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教你6方法,打破一入園就生病的魔咒

2020-09-18 媽咪寶貝傳媒

入園初期愛生病,這似乎成了寶貝入園的一個「魔咒」。那麼,為什麼寶貝們在入園初期都很容易生病呢?家長該在哪些方面做好準備?

帶著寶貝去幼兒園認識新環境

不是幼兒園不好,而是從家庭環境到幼兒園環境的改變,帶給寶貝的感覺不好

無論幼兒園是如何以寶貝為中心,或者布置成為怎樣的「兒童樂園」,它畢竟跟寶貝從出生就開始建立的親密環境的印象完全不同。雖然幼兒園為寶貝們準備了看起來更適合小朋友的設施,但是使用這些設施都需要遵守一定的規則;雖然幼兒園有比家裡還多的玩具,但這些玩具需要在特定時間才能玩,並且在玩的過程中還要和其他小朋友分享;

雖然幼兒園有很多的小朋友可以和寶貝做朋友,但是每個小朋友都有自己的想法和需要,而且有可能恰恰與寶貝的不同或衝突。所以,可能你苦口婆心地給寶貝講過無數遍「幼兒園多好」,寶貝還是哭著說:「幼兒園一點都不好!」這時候爸爸媽媽應該知道,不是幼兒園不好,而是從家庭環境到幼兒園環境的改變帶給寶貝的感覺不好。

要真實地描述幼兒園生活,讓寶貝對幼兒園生活產生合理期望

在入園前,帶著寶貝去幼兒園認識新環境,看看寶貝以後生活、學習的教室;活動的操場;睡覺的小床等等這些環境的同時,也要向寶貝介紹一下在幼兒園的一日生活大致是什麼樣的。積極但是真實地向寶貝描述幼兒園的生活,讓寶貝對即將發生的改變有心理準備。

儘量積極地描述幼兒園的生活。你可以說:「幼兒園有好多好多的玩具,小朋友們會一起玩玩具,這比一個人玩玩具有趣多了。」而不要說:「不要跟小朋友搶玩具哦。」因為這樣說同時是在暗示寶貝,幼兒園有小朋友會搶玩具。

過分地宣揚幼兒園生活有多快樂對寶貝來說並不一定是好事,就像很多家長在打針時哄寶貝說不疼一樣。他人的評價並不能真的代替寶貝對事物真實的感受,這只會讓寶貝感覺到不被理解或被欺騙。

環境變化大,寶貝「水土不服」

焦慮的情緒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寶貝的身體健康

在幼兒園開學的一個月內,可能有的個別寶貝在整個小班上學期都比較容易生病,最大的原因在於「環境」變了,寶貝身體和心理一時難以適應所致。在剛入園的這段時間,絕大多數的寶貝都會出現分離焦慮,焦慮的情緒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寶貝的身體健康。

集體生活中,寶貝們接觸各種病原體的機會也多了

另外,幼兒園是小朋友集體生活的地方,小朋友一多,寶貝們接觸各種病原體的機會也多了,因此一些寶貝會出現反覆生病的現象,但同時這也是寶貝們建立自身免疫系統的過程。通常,絕大多數寶貝都能逐漸適應集體生活,越來越少生病。

不要因為寶貝生病,就放棄入園

寶貝如有不適,幼兒園的保健醫和老師會做應急處理

爸爸媽媽不要慌張,幼兒園有保健室、保健醫,每天都會為寶貝們進行入園晨檢、午睡起床後午檢;老師們一般也都有兒童護理的豐富經驗和常識,一旦寶貝在幼兒園感覺不適,老師會給寶貝做些應急處理,並及時通知家長。

如果寶貝生病了,為了避免病毒在幼兒園傳播,家長最好及時接生病寶貝回家休息。在家休息期間,和寶貝一塊回顧在幼兒園裡的生活和有趣的事,甚至可以讓寶貝給老師或同班的小朋友打個電話,保持寶貝對幼兒園的興趣和好感。

寶貝痊癒後應該及時回到幼兒園

這個時候入園焦慮可能會再度出現,家長不能因為寶貝哭鬧就答應寶貝不上幼兒園的要求,因為這樣寶貝就會認為不上幼兒園是可能的,只要哭鬧得夠嚴重就可以,這樣的話入園焦慮只能被拖延得更久。

入園是個曲折的過程,寶貝都會對幼兒園的印象時好時壞,有反覆,所以別因為寶貝生病就放棄入園。寶貝能否順利入園,很大程度上也是考驗家長能否堅持。

家長如何幫助寶貝化解「入園焦慮症」?

每一個寶貝都會有「入園焦慮症」,或輕或重,或早或晚。有的寶貝適應得快,有的寶貝適應得慢,家長儘量用平和的心態對待。

了解「入園焦慮」是普遍現象,做好心理準備,從容面對

「入園焦慮」也叫「分離焦慮」,是寶貝因為和爸爸媽媽分離產生的焦慮情緒,是依戀情感的正常反應,經過一段時間,寶貝終會適應幼兒園生活。這個過渡期的長短和家長的堅持有很大關係,因此,為了幫助寶貝順利度過焦慮期,家長首先應該調整心態,從容並堅持。

堅持同寶貝說再見,不要因為任何原因對寶貝說謊

儘管父母一再向寶貝解釋要上幼兒園的原因,可能還是有很多寶貝不理解為什麼我不能呆在家裡了,而是要把我送到一個陌生的環境、陌生的人手裡,一些寶貝甚至會認為自己被父母遺棄了。

因此,在這種情況下,一定不能對寶貝說謊—「媽媽出去打個電話就回來。」然後媽媽就離開了。等寶貝想起來找媽媽的時候找不到,他可能會哭得比同你道別還要兇。並且,下一次這個說辭就失效了,你可能會發現,寶貝會雙手雙腿將你纏得緊緊的,不管你說什麼,就是不從你身上下來。

所以,儘管他可能會哭,還是要堅持同寶貝說再見,好好地道別,要相信,在老師的安撫下,寶貝會很快停止哭鬧投入到教室裡有趣的遊戲中去的。

留夠道別的時間,接受寶貝的焦慮情緒

不要因為著急上班而匆匆離去,或對寶貝發脾氣。你要知道,寶貝在進入班級前一定會對你難捨難離,所以,儘量早點出門,將和寶貝道別的時間留充足。匆匆離去,甚至認為寶貝無理取鬧,然後拂袖離去只會增添寶貝的被遺棄感,父母絕情的樣子會深深地傷害他。

為寶貝準備好幼兒園生活會用到的物品和技能

有些寶貝在幼兒園感受到的壓力可能是來自於尿溼了褲子,沒有換洗的乾淨褲子;或是,別的小朋友會自己吃飯,而他不能等等。因此,家長要為寶貝備齊換洗的衣物;儘量教會寶貝一些生活技能,比如提褲子、吃飯等。

家長自己也要克服分離焦慮

越是焦慮的父母,越容易把自己的焦慮傳染給寶貝

幼兒園是寶貝脫離家庭踏入社會的第一步—寶貝離開家是否能表現得好?不會自己吃飯老師會不會幫?上課能不能坐得住?坐不住老師會不會懲罰他?對寶貝在幼兒園生活的未知讓爸爸媽媽倍感焦慮。這種焦慮很正常,但父母越焦慮越容易把焦慮傳給寶貝。

寶貝的心是很敏感的,當你不斷地企圖說服寶貝幼兒園有多有趣;不斷地提醒他道別時不希望他哭;回家時一再地詢問幼兒園的情況……當你高度關注寶貝入園分離焦慮這件事,你就會不自然地不斷地向周圍人提起這件事,這些都是在暗示寶貝爸爸媽媽對他在幼兒園的表現很擔心,從而加深寶貝的焦慮感。

因此,儘量地看淡寶貝上幼兒園這件事

當寶貝回到家,主動和寶貝聊聊你自己的一天,看寶貝會不會和你聊聊他在幼兒園的一天。如果沒有,也不需要刻意追問,因為寶貝在幼兒園的表現你都可以通過老師了解個大概。

父母有焦慮很正常,建議多跟老師溝通

如上所說,父母的擔心和焦慮也很正常。建議各位爸爸媽媽可以多跟老師溝通,了解幼兒園的一日流程、寶貝在幼兒園遇到的困難和趣事等等。把老師反饋的積極正面的信息傳達給寶貝。

當你表現得上幼兒園這件事沒什麼大不了的,寶貝也會感覺到他不需要過分擔心,上幼兒園不過是像爸爸媽媽每天上班一樣很正常的事情。可能這並不會徹底「治癒」寶貝的分離焦慮,但至少不會雪上加霜,加深分離焦慮的程度,延長分離焦慮的時間。

入園前,可以進行分離訓練嗎?

逐漸地分離可讓寶貝容易接受一些

分離是痛苦的,但逐漸地分離可讓寶貝感覺容易接受一些。如果你從未和寶貝分開過,你可以嘗試在家裡和寶貝約定一個時間段,各做各的事情,互不幹擾,先嘗試注意力分離;如果有條件,你可以把寶貝放在可信賴的朋友家,暫時離開一小會兒;當然最好,在入園前上一段時間的半日班(不用家長陪伴)。在嘗試這些方法時,都要注意事先跟寶貝做好約定—約定好這段分離時間的起止點,並且嚴格遵守約定,向寶貝強調爸爸媽媽說到做到。嚴格遵守約定在以後寶貝入園的時候會很有用,告訴寶貝你會早早來接他,並一定做到,這會增加寶貝的安全感。

不要怕寶貝「哭」,哭是寶貝宣洩的渠道

不光在寶貝上幼兒園時,平時也一樣,允許寶貝用哭來宣洩情緒。當寶貝因為要和你分離而哭鬧時,他需要的是確定你依然愛他,而不是你告訴他他的哭是不適宜的。這只會讓寶貝感到不被理解、不被接受。抱住他,告訴他:「我理解你不想和媽媽分開,我也很難過。」可能你越是想讓寶貝不哭,越是止不住寶貝的哭;而當你表現出理解和接受時,反而比較容易達到你的期望。

提前培養寶貝的生活自理能力

在幼兒園寶貝將不會像在家庭裡那樣被照顧得無微不至,雖然老師也會幫助寶貝,但是獲得老師的幫助是需要一定等候時間的,因此,如果生活環節寶貝能夠自己幫助自己,寶貝的需要就會更快地被滿足,寶貝因為生活環節不能自理而感受到的壓力就會降低。所以,在入園前就要開始在家裡鍛鍊寶貝自己吃飯;自己學穿套頭衫、褲子、襪子;口渴的時候自己要求喝水等等。

TIPS:小叮嚀

媽咪不要過度擔心,其實大部分的寶貝能順利通過入園的「考驗」,但仍有小部分寶貝長時間無法適應幼兒園的生活,並頻繁生病。建議媽咪做好以下幾點:

1. 對於體質較弱的寶貝,平時生活中要注意營養,不要偏食,多做戶外活動,增強體質,提高寶貝的免疫力。

2. 按時體檢、按時接種疫苗。例如傳染性較強的水痘疫苗等。

3. 周末在家也要儘量按照幼兒園的作息時間安排生活。

媽咪寶貝傳媒

相關焦點

  • 專家教你6方法,打破一入園就生病的魔咒「悅寶園分享」
    入園初期愛生病,這似乎成了寶貝入園的一個「魔咒」。那麼,為什麼寶貝們在入園初期都很容易生病呢?家長該在哪些方面做好準備? 不要因為寶貝生病,就放棄入園寶貝如有不適,幼兒園的保健醫和老師會做應急處理,爸爸媽媽不要慌張,幼兒園有保健室、保健醫,每天都會為寶貝們進行入園晨檢、午睡起床後午檢;老師們一般也都有兒童護理的豐富經驗和常識,一旦寶貝在幼兒園感覺不適,老師會給寶貝做些應急處理,並及時通知家長。
  • 孩子入園必生病?家長做好這些事,輕鬆打破這個「魔咒」
    上周去接孩子的時候發現,每天都有幾個小朋友沒來,最少的一天只有6個孩子。後來才知道,原來是孩子們相繼感冒、發燒,在家養病了。其中有兩個小朋友一周都沒有去。在孩子上幼兒園前,淘媽就經常能聽到「孩子們上幼兒園都會生病」的說法,仿佛是一個「魔咒」。家長們也都很擔心,群裡各種拜託老師讓孩子多喝水。孩子上幼兒園就一定會生病嗎?如果家長能做好這些事的話,就能輕鬆打破這個「魔咒」。
  • 「科普」孩子一入園就生病?注意好這些助你打破魔咒
    如何打破孩子入園就生病的「魔咒」?入園時間大多在春秋兩季,冷熱交替,氣溫不定。老師是寶寶在幼兒園獲得安全感的主要來源,從陌生到熟悉的這一過程需要時間。如何預防孩子生病增強抵抗力,按時接種疫苗適當增加戶外運動的頻率,提高孩子的抵抗力和免疫力,「春捂秋凍」增減衣物,切記備好小外套,應對氣溫變化。如果寶寶身體不適,先在家休息,避免交叉感染。
  • 一入園就生病,是魔咒嗎?孩子在幼兒園老生病,哈佛專家為你支招
    入園就生病的魔咒小妞身體一直很好,三歲之前只去過兩次醫院,這兩周,把三歲之前的病都補上了。跟一個醫生朋友聊起來,我說,入園就生病,簡直就是個魔咒!朋友笑著說,這個魔咒,其實是有規律可循的,學齡前孩子生病比較集中的階段大致有三個:❶ 6 個月左右,添輔食的時候;❷ 1 歲左右,斷奶的時候
  • 孩子入園就生病?校醫告訴你如何破除魔咒
    孩子一入園就生病,有沒有什麼辦法破除魔咒?,這些規律就被打破,這往往是破壞孩子健康的一個重要因素。所以有時候在幼兒園裡也會實行這種不用藥物治療的方法。下面這些方法教你如何判斷孩子需要在家休養還是繼續上幼兒園。
  • 寶寶「一入園就生病」?兒科專家:這個「魔咒」這樣破
    比起開心神獸歸籠,更擔心寶寶(尤其是今年剛入園的小寶)在園內狀況百出!家裡的混世大魔王,怎麼一入園就成「病寶寶」?今天,熊貓君就來解除家長們的焦慮(文末有驚喜),打破娃入園就生病的「魔咒」,讓娃更快適應幼兒園!
  • 寶寶入園就生病?破除生病魔咒,這幾招學一學
    天氣一轉涼,家長們就開始擔心寶寶生病感冒的問題。許多媽媽更是紛紛表示,自家寶貝早已「中招」。特別是剛上幼兒園的小朋友,似乎有個「魔咒」—— 平時在家好好的,一到幼兒園就老生病……可,還真是這樣——6歲以下孩子每年感冒的次數可能有6~8次,特別是剛上幼兒園的孩子,在冬春季節
  • 寶寶入園就生病?秋季入園,這些防病知識家長要早知道
    入秋時節,天氣逐漸涼爽,每年這個時候,總會有一些寶貝們陷入了入園就生病的「魔咒」,三天兩頭地生病。特別是剛上託育園的寶寶,還沒適應園所的生活就先被各種疾病給擊倒了,寶寶受罪,家長也倍受煎熬。 因此秋季入園後,寶寶陷入生病「魔咒」的這些原因以及必要的預防準備,家長心裡一定要有底!
  • 打破「入園老生病」魔咒,從這件小事開始
    特別是剛上幼兒園的小朋友,似乎有個「魔咒」—— 平時在家好好的,一到幼兒園就老生病……可,還真是這樣——6歲以下孩子每年感冒的次數可能有6~8次,特別是剛上幼兒園的孩子,在冬春季節,有的甚至每個月可能會生病1~2次。
  • 寶寶上幼兒園5天,回家生病6天,焦慮的媽媽如何克服入園魔咒?
    第1天,開開心心地玩了一整天。第2天,午睡醒來後,要求老師抱,說有點想媽媽。第3天,到了幼兒園門口,就哭著不肯進去。第4天,在家裡還沒出門,就嚷嚷著不要去幼兒園,到了幼兒園,又是哭著進去。然後,豆豆就進入感冒的狀態,鼻塞到睡不著覺,這是豆豆出生以來第1次生病達到這種狀態,且持續了6天之久,一直在家休息。雖然已經預料到豆豆上幼兒園之後會有不適應和生病的狀況,但真正面對的時候,老母親還是有一點焦慮。
  • 孩子入秋換季易生病?做好這4點,教你打破「秋季生病魔咒」
    不知道寶媽有沒有發現一個魔咒:每到換季,孩子就扎堆生病,一倒就是一個班。哪怕是沒上幼兒園的寶寶,也難逃秋天的魔爪~感冒、發燒、咳嗽、拉肚子輪番上陣。家有一娃病,全家忙翻天,而且不光孩子受罪,大人看著也心疼。孩子平時都好好的,怎麼一換季就愛生病呢?今天,跟著兒醫通一起來學習一下關於孩子健康換季的一些「小竅門」吧!
  • 寶寶一入園就生病,原因都在這裡!7招幫你走出入園愛生病的怪圈
    先是萬般牴觸去幼兒園,好不容易勉強上了幾天,很快就因為發燒、感冒、咳嗽等原因請假回家……這樣的場景幾乎每個剛入園孩子的媽媽都不陌生。那麼,如何才能走出孩子一入園就愛生病的怪圈呢?剛上幼兒園沒幾天的悠悠,就因為感冒發燒被爸爸媽媽接回來了。送進去的可是個活蹦亂跳、又哭又鬧的小傢伙,接回來的卻是個無精打採的小病號。生活環境變了,這是導致孩子容易生病的根本原因。
  • 怕啥來啥,一開學就生病!做好這3點,打破「開學就病」的魔咒
    不過作為家長,終歸還是各種「操碎心」,剛把孩子送進園,就又開始擔心孩子不適應、生病的問題。其實,也並不是家長多慮,的確是「一開學就生病」就像個魔咒一樣,每年在開學季輪迴上演。怕啥來啥,一開學就生病!可能是這幾個原因有經驗的家長,了解孩子在剛開學的階段容易生病,就會特別留意孩子的身體情況,可往往還是中招,真是怕啥來啥。不過,一開學就生病,可能有這幾個原因。1.
  • 寶寶入園5天,回家生病6天,媽媽如何幫孩子更快適應幼兒園?
    第1天,開開心心地玩了一整天。第2天,午睡醒來後,要求老師抱,說有點想媽媽。第3天,到了幼兒園門口,就哭著不肯進去。第4天,在家裡還沒出門,就嚷嚷著不要去幼兒園,到了幼兒園,又是哭著進去。第5天,到了幼兒園沒有哭,老師牽著手走進去。下午去接她時,老師說有點流鼻涕。
  • 孩子入園總生病?做好6個預防措施,孩子入園少生病
    開學啦~幼兒園也迎來了新成員,不過剛入園的小朋友往往會因為對環境不適應,情緒不佳而生病,各位家長可要長點心哦! 為什麼孩子入園後總會生病?原因大致有以下幾點: 1.睡前不刷牙 有的孩子總是呼吸道感染,這很有可能是睡前喝奶不刷牙不漱口的壞習慣導致。
  • 孩子入園就生病?秋季入園,家長要注意這10個方面
    開學啦正當家長感嘆著「神獸」終於回籠的時候卻發現孩子總是三天兩頭的生病家長和老師都愁得不行 為了幫助孩子攻破入園就生病的「魔咒」關於秋季入園必要的預防準備曾公布過一個「幼兒園新生狀況大調查」結果顯示近九成孩子在入園初期
  • 換季期到了,寶寶護理要當心,打破「生病魔咒」家長要注意什麼
    最近這段時間,後臺也收到了好多寶媽的留言,煩惱自家孩子體弱,羨慕別人家孩子仍然活潑健康,又心疼又無奈,問怎麼給孩子補一補孩子是父母的心頭肉,平時有個磕磕碰碰都心疼,一生病看著孩子蔫巴巴的樣子,更要揪起一顆心。因此,為了讓寶寶們成功渡過這討厭的換季期,就與大家分享下經驗吧。正式分享前,家長們應該了解的事:你知道嗎?不生病不代表免疫力強!
  • 一學習就困?這幾個方法教你打破「沉睡魔咒」
    春困,夏乏,秋盹,冬眠,一翻開書本或者上課,就像中了「沉睡魔咒」,昏昏欲睡。一學習就犯困的毛病都是各種睡眠問題造成的,例如熬夜,睡眠不足、失眠、淺眠......很可能是在習慣在上課或其他學習時間打瞌睡導致大腦形成條件反射,把學習時的環境自動歸類到,「哦,這個場景是用來睡覺的」如果你也有類似困擾,那快來看看怎麼解決睡眠問題,讓自己一學習就來勁!
  • 孩子上幼兒園就生病?家長注意這幾方面,輕鬆入園並不難
    可是幼兒園一開學沒幾天,兒子就燒成了肺炎,才好沒到一個月,這又病了,真不知道幼兒園是不是有什麼「魔咒」。這一話題一提起,引起了不少網友的共鳴,紛紛表示自己的孩子也是如此,有一直拉肚子的,有三天兩頭流鼻涕咳嗽的。大多數網友都覺得是幼兒園的老師照顧不周才導致孩子頻繁生病的,但看別的孩子也是好好的。
  • 《你是孩子的光》:打破「好媽媽」魔咒,「GOLD」路徑幫你做自己
    被譽為「韓國首席媽媽」的全惠星女士,憑藉自己獨特的育兒方法,把6個子女全部培養成了哈佛和耶魯大學的博士。「所以媽媽們,不要被所謂「好媽媽」標準束縛,勇敢打破「好媽媽」魔咒,才能活出自我,才能成為孩子的榜樣,和孩子一同成長。清華畢業的媽媽張小桃也曾為「如何做好媽媽」而苦惱,直到她打破「好媽媽」魔咒,獨創了「GOLD」黃金路徑,實現了內心需求和現實世界的平衡,才活成了孩子世界的一道光,照亮自己的同時溫暖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