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裡的中藥」疏肝和胃,調暢氣機——烏梅

2020-12-17 瀟湘晨報

編者按:烏梅為薔薇科植物梅的乾燥近成熟果實,是一種安全性高的藥食同源藥材,其藥理作用廣泛,具有斂肺、澀腸、生津、安蛔的功效,臨床主要用於治療肺虛久咳、口乾煩渴、膽道蛔蟲症、慢性腹瀉、痢 疾、崩漏等。近日,新華網邀請博物學者段煦講述烏梅的故事。

梅原產中國,每逢正月裡,梅先葉而開,在寒風中怒放,香飄十裡,落英繽紛,紅似火,白似雪,俏也不爭春。到了初夏,樹上結滿了青黃色的梅子,不僅可採來鮮食,人們還將它做成梅幹、梅醬、各種話梅,酸酸甜甜地吃個樂不可支,但最誘人的還要算酸梅湯,以北京信遠齋的最好,濃濃的梅汁裡放了冰糖、桂花,飄散出一縷甜香,還是冰鎮的,要是在炎夏時節喝上一碗,哪裡還分得清天上人間呢?

梅花

把剛採下的梅子用火炕焙 2 — 3 晝夜,再悶 2 — 3 天,就成了中藥裡的烏梅,其味酸澀,長於收斂,能斂肺止咳,可治肺虛久咳不止;又能澀腸止瀉,治療脾虛久瀉。烏梅又可安蛔止痛,蛔蟲病多見於小兒,蟲數多時,常扭結成團,阻塞腸道,這時患兒腹中劇痛難忍,彎腰屈膝,輾轉不安,嚴重的還可引發腸梗阻,然而,蛔蟲有「遇酸則伏」(指暫時安伏下來)的特性,而烏梅酸味篤重,實為安蛔的良藥,故遇到小兒腹痛欲絕,以前又有便蛔、吐蛔者,可急投烏梅、花椒各 10 克,煎水溫服,往往能為家長、醫生和病兒贏得寶貴的時間。烏梅生津止渴的功效是人所共知的,消渴(糖尿病)病人口燥咽幹、煩渴多飲者,可用烏梅、淡豆豉各 10 克,煎湯代茶飲用,或直接飲用淡梅湯都可起到生津潤燥的效果。另外,將烏梅炒炭,還可以止血。

梅花帶給人們的也不只是美麗和香自苦寒的氣概,中醫以其芳香怡人、酸澀平和的特性,用於疏肝和胃、調暢氣機,治療因肝胃氣滯引起的胃脘疼痛、腹脹、納食不香等。平日在羹湯中加入幾朵梅花,可開胃醒脾,理氣消食。

專家簡介:段煦,醫科出身的博物學者,致力於「自然資源、環境與人類文化的形成」方面的研究,其中包括藥用動植物資源與人類健康、不同地域的傳統與民族醫藥文化差異等。多次親赴東南亞熱帶叢林、歐洲亞寒帶森林及苔原、東非高原及裂谷帶、南美巴塔哥尼亞高原及火地島、南極大陸及南設得蘭群島、北極冰區及斯瓦爾巴群島、西南印度洋及南太平洋諸島嶼、馬來群島等地,進行博物學考察。其科普著作《採藥去—-在博物王國遇見中藥》《斯瓦爾巴密碼—-段煦北極博物筆記》,榮獲多項大獎。

博物學者段煦

【來源:新華社新媒體】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疏肝和胃,調暢氣機——烏梅
    編者按:烏梅為薔薇科植物梅的乾燥近成熟果實,是一種安全性高的藥食同源藥材,其藥理作用廣泛,具有斂肺、澀腸、生津、安蛔的功效,臨床主要用於治療肺虛久咳、口乾煩渴、膽道蛔蟲症、慢性腹瀉、痢 疾、崩漏等。近日,新華網邀請博物學者段煦講述烏梅的故事。
  • 百病皆生於氣,兩味中藥,疏肝理氣和胃
    實際上,如果疏肝找柴胡的確不錯,健脾陳皮也不錯。 但能同時疏肝、和胃、又健脾化溼,那就是佛手、香櫞。所以這兩味藥本事多,而且平和,有謙謙君子之風,主要可以平時拿來代茶飲。 佛手,香氣雖不如花朵的芬芳撲面而來,卻也是暗香浮動扣人心。
  • 烏梅生津、紫蘇和胃、馬齒莧清熱,但是你得能吃對
    烏梅有生津、斂肺的功效,經過炮製之後,顏色會變深。本文為大家分享的可口美食,所選的均為炮製過的烏梅。 烏梅小排
  • 善治病者重視調氣,善調氣者重視調暢肝膽和脾胃之氣
    人體氣機的升降出入雖然是諸多臟腑功能的反映,也是由諸多臟腑功能所維持的,但其中肝膽和脾胃的功能尤其重要。這是因為肝膽是人體氣機出入的樞紐,而脾胃是人體氣機升降的樞紐。脾胃同居中焦,以膜相連,脾主升,胃主降。膽主少陽春升之氣,膽氣運行的特點是「發陳」,陽氣初生,由裡向外;肝為厥陰,陰氣初生,由外向裡。
  • 肝氣鬱結,久傷身:疏肝理氣,中醫6個方法或能幫上忙
    肝失疏洩,就會導致氣行鬱滯、氣機不暢,出現脅痛、胸悶、煩躁易怒等症狀。調暢情志。肝氣疏洩與情志活動密切相關,情志以血為本,以氣為用。肝氣疏洩功能正常,氣機調暢,氣血和調,心情就會好。肝失疏洩,氣機不暢,就會情志壓抑,鬱鬱寡歡,煩躁易怒。反過來,情志活動異常,導致氣機失調,也會影響肝的疏洩功能。
  • 理氣的中藥有哪些?
    中醫的分類就在其中,有調氣的藥物,它們被稱為調氣藥,理氣的中藥有哪些,接下來我就帶大家了解一下。一、最常用的理氣藥有橘皮,青皮,枳實枳殼烏梅沉香等。這種底氣要有很多共同的特點,比如說理氣藥多辛、苦,性溫,氣味芳香,能入脾、胃、肺、肝經,具有行氣消脹,解鬱止痛、降逆等功效。二、疏肝理氣藥主要治療肝鬱氣滯、協肋脹痛等,針對的婦科月經病的一些症狀。
  • 40歲之後保肝護肝,是時候給肝臟「順順氣」了,四種中藥疏肝理氣
    中醫認為,肝臟是調節全身之「氣」的臟腑,它能主管全身「氣」的協調與平衡,如果肝不好則氣機紊亂,同樣氣機紊亂也會造成肝臟受損。所以人在40歲之後想保肝護肝,就是時候該給肝臟「順順氣」了,本文由專業醫師為大家介紹4種疏肝理氣的中藥供選擇。
  • 了解中藥梅花和烏梅
    腦海裡不由浮現出木心先生的《從前慢》,意境大約相同吧。何須踏雪尋梅?《贈嶺上梅》,這個嶺是指韶關梅嶺,位於廣東和江西的交界處。據載,當年蘇東坡回京路過嶺南梅嶺古驛道時,寫下了這首詩。如果是以前,我會覺得不可思議:怎麼嶺南會有梅花?
  • 萎縮性胃炎伴糜爛:胃脹痛反覆4年,全方肝脾並治,氣機調暢,正氣漸復
    辨證分析:脾虛肝乘,瘀熱內蘊,腸失濡潤;治則:健脾疏肝,清熱化瘀,佐以潤腸。 藥用柴胡、枳實疏肝,合陳皮、木香、砂仁、蔻仁理氣和中; 鬱金、延胡索、莪朮、桃仁、杏仁活血化瘀兼以理氣; 黃連、連翹、蒲公英清熱解毒;火麻仁潤腸通便。 全方肝脾並治,氣血兼施,補中有瀉,使氣機調暢,正氣漸復。
  • 疏肝解鬱的方法 按這些穴位很有效
    在生活中有很多人肝臟都不怎麼好,那麼,疏肝解鬱的方法有哪些呢?吃什麼有助於疏肝解鬱呢?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疏肝解鬱的方法臉色發黃,按揉行間穴女性都是很討厭黃臉婆這種稱呼的,在生活當中,有很多女性,雖然只二十幾歲,但看起來像四十歲的人,臉色暗淡發黃。肝經不順的人也會經常生悶氣,感覺心情鬱悶,當然就有臉部問題。
  • 疏肝行氣、開鬱散結為法則
    氣鬱體質是由於長期情志不暢、氣機鬱滯而形成的以性格內向不穩定、憂鬱脆弱、敏感多疑為主要表現的體質狀態。氣鬱體質的表現氣鬱體質者經常嘆氣,易患失眠、抑鬱症、梅核氣、神經官能症等。對精神刺激適應能力較差,不喜歡陰雨天氣。女性月經前會有比較明顯的乳房脹痛和少腹脹痛。
  • 2味中藥泡茶飲,疏肝、理氣、和胃
    有人可能要問了,為什麼獨好佛手、香櫞?實際上,如果疏肝找柴胡的確不錯,健脾陳皮也不錯。但能同時疏肝、和胃、又健脾化溼,那就是佛手、香櫞。
  • 疏肝理氣的中成藥 這些中藥可疏肝理氣
    那麼,疏肝理氣的中成藥有哪些呢?哪些中藥可以疏肝理氣呢?下面,大家就跟小編一起了解一下吧。疏肝理氣的中成藥一般來說,理氣的中成藥多是芳香辛燥之品,容易耗氣傷津,所以年老體弱、陰虛火旺以及孕婦,這類人要慎用,也不能過量使用。
  • 陝西中醫藥大學趕製中藥香囊送武漢
    聽說學校附屬醫院正在緊急為陝西支援武漢醫療隊趕製一批中藥香囊,他第一時間趕到了現場。在掌握了製作要領後,王域辰很快進入工作狀態,與10餘名醫護人員和學生志願者一起製作香囊。這次製作的中藥闢瘟香囊,選用柴胡、桂枝、薄荷、藿香、蒼朮等中藥材,具有辛香闢穢、疏肝解鬱、宣肺解毒的功效。
  • 古今醫案研讀:張鵬舉治「食管賁門癌」案(疏肝和胃、降逆化痰)
    懷著空杯心態研讀名家醫案,一案一故事,一醫一人生。【名醫簡介】張鵬舉(1916-1988)男,漢族,陝西省榆林市人,榆林地區中醫院內科主任醫師。學術上擅長內、婦、兒科,注重整體,以脾胃為本、疏肝理氣為法。對肝病、不孕症、冠心病、小兒病毒性肺炎的治療均有獨到之處。在《全國名醫醫案》中載有病案20例。撰有「桂枝草蔻吳萸二陳湯的臨床應用」等論文10餘篇,約10多萬字。【醫案】張鵬舉治療「食管賁門癌」案王某,女,64歲。
  • 疏肝理氣和胃的中成藥,7種梳理肝氣效果好
    胸悶、胃脹的情況相信大家都有過,有很多人認為的胃脹比較片面,比如說是因為飲食不消化,但還有一種情況是因為肝氣不舒,導致脾胃不合,這種情況就可以吃一些疏肝理氣和胃的中成藥,比如氣滯胃痛顆粒、舒肝和胃丸、香砂和胃丸、活胃散等等,文章接下來就為大家一一做詳細介紹。疏肝理氣和胃的中成藥1、氣滯胃痛顆粒成分:香附、柴胡、白芍、延胡索、甘草、枳殼等。
  • 5種疏肝理氣的中藥你認識哪種?如何應用,一文詳解
    區別於肝火上炎的熱象,肝鬱氣滯以氣鬱、氣滯、情志改變為主,也稱肝氣鬱結證,是由於肝失疏洩功能,疏洩不及而導致氣機鬱滯而表現的證候。患者的典型表現為情緒抑鬱,喜嘆氣,胸脅或少腹脹滿,伴遊走性疼痛,女性患者可出現乳房腫塊,乳房脹痛,月經不調、痛經等。現代醫學診斷為慢性肝炎、抑鬱症、更年期綜合症、乳腺增生等疾病中常見肝鬱氣滯型症狀。為何會出現肝鬱氣滯?多與情緒因素和病邪侵擾有關。
  • 如何疏肝理氣?不妨試試這6種中藥,或能緩解
    理氣效果可達到疏理氣機的功效,能夠輔助治療脾胃氣滯所引起的腹部疼痛,噁心嘔吐以及腹瀉,同時也緩解月經不調以及乳房脹痛等,哪些中藥能理氣。能理氣的中藥有哪些?1、青皮青皮能歸胃經、膽經及肝經,具有疏肝破氣以及消食化滯的功效,能輔助治療疝氣所引起的疼痛、胸肋部脹痛、乳汁淤積和腹部脹痛等。可以把3克青皮放在鍋裡面進行煎煮代茶飲用,若是醋灸的話疏肝止痛效果會更好。
  • 「小郎中學醫記」我的大學中醫故事7
    玫瑰花可以疏肝理氣,肝氣鬱結一解散,臉上的斑就像烏雲散開一樣。大家聽後點點頭說,看來學中醫基礎理論,才是研究中藥的出路,沒有強大理論做基礎,研究中藥就寸步難行。你們不要只關注中藥現代化,中藥如果不回歸經典,回歸基礎理論,回歸傳統的話,就會像這玫瑰花,剪斷後,插在瓶裡,得不到根須土壤的滋養,雖然能夠飄香幾天,但很快就枯萎了。我在旁邊拍拍手,講得好,沒有強大理論,藥物研究寸步難行啊。
  • 肝氣不舒,常按這三個「疏肝穴」,幫你疏肝理氣、調理肝臟!
    剛開春,雖然天氣轉暖,但溫度還是比較低的,尤其是在北方,冬季供暖剛結束,屋子裡的溫度一下子從溫暖到冰冷,讓許多人接受不了。甚至人們都感覺出門在外曬曬太陽,也比在屋子裡陰冷著感覺暖和。有些年輕的女孩子這個時候總是感覺手腳冰涼,集中供暖結束了,家裡的電暖氣、暖手寶都派上了用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