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的孩子,打不怕,說不聽,怎樣能讓他和父母好好溝通?

2020-08-28 孩子放學後

這是我最近看到朋友圈裡分享最多的困擾,「現在孩子真是沒法管了,打不怕、說不聽,都沒法好好溝通了!」

也許是最近孩子要在家自主學習,尤其是初三和高三的家庭,父母和孩子都有各種情緒問題,溝通的順暢顯得尤為重要。

關於這個問題,我只想說一句話:不要等到孩子大了,才去抱怨孩子不和你溝通!!

通常,大家都認為孩子不能和父母好好溝通,但是和身邊很多個孩子,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溝通過發現,不是孩子不願意和父母溝通,而是父母自己關掉了這個溝通的渠道。

孩子需要平等溝通

孩子3歲前,及時的回應就是最好的溝通反饋。

孩子在2、3歲時,家庭生活就是他的全部,所有的事情肯定都是要和爸爸媽媽傾訴的,表達需求、傾訴感情、哭鬧等等,這時候如果爸爸媽媽當他是小孩子,只滿足基本的需求,或者說爸爸媽媽愛玩手機或者打麻將、玩遊戲等其他的愛好,對於孩子的需求沒有及時的給出回應,孩子慢慢就感知到爸爸媽媽對他的忽略。

學齡前,鼓勵表達就是最好的溝通反饋。

當進入幼兒園,這階段孩子的表達能力還不強,爸爸媽媽這時候應該引導孩子,讓他回來多講講幼兒園裡發生的事情,高興的事、生氣的事、委屈的事、好玩的事,讓孩子去表達,他的講述有時候會有時間的錯亂,有時候順序也會顛倒……沒關係,父母這個階段要做的就是鼓勵孩子說出來,尤其是他的感受,不要去過多的評價對或者不對,過度的是非判斷會讓這個年齡段的孩子產生疑惑,在父母心裡對錯比較重要還是自己的感受比較重要。

小學低年級,耐心聽完就是最好的溝通反饋。

上了小學,學習的成績開始變得重要,而此階段的父母都是處於上有老下有小的壓力階段,本身的工作壓力就比較大,容易急躁,上學以後學校環境的複雜,也讓孩子暴露出一些教育的問題,父母就會覺得孩子上了小學以後,感受到壓力倍增。

其實,這時候孩子也有同樣大的壓力。孩子心理的成長並沒有身體成長的那麼迅速,心理狀態依然是敏感的,剛剛進入一個學習的新環境,從玩耍為主的幼兒園進入到了學習為主的小學,不僅要學習一些新的知識 ,還要完成一些有難度的作業,還有些孩子要面臨和其他小朋友交往和相處的探索,對於孩子來說,也有了很多壓力。

這時候有一些父母就覺得,上學就是一切精力都要放在學習上,學習之外的事情都不重要。其實,低年級的孩子學習成績並不代表學習能力,敏感的孩子會受到很多心理因素、環境因素等多種因素的影響。此時家長應該多多和孩子溝通,學習有沒有難度,和同學相處怎麼樣,老師都是什麼性格,和老師相處如何,孩子有沒有壓力,孩子對於學習的看法和認知等等,從孩子感知的問題出發,幫助孩子養成好的學習習慣,幫助孩子學會規劃時間,幫助孩子適應集體生活,幫助孩子建立他的人際關係網絡,讓孩子感受到家長的引導,儘快適應。


三年級後,不妄加判斷就是最好的溝通反饋。

8歲以後,進入中高年級,孩子進入第二個叛逆期,孩子雖然需要家長一定的引導,教給他們處理難題的方法,更重要的是,這個階段,孩子需要從家長身上獲取理解,獲取心理上的支持。孩子在主動訴說的時候,一般性的事情,請家長更多地去傾聽,去提問,讓孩子更多的去思考、去表達,尤其是不要去強加入家長自己的判斷:你這樣做不對,你這樣做不好,你應該怎麼怎麼做……

面對8歲以上的孩子,請家長多多使用「我怎麼樣」,減少使用「你怎麼怎麼樣」的表達方式,尤其是在孩子沒有求助的明確表示前,不要急於給孩子評判,給孩子建議,這樣孩子會覺得你是高高在上的評判他,而不是在理解他,是眼對眼的平等交流。

如果你非要表達自己的想法,你可以嘗試從今天開始,這樣說:如果是我,我會……;我也遇到過這個情況,我當時是……這樣;我感覺到的是這樣的情緒,不知道對不對?

從0歲開始,這幾個關鍵階段,這樣與孩子溝通,孩子感受到的是父母無條件的接納,全身心的愛,孩子跟家長交流沒有被評判對錯的壓力,沒有說與不說的左右為難,沒有自我封閉的逆反狀態,孩子一定會與家長保持良好的溝通,甚至會驕傲於自己有這樣優秀的父母。



最後,想和大家分享紀伯倫的這首詩:

《你的孩子,其實不是你的孩子》

你的孩子,其實不是你的孩子,

他們是生命對於自身渴望而誕生的孩子。

他們通過你來到這世界,

卻非因你而來,

他們在你身邊,卻並不屬於你。

你可以給予他們的是你的愛,

卻不是你的想法,

因為他們自己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護的是他們的身體,

卻不是他們的靈魂,

因為他們的靈魂屬於明天,

屬於你做夢也無法達到的明天。

你可以拼盡全力,變得象他們一樣,

卻不要讓他們變得和你一樣,

因為生命不會後退,也不在過去停留。

你是弓,兒女是從你那裡射出的箭。

弓箭手望著未來之路上的箭靶,

他用盡力氣將你拉開,

使他的箭射得又快又遠。

懷著快樂的心情,

在弓箭手的手裡彎曲吧,

因為他愛一路飛翔的箭,

也愛無比穩定的弓。

我是@孩子放學後,了解更多孩子成長的心理和生理知識,育兒的路上少走彎路。

相關焦點

  • 青春期的孩子難溝通?《如何說少年才會聽?怎麼聽少年才肯說?》
    當孩子進入青春期,你們都會有哪些感受呢?個長高了,脾氣也變大了。越來越難溝通了,通常說不了幾句話就不耐煩了,嫌我嘮叨。不再和我分享小秘密了,回到家關起門,不是打遊戲、看小說就是跟同學在電話裡說個沒完,很少像以前一樣和我們愉快交流。在衛生間梳洗打扮的時間越來越長,特別注重自己的穿著了。
  • 孩子到了青春期不與父母溝通,怎麼回事?
    有家長會疑惑,到了青春期的孩子不願意與父母溝通,這是怎麼回事?為什麼?孩子一到青春期,就不與父母溝通?父母愛孩子,孩子也愛父母,但是為什麼孩子不與父母溝通?有的父母會對自己說,青春期的孩子就是這樣的,真的是這麼回事麼?還是為了迴避問題而安慰自己的?人類的天性就是聯結,包括青春期。
  • 怎樣與孩子溝通,他才會願意聽?
    很多父母都有這樣的感受:孩子越長大,越難與他們溝通。也常有這樣一個疑問:不知道到底要怎樣和孩子溝通,孩子才會更願意聽?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一定會有很多心裡話想和家長說,可孩子大了以後,他卻不願意和父母說,也不願意聽父母多說。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
  • 青春期的孩子不願與父母溝通,如何有效解決這類問題?
    前段時間聽家人聊天,在說表妹越來越不聽話,總是發脾氣,時不時頂嘴,還沒說上幾句話就開始不理人了。也不和父母溝通,總是一個人待在房間……每個人都會經歷青春期,也經常聽到父母們抱怨這個時候的孩子最不聽話,管也管不得,罵也罵不得,對孩子的成長變化不知所措。
  • 青春期孩子為什麼拒絕和父母溝通?可能是你說話的方式有問題
    很多父母抱怨:孩子越長越大,跟家人說話卻越來越少。有時候大人問一句「今天過得怎麼樣?」得到的答案往往是「還行、挺好的」,就再也沒了下文。孩子表面上看起來挺聽話的,但其實他內心裡有自己的小九九,就是不跟家長說。
  • 怎樣才能「不發飆」和青春期孩子溝通?父母這樣扭轉「不利」地位
    很多家長在面對青春期的孩子之時,都會有一種很強烈的固化思維:我是家長,你是孩子。當我們的孩子長到十幾歲以上的年齡,我們必須調整自己的育兒方式。我們需要更多的溝通,而且是以更多新的方式溝通。「教養青少年是一項挑戰。我們必須要讓自己的育兒技能適應這些青少年的變化。
  • 話都不會說,還想讓孩子聽你的?和青春期孩子的溝通秘籍
    「你這孩子,怎麼就這麼不聽話呢?」「你能稍微乖一點嗎,你的聰明才智都用在了和我頂嘴上嗎,你是故意和我作對嗎?」這些話聽起來是不是又熟悉又心酸。很多時候,孩子的行為讓我們抓狂。更頭疼的是,進入青春期以後,他們開始把父母的話當耳邊風,甚至完全逆著來,一言不合就頂嘴、反駁,不然就是關上房門,拒絕溝通。
  • 和青春期的孩子溝通,請看見他們的存在
    更大的絕望是,你明明知道她看你了,知道她聽到了,但是就是不回應你,權當你沒說。你的那些話,在她眼裡,說不說都一樣。這是讓人非常憤怒的事情!本來我的解釋和訴求是合理的,可是她根本沒打算看到我,後面的溝通,我一定會發怒,然後就不能繼續下去了。媽媽會更加生氣,講了這麼多道理,舉了這麼多例子,孩子不但不聽,還和我吵架!
  • 青春期的孩子難溝通?父母巧用「刺蝟定律」,輕鬆解決溝通障礙
    青春期的孩子自主意識比較強、不容易溝通,已經是現在親子教育當中家長普遍需要面臨的問題。如何與孩子進行有效的溝通,幫助孩子平穩的度過青春期的浪潮,避免孩子在青春期誤入歧途,對於家長和孩子來說都是一個嚴峻的考驗。
  • 青春期的孩子叛逆不聽管教,該如何溝通?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體內荷爾蒙分泌旺盛,性格偏執、易激動,很容易和家長發生衝突,進而產生輕生念頭,甚至釀成慘劇。所以,和青春期孩子溝通,可不是件容易的事。許多家長說:為什麼孩子步入青春期,孩子越來越不願意和父母說話?
  • 青春期的孩子總是拒絕與父母溝通?一聊就爆炸,是你沒用對方法
    青春期的孩子沉浸在自我的世界裡,有自己的想法與追求,變得不愛與父母溝通,甚至是拒絕與父母溝通,把父母當作假想敵,站在父母的對立面,與父母一聊天就爆炸,對於父母的要求,掛在口頭上的更多是「NO」。,不分晝夜、耗費很多心力培養長大的孩子,如今讓人鬧心,不少父母可能會想「當初生他幹嘛,給自己添堵嗎」?
  • 父母會說孩子才會聽,學會這2點讓你和孩子溝通順暢
    溝通是家庭教育中最基本的話題,它不是簡單意義上的聊天,因為聊天是漫無目的的,想說什麼或者高興說什麼就說什麼;而溝通是有目的的進行,是父母和孩子思想上的交流。可以說,溝通也是家庭教育的根基。我說:我要是你,我覺得我不光要玩遊戲,我還要造遊戲,那你希望你能造出來遊戲和大家一起玩麼兒子得意地看看我說:當然了,我以後就要造遊戲,還要專門給你造一個,只有你能玩通關的。我說鼓掌說:那我要等著玩你造的遊戲,我期待著。
  • 與青春期孩子溝通的關鍵,只有兩個字
    經常聽青春期孩子的家長說,孩子不願說話,叛逆,難以溝通,不知道哪句話就讓孩子炸了毛。親子關係不和諧,溝通不順暢,家長和孩子的日子都艱難。而我們中國父母所謂的溝通常常是這樣的:天冷了,記得穿秋褲哈;你現在都初二了,一定要好好學習,不能再貪玩了;你再玩遊戲,我就把手機沒收,聽見了沒?
  • 孩子青春期不學習對抗父母,3步心理溝通法,讓他無話不談
    但是他就是軟硬不吃、油鹽不進、刀槍不入,完全沒辦法溝通。」宋先生用這幾個詞形容了目前跟孩子對立的狀態。我能感受到宋先生的焦慮和無奈,但同時卻也覺得這個孩子是個可愛、有主見、有想法的男孩,只是他年紀與格局讓他只看到了所謂的「當下」,而這位爸爸也犯了面對青春期孩子時的三個誤區。
  • 青春期孩子不好管?超實用的溝通技巧來了!
    前段時間,有位媽媽向湯加輝老師諮詢,她的兒子現在15歲,正值青春期,完全不知道如何跟孩子相處。除了這位家長,最近也收到了很多來訪者的問題:明明是想好好和孩子溝通一次,可孩子的反應讓人措手不及,要麼假裝聽不到,要麼就一點就著。
  • 奇點大學—家長錦囊|孩子青春期不願和父母溝通,如何打開心扉?
    兒子今年上初二了,話卻越來越少,更不願意聽父母說話。有的時候我特別想跟他聊聊,聽聽他的想法,就叫他和我面對面坐下談一談,他雖然也配合但是能看出態度上還是抗拒的,特別敷衍,回答我的話就一個字、兩個字,最多三個字解決。
  • 和青春期孩子溝通難?睿智燈塔專家說:你不妨嘗試以下教育方法
    最近,睿智燈塔的小編聽到很多家長抱怨,我的孩子越來越不聽話了,你讓他往東,他偏偏往西;你越是苦口婆心,他越對你置若罔聞,總之,不管你讓孩子幹什麼他都是和你對著幹,到頭來,換來的只能是一次次的爭吵。那麼,如何與青春期的孩子交流,與青春期孩子的溝通辦法有哪些?其實對於以上情況,主要原因還是在於溝通方式上。
  • 青春期的孩子如何溝通——知識星球告訴你
    孩子表面上看起來挺聽話的,但其實他內心裡有自己的小九九,就是不跟家長說。作為家長,我們究竟該如何與青春期的孩子進行有效溝通?孩子:「我想參加……還有你知道嗎媽媽,今天老師還誇我跑步跑得快,建議我加入校田徑隊呢……」看,如果你能靜下心來接受孩子溝通的信號,孩子能跟你說的還有好多好多……所以,如果孩子找你溝通時,你剛好在忙著,那麼寧願讓孩子等一下,也不要著急應付孩子。
  • 青春期的孩子老和父母吵架,怎麼管?
    作者:寶寶知道 我是小扒扒面對青春期的孩子們,家長們總是束手無策,說話嚴厲一點怕傷害他的自尊心,不管教又怕他走彎路,那麼到底該怎麼辦呢?如何恰到好處的去和他溝通?青春期的孩子有點象婦女更年期,他們的心理與生理方面開始發生不由自主的變化。他們會與家長產生隔閡,覺得長期受父母約束很不自由。
  • 青春期孩子難溝通?可能是父母溝通方式錯了,試試「聽說讀寫」法
    在青春叛逆期,孩子是十分敏感和要強的,很多事情不願意和父母交流溝通。父母都知道尊重和信任是溝通的前提,而實際中溝通起來就不說那麼回事了,想像著母慈子孝,結果卻是雞飛狗跳。因此,作為父母,掌握好的溝通方式顯得尤為重要。因為,良好的溝通是父母實施一切教育方法的關鍵。關於和孩子的溝通,下面給大家介紹下「聽說讀寫」法。01 聽,談話的藝術是聽和被聽的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