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糾紛的四種解決途徑

2021-01-07 微法官

生活不如意十之八九,遇到糾紛也是常有的事情。那麼遇到糾紛該如何解決呢?今天小編就和大家聊聊民事糾紛的四種解途徑。

民事糾紛有四種解決途徑:和解、調解(訴訟外調解)、仲裁、訴訟。需要明確的是此處的調解是指訴訟外的調解而不是法院調解,而法院的調解屬於訴訟途徑。

和解的本質其實就是兩個字就是協商。但是和解屬於雙方的協商,這個不同於調解,調解是三方主體進行,由一個中立的第三方來主持。但是和解與調解也有相同點,無論是和解還是調解其結果都是雙方意思自治的結果,即使存在中立的第三方,其作用只是主持,不能強制。和解的結果大部分人認為應當具有合同效力,但是我們立法對於和解目前不太清新,不同地方和解的效力也不一樣。以後小編會和大家詳細論述。

訴訟外調解。我們經常見得訴訟外調解為人民調解,該調解協議具有合同效力。所謂的合同效力,舉個簡單的例子,小明與小毛打架造成小毛受傷,這時候小明與小毛之間是侵權關係,後來在人民調解委員會的主持下雙方進行了調解,並達成了書面調解協議。這個時候小明與小毛之間就是合同關係。如果小明未履行調解協議,小毛為了要回自己的損失起訴到法院,這個時候訴訟的案由就是合同糾紛了,而不是侵權糾紛。雙方之間的侵權法律關係在達成調解協議的那一刻已經消滅了。

仲裁與訴訟的效力具最高的效力,其作出結果後可以申請強制執行。但是仲裁有限制的,其有一個前提是必須達成書面協議,且適用範圍較窄,仲裁只能解決財產糾紛案件,而訴訟可以解決人身關係、財產關係案件。仲裁有專門的仲裁委員會主持進行,而訴訟依然是在人民法院的主持下進行。

隨著人們法治意識的增強,老百姓也越來越多的選擇通過訴訟途徑來維護自己合法權益。但是訴訟是一個專業的法律活動,需要專業的知識才能很好的掌控。以後的文章中,小編會儘量的用平實的需要講述更多的法律小知識,訴訟小常識給大家,讓訴訟不再深奧,讓法律更鮮活。

相關焦點

  • 帶你了解四種解決民事糾紛的辦法
    民事糾紛分為兩大內容:一種是財產關係方面的民事糾紛,另一種是人身關係的民事糾紛。其處理機制有自力救濟、社會救濟、公力救濟。民事糾紛的處理機制,是指緩解和消除民事糾紛的辦法和原則。依據糾紛處理的原則和辦法的不同可以從以下三種方式來論說民事糾紛的處理機制。
  • 解決民事爭議的四種途徑,最新民事訴訟時效一覽表
    在現實生活中,民事主體間發生矛盾和糾紛有四種解決途徑:第一,協商解決。雙方當事人在平等自願的基礎上,通過友好協商、互諒互讓達成和解協議,進而解決糾紛。第二,調解解決。在有關組織(如人民調解委員會)或中間人的主持下,在平等、自願、合法的基礎上分清是非、明確責任,並通過擺事實、講道理,促使雙方當事人自主達成協議,從而解決糾紛。第三,仲裁解決。糾紛當事人根據糾紛前或者後達成的仲裁協議或合同中仲裁條款向仲裁機構提出申請,由仲裁機構依法審理,作出裁決,並通過當事人對裁決的自覺履行或由一方向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而使糾紛得以解決。第四,訴訟解決。
  • 初級經濟法:經濟糾紛的解決途徑——仲裁和民事訴訟
    是一種橫向的經濟糾紛。不涉及政府。二、民事訴訟1、適用範圍:包括民事案件、商事案件、勞動爭議案件、非訟案件2、審判制度兩審終審制度;合議制度:由3人以上審批人員組成審判組織;迴避制度;公開審判制度:過程和結果公開。不論案件是否公開審理,一律公開宣告判決。
  • 民事糾紛的解決
    民事糾紛是指平等主體之間因財產關係、人身關系所涉及的民事權益而發生的爭議。解決民事糾紛的主要制度有和解、訴訟外調解、仲裁和民事訴訟。一、和解和解是指民事糾紛的雙方當事人,就爭執的問題進行協商並達成協議:從而消滅爭執行為。 當事人自行達成和解協議,沒有其他第三方介入進來。
  • 劉俊海:民事糾紛解決體系「金字塔」型結構
    平等主體的民事主體發生爭訟的,適用友好協商、調解、仲裁和訴訟。其中的調解,依調解主體身份之不同,可以分為行政調解與民間調解。前者是行政機關出面主持的調解,後者是民間組織或非政府組織(包括行業協會、投資者協會)出面主持的調解。從理想目標來看,友好協商,民間調解、行政調解、仲裁和訴訟五大爭議解決途徑在運用的數量上依次遞減,構成了「金字塔」型結構。
  • 關於民事糾紛調解程序
    1.什麼是民事糾紛?民事糾紛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糾紛案件,民事糾紛主要涉及財產和人身安全等一系列引發的事件內容。根據民事糾紛的類型性質不同,其中的利害關係也不同,相關法院會根據糾紛的性質進行判決。2.民事糾紛的處理途徑方法。(1)協商解決。
  • 2020清遠事業單位考試法律知識:民事糾紛的解決
    【導讀】中公事業單位考試網為大家帶來法律知識考試《民事糾紛的解決》,希望可以幫助各位考生順利備考事業單位考試。解決民事糾紛的主要制度有和解、訴訟外調解、仲裁和民事訴訟。一、和解和解是指民事糾紛的雙方當事人,就爭執的問題進行協商並達成協議:從而消滅爭執行為。 當事人自行達成和解協議,沒有其他第三方介入進來。比如二狗欠翠花10萬塊錢,自己私了了就叫和解,沒有別的人別的組織介入進來幫助他們哪一方——故也稱為私立救濟。如果當事人能達成和解就能很好的化解矛盾。
  • 民事糾紛律師怎麼收費
    日常生活中產生的糾紛大多數都是屬於民事糾紛,而對民事糾紛的解決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向法院提起訴訟。一、民事糾紛一定得請律師嗎我國法律並沒有規定打官司一定要請律師,如果當事人能夠自己解決糾紛,也可以不用請律師的,但是打官司往往都比較複雜,而律師作為專業人員,能夠給當事人提供有效的幫助。
  • 古代遇到刑事糾紛怎麼辦?趣聊宋人是如何通過法律解決民事問題?
    民事糾紛的複雜就以為傳統解決糾紛的方式就已經不能解決日益增多的民事糾紛所以對於民事起訴制度開始逐漸的改善和完善,形成了相對其他朝代完備的民事起訴制度。中國訴訟制度的起源是十分悠久的,在西周時期就已出出具端倪,將民事案件和刑事案件區分而來並且設立了兩種不同的審判機關及其審理程序。
  • 建構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
    因而如何構建一個包括民事訴訟在內的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必將成為今後司法改革的一個方向。   「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制國家」這一宏偉目標和治國方略的提出,提升了當代中國人對法律社會地位的功能期待。同時也出現了一些偏左的認識和理解,大有從過去的法律無用論一變而為法律萬能論的態勢,似乎什麼問題,任何糾紛都可以通過司法途徑解決,在人們的理想中,司法成了解決糾紛的萬能鑰匙。
  • 債務糾紛報警有用嗎?債務糾紛的解決方式有哪些?
    今天為大家帶來的文章,是《債務糾紛報警有用嗎?債務糾紛的解決方式有哪些?》,是關於催收欠款的內容,希望能給大家帶來幫助。 導讀:債務糾紛在現實生活當中非常常見,債權人有時因追不到債務而選擇報警或者走法律程序,那麼債務糾紛報警有用嗎?債務糾紛的解決方式有哪些?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 民事裁定不予受理情形及救濟途徑之歸納
    筆者根據訴訟法及相關司法解釋的規定,對不予受理類民事裁定情形及救濟途徑進行了歸納和比較。不周不全之處,誠望同仁批評指正。  一、一審程序,即《民事訴訟法》第140條第1款第1項「不予受理」的相關內容  (一)有關概念的比較  在民事訴訟中,「受理」與「不予受理」是一組相對應的概念,有「受理」,就有「不予受理」。
  • 醫療糾紛解決辦法有哪些
    醫療糾紛是針對有資質的企事業單位或者機構,在進行醫療服務時產生失誤,對患者造成了一定傷害時家屬與醫院發生的糾紛,通常雙方都認為自己不存在過錯或過失,醫院拒絕承擔責任,現在醫療糾紛是比較棘手的案件,具體怎麼處理呢。下面就由小編為大家介紹醫療糾紛的解決辦法...
  • 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挺在前面研究
    因此,單一的訴訟途徑已不能滿足社會公眾解決糾紛的需求,加快完善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把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挺在前面,是目前亟需解決的問題。但長期以來,我國法律和相關文件均規定調解自願原則,即只有經各方當事人同意才能啟動調解程序,審判實踐中也一直嚴格遵循該原則,這嚴重製約了非訴訟糾紛解決機製作用的發揮。
  • 黃家灘社區處理民事糾紛
    鄰裡糾紛是社區內常見的民事糾紛,若不能及時得到調解,任由事態進一步惡化,民事糾紛也有可能轉化成刑事案件,造成嚴重後果,影響社會穩定。一直以來安寧堡街道黃家灘社區都很重視鄰裡糾紛調節,促進鄰裡友好,共建社區和諧。
  • 多元糾紛解決機制助力案件快速審理
    2019年1月21日雞東縣人民法院作出民事判決駁回開某的訴訟請求。原告對雞東縣人民法院作出的判決不服,提起上訴。2020年6月28日雞西市中級人民法院作出裁定,裁定發回重審。2020年7月16日,經法院調解、與勞動仲裁及礦方等多方配合,部分原告提出撤訴申請。案件現已按撤訴處理。
  • 視點:訴前司法「確認」 開闢解決糾紛新徑
    「當前,我國解決民間糾紛的主要途徑有人民調解組織的人民調解、行政機關與其行政職能相關的行政調解和人民法院的審判三種形式。」時春明說,按照制度設計,人民調解、行政調解等非訴訟調解是基礎和紐帶,應承擔絕大多數民間糾紛的調解工作;訴訟程序是保障和支撐,只對複雜、疑難案件進行審判。
  • 民事糾紛普通程序多久下判決書
    我們知道對於人們來說一旦發生了什麼糾紛的可以上法院起訴解決的,這個社會上人與人之間很多時候容易發生一些糾紛,法院審理案件也是要經過一定的過程的,對於民事糾紛普通程序究竟是多久下判決書?下面由宋科伸律師進行解答:一、民事糾紛普通程序多久下判決書無論是民事訴訟法或者刑事訴訟法,均沒有規定開庭後幾日內應當下達判決,只是規定了案件的審理期限。
  • 讓律師告訴你:民事糾紛其實還有這種解決辦法
    日常生活中與人發生糾紛是非常普遍的情況,這樣的糾紛往往導致金錢損失這類的民事損害。但是我國民事賠償原則中的「填平原則」規定權利人損失多少,則侵權人賠多少。其實除了打官司,還有這種解決方式,一般人根本沒有意識到!小編整理,供您參考:調解(中立的第三方在當事人之間調停疏導,幫助交換意見,提出解決建議,促成雙方化解矛盾的活動。)①人民調解:當事雙方合意向人民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這樣有了第三方的介入,保證了調解結果的公平公正,往往會得到滿意的答覆。
  • 民事起訴狀怎麼寫?附常見糾紛民事起訴狀範本
    民事糾紛起訴的條件規定在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九條,提起訴訟要撰寫民事起訴狀,民事起訴狀分為這幾部分:標題、原告信息、被告信息、訴訟請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