鹼水粽,QQ的口感,粽香十足

2021-01-13 美食天下

鹼水粽

By 蘋果的萍

粗茶淡飯最養人,平平淡淡才是真!記錄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鹼水粽我的最愛!

原料:糯米、食用鹼、白糖。

做法步驟:

第1步、糯米提前浸泡一晚,現在天氣熱,放冰箱冷藏。

第2步、瀝乾水分放入鹼。

第3步、拌勻糯米呈黃色就好,喜歡鹼味重點的可以適量增加鹼的份量。

第4步、取粽葉兩片光滑面朝上,首尾相對,從中間對摺,形成漏鬥狀。

第5步、放入糯米用筷子將糯米尖角填滿沒有空隙。

第6步、左右粽葉朝中間折過來,再往前覆過來。

第7步、紮緊。

第8步、高壓鍋水開放粽子。

第9步、用碟子壓住防止粽子浮上來,蓋上蓋子,上汽大火煮十分鐘轉中小火煮二十五分鐘。

第10步、香噴噴的。

第11步、QQ的口感,粽香十足。

第12步、晶瑩剔透,冷吃熱吃總相宜,蘸上白糖人家美味哦!

小貼士:

1、粽子難消化,包的份量宜小不宜大。2、水開放粽子,這樣煮出來的粽子口感好。

來自 美食天下 蘋果的萍 的作品。

大家喜歡這個菜譜嗎?歡迎點讚、評論、轉發。歡迎關注美食天下,學好菜,跟我來!

相關焦點

  • 3種農村古法製作鹼水,還原鹼水粽原始味道
    很多人還是懷戀小時候吃的那種金黃金黃的鹼水粽,蘸著白糖吃,既鬆軟又清甜。鹼水粽因食材中有鹼水而得名,鹼水中的碳酸鉀可以讓粽子著色、增香。一般的做法是將糯米用鹼水浸泡一個晚上,泡後的糯米略黃,瀝乾水後包粽子。粽子煮熟後,呈現金黃色。解開粽箬,就能聞到一股特有的清香味,又便於消化,比普通的甜粽子好吃。60、70年代的人更因為懷舊,更好這一口。
  • 傳統特色粽~鹼水粽,童年的味道
    「解密生命」提供食譜「圓滿素食」整理編輯今年重點給大家介紹一款傳統特色粽灰湯粽,也叫鹼水粽比普通粽子更有韌勁吃的時候再澆上特製的糖汁,清香無比• 灰湯粽,通常不另外添加任何東西一起包,才是原汁原味。但是,吃灰湯粽的糖汁有講究。要濃濃的,像蜂蜜一樣的糖汁澆上去,那味道,就是傳統灰湯粽的獨特芳香了。
  • 客家傳統鹼水粽,讓這個端午回歸最淳樸的味道!
    可院長最愛吃的還是傳統的鹼水粽,蘸著白糖吃,滿滿小時候的幸福味道!為了讓今年的端午節能有點不一樣,本院長踏遍了大江南北,尋覓了幾十家粽子店。最終!!!!呂伯超的粽子也要為它讓路,PS僅院長個人口感,不喜勿噴。
  • 鹼水粽,最適合老人與孩子吃的粽子
    北方人愛吃大棗、豆沙餡等甜粽子,南方人愛吃鮮肉、火腿、蛋黃餡鹹粽子,在廣東、江西等地域有一種粽子是沒有任何餡料的,以鹼水浸泡糯米,直接用粽葉包裹成長三角形或漏鬥形,吃的時候蘸少許白糖,口感鹼香軟糯。鹼水粽大家都知道,粽子好吃但不好消化,粽子的主料糯米具有補中益氣,健脾養胃,止虛汗之功效,但糯米含有很強的粘性成分,所以一般很難消化,胃腸功能不好的人吃粽子,容易胃脹,甚至會出現消化不良,所以老人與三歲以下兒童不建議吃粽子
  • 鹼水粽的鹼是什麼?
    用灰鹼水浸泡一夜,糯米中的澱粉分子獲得充分的舒展,保水力增強,抑菌防腐,粽子可以保存很久。食用鹼和小蘇打是同一種物質嗎?現在包鹼水粽用的食用鹼可以在超市裡買到。食用鹼和小蘇打不是同一種物質。食用鹼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鈉,而小蘇打主要成分是碳酸氫鈉。小蘇打在反應的過程中會放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氣體,會影響粽子的形狀與口味。
  • 端午佳節吃粽子,你是愛甜蜜蜜的甜味粽,還是鹹香軟糯的鹹肉粽?
    香香家鄉這邊通常都會包兩種粽子,一種是用鹼水泡糯米做的鹼水粽,單獨吃起來是沒有什麼味道的,只有粽葉香和鹼水糯米味,要蘸白糖,紅糖或者蜂蜜,吃起來甜滋滋,軟糯糯,特別好吃;還有一種是鹹蛋黃鹹肉粽,做法稍微複雜些,但是超香超好吃!是香香最喜歡的一種口味,每年都要讓我媽媽多做一點!下面就和大家分享這兩種粽子的做法吧!
  • 自製鹼水牛角粽~糖尿病人可以吃的粽子做法
    大家好,我是一個熱愛搗鼓美食的百家號新手,每天堅持用簡單的食材,烹飪出家常美味,歡迎關注和交流」很喜歡鹼水粽子蘸著白糖吃,冷吃最佳,甜甜Q Q的,韌勁十足。鹼水粽家中有糖尿病患者,這次包點小米豆粽,前陣子包的小米蛋黃肉粽和小米花生粽都很好吃的,但是有一點要特別注意,小米粽不能包太緊實,不然會太硬,就不太好吃了。
  • 端午節快到了,寧波地道的鹼水粽,是寧波人從小吃到大的老味道!
    說起粽子,可能在全國人民的心中,嘉興粽子聲名遠播,影響力會比寧波鹼水粽要大一些,但在很多寧波人的心裡,惦記著的還是那隻清清爽爽、稜角分明、有人間煙火的鹼水粽。最常吃的方法就是蘸著白糖吃,用寧波話說就是白糖「搵」粽子。寧波鹼水粽,是寧波端午節的正確打開方式!
  • 解鎖鹼水粽的3種吃法,第一種是「懶人吃法」,後兩種吃著有意思
    在粽子的大軍中,無餡的鹼水粽獨樹一幟,以它獨特的味道吸引著一群粉絲。鹼水粽又名灰水粽,鹼水賦予了這種粽子別具一格的靈魂。將白花花的糯米放在鹼水中浸透,花時至少一個晚上的時間,使之浸泡後呈現略黃的顏色便可進行下一步驟,瀝乾水,將糯米放在粽葉上層層包裹並用繩子捆緊,靜待蒸煮。
  • 快遞過來的鹼水粽忘了吃,半個月後打開發現粽子沒壞,能吃嗎?
    有朋友問:南方朋友快遞過來的鹼水粽子忘了吃,半個月後打開發現粽子沒壞,能吃嗎?鹼水粽子沒壞是可以吃的。有位朋友老家在農村,他們小時候家裡沒有冰箱,煮好的粽子都是一串串掛在屋梁上,冬天想吃的時候取下來切成片用油煎著吃,香極了。
  • 一葉米粽香滿堂(組圖)
    (原標題:一葉米粽香滿堂(組圖))   粽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
  • 為何農村包的「鹼水粽」可以放一周不壞,原因是什麼?原來加了它
    為何農村包的「鹼水粽」可以放一周不壞,原因是什麼?原來加了它端午節又叫重陽節,龍舟節,每年端午的時候,人們就賽龍舟,吃粽子,來紀念詩人屈原。農村包的「鹼水粽」可以放一周不壞,原因是什麼?原來加了它—草木灰鹼水。草木灰的殺菌能力特別強,用它過濾出來的鹼水,和糯米混合攪拌,可以延長粽子的保質期。因為粽子都是用糯米包成的,糯米呈酸性,用鹼性的草木灰水浸泡糯米,可以中和糯米的酸味,使粽子的口感更新鮮,草木灰水浸泡過的糯米,顏色也會變的金黃,口感變的粘糯,比普通的粽子更好吃,儲存時間也更長久。
  • 梔粽:軟糯清香的潮汕鹼水粽
    潮汕地區的粽子除了「內涵」豐富的雙拼肉粽(潮汕地區稱為「粽球」)之外,還有一種軟糯清香的鹼水粽——梔粽。梔粽,以鳳凰梔粽最為出名,由於其造型猶如一個長條形的迷你枕頭模樣,故而又稱之為「枕頭粽」。由於農曆五月氣候炎熱,雨水較多而至溼氣頗重,陰氣萌生,蚊蠅蟲病害較多,疫情多發,故而在舊時的潮汕,五月被認為「惡月」,端午則為「毒日」。
  • 鹼水粽怎麼做好吃?有3個訣竅只有寧波人知道,現在沒幾人會做
    但在寧波,端午節還是要吃最正宗的鹼水粽!那什麼樣的鹼水粽才好吃呢?其中有3個訣竅只有寧波人才知道,現在也很少人會做了。第一個便是這鹼水。這是用草木灰浸泡出來的水,在寧波一般是用豆殼燒成灰,用冷水浸泡上小半個月,沉澱裡頭的灰塵和雜質,再用這些水來泡糯米,做粽子。鹼水在粽子裡發揮很大的作用,一是吸收粽子中的水分,讓粽子產生良好的彈性;二是為了延長粽子的保質期。
  • 一隻鹼水粽是如何誕生的...剪不斷的技藝傳承
    東漢末年,廣東地區開始有人,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包成粽子,被稱為廣東鹼水粽。據專家介紹,往昔深圳人過端午節,許多家庭都要自行包粽子,有甜粽,鹹粽,但是甜少鹹多,這是廣式粽子的一大特點。所需配料:糯米、五花肉、花生、去皮綠豆、鹹蛋黃、鹼水、蘇木等 。
  • 端午節,最愛爺爺包的鹼水粽,色澤金黃,Q彈軟糯,比肉粽易消化
    不過當我吃過了很多種的粽子之後,每到端午節的時候我還是最想念爺爺包的鹼水粽,我們湖北老家的粽子似乎只有這一種的包法,從小吃到大的鹼水粽,如果端午節沒有吃到的話,心裡總覺得空落落的,就像少了一點什麼一樣。記得小時候每年快到端午節了,爺爺就去竹林裡去撿筍殼葉,筍殼葉就是竹筍脫落的最外層的葉子,撿回家用水泡軟了就可以包粽子了。
  • 辣粽、蜂蜜粽、枕頭粽……這些粽子你見過幾種?
    北派甜粽你pick哪一種?「半兩糯米一顆棗、三片粽葉兩股繩」形象地呈現了蜜棗粽子的工藝。肉粽和豆粽。福建廈門、泉州的燒肉粽、鹼水粽皆馳名海內外。燒肉粽的粽米必選上乘,豬肉擇五花肉並先滷得又香又爛,再加上香菇、蝦米、蓮子及滷肉湯、白糖等,吃時蘸調蒜泥、芥辣、紅辣醬、蘿蔔酸等多樣佐料,香甜嫩滑,油潤而不膩。
  • 鹹蛋黃八寶粽、腐乳大肉粽、香菇粽……虹口粽子哪家強?小虹親測了~
    01粽香開在四川北路上魯迅公園正門的粽子店,不仔細看還以為是個奶茶店,門面不大,生意卻源源不斷。門口的木牌上羅列的粽子有15種左右,除了時令的醃篤鮮粽子已經下架;馬蘭頭肉粽則由於疫情的影響,為保證質量,延遲出貨時間,要到7月份左右才有得賣。
  • 農村鹼水粽常溫保存大半月不壞,普通粽子兩天就壞,差別這麼大?
    現在很多人都喜歡吃加各種餡料的鹹/甜味粽子了,而在過去農村常做的一種粽子是鹼水粽,放的食料簡單,但做出來的粽子顏色好看,口感清淡吃著不膩,最重要的是鹼水粽可以存放的時間長些,想吃就拿來吃,而現在很多人常吃的普通粽子存放時間特別短,容易壞掉,為什麼呢?其實這主要跟做粽子用的食料有關。
  • 端午節,教你傳統手工鹼水粽,回歸傳統的味道,金黃透亮又好吃
    端午節,教你傳統手工鹼水粽,回歸傳統的味道,金黃透亮又好吃端午節吃粽子是我們的傳統飲食習慣,到了現在粽子的種類是越來越多,像是什麼西米粽子,粗糧粽子,小龍蝦粽子等等,各式各樣的粽子看的人是眼花繚亂的,但我覺得還是傳統的粽子比較好吃,今天端午節,教你傳統手工鹼水粽,回歸傳統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