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粽子搖身一變成了炙手可熱的大明星。不論是網上還是商店裡,各種各樣的粽子層出不窮,肉餡,豆沙餡,蛋黃餡……看得人眼花繚亂。但在寧波,端午節還是要吃最正宗的鹼水粽!
那什麼樣的鹼水粽才好吃呢?其中有3個訣竅只有寧波人才知道,現在也很少人會做了。
第一個便是這鹼水。這是用草木灰浸泡出來的水,在寧波一般是用豆殼燒成灰,用冷水浸泡上小半個月,沉澱裡頭的灰塵和雜質,再用這些水來泡糯米,做粽子。鹼水在粽子裡發揮很大的作用,一是吸收粽子中的水分,讓粽子產生良好的彈性;二是為了延長粽子的保質期。鹼水的比例也是嚴格控制的,如果放多了,粽子就變成深褐色,如果放少了,粽子就粘不起來,像一盤散沙一樣,口感如同嚼蠟。
第二個便是這包粽子的粽葉了。別的地方包粽子都是用箬葉,寧波人的鹼水粽卻要用竹皮!它在當地被叫做「捏殼」,就是毛竹在生長過程中所脫落下來的殼,而做鹼水粽就最好要選取毛竹中間不老不嫩的一段。新鮮採摘的竹皮要經過陽光晾曬、清水涮洗等工序,直到外表皮上的細絨毛被處理乾淨,才能正式用來包鹼水粽。
第三個便是燒粽子的手藝。很多人煮粽子都是用猛火大煮。這樣雖然速度很快,但是口感已經流失。好吃的鹼水粽是要靠「燜」的,先用大火將粽子煮熟,再用小火慢慢將其燜透。更有些講究的寧波人,會用灶膛裡的餘溫將粽子燜一個晚上,這樣燒成的鹼水粽口感更加Q彈。
鹼水粽堪稱最簡單、最樸素的粽子之一。它可以不加任何餡料,只用鹼水即可做成,出鍋後的粽子呈現出金黃透亮的顏色,味道有些淡,蘸白糖吃便正好。老底子寧波人都愛這一口原汁原味的鹼水粽!
圖源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