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制內,不做「老實人」

2020-12-15 體制內

01

小王的故事

小王一整天都悶悶不樂的。

事情是這樣的:昨天快下班的時候,小張急匆匆的找到小王,說自己家中有些急事兒,希望他能夠幫自己完成上級交代的緊急任務。小王礙於情面答應了,整到晚上九點多才完成。

結果第二天領導把小王叫過去批評了一頓,說他寫的材料跟上級要求不符,工作態度不認真……

實際情況是,小張在傳達任務時傳達錯了,導致了小王的誤解。

小王這個老實人,就這樣又一次成了「背鍋俠」。

從小我們就被教育要做一個「老實人」,否則就是偷奸耍滑,但是,一味的「老實」真的對嗎?

02

單位的老黃牛

老趙是一處的骨幹。由於科室比較忙,晚上經常加班到深夜,周末不休息也很正常,是單位名副其實的老黃牛。他有時也會抱怨,但想到分管領導承諾給他提拔,就又埋頭去做工作了。

七八年過去了,他身邊的人換了一茬又一茬兒,他卻仍在原地不動。

按捺不住的老趙側面打聽了下:原來是領導覺著他好使喚,不想放他走……

有些單位就是有一些領導:只讓馬兒跑,不給馬兒吃草。

老實的老趙,以為努力就能換來回報,卻不想自己的優勢竟成了阻礙進步的絆腳石。

03

老好人的下場

隔壁科室有個老同事,經常找小李幫忙。列印材料,填表格,寫報告……理由是自己科室沒有年輕同志。

小李的科室本來就很忙,現在做著相當於兩個科室的工作,實在是筋疲力盡。

老同事又一次來請小李幫忙,小李一口拒絕了。老同事很不高興,四處散播說小李「太自私」。

小李委屈得偷偷抹眼淚:「跟自己一塊進單位的小劉一次都沒幫過老同事,也沒見他說過小劉什麼」。

所謂升米恩,鬥米仇。幫著幫著就習慣了,不幫就成了過錯,這大概就是老好人的下場了。

04

不做「濫好人」

體制內就像一口大鍋飯,掙得都一樣,但忙得忙死,閒的閒死。

於是,好多偷懶的,遇到工作就向外推。老實人耳根軟,忙得團團轉,是自己的活兒要幹,不是自己的活兒也要幹。

但問題是,幹好了功勞是別人的,做錯了責任是自己的。

所以,要懂得適當拒絕。

但大家都是同事,抬頭不見低頭見,說話太直未免傷和氣,那麼,如何委婉的拒絕別人呢?

曾聽過一位老同事的做法。

通過提建議來代替親手做。對方想讓你幫忙寫個材料,但自己不想幫忙。就可以說「我手頭還有些重要工作,不過我這裡有些之前的材料,要不給你發過去,你先參考下?」

「拖」字訣。自己委婉的拒絕了對方,但是對方還是死纏爛打,非讓你幫忙做。這時候可以拖著不做「我還得幫領導寫個材料,要不你先把東西放在我這把,我忙完了給你弄。」拖個一兩天,對方等不及,自然就會找別人去做了。

05

吃虧不是福

科室一堆事兒,偷偷把工作就做了;私下聚個餐,主動就把飯錢給結了;單位有評比,默默把榮譽就讓了。

老實人,永遠秉持著「吃虧就是福」。

但事實是,吃了虧就是吃了虧,你幹的活兒,領導以為是別人做的;你掏的錢,別人甚至都不知道;別人搶了榮譽,自然也認為是理所應當。

所以,吃的「虧」,要說出來,要讓別人知道。

吃「明虧」而不是「暗虧」。

扶貧攻堅期,單位需要派人駐村。選了一圈兒也沒人願意去。最後,小周主動請求下去。但是,小周在給領導匯報的時候談到:其實他也有困難,孩子也需要照看,駐村離家也很遠,所以希望領導能夠考慮,在年終評優上給予一線同志以照顧。

同事家中有急事,請小鄭幫忙周末值班。小鄭道:其實自己周末本來也有安排,要和家人一塊出去玩。既然老哥說了,我就幫老哥一個忙,不出去了。

這樣,領導才會記得你,同事才會感激你。雖然也是「吃了虧」,但是卻「存了情」。

相關焦點

  • 體制內要正確認識老實人的概念
    體制內做人做事一定要順勢而為,這個勢指的是針對不同的環境,不同的人,不同的事,要採取不同的應對方法和策略。我們也經常聽說過一句話,叫做不讓老實人吃虧,包括現在很多媒體、報紙還在強調這句話,但是在現實當中我們卻非常悲哀的發現,吃虧的其實往往都是老實人,就像在機關裡面一樣,老實人往往是幹活幹的最多的,一些沒有人願意幹的活,領導就交給老實人來幹。
  • 誰欺負了那個體制內的老實人?
    體制,就是一種生態,就是一個鏈條。體制內的芸芸眾生,有春風得意,也有失勢落魄,有志高氣滿,也有忍辱偷生。在這個醬缸裡,有讓人唾棄厭惡的卑劣低下,也有值得肅然起敬的高昂不屈。老實人吃虧呀,啥也別說了,繼續加班。」5+2、白加黑,對他來說是常態中的常態,如果哪天晚上或者哪個周末沒去辦公室反倒感覺不正常。總的幹不完的工作,總有領導交待不完的任務,誰讓他能力那麼強呢,誰讓他啥都會幹呀,誰他們一受領任務就激動地拍胸膛呢?
  • 體制內,有一種老實人出力不討好,還得罪人
    小潘1981年生,是一個看上去各方面都很不錯的小夥子,一直在某機關工作,論學歷、文字水平都不差,工作也兢兢業業,本處室的人也都感到小夥子挺好,科室領導也有意想提拔他,但連續好幾次卻始終過不了民意測驗,領導們也覺得挺奇怪的。
  • 體制內吃虧的為什麼總是老實人?這是我聽過最顛覆三觀的答案
    領導口頭說不讓老實人吃虧,提拔的卻都是親近他的人,你該怎麼辦?2.為什麼有人送禮,別人高高興興接受,而你的禮品卻送不出去?3.為什麼別人通過一次飯局,就把難事給辦了,而你卻羞於各種飯局?4.和其他單位或者部門的領導打交道,你該如何做?5.你的上級經常讓你辦一些灰色事,你該如何辦?6.領導到底喜歡提拔哪種類型的下屬呢?
  • 體制內的老實人,為什麼沒有人把你當回事兒?
    體制內的老實人,為什麼單位的小年輕看不起你、老油條不待見你?為什麼沒有人把你當回事兒?1.你太善良,總是委屈自己成全別人。別人推諉,你接盤。別人請假,你替班。別人犯錯,你背鍋。因為不會拒絕,所以逆來順受。
  • 領導為什麼不喜歡提拔老實人?這是我聽過最有說服力的答案
    今天給大家推薦一個公眾號——體制內深讀。 這是很多體制內朋友都在關注的公眾號。它是公職人員學習、工作、生活的精神家園,適合體制內朋友關注。領導不會告訴你的真心話,這裡都有;通過閱讀它,別人走過的彎路,你不用再走!
  • 老實人適不適合做管理?
    老實人的有些明顯特點:認真負責、積極主動、任勞任怨;習慣吃虧、不喜歡無人爭執、習慣性去討好別人;同事和領導都喜歡這種人,好相處,能認真完成領導交代的任務。但為什麼有些領導不願意提拔「老實人」從事管理崗位,老實人身上有些管理上的「致命」的缺點:1. 「老實人」做事太柔。曾國藩有句名言:太柔則糜,太剛則折。剛是一種威儀,一種自信,一種力量;人不可無柔,無柔則不親和,不親和就會陷入孤立,四年楚歌。
  • 體制內單位,忙的忙死、閒的閒死,老實人該如何生存?
    一、首先要適應單位裡忙閒不一的現象不止是事業單位,在體制內單位裡「忙的忙死,閒的閒死」的現象都是正常現象,在有些企業這種現象也不同程度的存在,只是體制內單位更突出一些。這主要是由於體制內單位是「鐵飯碗」,基本不會被辭退,所以就會出現幹多幹少都一樣,幹與不幹都一樣的現象。
  • 想在體制內吃得開,不要有這5種表現,不受領導待見,越混越糟糕
    體制內的職場生態,與私企民企外企完全不同。體制外的職場生態,是市場化的,也是「去中心化」的,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體制內的職場生態依然是「中心化」的,什麼意思?你的提職加薪,主要由上司決定,如果得罪上司,你會混得很難受。
  • 體制內工作,不能急,需慢慢來
    ,真的不能急,你得慢慢來朋友王小可,畢業後沒多久就進入了體制內工作,從小就是學霸的他,以前學習就很勤快,到了單位後更是工作積極主動,是單位公認的「拼命三郎」,凡是上級領導交待給他的任務,他總是習慣性在最短時間內完成,每次都力求以最快的速度交給領導。
  • 老實人對縣管校聘的期待
    教育基層永遠都是負責任的人最累,因為他們想著的事情多,處理問題多;那些不負責任不真心從教的人卻沒有累的煩惱,他們對問題不去思考,不去處理,不負責任也在一樣過日子。是不是總是老實人吃虧,能幹的人吃虧呢?近來很多人都在擔心縣管校聘,其實最應該害怕的應該是那些不負責任不真心教學的人,而不是學校裡那些老實人和負責任教學的人。這次不應該讓能幹的老實人吃虧!
  • 到老了都不知道,要不要做老實人
    在剛剛懂事的時候,父母就教育我們要做老實人,不許撒謊,長大了,社會上又教育我們學習大慶人的三老精神,「說老實話、辦老實事、做老實人」,社會上還流傳著一些古訓,什麼「吃虧是福」、「老實人福常在",連年輕人找對象都說要找老實人,就這樣,我就暗自囑咐自己要做一個老實人。
  • 職場潛規則丨如何做一個不被欺負的老實人
    職場中老實人因為性格和善,經常被人欺負,因為這些人不懂得計較總是吃啞巴虧,因為責任心強反而會被人利用,現在的職場當中拼的是套路,鬥的是心機,雖然表面看似和氣,實際暗地裡勾心鬥角,領導不會因為你老實多給你發薪水,同事也不會因為你老實而給你留情面,反而會覺得你很好欺負,處處為難你,作為老實人抱怨解決不了任何問題,那麼如何做一個不被欺負的老實人?
  • 體制外的人真的了解體制內嗎?丨體制內生存實錄(下)
    ,就像體制外覺得體制內都很輕鬆,體制內覺得體制外都能賺大錢一樣,信息不對稱造成雙方都是在用片面的了解去看待對方。我覺得幾乎每個生活體制內的人都會有辭職的想法,卻囿於種種顧慮裹足不前,我也不能免俗,但每個人此之前想的第一件事不是辭職想做什麼,而是辭職能做什麼。其實體制內的生活也是充滿無奈的,並不是一帆風順前程似錦,進入體制只是萬裡長徵的第一步,只是開始不是結束,諸君慎思啊。十八線小城市數學教師一枚,大家羨慕的是體制內的穩定,寒暑假的充裕,教育孩子的便利。
  • 體制外的人真的了解體制內嗎?丨體制內生存實錄(上)
    所以如果你喜歡GPA+,覺得GPA+的文章對你們有幫助,記得動動手指把我們置頂或者星標呦,經常在文章下方留言,喜歡的話多點在看和zan,這樣我們就能不失聯,天天見,更及時地看到我們的文章啦,筆芯一位讀者私信我說,今年看到很多人裸辭後找不到工作以及cai員的新聞,有點想考公務員或者進體制內了,但又不了解體制內的情況到底如何,也有點糾結~所以上周做了個讀者徵集
  • 老實是福,時代呼喚老實人
    而老實人不善於發脾氣,敢怒不敢言,習慣於逆來順受,所以他們經常成為了待宰的羔羊,吃了虧上了當,也只能「打掉牙和血吞」。老實人有一個特質是,無底線的妥協忍讓,不會拒絕。聰明的老實人,就像泥鰍一樣「狡猾」,在複雜的社會環境中,總是能夠找到立足之地,就是生存的空間很小,也能夠慢慢發展起來。聰明的老實人,善於借用「老實人」的外衣,蒙蔽別人,讓別人放鬆警惕,他就乘機會做大做強,從別人的眼皮底下溜走。
  • 體制內是深井,體制外是江湖
    分析了這麼多體制內外的利弊,想必你應該開始明白,這是個很複雜的問題,那麼,我們究竟應該怎麼選擇,或者,你是否應該從體制內跳出來,或者從體制外考入體制內?我曾經寫過一篇文章《保留隨時離開體制的能力》,裡面提到一個觀點,我至今認同:在體制內的人,永遠不要以為自己的生活穩定,就可以浪費時間的天天打遊戲、上班等下班、下班等工資,這樣的生活只會讓人在晚年的時候後悔。
  • 在單位為什麼誰也不想做個老實人,卻想成為優秀的「老實人」
    曾幾何時,老實人一直都是受到褒獎、受到大家認可和尊敬的,各級也都在號召大家「做老實人、說老實話、辦老實事」,老實人也必須受到重用。在單位中同樣如此,誰也不願意說自己是真正的老實人,誰也不想當老實人,但由於自己性格、秉性、觀念等因素決定了自己就是個老實人,想不老實都不行。如今,各級也都認識到不能讓這種歪風盛行,都在大力提倡「不能讓老實人吃虧」,倡導要善待老實人、要重用老實人,這對於社會風氣、對於單位氛圍,肯定是有積極意義的,這種向上向好的趨勢,也是值得肯定和讚賞的!
  • 吃虧的總是老實人?悟透這三句話,做個有鋒芒的老實人
    工作上,老實人只管埋頭苦幹,多做少說,機靈人卻是少做多說;在交際上,老實人總是對別人無條件的好,而機靈人總在尋思如何從別人的身上獲取好處;在戀愛上,老實人一心一意,機靈人總是喜歡欺瞞哄騙…… 所以很奇怪,一個努力工作,真誠對人,感情專一的人,為什麼總是不受歡迎?
  • 畢業後選擇:體制內or體制外
    體制內的工作真的相當枯燥乏味,大部分的工作離不開處理文件、發通知、整材料,就算你加班加點完成了一項工作任務,你工作上依然沒有很強烈的成就感、獲得感。經常有人問,你每天都在做什麼工作,我特別難回答,因為如果我的工作是生產某樣東西,說出來聽者就秒懂,但是我說我每天都在處理文件、整材料,聽者就很難理解,處理什麼文件啊,整什麼材料啊?我更加難回答,因為文件內容千千萬,但我只有一張笨拙的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