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來無事看下古人的姓/氏/名/字,萬一穿越回去也不會喊錯名字

2020-10-10 古今眾談

姓名,我們都不陌生,尤其是現今取名越來越奇奇怪怪的今天,總會看到一家令人「耳目一新」的名字,比如下面這女娃被取名叫「王者榮耀」,難以想像孩子以後上學是不是在「一起打王者榮耀」中度過。

王者榮耀

在人口越來越多的今天,取名的確是個技術活,又想避開大眾化名字,還要想儘量不重名。對每個新生兒父母而言,取名字估計早在娃出生前就開始準備起來了。

漢語大字典

網絡上推崇的女詩經男離騷取名大法也在新生兒取名圈中流行著,關於取名,現代人完全可以回溯看下古人的智慧。

姓/氏

如今姓氏合一了,但在先秦時期,姓和氏是單獨開的。

姓者,統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別其子孫之所自分。

簡單點,姓在傳承過程中不會變,用於區分祖宗。而氏則用於區分宗族來源,氏可能源於官職,也可能源於居住地。

一個姓可以對應多個氏。

百家姓

舉個例子,屈原,羋姓、屈氏、名平、字原,是不是對羋這個姓有點熟悉,《羋月傳》這部電視劇講的就是楚國公主羋月的故事。

沒錯,楚國國君也姓羋,就拿楚懷王來說,楚懷王羋槐,羋姓、熊氏。

按照先秦時期稱氏不稱姓的要求,秦始皇嬴政,嬴姓,趙氏或秦氏,所以秦始皇應該叫趙政或秦政(個人認為以秦為氏可能性更大)。

秦國的老對頭趙國大將李牧,嬴姓、李氏、名牧廉頗 ,嬴姓、廉氏、名頗

這三個人姓一樣,只不過氏不同。

秦漢以後,姓氏開始合二為一,《通志·氏族略》載,「秦滅六國,子孫該為民庶,或以國為姓,或以姓為氏,或以氏為氏,姓氏之失,由此始……茲姓與氏渾為一者也

但直到今天,還有一些細微之處可見姓氏區別的,比如族譜,一般宗族的族譜都是以《X氏宗譜》、《X氏家譜》、《X氏族譜》命名,不會以《X姓族譜》命名。

族譜

名/字

說完姓氏,接下來說名和字。

名字,如今已經合二為一了。在古代,名和字卻是單獨分開的,而且還不能亂喊。

古代名在孩子出生後就會由家族長輩取名,而字則在孩子成年之後取字,如男子20歲行冠禮後表示成年了,所以需要取字;女子15歲「結髮加筓」之禮後也需要取字。

名先取,字後取,而且字是「表字」,是對名字的解釋。

《白虎通˙姓名》說:或傍其名而為之字者,聞名即知其字,聞字即知其名。根據名來取字可以分為以下7種類型:

一、同義。名與字的意義相同,可以互相解釋。如:諸葛亮,字孔明。

二、反義。名與字的意義相反,兩者對立相應。這是希望人不要過與不及,取其制衡之意。

三、用典。如:陸羽,字鴻漸(《易˙漸卦》:鴻漸於陸,其羽可用為羽儀。

四、敬仰古人。如:牛僧孺,字師黯(汲黯,西漢名臣,字長孺)

五、崇奉宗教。如:王維,字摩詰(維摩詰,佛家菩薩名)

六、原名變化。把名做些簡單變化,便成為字。如:李白,字太白

七、記實志盛。如:張耒,字文潛;陸遊〈老學庵筆記〉卷四紀錄:張文潛生而有文在其手,曰耒,故以為名,而字文潛。

大部分的字都是以第一、二、三種為主。

解讀部分歷史名人的名和字:

劉備字玄德,《書·舜典》:「玄德升聞,乃命以位。」 孔傳:「玄謂幽潛,潛行道德。」,玄德通譯過來就是潛蓄準備。

關羽字雲長,這個很好理解,字面上都有飛的韻味。

周瑜字公瑾,瑾瑜同義。

曹操字孟德,孟是因為曹操是老大,伯(孟)仲叔季分別表示老大老二老三老四,德操一體。

再來看孫堅家的兒子們:

孫策字伯符,伯是家中老大,策和符,兩個竹節頭漢字在古代表節仗之類。

孫權字仲謀,仲表示家裡老二,權謀一體。

孫翊字叔弼,叔表示家裡老三,翊和弼均有輔佐的意思。

孫匡字季佐,季表示家裡老四,匡和佐同樣有輔助的意思。

張遼字文遠,遼和遠同義。

曹仁字子孝,仁孝。

嶽飛字鵬舉,飛和鵬舉意義接近。

杜甫字子美,甫本身也有美的意思。

韓愈字退之,契合第二種字是名的反義。

白居易字樂天,居易和樂天,多麼美好的象徵。

曾鞏字子固,契合第一種含義。

晏殊字同叔,殊和同,契合第二種。

朱熹字元晦,熹和晦,一明一暗。

辛棄疾字幼安,棄疾和安,何不是共同的寄託。

徐階字子升,契合第一種同義。

錢謙益字受之,也是第一種含義。

左良玉字崑山,秦·李斯《上書秦始皇》:「今陛下致崑山之玉,有隨和之寶。

史可法字憲之,法和憲意義接近。

蔣中正字介石,《周易·豫卦》「中正自守,其介如石」。

限於知識面,未作更多名/字解讀。

除了名和字釋讀之外,古人稱呼別人也是大有講究的,具體說來,字是對別人的尊稱,而名是用來自己稱呼或者上級對下級稱呼(除了戰將叫陣,比如吾乃常山趙子龍也,和表示與對方不是一路時,如董卓老賊)。

三國演義節選

到後來,有些位高權重者有號,更有甚者以該人籍貫來敬稱,如徐階稱呼權相嚴嵩為分宜公,只因嚴嵩籍貫江西分宜。

而徐階又被稱為徐華亭,華亭乃是徐階老家。

現今有很多附庸風雅之人,喜歡給自己也文縐縐的取個「字」,只不過很多時候取的字和名完全沒有聯繫,貽笑大方而已。

不過在目前諸多穿越文章中,有個別作者的文字功底還是可以的,比如《慶餘年》裡範閒字安之,《官居一品》裡沈默字拙言,《國士》裡孫元字太初。

相關焦點

  • 關於古人的名字,他們為什麼有姓、氏、名、字、號這麼多講究
    但是通過對歷史的了解,我們知道與我們如今簡單構成的姓名不同,古人的名字是有很多講究的,「姓」、「氏」、「名」、「字」、「號」一個都不能少,那麼它們究竟有什麼區別呢?「氏」在早期和姓是兩個概念,姓說的是血緣親族,氏說的就是生活的族群部落了,此時的社會已經過渡到了父系,部落群居不再以之前的同一血緣同一部落的形式,而是隨著各部之間的遷徙通婚,一個聚集地會出現不同的姓,這時候人們會以居住的地名、官職名稱或者通過皇帝賞賜而得到氏,比如軒轅氏,就是以地名所起。但是在秦漢以後,姓氏就被合到一起,成為一個概念了。
  • 姓、氏、名、字你分的清嗎?
    本期的這些知識,都是小編總結出來大家的迷惑點,大家耐心往下看吧!有很多同學說,在閱讀古文時,尤其是在看人物傳的時候,人物之間一會兒稱其名,一會兒稱其字,分不清誰到底是誰。那麼古人的姓、氏、名、字、號都有什麼區別呢?稱呼的時候又該注意什麼呢?接下來我們就了解一下。今天我們說的姓氏,在古代其實是兩樣東西,一個是姓,一個是氏。
  • 我們只有姓和名,為何古人卻有姓、氏、名、字?看完你就明白了
    現代人的姓名比較簡單,由姓和名組成,姓代表自己所屬的那個族群,名是屬於自己的一種特定符號。在這點上,古人和現代人還是保持一致的,通常情況下,一個人的姓是隨父親的,而名也是他們賦予我們的一種標籤。與現代人的姓、名不同的是,古人通常都有姓、氏、名、字。比如歷史上大名鼎鼎的秦始皇嬴政,嬴是他的姓,趙是他的氏,政才是他的名,所以秦始皇既可以叫嬴政亦可以叫趙政。
  • 姓,氏,名,字,號,說說名字文化
    然而現在與先古時期姓和氏的意義並不相同 ,那麼在古代姓,氏,名,字有什麼不同,又有什麼聯繫呢?今天我就帶大家了解一下姓氏文化。姓氏起源我國的姓氏產生於原始社會 。姓氏是姓與氏的合稱 。除了以上幾種,還有以數字為姓的,如萬,丁。以崇拜動物為姓的,如馬,牛,羊等。古代姓氏是反映一定階級關係。先秦時期只有貴族才有姓,平民不能有姓。到了漢代以後,平民才開始逐漸有姓。名古人的名,大都是在嬰兒出生三個月後 , 由父親命名的 。
  • 姓、氏、名、字、號,古人到底有多少稱謂,為什麼會這麼繁瑣?
    在中國,起名字是一種文化,名字從來不是一個代號那麼簡單,因為那是父母對孩子的一種期盼與滿滿的祝福,現代人的名字很簡潔,就是「姓氏+名字」兩到四個字,而在古代卻複雜得多,因為在今天意思相同的「姓與氏」 ,「名與字」在古代都是截然不同的意思,這裡縱橫就來聊聊古人名字的那些事。
  • 姓、氏、名、字都是什麼?姓氏合一及名字中的價值觀
    姓的起源中華民族姓的歷史十分悠久,關于姓的起源,還沒有一個確切的說法,最初可能與圖騰和領地有關。一般認為是起源於母系社會,」姓」字本身就包含」女」字,古人姓中也多含」女」字。次子昌意,封於若水,建若國,開」若(婼、鄀)」姓。另外二十五子中有十四人受封十二個姓,為:姬、酋、祁、已、滕、葴、任、荀、僖、儇、衣。庶民大多沒有姓,這種賜姓制度沿用到商朝。氏的由來氏的起源要比姓晚一些。在三皇五帝之前,無正式的帝號,稱呼上一般是以名為氏。如:無懷氏、伏羲氏、神農氏、軒轅氏等,到了周代就不直稱其名了。
  • 古代「姓」與「 氏 」的有什麼區別?「名」字「號」是什麼意思?
    「 姓 」與 「氏」到底有什麼區別?在古代其實是兩樣東西,一個是姓,一個是氏,最先有的是性,姓是一個部落群的族號,一般取之於地名,原始社會的人類都住在河邊,所以多用江河命名。比如說黃帝姓姬,因為住在姬水,炎帝姓姜,因為住在姜水。如果那個時候有松花江,肯定會有很多人姓「松花」了。
  • 古人的姓、氏、名、字、號都是什麼意思?訪寶寶起名老師紀中石
    在古代,並非一開始就使用姓名,而是先有姓氏,後才有名、字很多少數民族,包括蒙古族現在都是有名無姓的。「姓」字為左右結構,左從「女」右為「生」,從「女」而生,表明姓起於母系。在母系社會裡,子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母姓為後代惟一能確定的尊親,是一個家族的標識。姓是整個氏族的族號,每個成員都以該族號為自己的姓。
  • 家譜資訊:古人是如何取名的?中國古代姓、氏、名、字、號詳解
    這100姓佔全國總人口的87%以上。其中李王張劉陳5姓就有3億多人口。李8700萬、王8000萬、張800萬、劉6000萬、陳5000萬。全國各城市的大姓情況也不一樣,如上海前10名的姓是:張王陳李徐朱周吳劉沈。)這個數字跟我們前面說的所謂遠古即有的純正的「姓」相去太遠了。那麼另外那些也被稱作姓的字又是怎麼回事呢?那些字就是現代姓的主要組成部分「氏」,下面就來介紹「氏」。
  • 貴姓尊名:姓、氏、名的「前世今生」
    中國人的姓、氏、名從何而來?又是怎樣不斷豐富演變的?一、「名」的產生要說明白「姓、氏」是怎樣產生的,首先應弄清楚「名」是怎麼來的。名的產生遠遠早于姓的產生。「名」是由「夕」和「口」組成的。我國第一部字典東漢時的《說文解字》上說:「名,自命也,從口夕,夕者黑也,冥不相見,故以口自名。」意思是說,晚上天黑了,互相看不清面孔,因此用口自己報名,讓對方知道。《說文解字》從字形上對「名」進行分析,從而推測「名」的產生。人類社會的歷史是以幾十萬、幾百萬年計算的,而文字的產生才不過幾千年,在此之前的事,是沒有文字記載的。
  • 中國姓、氏、名、字、號的歷史由來及演變
    姓、氏是一樣的,還是不同的?名又是怎麼回事?我們在看古書,、古典戲劇時往往會碰到同一個人在他的姓名之外,又有字、號的情況,有時還不止一個號,不同的場合,有不同稱呼。這又是怎麼回事。這裡就來談一談這方面的知識,主要講一講姓、氏、名、字、號的歷史由來及演變情況。
  • 乾貨 中國古代姓、氏、名、字、號的區別
    氏、名、字、號的區別平時我們碰到一個陌生人,要想與之溝通,總要問「您貴姓?」姓、氏是一樣的,還是不同的?名又是怎麼回事?我們在看古書,古典戲劇時往往會碰到同一個人在他的姓名之外,又有字、號的情況,有時還不止一個號,不同的場合,有不同稱呼。這又是怎麼回事。  這裡就來談一談這方面的知識,主要講一講我們中國古代姓、氏、名、字、號的歷史由來及演變情況。一、姓  許慎《說文解字》卷二四「女部」:「姓,人所生也,從女、生,生亦聲。」
  • ✎【姓名易學】姓、氏、名、字、號的區別
    有的部落一邊沿用舊姓,一邊有自己的「氏」。小部落後來又分出更多的小部落,氏便越來越多,甚至於遠遠超過原來姓的規模。    從時間上來講,已是父系氏族社會,氏帶上了這個時代的烙印。所以說,「氏」是姓的分支。《通籤·外紀》說:「姓者統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別其子孫之所自分。」說明二者的關係,「姓」是不變的,「氏」是可變的。顧炎武說「氏一傳而可變,姓千萬年而不變。」
  • 屈原的姓名是羋平,老子不姓老?一起來認識下先秦時期的姓與氏
    一般來說,如今每個人被法律認可的名字只有一個,「姓」來源於父親,「名」是長輩所取的,中古時期的人,有名、字、號,雖然多卻不複雜,稍加了解便能夠輕易的區分,然而先秦時期的「姓氏名字」,相對來說,讓人難以理解。
  • 說文解字:中國古代姓、氏、名、字、號詳解!
    全國各城市的大姓情況也不一樣,如上海前10名的姓是:張王陳李徐朱周吳劉沈。)這個數字跟我們前面說的所謂遠古即有的純正的「姓」相去太遠了。那麼另外那些也被稱作姓的字又是怎麼回事呢?那些字就是現代姓的主要組成部分「氏」,下面就來介紹「氏」。
  • 中國人的「姓」與「氏」有什麼區別?
    中國人的「姓」與「氏」有什麼區別?時間:2018-04-11 10:25   來源:歷史大學堂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姓氏的真正含義是什麼? 中國人的姓與氏有什麼區別? 話說這幾日,筆者閒來無聊,重新刷了幾部古裝電視劇。
  • 屈原其實姓什麼名什麼字?屈原姓屈還是姓羋姓氏名字介紹
    屈原其實姓什麼名什麼字?屈原姓屈還是姓羋姓氏名字介紹時間:2020-07-16 15:32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屈原其實姓什麼名什麼字?屈原姓屈還是姓羋姓氏名字介紹 我國歷史上的 愛國詩人屈原其實姓什麼?
  • 古人的名、字與號趣談
    【本文由作者授權發布】(一)古人的名關于姓,大家都知道,代表著血緣關係,就不多說了。古人幼時命名,成年(男20歲、女15歲)取字,一般而言,字和名在意義上有一定的聯繫。怎麼個聯繫法呢?犬子,就是「狗兒」的意思,他父親起這個類似小牛、毛牛、醜牛、狗兒、花狗、豬娃之類的賤名,實際上隱含長輩們的願望:好養,無病無災。其實,按照蜀地風俗,太史公這個記載可能有疑點。一般說來,家境不錯的家庭的孩子出生後,特別是大戶人家,一般都不會直接起個賤名,若這個孩子多病,很有可能起個賤名。所以,司馬相如小時候極有可能體弱多病,才有了犬子這個賤名。
  • 日本貴族有10大姓氏,可天皇卻為何無姓無氏?3字揭開真相
    日本貴族有10大姓氏,可天皇卻為何無姓無氏?3字揭開真相大家好,今天阿素要為大家分享的,是關於日本姓氏的故事。 姓氏代表著一個家族的血緣關係,是一個人的符號。在人類最初階段,姓氏取自部落或者落首領的名字。而姓氏的產生也標誌著人類邁進了文明時代。 在日本,卻存在著一個非常奇怪的現象,那就是日本貴族有10大姓氏,可是,至高無上的天皇家族卻偏偏無姓無氏。這是為什麼呢? 在古代的日本,通常只有貴族才配有姓氏,而日本武士到了成年之後,可以繼承家族的姓氏。
  • 古人「名、字、號」的英文譯法
    古人多有「名」,「字」,「號」。比如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在古代,名是人名;字,是根據人名中的字義另取的名字;號,原指名和字以外另起的別號,後來也泛指名以外另起的字。按我國古代習慣,「字」是男子的正式稱呼,用於社會交往,而「名」多用於自稱,或用於特別親近的人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