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烏梅的營養功效有哪些
烏梅的營養功效有哪些?說道烏梅的來源,很多人都想到瞭望梅止渴。今天就跟著我們一起看看烏梅的傳說佳話,以及烏梅的營養功效吧。
相傳在三國時期,有一年夏天,曹操率領大隊人馬出徵。行軍途中,經過一處十分荒涼的地方。正當中午時分,驕陽似火,天氣非常炎熱,士兵們四處都尋找不到水源,渴得十分難受,嚴重的影響了士兵的行軍速度。突然,曹操靈機一動,大聲叫道:「前面有一大片梅林,梅子很多,甜酸可口,可以解渴。」士兵們聽了,口水流出。大家加快了步伐,不久大軍就遇到了水源,走出了荒原。每當看到這個典故,我們都會想到一個成語「望梅止渴」,烏梅真的能夠止渴嗎?
烏梅的營養功效
《本經逢原》:「烏梅酸收,益津開胃,能斂肺澀腸,止嘔斂汗,定喘安蛔。」中醫認為,烏梅味酸澀平,性平,具有斂肺,澀腸,生津,安蛔的功效。中醫臨床常用於治療肺虛久咳、久痢滑腸、虛熱消渴、蛔厥嘔吐腹痛、膽道蛔蟲症等病症。《本草經疏》曰:「烏梅味酸,能斂浮熱,能吸氣歸元,故主下氣,除熱煩滿及安心也。」故對於長期反覆出現口腔潰瘍、口乾咽幹、咽喉腫痛、長期乾咳無痰等症的病人,如果血糖正常,每天適量飲一杯冰糖烏梅茶,往往能夠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現代藥理學研究發現,烏梅及其製劑在體外對大腸桿菌、痢疾桿菌、傷寒桿菌、霍亂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多種細菌及真菌等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防止感染性疾病的發生,增強人體抗病能力;在體內,烏梅具有消毒的功能,可以有效地防止食物在胃腸中腐化。營養學認為,烏梅中含有較多的蘋果酸、草酸、琥珀酸、枸緣酸、延胡索酸等有機酸,能夠中和食物在代謝過程中產生的酸性物質,從而有助於消除疲勞,尤其適合長期坐在辦公室的人員食用。
此外,烏梅還能夠刺激胃液分泌,增進食慾,對於病後康復,食慾較差的病人,不妨每日吃上一兩隻烏梅,可以輔助恢復食慾,調節胃腸功能。每逢佳節,親人朋友相聚,有時未免多喝兩杯,酒後泡上一杯烏梅茶,可以輔助緩解酒後引起的頭暈頭痛等症。
烏梅薑茶紅糖飲
材料:烏梅20g,生薑10g,紅茶5g,紅糖適量。
製法:將烏梅去核,烏梅肉洗淨切碎,生薑洗淨切絲,同茶葉、紅糖共入保溫杯中,沸水衝泡半小時即可。
專家點評:本品溫中消積,澀腸止痢。烏梅、紅茶均具抑菌作用,對痢疾桿菌、傷寒、金黃色葡糖球菌均有較強的抑制作用,烏梅還能促進食慾,防止食物在胃腸中腐化,並能中和食物在代謝過程中產生的酸性物質。生薑能夠溫中暖胃,紅糖補血健脾。因此,此款茶飲尤其適合長期坐在辦公室裡的人員飲用,能夠輔助緩解疲勞、增強人體抵抗力;對於女士,還具有一定的美容養顏功效。
需要注意的是,本品味酸,有一定的收斂作用,對於外有表邪,裡有實邪,感冒發熱,咳嗽痰多,胃脹反酸噯氣之人忌食,患有消化道潰瘍及婦女月經期、產前產後也不應食用。此外,《日華子本草》中記載:「多食傷骨,蝕脾胃,令人發熱」,故宜每日食用1-2枚為佳,不可多食。
選材要點:
烏梅為薔薇科落葉小喬木植物梅即將成熟的果實,在我國全國各地均有栽培,其中以四川、浙江、湖南、福建、貴州等地最為多見。一般來說,在5月立夏前後,烏梅果實即將成熟時採取,乾燥即得,選擇時以個大、肉厚、核小、外皮烏黑色、不破裂露核、柔潤、味極酸者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