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尚博進化論——「你們儘管怎麼說,冠軍在我手上!」

2020-12-25 百家號

就在上周日,一個93年出生的美國小夥,在拉斯維加斯的賽場上,以一記老鷹球絕殺對手,開創了屬於自己的輝煌。自從2017年他拿到美巡賽的首冠之後,在過去12站的比賽中,他又拿到了4個美巡賽冠軍,他就是那個帶著鴨舌帽的男孩——布賴森·德尚博。

(愛拼才會贏)

儘管他很優秀,但伴隨他的總是喋喋不休的質疑聲。

他球包裡那長度一樣的鐵桿,被有些人認為是越俎代庖。「球桿長度統一這些事,難道不是球具製造商應該思考的嗎?」

(他所有鐵桿大約為7號鐵的長度)

「德尚博那騎側鞍的推擊姿勢,看起來甚至有些突兀與滑稽。」

(『出格』的推桿方式)

他還有使用圈規測量碼數本等各個方面,看似「出格」的舉動,都讓那些習慣於往常的人們感到費解,產生深深的茫然與懷疑。

果不其然,他的一些創新被禁止。騎側鞍推擊姿勢沒有用太久就被高爾夫主管機構警告不能再用。圓規測量碼數本、果嶺圖的行為,也被快速禁止。

(稚嫩的臉龐)

一方面,人們對未知的不確定,讓他們下意識覺得,放任他的行為不保險。另一方面,他們還不認為,這個看起來甚至還有些娃娃臉的男孩,他的科學理論是合理且成熟的。

(一枚十足的怪才)

還有他的存在,他的創新,或多或少讓別的人會看起來有點笨。人們不禁在想:為什麼我們就沒注意過這些呢,會不會是他多此一舉呢?而且總有一些遵循常規的人比他的冠軍數量更多,讓人們可以心安理得的進行懷疑和否定。

(93幫的實力擔當)

跟他同一年,出生月份比他早些的喬丹·斯皮思和賈斯汀·託馬斯分別拿過11個美巡賽冠軍和8個美巡賽冠軍、而他只有5個。而且德尚博從沒進過世界前三,也沒有拿過大滿貫。為什麼?他的時間不能花在更有價值的事情上,譬如球技,譬如心理,而總是喜歡做琢磨一些「出格」的事情。

(這就是不一樣顏色的我)

但是,這些說辭,卻從未阻擋過德尚博進擊的腳步。正如他所說的那樣,「你們儘管怎麼說,但冠軍在我手上。」

他能做的,就是把這些看似負面的爭議,化作他賽場上「神擋殺神,佛擋殺佛」的助力。這些話題,非但沒有打倒他,反而讓他這個看得見,摸不著的公眾人物變得有血有肉,更加真實。

(德尚博,沒那麼簡單)

這是在他在初入職業舞臺時,就練就的「把一把爛牌,打出王炸」的功夫。

2016年,在德尚博的第一個美巡賽季,他一共參加了31場美巡賽,而其中16場比賽都沒有晉級。從2017年4月的RBC傳承高球賽開始,德尚博經歷了連續8場比賽被淘汰的苦痛掙扎。不過他沒有沉淪下去,只是用他的努力,讓我們看到了一個現在的排在世界第五,並已5冠在手的新生代超級巨星。

(尼克勞斯十分看好這位後輩)

在這個過程中,不止外界的質疑聲無法左右他,連他在乎的人反對他,他也能坦然接受。「我愛死我爸爸了,儘管我們總是爭鋒相對。」

然而,有人會覺得,他這麼厲害,因為他本身就是很聰明的人。這點當然不能否認,他承認他天生就對數字敏感,但如果你真的能感到一個人是聰明的,那麼除了天賦,這個人更多的時候是拼盡了全力,畢竟現在有能力的人太多了。能做到這一切,德尚博究竟做了什麼?

(我必須付出比常人兩倍的功夫,才能像其他人一樣好)

他選擇了刻苦鑽研,不放過每一個讓自己變得更好的機會。 大學時,德尚博學習的是物理。但在高中,他面對不那麼擅長的閱讀和寫作時,他也努力做到最好。「儘管不是數學,我還是要努力成為一個A等生,」德尚博說。「我總覺得,我必須付出比常人兩倍的功夫,才能像其他人一樣好。」

(用行動去為想法買單)

通過練習,現在的他還可以用左手向後籤名。「當我做這樣的事情時,可以幫助細化我手的運動機能,創造更多靈敏性,增加我的腦力。」

「這不是人才,只是練習」他說。「如果我愛它並且奉獻自己,我就能擅長任何事情。我熱愛歷史、我熱愛科學、我熱愛音樂、我熱愛高爾夫、我熱愛學習、我熱愛生活、我喜歡努力成為最好的人,一切。」

隨大流的人最安逸,特立獨行的人很辛苦。看來德尚博從不怕這些辛苦,他似乎更怕不盡力去做而產生的負罪感。

(我喜歡努力成為最好的人)

可以預見的是,在未來還會有更多有意思或者「意外」的事情,在這個年輕人的身上發生。但我們有理由相信,他可能不是這個時代最優秀的高爾夫球手,但他一定是遊走在球場上最特立獨行的風景。

相關焦點

  • 冠軍球包 | 物理系高材生德尚博的球桿有什麼不同?
    冠軍球包 | 物理系高材生德尚博的球桿有什麼不同?
  • 張五常《經濟解釋》中蘊含的進化論思想
    《經濟解釋》閱讀筆記之三;我對進化論的認識之路(之四);經濟學與進化論(之四)閱讀張五常的《經濟解釋》
  • 遊子吟 (六) | 創造論與進化論-5
    我坦白地承認,認為眼睛是通過自然選擇而形成的假說似乎是最荒謬可笑的。」他明確地說:「如果有人能證明,任何現有的複雜器官,不可能是從無數連續的、微小的突變而來,我的學說就得完全瓦解了」。他給他的朋友、著名地質學家賴爾(Charles Lyell)的信中對跳躍式進化的觀點持嚴厲批評的態度,「如果我的自然選擇理論必須借重這種突然進化的過程才能說得通,我將棄之為糞土。……如果在任何一個步驟中,需要加上神奇的進步,那自然選擇理論就不值分文了」。
  • 進化論團隊招聘啦!
    進化論就不用我多介紹了吧?我們是一家成立了5年的頭部自媒體公司,你周圍一定有不少好友關注我們(叉腰)。在進化論能收穫什麼?在進化論後有什麼變化?@番茄:工作性質發生變化了,之前工作的日常偏運營,每天面對的都是自己不喜歡的東西,來進化論之後幾乎天天在逛街逛各大電商網站,不知道的人還以為我上班划水… 並不是這就是我的日常工作狀態!
  • 專訪|《其實你不懂進化論》作者史鈞:我們對進化論充滿誤解
    只有在達爾文提出了自然選擇的進化論之後,科學的光芒才真正照亮了整個世界,」史鈞在接受澎湃新聞記者的專訪時表示,「歐美社會衡量一個人的科學素養主要看兩方面:是不是懂一些量子力學、是不是懂一些進化論。我們現在就生活在進化論的光芒之下,如果我們居然對這個偉大的理論缺少基本的了解,那實在是一件非常遺憾的事情。我想這本書就可以起到讓讀者懂一些進化論的作用。」
  • 創造論與進化論
    前面幾章已經提到,自從一八五九年達爾文發表《物種起源》(The Origin of Species)後,進化的思想像野火一樣迅速在思想界、科學界蔓延,對《聖經》所啟示的創造論提出空前的嚴重挑戰。雖然《聖經》的歷史性已被考古學的證據充分證明,不少人仍把進化論當作科學真理,認為創造論不符合科學,是無法接受的。進化論成為許多知識分子接觸、接受基督教信仰的阻攔。
  • 人們為什麼會相信進化論?
    本期我將帶大家探討人們為什麼會相信進化論,進化論真的可信嗎?便對前四期的內容做一個總結。,這是他們對進化論嚴重的認知偏差(下期內容:「進化論的認識誤區」,感興趣的朋友歡迎點擊關注)。達爾文與進化論一個半世紀前,進化論是作為特創論的對立面而出現的。進化論代替特創論對生物學、自然科學乃至人類思想是一次革命。在這之前,特創論佔統治地位。
  • 進化論被推翻了嗎?
    Q:進化論無法被證偽?不少人跟我說過,進化是發生在過去的事情,現代人無法親眼觀察這一過程,因此進化論是無法被證偽的。錯!並不是只有親眼看見才能證偽進化論,任何一個合格的理論體系,都應該能夠做出一些推斷和預言,而這些推斷或者預言都應該是能夠被證偽的。
  • 進化論只是達爾文理論?它何以被廣泛接受?談談進化論的歷史
    在近年來的中文網際網路上,會時不時看到一些質疑進化論的言論,而且還會經常有人說這是目前國際社會的一種新思潮,好像是有什麼最新的發現要推翻進化論似的。但其實在國際社會裡,進化論面臨的情況卻正好相反。因為在進化論真正作為一個理論提出的年代和20世紀早期,它確實曾經受到過很大的質疑。但在進入20世紀後半葉和21世紀之後,對進化論的質疑聲其實是越來越少了。
  • 達爾文和他的進化論
    恩格斯在總結十九世紀自然科學方面的成就時,指出有三大發現,即能量守恆和轉換定律、細胞學說、進化論。進化論就是由英國傑出的生物學家達爾文創立的。查理。羅伯特。這部著作的問世,第一次把生物學放置於完全科學的基礎上;它以全新的生物進化思批推期了「神創論」和物種不變的理論。《物種起源》是達爾文進化論的代表作,它的出版,標誌者進化論的正式確立。物種起源的出版,在英國、在歐洲乃至整個世界都到據表動。
  • 進化論150年那些與達爾文 無關的「進化」(組圖)
    反思進化論在中國的種種,一直以來多的是稱讚其鼓勵變革的思想解放作用,然而對於其在社會思潮方面的負面影響卻甚少有人提及。  在今天一些學者看來,進化論當時在中國的有效傳播代表著一種中國古老的歷史循環論讓位於進步史觀,它當時更多地預示著一個新的軸心時代的到來。然而,面對當下,我們又該如何反思進化論呢?
  • 為什麼總有人出來反對進化論
    提到進化論,很多人會想到達爾文的自然選擇學說,「物競天擇」和「適者生存」這樣的理念已經深入人心。達爾文進化論的核心是變異與選擇,這裡變異是隨機發生的,然後通過自然的篩選,經過優勝劣汰生物取得進化。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過這樣疑問,隨機變異和自然選擇能創造出諸如眼睛、大腦這樣複雜的生物結構嗎?生物及我們人類只是一個盲目自然過程巧合的產物嗎?
  • 達爾文進化論1
    今天我們來聊聊達爾文的進化論。過去五百年當中,哪位是人類思想界的王者?我舉雙手投達爾文的票,當然我心裡也清楚,馬克思和愛因斯坦是另外兩位極有競爭力的候選者。一般情況下,我們聊達爾文的話,都會聊他怎樣出海遠航?怎樣做研究?怎樣跟著"小獵犬號"去考察?又是怎樣跟華萊士競爭?又是怎樣做一個紳士?最終提出「物種起源論」的……我們不這樣說,我們今天就比較一下達爾文、馬克思、愛因斯坦。
  • 他的學說顛覆了達爾文的進化論!卻被國人知之甚少
    但除進化論優勢之外... 我們還得去探究進化論是否是真的永遠適合人類的生存和繁衍,進化論在未來是否還能持續帶來重大的影響? 因為你必須知道儘管「進化論」在那個相對低信息量的時代是相對完美的,但是在今天這個信息量大爆炸的時代..
  • 唯物論+進化論=失效的大腦?
    現在,請注意他的論證有一個公式(真希望我可以寫在黑板上,但這兒太高科技了,只好請你們集中注意。)前提是:我們知道,一切的生命都藉由無引導的演化而來,這在生物上是有可能的。這並不存在無可爭辯的反駁。這就是他對於「進化揭示了宇宙無設計」這個主要觀點的論證公式。
  • 《愛情進化論》跟《我可能不會愛你》相比,差在哪裡
    近日,張天愛、張若昀、許魏洲和何泓姍飾演的電視劇《愛情進化論》一直在熱播中,儘管其中也有可圈可點、值得稱讚的地方,但是這部劇跟原版《我可能不會愛你》相比還是遜色了,到底差在哪呢?首先,我們先來看一下這兩部劇在豆瓣上的評分吧,原版《我可能不會愛你》的分數是8.9分,翻版《愛情進化論》的分數則比較遜色,差不多是原版的一半而已。
  • 進化認識論的實在論辯護
    隨著適應論綱領不斷受到挑戰,其實在論觀點也受到內在懷疑論的致命威脅。本文通過對新近出現的激進建構論、非適應論的進化認識論以及應用的進化認識論進行評析,探討其中的實在論議題,從而重構進化認識論中的實在論立場並為其提供辯護。
  • 康有為是「進化論」者嗎
    他可能通過間接讀物而對「進化論」有了初步的認識,但對達爾文、赫胥黎、斯賓塞學說的精義,似為不太了解。我認為康有為不是進化論者;但學術界眾多學者卻推定康是進化論者,很可能是受到了梁啓超的影響。清末民初,大約所有的知識人都在大講「進化論」,但他們中間真正讀過達爾文、赫胥黎甚至斯賓塞著作的人卻很少——達爾文的《物種起源》完整地翻譯成中文出版,是1954年的事情(即該書出版後的95年)。前些日子,我還看到有人在電視上說:「這是兩千多年前苗族人發明的進化論。」
  • 人類是由猿猴進化理論被推翻,霍金推翻達爾文進化論,細思極恐
    達爾文的進化論被認為是近代史上最偉大的發現,但其實它還有很多漏洞。人是由猿類進化這個理論被推翻,而霍金也同樣推翻了進化論。還有一些學者稱人類是外星來客,根本不是地球原本的主人,這是怎麼回事?接下來小編來給大家一個一個揭秘,真的是細思極恐。
  • 進化論被推翻三大理由,進化論最大的缺陷有哪些?
    他認為生物是在不斷進化的,而人類也是一步步由草履蟲發展進化而來的。但是近些年來人們發現進化論中也有些不符合邏輯的,下面一起來了解下。 進化論最大的缺陷有哪些     在十九世紀的時候達爾文發現了進化論,這是相當重要的甚至於最終成為了現代科學的研究基礎,當然很多方面還是比較符合進化論的,比如為什麼長頸鹿的脖子會那麼長等問題就是比較符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