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爾伯格的「三水平六階段」,你清楚嗎?

2021-03-03 中公教師資格考試

科爾伯格的道德發展階段理論在教師資格考試中的一個心理學常考點,一般會以客觀題的形式進行考察。因為科爾伯格把人的道德發展分為了三個水平,每個水平包含兩個階段,所以一般我們也把他的理論稱之為「三水平六階段」。

科爾伯格的研究方法叫做「道德兩難故事法」,其中最經典的一個故事是「漢斯偷藥」。故事的主要情節是這樣的:歐洲有個婦人患了癌症,生命垂危。醫生認為只有本城一個藥劑師發明的鐳才能治好她。病婦的丈夫漢斯找到藥劑師,卻被索價2000元,這個藥價足足高出了藥成本的十倍。漢斯只能到處借錢,可最後只湊夠1000元。漢斯不得已,只好懇求藥劑師,便宜一點賣給他或者允許他賒帳,以便能快點救活妻子。但藥劑師一口回絕他,說:"不成!我研製此藥就是為了賺錢。"漢斯因此走投無路,於是乎他想到了一個辦法,在夜黑風高的晚上,撬開藥劑師的店門,為妻子偷來了藥。

故事講完以後,研究者會向被研究的兒童提出問題:這個丈夫應該這樣做嗎?科爾伯格帶著問題,採用縱向法,對72名10~26歲男孩的道德判斷進行長達10年的跟蹤測量,並對所得結果在其他國家進行驗證。最終,柯爾伯格於1969年提出三水平六階段道德發展理論,如下:

這一水平的兒童的道德判斷著眼於人物行為的具體結果和自身的利害關係,包括兩個階段:

(1)服從與懲罰的道德定向階段

這一階段的兒童以懲罰與服從為導向,由於害怕懲罰而盲目服從成人或權威。道德判斷的根據是是否受到懲罰,認為凡是免受懲罰的行為都是好的,遭到批評、指責的行為都是壞的,缺乏是非善惡的觀念。所以這個階段的兒童會回答不該去偷藥,因為偷藥會受到懲罰,是不好的。

(2)相對功利道德定向階段

這一階段的兒童對行為的好壞的評價首先是看能否滿足自己的需要,有時也包括是否符合別人的需要,稍稍反映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但把這種關係看成類似買賣的關係,認為有利益的就是好的。所以這時候兒童會在回答之前會想知道漢斯的妻子對他好不好?如果好,他們就覺得漢斯應該偷藥,因為把妻子救活符合他自己的利益;如果不好,他們就覺得漢斯不應該偷藥,因為不符合他的利益。

這一水平的兒童的特點是:能了解、認識社會行為規範,意識到人的行為要符合社會輿論的希望和規範的要求,並遵守、執行這些規範。包括以下兩個階段:

(3)尋求認可(或好孩子)定向階段

此階段的兒童以人際關係的和諧為導向,對道德行為的評價標準是看是否被人喜歡,是否對別人有幫助,是否會受到讚揚。為了贏得別人的贊同,當個好孩子,就應當遵守規則。所以這個時期的兒童會想知道其他人是怎麼看的?如果大多數人都支持漢斯偷藥,那麼他們就覺得應該偷藥,因為偷藥符合大家的意見;如果大部分人都反對漢斯偷藥,那麼他們也會覺得不應該偷藥,因為偷藥不符合大家的意見。

(4)維護權威或秩序的道德定向階段

此階段的兒童以服從權威為導向,服從社會規範,遵守公共秩序,尊重法律的權威,以法制觀念判斷是非,知法守法。所以處在這個階段的兒童會回答不該偷藥,因為偷藥觸犯了法律,是不好的。

該水平的特點是:道德判斷超出世俗的法律與權威的標準,而以普遍的道德原則和良心為行為的基本依據。包括以下兩個階段:

(5)社會契約定向階段

這一階段的兒童認識到法律、社會道德準則僅僅是一種社會契約,是大家商定的,是可以改變的,一般他們不違反法律和道德準則,但不用單一的規則去評價人的行為,表現出一定的靈活性。所以這時兒童會覺得既然漢斯偷藥救人會觸犯法律,那麼說明現在的法律考慮的還不夠多,應該進一步修改。

(6)普遍原則的道德定向階段

此階段的個體判斷是非不受外界的法律和規則的限制,而是以不成文的、帶有普遍意義的道德原則:如正義、公平、平等、個人的尊嚴、良心、良知、生命的價值、自由等為依據。在這個階段的兒童會認為人類普遍的道義高於一切,沒有什麼是比人的生命更加重要的,所以他們會認為漢斯無論如何也該去偷藥。

相關焦點

  • 科爾伯格的「三水平六階段」
    在歷年教師招聘教育理論試題中,科爾伯格的「三水平六階段」一直是考察重點,同時由於其抽象的表述,也是廣大考生難以理解的考點。
  • 科爾伯格的「三水平六階段」解析
    科爾伯格的「三水平六階段」解析 http://www.hteacher.net 2017-02-06 10:47 教師招聘網 [您的教師考試網]
  • 教育基礎中對科爾伯格「三水平六階段」的分析
    本文介紹教師招聘教育理論試題中,對科爾伯格的「三水平六階段」的分析。更多北京教師招聘考試信息請關注北京教師招聘考試網。 在歷年教師招聘教育理論試題中,科爾伯格的「三水平六階段」一直是考察重點,同時由於其抽象的表述,也是廣大考生難以理解的考點。在此,中公講師特將科爾伯格的「三水平六階段」知識點進行梳理,幫助大家更好的備戰。
  • 科爾伯格的道德發展階段論(三水平六階段)
    科爾伯格道德發展階段是我們教師招聘考查的內容裡相對來說比較重要,多以選擇題的方式考查,但這裡的知識點很容易混淆的點,因此首先要與皮亞傑的道德發展階段論進行區分,其次自身的三水平六階段也不能混淆。考點一:人物故事對應:皮亞傑——對偶故事法(打碎20個盤子和一個盤子),科爾伯格——道德兩難故事法(漢斯偷藥)。
  • 科爾伯格三水平六階段道德發展理論解析
    科爾伯格的三水平六階段道德發展理論內容是較多的,而同學們在記憶的時候往往也認為這是一個很大的記憶負擔,那麼面對這樣的情況,可以多視角的對科爾伯格的理論進行解析,以加深對其理論的理解,並且能夠將考試題目作對。第一水平,前習俗水平,包括懲罰與服從道德定向階段以及相對功利道德階段。
  • 教育基礎中對科爾伯格「三水平六階段」的分析_北京中公教育
    本文介紹教師招聘教育理論試題中,對科爾伯格的「三水平六階段」的分析。更多北京教師招聘考試信息請關注北京教師招聘考試網。 在歷年教師招聘教育理論試題中,科爾伯格的「三水平六階段」一直是考察重點,同時由於其抽象的表述,也是廣大考生難以理解的考點。
  • 2018教師招聘備考:科爾伯格的「三水平六階段」解析_北京中公教育
    本文介紹2018教師招聘備考:科爾伯格的「三水平六階段」解析。更多北京教師招聘考試信息請關注北京教師招聘考試網 科爾伯格的道德發展階段理論是各地教師招聘考試的一個重要考點,因為科爾伯格把人的道德發展分為了三個水平,每個水平包含兩個階段,所以一般我們也把他的理論稱之為「三水平六階段」。
  • 2021上半年甘肅教師資格證考試:科爾伯格的「三水平六階段」理論解析
    2021上半年甘肅教師資格證考試:科爾伯格的「三水平六階段」理論解析 為了幫助各位考生更好的的備考甘肅教師資格證考試筆試,甘肅中公教育為大家整理了教師資格考試筆試備考資料,供各位考生查看學習。
  • 教師招聘考試常考重難點:科爾伯格的「三水平六階段」
    在歷年教師招聘教育理論試題中,科爾伯格的「三水平六階段」一直是考察重點,同時由於其抽象的表述,也是廣大考生難以理解的考點。在此,特將科爾伯格的「三水平六階段」知識點進行梳理,幫助大家更好地備戰。採用故事:道德故事兩難法(漢斯偷藥)科爾伯格的研究方法叫做「道德故事兩難法」,其中最經典的一個故事是「漢斯偷藥」。故事的主要情節為:漢斯的妻子得了重病,醫生認為只有一種藥能夠救她,而這種藥只有一個藥劑師能夠配置出來,藥價十分昂貴。
  • 科爾伯格三水平六階段道德發展階段論(上)
    這也就是科爾伯格所說的「懲罰與服從取向階段」。這一階段的孩子在判斷一個事情的好壞的時候主要是看成人的要求和對懲罰的逃避。 孩子現在5歲多,能識別馬路上限速的標誌和數字,我開的速度超過了限速的數字的時候,他就會在旁邊一直嘮叨:「爸爸、爸爸,超速啦,要扣分了。」
  • 2021教師招聘備考之科爾伯格的道德發展階段論(三水平六階段)
    【導讀】華圖寧夏教師招聘考試網同步華圖教師發布:2021教師招聘備考之科爾伯格的道德發展階段論(三水平六階段),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如有疑問請加【2020寧夏教師招聘考試交流群匯總】 ,更多資訊請關注寧夏教師微信公眾號(ningxiajsht),寧夏教師招聘考試培訓諮詢電話:0951-6028571/6027571 18295188220,微信號:ht18295188220   今天大家一起來看看看關於科爾伯格的道德發展階段論(三水平六階段)的相關概念   對於這一類知識點
  • 科爾伯格道德階段理論
    科爾伯格圍繞這個故事提出了一系列問題,讓被試參加討論,如:海因茲該不該偷藥?為什麼該?為什麼不該?海因茲犯了法,從道義上看,這種行為好不好?為什麼?通過大量的研究,科爾伯格提出了三水平六階段理論。(二)三水平六階段理論科爾伯格提出了三水平六階段理論。三水平指前習俗水平、習俗水平、後習俗水平。六階段是指每個水平中又可劃分為兩個不同的階段。
  • 【教師招聘】科爾伯格道德階段理論
    在科爾伯格採用的"道德兩難故事法"中,最典型的是""海因茲偷藥"的故事。 科爾伯格圍繞這個故事提出了一系列問題,讓被試參加討論,如:海因茲該不該偷藥?為什麼該?為什麼不該?海因茲犯了法,從道義上看,這種行為好不好?為什麼?通過大量的研究,科爾伯格提出了三水平六階段理論。
  • 科爾伯格的三水平六階段理論
    科爾伯格的道德發展階段理論是教師招聘考試中非常重要的一個考點,常常以例子型單選的形式進行考查,由於這一部分的理論相對抽象難懂,下面我們就這一理論分別從水平、階段、特點以及對兩難問題的回答來進行闡述:(1)前習俗水平(具有關於是非善惡觀念,但是純外在的
  • 心理學經常考的「三水平六階段」,你知道幾個?
    科爾伯格的道德發展階段理論在教師資格考試中的一個心理學常考點,一般會以客觀題的形式進行考察。因為科爾伯格把人的道德發展分為了三個水平,每個水平包含兩個階段,所以一般我們也把他的理論稱之為「三水平六階段」。科爾伯格的研究方法叫做「道德兩難故事法」,其中最經典的一個故事是「漢斯偷藥」。故事的主要情節是這樣的:歐洲有個婦人患了癌症,生命垂危。
  • 科爾伯格—品德發展階段理論
    品德發展階段理論是教師招聘中常考的一個知識點,一般是以客觀題的形式(如選擇,判斷等)來考察。下列我們解析下該知識點,希望對大家的複習能有所幫助。1.理論闡述科爾伯格在皮亞傑研究基礎上,運用道德兩難故事法(海因茨偷藥)把品德發展階段分為了三水平六階段,三水平分別是前習俗水平,習俗水平和後習俗水平。
  • 何謂柯爾伯格的「三水平六階段」
    何謂柯爾伯格的「三水平六階段」柯爾伯格在皮亞傑的理論的基礎上對兒童的道德發展進行了深入的研究系統的擴充。講完這個故事,主試就向被試提出了一系列的問題:這個丈夫應該這樣做嗎?為什麼應該?為什麼不應該?法官該不該判他的刑?為什麼?等等。兒童對柯爾伯格所編制的兩難故事中的問題既可作肯定回答,又可作否定回答。柯爾伯格真正關心的不是兒童作出哪一種回答,而是兒童證明其回答時提出的理由。
  • 解讀科爾伯格的三水平六階段理論
    根據被試的回答,柯爾伯格提出了「三水平六階段」品德發展理論。水平一:前習俗水平。該水平的特點是:個體還沒有內在的道德標準,而是取決於外在的要求。他們用來作為道德判斷的基準取決於人物行為的具體結果及其與自身的利害關係。階段l:懲罰與服從為定向。個體以行為對自身所產生的後果來決定這種行為的好壞,而不管這種後果對人有什麼意義和價值。
  • 科爾伯格的道德發展階段論
    科爾伯格的道德發展階段理論這一部分的知識點在教師招聘考試的時候常以客觀題的形式考查。考試的時候通常以單選題的方式來進行考查,尤其會以具體的例子來進行考查六階段的具體表現。在做題的時候例子可能靈活多變,但學生一定要把握住六階段的含義以及關鍵詞來辨別。還有可能會以多選題的方式來進行考查,直接考查三水平六階段的包含關係。
  • 科爾伯格道德發展階段理論
    像皮亞傑一樣,科爾伯格描述了個人在不同的生命階段是如何進行道德問題推理的。他主張品德發展具有固定順序的六個階段,兒童和青少年逐漸由一個階段進入另一個階段,要達到任何階段都需要通過前面幾個階段,而且後續階段高於前面階段。下面我們就具體來看一下這裡的內容。一、考情客觀題備考,主要考查例子型單選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