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中藥梅花和烏梅

2021-02-22 楊藥師


簡單了解一下中藥性味歸經、功效和食療:梅花;烏梅。



本文主要內容:



大話梅花


一、梅花;烏梅的性味歸經、功效。

二、烏梅、白梅有何不同。

三、相關名方簡介、經典摘錄,供參考。

四、介紹民間食療簡方供參考提供《中醫九種基本體質類型特徵表》,供參考。


大話梅花



《卜算子·詠梅》


大學一年級,住的集體宿舍,對面和我一樣睡在上鋪的何同學,是一位道地的廣州人。

怎麼樣才算是廣州人?

我們整個宿舍10個人,只有何同學是廣州人,他為人非常低調,但是在滿宿舍九個外鄉人的詢問聲中,他還是告訴了我們,說,就是一家三代都在廣州才算「廣州人」。

咦,我掐指一算,自從媽媽入住廣州以後,咱們一家人成為廣州人好多年了噢,呵呵,謝謝媽媽。

話說何同學身體好吃飯香還少見的多才多藝,中學時代是學校遊泳主力、水球隊員。大一時他用小提琴拉一首何佔豪的《梁祝》參加了迎新表演。我那時音樂什麼的啥也不懂,所以也沒可能問他小提琴幾級了什麼的,說起來還是頭一次手摸的小提琴,真不好意思。何同學寫一手鐵筆銀鉤的草書,還參加了新年書法比賽。

厲害啊,我的哥!在新年書法比賽優秀作品展示欄上,我看到了何同學的草書作品:陸遊的《卜算子·詠梅》。

那是我第一次看到、也是我一直想看到的,陸遊的詠梅:

卜算子·詠梅

宋代:陸遊

驛外斷橋邊,

寂寞開無主。

已是黃昏獨自愁,

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

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塵,

只有香如故。

寂寞開無主

我一直想看陸遊的《卜算子·詠梅》,原因很簡單,是和偉人毛澤東的《卜算子·詠梅》有關。

在我離開家鄉之前,有關梅花的記憶,最早可能是來自三個出處:

1、電影《紅巖》的插曲《紅梅贊》;

2、偉人毛澤東的詩詞《卜算子·詠梅》;

3、各科老師天天講、月月講、年年講的名對: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偶然看了一本書名為《增廣賢文》的古代雞湯大全,貌似是上述名對的出處。

《紅梅贊》的歌詞:

紅巖上紅梅開

千裡冰霜腳下踩

三九嚴寒何所懼

一片丹心向陽開 向陽開

紅梅花兒開 朵朵放光彩

昂首怒放花萬朵 香飄雲天外

喚醒百花齊開放

高歌歡慶新春來 新春來

紅巖上紅梅開

千裡冰霜腳下踩

三九嚴寒何所懼

一片丹心向陽開 向陽開

紅梅花兒開 朵朵放光彩

昂首怒放花萬朵 香飄雲天外

喚醒百花齊開放高歌歡慶新春來 新春來。

傲雪紅梅

卜算子·詠梅

毛澤東

風雨送春歸,

飛雪迎春到。

已是懸崖百丈冰,

猶有花枝俏。

俏也不爭春,

只把春來報

待到山花爛漫時,

她在叢中笑。

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我有留意到,偉人毛澤東《卜算子.詠梅》的小序裡寫明了「仿陸遊,反其意而用之」(如下圖)。所以從那時開始就一直想知道陸遊的《卜算子.詠梅》是怎麼的寫法,可惜一直沒有找到相關的詩集。

呵呵當然這是題外話了。

小序「仿陸遊,反其意而用之」

報春花

我記憶最深的是,在《紅梅贊》和偉人毛澤東的《卜算子.詠梅》裡,有兩處文字:「喚醒百花齊開放」、「只把春來報」。

說的是梅花報春。

為什麼說梅花是報春花?

帶著這個問題,我開始留意一些花卉、植物知識。後來還是因為看了有關「柳絮飛來片片紅」的典故,才了解了有關百花齊放、梅花報春的「系統」知識:

這個典故說的是,清朝「揚州八怪」之一的金農,一次應邀到朋友家做客。席間,東道主微酣而興起,信口吟道:「柳絮飛來片片紅。」

話音剛落,四座譁然,柳絮豈有紅色之理?主人一時語塞,面紅耳赤。

此時金農霍然站起,應聲辯道:「此乃古人吟詠廿四橋之佳句,一點不錯!」緊接著一詩脫口而出:

廿四橋邊廿四風,

憑欄猶憶舊江東。

夕陽返照桃花塢,

柳絮飛來片片紅。

其實這不是什麼古詩,是金農「巧補妙轉」,令詩理絕處逢生,又增添了新意,終於為主人解了窘。眾賓客聽罷,佩服得五體投地。

此處金農先生提到了廿四風,什麼意思?原來是指二十四番花信風:

南北朝時期大臣、著名學者宗懍lin《荊楚歲時說》有載:始梅花,終楝花,凡二十四番花信風。(宗懍lin,502~565年,字元懍,南陽涅陽人。)

花信風,應花期而來的風。我國古代以五日為一候,三候為一個節氣。每年冬去春來,從小寒到穀雨這 8 個節氣裡共有 24 候,每候都有某種花卉綻蕾開放,於是便有了「24番花信風」之說。

小寒,一候梅花開。

 

花卉綻蕾開放的順序為:

小寒:一候梅花、二候山茶、三候水仙;

大寒:一候瑞香、二候蘭花、三候山礬;

立春:一候迎春、二候櫻桃、三候望春;

雨水:一候菜花、二候杏花、三候李花;

驚蟄:一候桃花、二候棣棠、三候薔薇;

春分:一候海棠、二候梨花、三候木蘭;

清明:一候桐花、二候麥花、三候柳花;

穀雨:一候牡丹、二候荼蘼、三候楝花。

梅花綻放,然後百花按照序列開放,迎來百花爭春的盛景。經過 24 番花信風之後,以立夏為起點的夏季便來臨了。

因此梅花自古就有報春花之稱謂。

一候梅花開。梅花的花期一般2至3個月、大約延續到驚蟄,有詩云:

江南暮雨細如紗,寒日杯茶待客家。

惟我無言觀世界,梅花開儘是桃花。

作者(佚名)是觀察事物細緻入微的人,對大自然物事的更迭變化瞭然於胸。另一首詩、大學士蘇東坡的《贈嶺上梅》更是道盡詩人對季節交替的敏感:

贈嶺上梅

蘇軾

梅花開盡百花開,

過盡行人君不來。

不趁青梅嘗煮酒,

要看細雨熟黃梅。

青梅是梅樹結的未成熟的果,可以聯想到著名的"望梅止渴",梅樹結的果也稱為梅子。一般到了農曆5月就是「熟黃梅」了。

短短一首七言詩,從冬天寫到春天、從春天寫到夏天,從青梅煮酒,寫到細雨黃梅。難怪有人評論蘇學士的後期作品,空靈雋永、樸質清淡,風格漸趨平淡致遠。

腦海裡不由浮現出木心先生的《從前慢》,意境大約相同吧。

何須踏雪尋梅?

《贈嶺上梅》,這個嶺是指韶關梅嶺,位於廣東和江西的交界處。據載,當年蘇東坡回京路過嶺南梅嶺古驛道時,寫下了這首詩。

如果是以前,我會覺得不可思議:怎麼嶺南會有梅花?

以前我一直以為梅只是冰天雪地的北方才有的花卉植物,可能因為潛意識中的「傲雪紅梅」這些印象使然。

當然,後來看的一些書、補充的一些知識,讓我了解到,原來,梅在我國自然分布範圍很廣,北界是秦嶺南坡、西起西藏通麥、南至雲南、廣東,共有16個省、或地區有梅的自然分布。

是的沒有錯廣東也有,以前《贈嶺上梅》所指的嶺南梅嶺古驛道有梅花,現在的廣州也有,比如廣州新八景的「蘿崗香雪」,廣州從化區的「流溪香雪「等等。

廣州新八景之一:蘿崗香雪。在廣州蘿崗香雪公園舉辦的廣州蘿崗香雪梅花節,時間一般是每年12月底至下年的1月初,搭乘地鐵6號線直達香雪站即可。據載近幾年單日最高峰接待遊客超12萬人。

每年12月上旬至下年1月底在廣州從化區流溪河國家森林公園舉辦的梅花節,有50餘年種植史的3000餘畝梅林,梅花色如白雪,氣味飄香四裡,有「流溪香雪」之譽。

最令我驚奇的是,也就是在近幾年,我才知道,我的家鄉也有栽種梅花!!!

何須踏雪尋梅?請來石內梅鄉!


潮惠高速的「河婆」出口正好在揭西縣坪上鎮,出高速右轉3.8公裡則可到達石內梅鄉入口。共有1000多戶農戶種植青梅,種植面積1萬多畝。每年12月是賞梅的最佳時間。

梅花的顏色

湊巧的是,蘿崗香雪、流溪香雪還有我的家鄉揭西轄內的石內梅鄉,那裡的梅花都是白色的,與紅梅相提而論,就是白梅了。

這個也顛覆了我以前的印象,我一直以為梅花是紅色的,因為以前隨處可見的圖片印的畫的都是紅梅。

也是後來才知道,觀賞類梅花有白色、粉色、紅色、紫色、淺綠色。

觀賞類梅花顏色雖然很多,平時可以看到的,主要的顏色有三種:

紅色,紅梅,花色如烈焰般豔麗;

白色,白梅,花色如潔白的雪;

綠色,綠梅,花色如白色盤中碧綠的玉石。

而白色、紅色最常見。俗稱為白梅,紅梅。

紅色花色如烈焰般豔麗

白色花色如潔白的雪。「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這個梅應該不是指的白梅吧?

綠色的花色如白色盤中碧綠的玉石

梅的分類系統

據載,用於觀賞的梅有幾千年的歷史,而梅的果實用於食用也有三千兩百多年的史證。梅花品種及變種很多,目前大品種有30多個,下屬小品種有300多個。有鑑於此,本文恕不對梅花的品種及變種一一列出。僅以思維導圖簡單地介紹梅的分類系統:

按種型分類,思維導圖。

按種系分類,其中, 真梅種系區別於杏梅種系和李梅種系,後兩者是梅與杏、李的雜交品種。

按枝姿分類,思維導圖。直觀的分類,就是按梅樹樹枝的走向分類,其中前三類是屬於真梅種系。

按花色花型分類,思維導圖。

梅按照實際的用途一般分為果梅和花梅:

花梅(觀賞梅,用來觀賞的)


果梅(食用,藥用。)

梅子(別稱青梅),屬薔薇目,是果梅樹結的果,但是一般觀賞的梅花是另外幾種梅。 

梅子生食,可生津止渴(參見望梅止渴典故),也可製成話梅、梅乾等各式蜜餞和梅醬、梅膏等物。梅花果為核果,味酸,可食用,可用來做梅幹、梅醬、話梅、酸梅湯、梅酒等,亦可入藥。梅花酒在日本和韓國廣受歡迎。其味甘甜,有順氣的功能,是優良的果酒。話梅在中國是很受歡迎的食品。話梅是將梅子與糖、鹽、甘草在一起醃製後曬乾而成的。話梅還可以用來做成話梅糖等食品。

青梅


青梅

話梅

烏梅

薔薇科喬木植物梅的果實。又稱梅子。初夏採收將成熟的綠色果實,洗淨鮮用,稱青梅;以鹽醃製、曬乾用,稱白梅;以小火炕至乾燥均勻,色黃褐、起皺,再燜至色黑備用,稱烏梅

梅酒

梅酒


「幹了這杯梅酒,這個夏天才算完美。」

圖片摘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



轉發出去,或許能幫助有需要的人。

《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G6PD)缺乏症者(蠶豆病患者)用藥禁忌目錄》

閱讀並請轉發,讓更多有需要的人受益,謝謝你。

寫了半天,感覺越是往下寫,越是有hold不住的虛弱感,皆因梅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梅的品種及變種很多,目前大品種有30多個,下屬小品種有300多個。梅的分類、命名系統都非常成熟、嚴謹。作為普通人而言,很難簡單幾段文字就能寫清楚如何分辨此梅或彼梅。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如上所述,按種系分類, 真梅種系區別於杏梅種系和李梅種系,後兩者是梅分別與杏、李的雜交種系。這種情況使得梅的分類複雜化。

南宋著名詩人範成大(公元1126-1193年),著有《梅譜》,有興趣者值得一看。

範成大《梅譜》(博雅經典系列)摘要

博雅經典主編章先生還歸納了現代梅的品種分類與《梅譜》記載的品種分類的異同,可作參考。

古人對花梅(即觀賞梅)的記錄比較多,或者說古代的觀賞梅品種一直延續至今。果梅(食用、藥用)的品種則宋代以後記錄的更多。

個人認為,無論說花梅、果梅還是說杏梅、李梅,有一點是必須說明的:中藥梅花和中藥烏梅一定是出自「薔薇科植物梅Prunus mume(Sieb.)Sieb.et Zucc.」,中文的意思就是:薔薇科植物,李屬,梅。

好,言歸正傳。

一、梅花;烏梅的性味歸經、功效。


        分隔線內容摘自《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簡稱《中國藥典》)2015版

按:《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簡稱《中國藥典》)2015年版,藥典包括凡例、正文及附錄,是藥品研製、生產、經營、使用和監督管理等均應遵循的法定依據。所有國家藥品標準應當符合中國藥典凡例及附錄的相關要求。


分隔線

梅花

本品為薔薇科植物梅Prunus mume(Sieb.)Sieb.et Zucc.的乾燥花蕾。初春花未開放時採摘,及時低溫乾燥。

【性味與歸經】微酸,平。歸肝、胃、肺經。【功能與主治】疏肝和中,化痰散結。用於肝胃氣痛,鬱悶心煩,梅核氣,瘰癧瘡毒。

烏梅

本品為薔薇科植物梅Prunus mume(Sieb.)Sieb. et Zucc.的乾燥近成熟果實。夏季果實近成熟時採收,低溫烘乾後悶至色變黑。

【炮製】烏梅  除去雜質,洗淨,乾燥。烏梅肉  取淨烏梅,水潤使軟或蒸軟,去核。烏梅炭  取淨烏梅,照炒炭法(通則0213)炒至皮肉鼓起。    本品形如烏梅,皮肉鼓起,表面焦黑色。味酸略有苦味。

【性味與歸經】酸、澀,平。歸肝、脾、肺、大腸經。【功能與主治】斂肺,澀腸,生津,安蛔。用於肺虛久咳,久瀉久痢,虛熱消渴,蛔厥嘔吐腹痛。

分隔線


二、烏梅、白梅有何不同。

     

《神農本草經》首先指出梅的功效:「梅實味酸平,主治下氣,除熱煩滿,安心,止肢體痛,偏枯不仁,死肌,去青黑痣,蝕惡肉。」(《本草經疏》:梅實,即今之烏梅也,最酸。)

梅果因加工方法不同,成品有白梅、烏梅之分。後魏賈思勰在《齊民要術》中即記載了這種加工方法:

作白梅法:「梅子酸,核初成時摘取,夜以鹽汁漬之,晝則日曝。凡作十宿、十浸、十曝,便成矣。」

作烏梅法:「亦以梅子核初成時摘取,籠盛,於突上燻之,令幹即成矣。」

明代李時珍認為:

烏梅能「斂肺澀腸,止久嗽瀉痢,反胃噎膈,蛔厥吐利,消腫湧痰,殺蟲,解魚毒、馬汗毒、硫黃毒。」

白梅則「治中風驚癇,喉痺痰厥僵僕,牙關緊閉者,取梅肉揩擦牙齦,涎出即開。又治瀉痢煩渴,霍亂吐下,下血血崩。」  

煎煮方法


        注意事項:

  梅花、烏梅,煎煮法參考中藥的普通煎煮法,點擊如下連結直接查看《教你如何煮中藥》文字版和視頻版



教你如何煮中藥

三、相關名方簡介、醫家醫案,供參考。

【名方簡介】


烏梅丸(漢,張仲景《傷寒雜病論》)



烏梅丸(漢,張仲景《傷寒雜病論》)


烏梅丸(《中國藥典》2015版記載)

【處方】 烏梅肉120g,花椒12g,細辛18g,黃連48g,黃柏18g,乾薑30g,附子(制)18g,桂枝18g,人參18g,當歸12g。【製法】 以上十味,粉碎成細粉,混勻。用水泛丸,乾燥,製成水丸;或每100g粉末加煉蜜120~130g,製成大蜜丸,即得。

【功能與主治】 緩肝調中,清上溫下。用於蛔厥,久痢,厥陰頭痛,症見腹痛下痢、巔頂頭痛、時發時止、躁煩嘔吐、手足厥冷。【用法與用量】 口服。水丸一次 3 g,大蜜丸一次 2 丸,一日 2~3 次。【注意】 孕婦禁服。【規格】 (1) 水丸每袋(瓶)裝3g;(2) 大蜜丸  每丸重3g。



【經典摘錄】有關烏梅

《本草經疏》:梅實,即今之烏梅也,最酸。《經》曰:熱傷氣,邪客於胸中,則氣上逆而煩滿,心為之不安。烏梅味酸,能斂浮熱,能吸氣歸元,故主下氣,除熱煩滿及安心也。下痢者,大腸虛脫也;好唾口乾者,虛火上炎,津液不足也;酸能斂虛火,化津液,固腸脫,所以主之也。其主肢體痛,偏枯不仁者,蓋因溼氣浸於經絡,則筋脈弛縱,或疼痛不仁;肝主筋,酸入肝而養筋,肝得所養,則骨正筋柔,機關通利而前證除矣。




 四、民間食療簡方。

         楊藥師按:考慮到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以下民間食療簡方,是否適合自己的狀況,建議事先諮詢醫生或藥師。

【體質辨識】中醫九種基本體質類型,你是哪一種?請參閱下表看看自己比較接近哪一種體質。了解自己的體質類型,可能有助於對中藥注意事項比如禁忌、慎用等內容的理解。

中醫九種基本體質類型特徵表


【民間食療簡方


1、開胃菜:話梅苦瓜煮排骨

話梅

話梅

話梅苦瓜煮排骨

簡單製法:

排骨、話梅和適量生抽、鹽、糖(按自己喜好調味)、適量的飲用水,加至保鮮袋裡充分混合均勻,在室溫放置一小時後,再放冰箱,隔天取出後倒在鍋上,大火煮滾3分鐘加苦瓜,不加鍋蓋煮2-3分鐘,轉文火煮至苦瓜變軟即可。

酸收苦降。味酸甜微苦甘,和味、開胃。秋天家常菜。

2、酸梅湯

酸梅湯去油解膩,健脾開胃,提神醒腦。

傳統酸梅湯:烏梅泡發以後,放上冰糖、蜜、桂花一起熬煎,冰鎮之後就成了酸梅湯。

改良酸梅湯:烏梅5顆、山楂幹15g、玫瑰果(洛神花)4顆、水1800ml、冰糖25g。

改良酸梅湯製法:烏梅,玫瑰果,山楂乾洗淨放入鍋內加水,大火燒開,轉小火煮20分鐘,放入冰糖關火。倒出酸梅湯加入水壺冰鎮即成。

酸梅湯的熬製其實就是中藥的熬製過程,第一次熬製完成後,再添加第一次水量三分之二的水進行第二次熬製,才能將材料中的物質充分熬製出來,而且味道並不比第一次熬製的淡多少。

注意:脾胃不好不加冰。

改良酸梅湯

(圖片摘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

相關焦點

  • 「故事裡的中藥」疏肝和胃,調暢氣機——烏梅
    梅花把剛採下的梅子用火炕焙 2 — 3 晝夜,再悶 2 — 3 天,就成了中藥裡的烏梅,其味酸澀,長於收斂,能斂肺止咳,可治肺虛久咳不止;又能澀腸止瀉,治療脾虛久瀉。烏梅又可安蛔止痛,蛔蟲病多見於小兒,蟲數多時,常扭結成團,阻塞腸道,這時患兒腹中劇痛難忍,彎腰屈膝,輾轉不安,嚴重的還可引發腸梗阻,然而,蛔蟲有「遇酸則伏」(指暫時安伏下來)的特性,而烏梅酸味篤重,實為安蛔的良藥,故遇到小兒腹痛欲絕,以前又有便蛔、吐蛔者,可急投烏梅、花椒各 10 克,煎水溫服,往往能為家長、醫生和病兒贏得寶貴的時間。
  • 疏肝和胃,調暢氣機——烏梅
    梅花把剛採下的梅子用火炕焙 2 — 3 晝夜,再悶 2 — 3 天,就成了中藥裡的烏梅,其味酸澀,長於收斂,能斂肺止咳,可治肺虛久咳不止;又能澀腸止瀉,治療脾虛久瀉。烏梅又可安蛔止痛,蛔蟲病多見於小兒,蟲數多時,常扭結成團,阻塞腸道,這時患兒腹中劇痛難忍,彎腰屈膝,輾轉不安,嚴重的還可引發腸梗阻,然而,蛔蟲有「遇酸則伏」(指暫時安伏下來)的特性,而烏梅酸味篤重,實為安蛔的良藥,故遇到小兒腹痛欲絕,以前又有便蛔、吐蛔者,可急投烏梅、花椒各 10 克,煎水溫服,往往能為家長、醫生和病兒贏得寶貴的時間。
  • 酸酸甜甜的烏梅,除了做酸梅湯還有很多功效和用途,你知道嗎
    而梅花這一植物,在我國已經有了三千多年的栽培歷史。梅是屬於薔薇科杏屬的植物,原產自我國的南方,現在經過引種栽培後在全國各地都能看到它的身影。對於梅花,最大的用途肯定就是觀賞了。但大家知不知道,其實除了用於觀賞的梅,還有另外的一類呢?實際上,梅的品種主要分為了果梅和花梅,花梅開花用於觀賞,而果梅自然就是結果用於人們食用了。
  • 燉雞湯能放烏梅嗎?味道怎麼樣?
    有朋友問:燉雞湯能放烏梅嗎?味道怎麼樣?烏梅別名酸梅、黃仔、合漢梅、幹枝梅,經煙火燻制而成。我們常在夏季用烏梅、山楂、甘草等與冰糖一起燉水做成酸梅湯飲料,酸酸甜甜的,用來解暑最好。燉雞湯加入烏梅是可以的,但前提是得適應它的酸味。烏梅很酸,單用烏梅泡水,一壺750毫升的水量加一顆烏梅就已經很酸了。烏梅的酸度很高,它與酸筍、酸醃菜的「酸」口味是不同的。我這裡說的烏梅不是那種蜜餞,蜜餞是可以直接放進嘴裡吃,酸酸甜甜的那種,而這種僅是炮製好了的烏梅,可做中藥,以個大、肉厚、柔潤,味極酸者為佳。
  • 烏梅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 烏梅竟然這麼神奇
    烏梅是我們生活中經常見到的食品,它的味道酸酸甜甜,非常受大家的歡迎。在炎熱的夏天來上一杯冰鎮的烏梅湯那可真是一大享受。那麼你知道烏梅都有哪些功效和作用嗎?它有什麼食用禁忌嗎?下面這篇文章就給大家具體講解一下。烏梅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一)烏梅的功效烏梅是藥食同源的製品,是青梅經過加工後的中藥材之一。味酸、微澀,性平。
  • 烏梅的作用與功效 烏梅的作用與功效及禁忌
    烏梅的作用與功效1、止渴2、止咳3、止瀉4、止痛5、止血烏梅的作用與功效及禁忌對於烏梅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人們一般了解的還是很少的,特別是烏梅的禁忌,這對於很多人來說是空白的,是沒有任何的了解的。
  • 梅花的花語及象徵寓意,你們了解嗎?
    梅花在每年的春冬兩季開花,花朵顏色繁多,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很多人花友都十分喜歡養殖梅花,但是不知道梅花的花語及它的象徵寓意,梅花的生命力極強,而且稱為中國十大名花之首、四君子之首。梅花的簡介梅花,又名梅,別名:春梅、幹枝梅、酸梅、烏梅,薔薇科、杏屬小喬木,稀灌木,樹皮淺灰色或帶綠色,平滑;小枝綠色,光滑無毛。葉片卵形或橢圓形,梅原產我國南方,已有三千多年的栽培歷史,無論作觀賞或果樹均有許多品種。
  • 生津止渴又消暑,小小烏梅功效多
    一個小小的烏梅只是想了一下,竟能具足這個功能。吃海底撈時,服務員會問要不要來杯酸梅汁,解膩消食。烏梅不僅是大眾化的乾果類零食,也是一味常用的中藥,有很高的藥用價值。烏梅本品為薔薇科植物梅的乾燥近成熟果實。
  • 中藥名稱大全
    中國是一個以中藥治病的文明古國,有的上千年的中醫藥文化和以中藥來調理治病的歷史,最早期的李時珍,那麼中國的中藥名稱有多少種,有一些什麼樣的中藥名稱,在此為大家收集了中國中醫中藥名稱大全。想了解中醫中藥的朋友來看看吧。
  • 中藥烏梅是養胃的好食材,用它泡水喝,或能收穫不少
    烏梅作為一種零食,在平時的生活當中也是比較常見的。其實它是一種梅子,由於它的顏色為黑色的,所以才被人們稱之為烏梅。在現實生活當中,很多人會使用烏梅來泡水喝,主要是因為烏梅含有大量的營養價值。烏梅泡水以後對人體具體的好處有:防老化,解酒,通便等。其實很多人忽略掉了,烏梅是養胃的好食材,平時直接用烏梅來泡水喝的話,可以治療胃病,不管是多久的老胃病效果都是不錯的。因為烏梅可以防止食物直接在胃裡面腐化,這樣可以保護胃不受到傷害。另外烏梅還可以有效的促進腸胃蠕動,滋養腸胃。
  • 烏梅保護腸胃 細數烏梅的10種功效
    烏梅是怎麼來的呢?青梅在40度的高溫下烘乾就變成了烏梅。常吃烏梅好處多,烏梅可治療肺虛久咳,口乾煩渴,痢疾,慢性腹瀉,膽道蛔蟲等病症。讓我們一起去了解一下烏梅的功效吧。  烏梅的十大功效  1、保護腸胃  烏梅有消毒的功能,也防止食物在腸胃裡腐化。  2、消除便秘  烏梅裡的蘋果酸把適量的水分導引到大腸,形成糞便而排出體外。
  • 烏梅的功效與作用
    烏梅具有斂肺止咳、生津止渴之效。提起烏梅,嘴裡就不禁泛起一股甜蜜和酸澀,一杯烏梅汁,開胃又爽口,還有很多烏梅蜜餞,甜口之外還可以泡茶。除了止咳生津,烏梅的功效與作用還有哪些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輔助降血脂有實驗發現,山楂烏梅降脂茶各劑量組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高脂血症大鼠血漿總膽固醇、低密度膽固醇脂蛋白的升高,並且升高高密度膽固醇脂蛋白的含量,從而達到輔助降血脂的功效。
  • 烏梅是酸性還是鹼性 吃烏梅竟有這些好處
    烏梅受到不少人的喜愛,它作為一種常見的水果,營養豐富,同時也是一種中藥材,具有很不錯的祛病治療作用。古時候,烏梅就已經被中醫所注意,是一種不可多得的藥材。那麼,關於烏梅到底是酸性還是鹼性,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
  • 梅花為何能位列中國十大名花之一,你希望它為中國國花嗎?
    藥用夏季果實將熟時採下,用火炕焙2~3晝夜,再悶2~3天至色變黑,就成了中藥裡的烏梅,又稱作烏梅肉、烏梅炭,其味酸澀。中醫學認為它長於收斂,能斂肺止咳,可治肺虛久咳不止,又能澀腸止瀉,治療脾虛久瀉。中醫學認為烏梅可安蛔止痛,蛔蟲病多見於小兒,蟲多時,常扭結成團,阻塞腸道,這時患兒腹中劇痛難忍,彎腰屈膝,輾轉不安,嚴重的還可引發腸梗阻。然而,蛔蟲有「遇酸則伏」(指暫時安伏下來)的特性,而烏梅酸味篤重,實為安蛔的良藥,故遇到小兒腹痛欲絕,以前又有便蛔、吐蛔者,可急投烏梅煎成濃湯候溫服,往往能為家長、醫生和病兒贏得寶貴的治療時間。
  • 烏梅和番茄能一起食用嗎?烏梅和番茄同食好嗎?[圖]
    一、番茄的作用 【治皮膚病】可治真菌、感染性皮膚病。 【美容、防衰老】每天用其塗面,能使皮膚細膩光滑,美容防衰老效果極佳; 【防癌】因西紅柿不僅營養豐富,且具有較強的清熱解毒、抑制病變功效,可起到防癌和輔助治療癌症的作用。
  • 淺談烏梅三豆飲
    認識烏梅三豆飲緣於妙媽,了解烏梅三豆飲也是緣於妙媽,最後嘗試烏梅三豆飲還是緣於妙媽!
  • 上杭的千畝梅花齊盛開 數千名遊客慕名而來
    航拍的觀音井千畝梅花盛開美景。1月5日,由市旅遊發展委員會和上杭縣主辦的福建省首屆梅花節在上杭縣湖洋鎮文光村觀音井正式開幕。千畝梅花,香漾湖洋,觀音井梅園是省內最大的單體梅花種植區,活動圍繞「鄉村」「梅花」「客家」元素,展示梅花「不要人誇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獨特的內在氣質。
  • 花海拾貝——傲骨梅花開,香自苦寒來
    (宋/林和靖)梅,在嚴寒中開百花之先,獨天下而春,以它高潔、堅強、謙虛的品格,給人以立志奮發的激勵。自古以來深受人們喜愛,歷代文人騷客以梅為題留下了許多不朽的詩書畫作。人們還把梅與松、竹並提,合稱「歲寒三友,與蘭、竹、菊為「四君子「,這都有很深的寓意。
  • 烏梅可延年益壽 細數烏梅的8大功效
    說道烏梅,就想起曾經在西安喝的酸梅湯,人都說西安的酸梅湯是非常正宗的。尤其是炎熱的夏天,喝上一杯冰凍的酸梅汁,好像一下子就涼爽了,而且酸酸的感覺真的非常好,烏梅就是酸梅,是一種非常有營養價值的水果,不過因為太酸,這種水果大部分都會製作成汁,當做很好的飲品。  那酸梅湯這麼好喝,烏梅究竟有哪些功效呢?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
  • 烏梅的功效 烏梅的功效與作用點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
    烏梅的功效1.烏梅粥原料:烏梅15~20克,粳米100克,冰糖適量1.先淨烏梅入鍋,加水適量。2.煎煮至汁濃時,去渣取汁。3.加入淘淨的粳米煮粥。4.至米爛熟時,加入冰糖稍煮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