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人可以無數次修改方法,但絕不輕易放棄目標;不成功的人總是修改目標,就是不改變方法。——來自網絡
Photo by Georgia de Lotz on Unsplash
「王老師,我32歲了,面試時,面試官問我未來5年的規劃,我該怎麼回答?」這是一位職場人給老王的留言。
看到這樣的問題,老王認為,在回答面試官的問題時,從來都沒有標準答案,不要試圖尋找標準答案。
不過,遇到這樣的問題,老王建議,先了解面試官的問題,是想考察哪一方面?面試官提問的動機是什麼?
以「面試時,面試官問我未來5年的規劃,我該怎麼回答?」作為例子分析,根據老王多年的招聘經驗,老王認為,面試官問這個問題,不是真的在意你的未來發展,也不是要了解你未來5年的規劃,而出於考察你這幾方面:
1、你對自己的認知和自我定位。職場上,最難是自我認識和自我定位,這兩個問題困擾大多數職場人的職業發展。「自我認知和自我定位」兩個問題,我們可以分開來分析。
先說「自我認知」。根據老王經歷的1000+職業諮詢案例來看,對很多人來說,讓他回答出自己的優點,難度比詢問缺點大得多。
Photo by Kate Torline on Unsplash
為什麼呢?因為大家看到自己的缺點比優點多,總認為自己這不行那不行。出現這種原因皆在於自我認知出現了偏差。
你可能會問老王,如何做,才能了解自我呢?老王建議,從這幾點思考:
1)你是誰?你要了解你的學歷、背景、社會資源、你的經歷等,並加以深度思考,如果你搞不懂,可以找專業老師諮詢。
2)我會什麼和能做什麼?老王碰到很多職場人,都說自己什麼都會做,做什麼都行。即便有不會的,由於學習能力強,完全可以從頭學起。凡是碰到這樣的職場人,給老王第一感覺就是這些職場人根本不了解自己,對自己的定位不清。真正了解自己的人,絕對不會這樣表述,而是會圍繞一個清晰的定位來回答。比如有人擅長打造團隊,可以在短時間內打造一支高質量的團隊;有人擅長高管招聘……
3)做什麼可以讓價值最大化?價值最大化就是你做什麼才能讓自己更值錢。你可以理解為你個人的商業模式。這一點我們在這裡就不過多討論,因為每個人掙錢的方法和思路不同。
接下來了解「自我定位」。自我定位是在自我認知的基礎進行梳理出來的。如果你深入地了解自己後,你就會給自己一個清晰的定位。關於定位老王只想說一點:找一個自帶流量的關鍵詞來定位自己。
最後,在合適的地方,不斷傳播和展現自己,讓自己成為別人眼中值錢的人,你才能形成價值。
Photo by Steven Wei on Unsplash
2、了解你的專注力。只有專注力強的人,才不會被外界的誘惑所幹擾,會專心做自己的事情;如果一個人缺少專注力,就被外界打擾,遇到一點點誘惑都可能搖擺不定、躍躍欲試……
前天,一位33歲職場人諮詢老王要不要跳槽。當老王看到他的簡歷,發現他上一份工作不滿兩年;這份工作才9個月,就有跳槽的想法了。
他之所有想跳槽,是因為一位獵頭向他提供一份薪酬比現在高出35%之多的職位。
老王告訴他:如果此前的工作沒有形成口碑,沒有好的工作項目支撐,當年齡超過35歲後,他基本上就沒有市場了。老王建議他至少要在這個家公司再穩定2.5年左右。
老王的理由:
1)對任何一位職場人來說,當你跳槽過於頻繁,你在35歲後,基本上沒有市場。
2)正常的跳槽頻次是3-5年。你可能會說,網際網路行業工作不穩定,基本上都一年一跳或一年幾跳等。別忘記了,面試官不關注這些,只會關注你跳槽的頻次。
3)一個人值不值錢,一部分和學歷、曾經的項目經歷等有關外,另一部分就和你跳槽的頻次有關。
3、了解你是否有個人戰略規劃。個人戰略規劃聽起來是非常虛幻的東西,這是不懂行的人才會如此說。真實的個人戰略規劃都是在自我認知、自我定位等基礎上對自己量身打造的一個計劃,具有很強的落地性。
你可能會說,未來5年路很長,職場變化很快,我根本無法按照這個規划進行。你的說法很對。但是個人規劃必須考慮聚焦,並非大而全。當你聚焦時,你就不會出現這種想法了。即使遇到職場變化,你也可以對你的目標進行優化,但絕不會改變你的目標。因為成功的人可以無數次修改方法,但絕不輕易放棄目標;不成功的人總是修改目標,就是不改變方法。
4、在你回答問題時,觀察你的思路是否清晰、回答的表現、試圖了解你對公司或職位的了解程度。這一點老王在這裡就不過多的闡述了,凡是參與面試的人都知道。
Photo by Daiga Ellaby on Unsplash
讀到這裡,你可能會問作為求職者到底該如何應對呢?老王建議:
1、圍繞自我定位、個人戰略規劃等回答面試官的提問。面試官之所以問這樣的問題,就是要了解你的自我認知、自我定位和你個人發展戰略等。但老王提醒一定,一定要站在公司的角度思考,不要站在個人利益的角度來思考。
2、不要誇大自己,要圍繞自己對公司或團隊的貢獻度,而不是你想成為什麼職位的領導,更不是為了你的私心而選擇該崗位。職場上,任何一家公司考察一個員工都是在考察員工的貢獻度,而不在於你是不是領導。如果你一直認為3年或5年成為XX職位的領導時,面試官會認為你來公司的目的是為了職位,不是為了貢獻。當一個人一心為了職位向上走時,可能會變現得急功近利、刻意迎合。比如急於站隊、辦公室政治、一心搞關係等等。理想的回答則是要圍繞自己對公司的貢獻度講解,這樣的話,不管哪個面試官都會滿意。
3、要表現出你對該公司和崗位的興趣,而不是想當然的回答。關於這個問題,面試官還想考察你和公司、職位的匹配度。你最好的回答是:我對這個公司非常有興趣,因為我看過了公司的價值觀聲明,我的價值觀與公司的完全一致。我認為自己在五年內將會對公司有很大的貢獻,而且也能很大程度地提高自己的技術水平,比如1,2,3……做一個簡單的闡述。有這樣的回答,你獲得offer的機率就高於其他候選人。
寫在最後
對於沒有航向的船來講,任何風都不是順風。老王建議,作為職場人,不管是為了面試,還是為了個人職業發展,你都要清晰自己未來5年的規劃,這樣你的心才能始終如一,才不會被外面的誘惑所吸引,才能成為你想成為的人。
【獵頭老王】系頭條號籤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