開始與第三方企業合作開發實踐基地。「基地向全體中小學生開放,緩解學校的資源焦慮。」

「企業一聽說是接待孩子們的,直搖頭。」劉新敏介紹,在企業看來,安全、課程、耗材都成了問題。

第一家答應合作的是餐飲公司,活動中心希望孩子們有機會實打實地煎炒烹炸,實地考察發現,裡面灶臺太高、鍋太重,烏黑髮亮的切菜刀更讓人眼暈。

雙方多次溝通,配置了適合學生的鍋灶。在課程上,也為中小學生進行量身製作。授課先從基礎烘焙開始,打奶油、烤蛋糕、裱花……這些工藝不僅滿足了學生的好奇心,在安全方面也更有保障。

一片麵包、一個蛋糕、一道菜、一頓飯,循序漸進中學生的烹飪技能得到提高。

「這幾年,我們又開發了5個實踐基地。有傳統文化實踐基地、食藥科普實踐基地、動植物管養實踐基地、農業科普實踐基地、中航通飛科技實踐基地等,學生們可以參加的勞動項目越來越多。」劉新敏說,現在,每學期初,中心列出勞動實踐課程菜單,供學校選擇。

實踐基地紅紅火火,其他企業也來湊熱鬧,表達合作意向。不過劉新敏卻格外謹慎,「應該按學生標準考量,安全、設備、課程等方面都得過關。」

劉新敏介紹,發展一個實踐基地至少要花半年時間,光是課程就要反覆打磨好幾遍。

「這個過程中,企業付出還是比較多的。」劉新敏希望更多企業能履行社會責任,開放實踐場所,幫助學生參加力所能及的勞動,讓他們能有機會與普通勞動者一起體驗各種職業。同時,也呼籲政府相關部門出臺政策,激發企業參與的積極性。

老吳表示,在勞動教育方面,群團組織以及各類公益基金會、社會福利組織,也應加入進來,引領學生深入城鄉社區、福利院和公共場所等參加志願服務,開展公益勞動,參與社區治理,幫助他們形成初步的職業意識。(河北日報記者馬利)

關注河北新聞網,了解河北最新新聞。

相關焦點

  • 勞動教育難在哪兒 對勞動的理解應與時俱進
    對勞動的理解應與時俱進河北樂亭縣小學生在勞動實踐基地果園內觀察桃子的長勢。新華社記者 楊世堯 攝 ( 來源:新華社)能用吸塵器、請家政幫忙,為什麼還要自己掃地?把時間「浪費」在體力勞動上有意義嗎?針對在認識和推進勞動教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北京市海澱區教育科學研究院院長吳穎惠講道,在傳統的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被部分機器取代之後,未來一定會產生新的勞動形式。因此,我們對勞動的理解也應該與時俱進。如今的勞動教育應該「新」在何處?
  • 對勞動的理解應與時俱進
    因此更有必要在中小學就完成這種教育,讓孩子從勞動層面知道怎麼尊重勞動,尊重勞動創造的價值,勞動才是創造的源泉。如今,勞動教育在中小學轟轟烈烈地開展。然而,在記者採訪中,不少受訪學生講道,學校的勞動教育就是組織大家開展一些簡單的手工活動、義務勞動,幾乎等同於體力勞動。
  • 把勞動教育納入新時代高校育人體系
    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實施綱要》提出,高等學校要充分發揮課程、科研、實踐、文化、網絡、心理、管理、服務、資助、組織等方面工作的育人功能,切實構建「十大」育人體系。新時代高校育人體系中蘊含著豐富的勞動教育元素,高校育人主體要結合立德樹人工作實際充分挖掘勞動教育資源,統籌推進「十大」育人體系和育人育才機制,實現全員全方位全過程的勞動育人。
  • 在勞動實踐中彰顯「德性」——漢陰縣中小學勞動實踐融德教育探索
    近年來,漢陰縣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和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堅持立德樹人、五育並舉、德育為先,形成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工作格局。該縣特別注重在勞動實踐中樹德,讓學生通過勞動實踐教育得到「德性」的浸潤。勞動實踐與「德育作業」融合,抓實以勞樹德。
  • 熱愛勞動、崇尚勞動、踐行勞動,為勞動教育「加把火」
    把勞動教育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在大中小學設立勞動教育必修課程……近日印發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這項硬核政策讓勞動教育越來越實至名歸。當今社會,青少年缺乏勞動意識與勞動知識,不想勞動、不會勞動、不珍惜勞動成果的現象並不鮮見,特別是在片面追求升學率的影響下,很多家庭的青少年力所能及的家務事大多由家長代勞,學校傳統的勞動教育有的被取消,有的則是教育內容方法比較陳舊。仿佛只要考出高分數,就能一俊遮百醜。勞動的獨特育人價值一定程度上被忽視,勞動教育也在被淡化、弱化。
  • 河北萬餘所中小學開設勞動教育課
    本報石家莊11月25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朱洪園)記者從河北省政府新聞辦獲悉,截至目前,河北已有1萬餘所中小學校開設勞動教育課程,全省中小學校勞動教育開課率達70.6%。
  • 彰顯新時代勞動教育的綜合育人價值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關於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指出,「勞動教育是國民教育體系的重要內容,是學生成長的必要途徑,具有樹德、增智、強體、育美的綜合育人價值」。深刻理解和把握勞動教育的綜合育人價值,對學習貫徹《意見》精神,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深入實施勞動教育,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成為時代新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 市南區中小學亮相青島市首屆中小學勞動教育成果展(組圖)
    7月11日,青島市首屆中小學勞動教育成果展在青島市世園會植物館隆重召開。市南區教體局以「勞動助成長,為幸福生活奠基」為主題,整體展示了區域勞動教育成果,全區共12所中小學參加展示。  市南區教體局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深入貫徹落實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剛剛頒布的《關於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堅持「五育」並舉,充分發揮勞動綜合育人功能,以「勞動助成長」項目為引領,加強學生生活實踐、勞動技術和職業體驗教育的育人功能,構建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協同育人格局,形成「勞動技能精通、勞動崗位互通、勞動家校溝通、勞動資源聯通、勞動評價暢通」的「三育五通
  • 以勞樹德、以勞啟智,校外勞動教育實踐綜合基地成學生體驗「勞動美...
    核心提示:勞動教育是國民教育體系的重要內容,是學生成長的必要途徑,具有樹德、增智、強體、育美的綜合育人價值。近年來,崇龕九年一貫制學校以勞動教育為載體,建成我區首個校外勞動教育實踐綜合基地。  崇龕九年一貫制學校是重慶市未成年人勞動教育聯盟成員學校。該校的校外勞動教育實踐綜合基地佔地近18畝,由農耕體驗區、種子展覽區、廚藝室等八大板塊組成。
  • 研學研究 | 中小學勞動教育「短板」在哪裡?如何補?
    、不想勞動、不會勞動的現象,勞動的育人價值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視,勞動教育正被淡化、弱化。勞動課強調實踐,一些勞動任務的完成需要較多的硬體設施支持,但目前學校缺少功能教室建設,周邊社區、企事業單位等社會資源也沒有很好地整合。
  • 織金縣教育科技局中小學勞動教育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充分發揮勞動綜合育人功能,以勞樹德、以勞增智、以勞強體、以勞育美、以勞創新,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使他們成為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 河北省學校勞動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成立
    河北新聞網12月9日訊(趙榮昊)為充分發揮勞動育人功能,探索開發勞動教育的有效舉措和體制機制,發揮示範引領作用,搭建河北省大中小學勞動教育教學工作探索、實踐創新、指導平臺,促進河北省勞動教育構建新時代健康育人新格局。12月6日至7日,河北省學校勞動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成立大會暨成員培訓會在石家莊舉行。
  • 新時代勞動教育:全面育人的助推器
    斯賓塞認為,在生產方式達到圓滿、勞動力得到最大化節約時,閒暇時間會大量增加且佔據重要地位。隨著人們勞動時間的減少和閒暇時間的增多,身心合一的、主動的、創造性的勞動是使人從「沉重的肉身」和「橫流的欲望」的奴役狀態中解放出來的現實載體,勞動教育必須涵蓋正確的閒暇觀。
  • 河南中小學深入開展形式多樣的勞動教育 讓孩子在勞動中收穫成長
    過去,勞動的育人功能某種程度上被忽視;如今,勞動教育不再「走過場」「成擺設」,而是貫穿在學校教學和家庭教育的日常,成為培養學生生活習慣,開展思政教育的有力抓手。主題活動繽紛——勞動成為孩子成長必修課連日來,形式多樣的勞動主題教育活動在我省中小學展開。
  • 教育部:大中小學要設立勞動教育必修課
    來源:中國青年報近日,教育部印發《大中小學勞動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以下簡稱《指導綱要》),提出要在大中小學設立勞動教育必修課程。中小學勞動教育課平均每周不少於1課時,職業院校不少於16學時,普通高等學校要將勞動教育納入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可在已有課程中專設勞動教育模塊,也可專門開設勞動專題教育必修課,本科階段不少於32學時。
  • 把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落到實處
    《指導綱要》重申《意見》提出的「以體力勞動為主,注意手腦並用」要求,並進一步闡明了勞動教育的內涵和特徵,指出「勞動教育是發揮勞動的育人功能,對學生進行熱愛勞動、熱愛勞動人民的教育活動」。要讓學生面對真實的個人生活、生產和社會性服務任務情境,親歷實際的勞動過程,善於觀察思考,注重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提高勞動質量和效率。在充分發揮傳統勞動、傳統工藝項目育人功能的同時,緊跟科技發展和產業變革,準確把握新時代勞動工具、勞動技術、勞動形態的新變化,創新勞動教育內容、途徑、方式,增強勞動教育的時代性。
  • 重磅:滬出臺《實施意見》,全面加強大中小學勞動教育,建立勞動教育教師特聘制度
    最 新 消 息全面加強大中小學勞動教育,上海行動了!近日,上海市委、市政府印發《關於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01 規範勞動教育課程每周≥1課時建設並不斷完善中小學勞動教育必修課程,每周不少於1課時。
  • 中央文件:大力加強體育美育勞動教育,加強勞動和實踐育人
    《實施方案》提出了推進教育現代化的十項重點任務,其中第一項「實施新時代立德樹人工程」提到,大力加強體育美育勞動教育,加強勞動和實踐育人。《實施方案》指出,「全面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貫穿課程教材建設全過程,把教材體系、教學體系有效轉化為學生的知識體系、價值體系。增強中小學德育針對性實效性,從中小學生身心特點和思想實際出發改進德育方式方法,注重循序漸進、因材施教、潛移默化,開展喜聞樂見、入腦入心的德育活動。
  • 盧麗華 於明業:基於新時代構建中小學勞動教育課程
    曾幾何時,勞動教育在我國中小學教育體系中被邊緣化。新時代,勞動教育受到各方重視。那麼,勞動教育如何才能有機、有效地嵌入中小學教育體系,勞動教育精神怎樣才能很好地貫徹到中小學教育實踐中?下面立足新時代,從課程角度對這一問題進行分析。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強調,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 我國高等教育中勞動教育的演變、內涵與進路
    高等教育培養的是面向社會各個行業的勞動者,因此高校在專業教育的各個環節和各個方面,都應該考慮勞動教育的融入問題,培養學生的勞動意志和態度。勞動是體育產生的重要源泉,通過勞動教育與體育的結合,可以使大學生身心健康、體魄強健。勞動教育也具有育美功能,對於學生向善、向美的引導是審美人格的培育,而勞動教育與美育的融合就是一種外在美與內在美的有機連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