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仁愛者不憂
一年一度的班際間冬季男子籃球賽在本周四開始了,周四下午我們班就有一場比賽。
臨上場前,班長和文體委員來找我,匯報完參賽學生名單後當即提出:"給每位參賽者買一瓶水吧"。
往年也有這種賽事,參賽者很少提這樣那樣的物質要求,所以我心裡對這項提議有點不快,我的想法是:
其一,從物質方面考慮,班費本來就有限,是要進行一學期的規劃消費的。我這個班主任很不願意為集體的活動在學期中間再收學生的班費,這樣弄不好家長會有意見的。況且籃球比賽一般是要進行一個多月的。第一次上場比賽就要買水,是不是後面的比賽都要買水?這樣算下來,開支更大了。
其二,從學生的思想方面考慮,我認為他們未上場就提出這個要求,這不是問我要水喝,班上門口幾大桶的純淨水完全可以解決喝水問題;他們要的是運動員的特權!給班上還沒做什麼,物質要求就提出來了,難道他們不是為班級榮譽去拼搏,而是為了個人的特權才參賽?我不否認一瓶水的激勵作用,但把物質獎勵看得太重絕不應該得到鼓勵。
我要借這件事告訴全班學生:我們這個集體沒有堅實的物質基礎,所給予優秀者的最高獎勵是掌聲和認可,所以不計個人名利為班級榮譽去拼博最光榮!
於是,我對兩位班幹部說:"記錄好每次上場同學的名字,上一次場班級量化獎勵兩分;如果最終闖入決賽得了名次,班上會考慮物質獎勵。喝水問題,自己解決。"
作為班主任,我有一個管理學生的理念:那就是你的努力優秀是你的本份,決不能因此把自己歸入這集體的特權階層,我要讓學生記著:是集體成就了你,而不是你成就了集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