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時評丨BBC推介杜甫:他的偉大與悲憫正引起西方共鳴

2020-12-12 新華社客戶端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之時,英國廣播公司(BBC)推出了一部關於詩歌的紀錄片,它的主角不是莎士比亞,不是雪萊,而是杜甫。這部紀錄片名叫《杜甫:中國最偉大的詩人》,它的播出讓居家隔離抗疫、飽受疫情焦慮的民眾產生了共鳴。杜甫詩詞的美充滿了慰藉人心的力量:「如果有人想通過了解中國燦爛文明來擺脫病毒的恐懼,就看杜甫的紀錄片吧!」

片中,BBC資深主持人兼撰稿人、歷史學家麥可·伍德(Michael Wood)到訪中國。他沿著杜甫的人生足跡,從鞏義、西安到成都、長沙,從出生到入仕,從開元盛世到戰亂流離,回溯了詩人起伏跌宕的一生。這部紀錄片,既向西方介紹了杜甫,又試圖通過探訪當代中國,找尋杜甫與我們當下生活的關聯。這種用實地探訪串聯中國歷史文化與現實的紀錄片拍攝方式,邁爾克·伍德早已駕輕就熟。早在20世紀80年代,他就到中國旅行。後來他帶領團隊歷經3年,先後12次到訪中國,拍攝了《中華的故事》。「關注中國不需要理由」「是觀眾需要這麼一部紀錄片,我們不需要說服別人相信這一點」。2016年該片播出後,廣受好評。

時隔4年,麥可·伍德帶來了這部《杜甫》。這部片子難度不亞於《中華的故事》,特別是要把《壯遊》《夢李白》《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秋野》《閣夜》等名篇翻譯成英文而儘可能保留其原有意韻實非易事:中國詩詞中的平仄、用韻、典故、意境等很難翻譯。然而文藝是世界語言,只要用心聆聽,人們就可以得意忘言,體悟那不可言說的心靈相遇。當英國國寶級演員伊恩·麥克萊恩(Ian McKellen)端坐在那,用深沉優雅的莎劇腔一字一句念著這些詩句時,杜甫沉鬱頓挫的氣韻自然流出,中英異域殊風剎那交融。

BBC毫不吝嗇用「最偉大」來形容杜甫,不是限於中國,而是放眼世界,把他同但丁、莎士比亞相比肩。杜甫,在中國被稱為「詩聖」。蘇軾說:「故詩至於杜子美,文至於韓退之,書至於顏魯公,畫至於吳道子,而古今之變,天下之能事畢矣。」時至今日,杜甫詩歌中運用最成功的七律形式,仍是人們最愛讀的詩體。麥可·伍德表示,對於中國人來說,杜甫「不僅僅是一個詩人,還是這個國家良知的守護者」。在唐詩的世界裡,李白和杜甫相映成輝。詩仙李白是「謫仙人」,他不食人間煙火,慣於孤獨瀟灑地出走;詩聖杜甫剛好相反,他不斷走進人世間去,帶著他的悲憫之心,帶著他的切膚之痛。「文章千古事」,一千多年來,杜甫的詩持續引發著中國人的共鳴。「在西方文化文明,沒有一個可以與他對比的形象,一個體現了整個民族共同的道德情感的人。」紀錄片中麥可·伍德感慨道。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杜甫半世窮困漂泊,但他目之所及都是眾生。生在那個多元包容的大唐,杜甫的悲憫關愛更是穿透地域、文化和民族。他懂得世間的悲歡,他悲憫黎民的命運。而現在,他的詩與他的心,在更廣闊的世界流傳,收穫不少外國知音:「為治癒我們破碎的世界,團結一致,請讀杜甫的詩,這對世界是有好處的。」(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慕振東)

相關焦點

  • 每經23點 | 中紀委網站發文談BBC推介杜甫;武漢兩醫生被ECMO救回後...
    每經編輯:王鑫1丨中紀委網站發文談BBC推介杜甫4月19日,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發布《文化時評丨BBC推介杜甫:他的偉大與悲憫正引起西方共鳴》一文。原文提到: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之時,英國廣播公司(BBC)推出了一部關於詩歌的紀錄片,它的主角不是莎士比亞,不是雪萊,而是杜甫。
  • BBC杜甫紀錄片海外走紅!主創:詩裡的團結是當前全人類需要的
    據悉,這是首次以紀錄片形式,將中國詩人杜甫介紹至全球,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對此發文稱,「杜甫的偉大與悲憫正引起西方共鳴」。 4月22日,南都記者對話麥可·伍德,他向南都記者表示,「我希望通過這位偉大的詩人的故事,向當今世界強調我們共同的人性,這在當今時代是如此的重要。」
  • 杜甫爆紅英國,甘道夫莎劇腔朗誦古詩,引抗疫者共鳴
    英國國家廣播電視臺(BBC)近日推出最新紀錄片《杜甫:中國最偉大的詩人》,該片在英國引起許多居家抗疫網友的關注和點讚。據悉,這是首次以紀錄片形式,將中國詩人杜甫介紹至全球,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發文稱,「杜甫的偉大與悲憫正引起西方共鳴」。
  • BBC推出杜甫紀錄片 伊恩·麥克萊恩讀杜甫英譯詩
    ,中國唐代著名詩人杜甫是不朽的;在西方,卻很少有人聽過他的名字。4月6日,BBC(英國廣播公司)推出了時長將近一小時的紀錄片《杜甫:中國最偉大的詩人》(以下簡稱《杜甫》)。杜甫其人其詩第一次以紀錄片的方式,被詳細介紹給西方世界。
  • BBC最新紀錄片《杜甫:中國最偉大的詩人》引起詩界反響
    它的主角不是莎士比亞,而是我們熟知的「詩聖」杜甫。他被冠以「中國最偉大的詩人」,第一次以紀錄片的方式,被詳細地介紹給西方世界。宇文所安劉陶陶與杜甫在中國無人不曉的境況相反,在西方,杜甫鮮為人知。在東方他是不朽的;在西方,卻少有人聽過他的名字……BBC是如何把杜甫介紹給世界的?片中把杜甫放在歷史視野和比較視閾中展開講述。
  • BBC播出《杜甫:中國最偉大的詩人》引起轟動 用英語來讀唐詩是什麼...
    它的主角不是莎士比亞,而是我們熟知的「詩聖」杜甫。他被冠以「中國最偉大的詩人」,第一次以紀錄片的方式,被詳細地介紹給西方世界。BBC毫不吝嗇地用「最偉大」來形容杜甫,不僅是對中國而言,更是放在世界文學的大範圍,把他同但丁、莎士比亞相比肩。
  • BBC推出專題紀錄片,豪華陣容推介詩人杜甫
    紀錄片海報BBC官網在線觀看頁面據紀錄片推薦詞介紹,這是西方第一部專題介紹杜甫的紀錄片。幾年前,BBC推出過一個「中國文化系列」紀錄片,其中有兩集是「盛唐李杜:中國的詩酒之魂」,對兩位詩人的背景和人生經歷做了簡單介紹。
  • 杜甫被BBC強勢點名:中國最偉大詩人!哈佛教授花8年翻譯他所有詩
    詩詞一直都是中華文化中的瑰寶, 從《詩經》開始,詩詞的創作就從未停止過。尤其是唐宋時期,更是文人墨客的巔峰時代,柳永、蘇軾、李清照、歐陽修、範仲淹、李白、杜甫……在詩人的詩詞中,看到國家興衰、豪情壯志,也有婉轉纏綿、淺吟低唱,但是要說到這些詩人,誰才是中國最偉大的詩人呢?
  • 是什麼讓杜甫「破圈」?專訪BBC紀錄片《杜甫》主持人
    近日,BBC紀錄片《杜甫:中國最偉大的詩人》在英國熱播,紀錄片不僅在國外大受歡迎,也引起國內眾多讀者的關注與討論。甚至有網友評價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觀看此片讓人感到舒暢。那麼,是什麼讓這樣一位在西方籍籍無名的古代詩人煥發出跨文化的魅力?
  • 是什麼讓杜甫「破圈」?專訪BBC紀錄片《杜甫》主持人麥可·伍德
    近日,BBC紀錄片《杜甫:中國最偉大的詩人》在英國熱播,紀錄片不僅在國外大受歡迎,也引起國內眾多讀者的關注與討論。甚至有網友評價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觀看此片讓人感到舒暢。那麼,是什麼讓這樣一位在西方籍籍無名的古代詩人煥發出跨文化的魅力?
  • BBC拍了部杜甫的紀錄片,「甘道夫」念的英文詩,翻譯的是杜甫的哪一...
    這部單部單集58分鐘的紀錄片名為《杜甫:中國最偉大的詩人》,為了讓西方觀眾直觀地了解杜甫的地位,他們直接把他的作品與《荷馬史詩》相提並論。事實上,這部紀錄片的標題就出自史學家洪業於1952年在哈佛大學撰寫並出版的英文專著《Tufu:china’s greatest poet》,本片的主持人、腳本撰寫人是曼徹斯特大學公共歷史教授、中英了解協會主席麥可·伍德,從文案上看,他可絕對是個杜甫的「迷弟」了。
  • 從這部BBC紀錄片,看杜甫的人與詩
    04 橫跨中西的紀錄片 如何克服文化差異在東方他是不朽的;在西方,卻少有人聽過他的名字……這個紀錄片的面世,讓西方世界認識了杜甫,認識了杜甫的詩歌。相比起來,後者是更有難度的一環。翻譯家許淵衝老人曾有言:中國古詩詞往往意大於言,外文詩歌卻是意等於言。
  • 杜甫最潦倒的一首詩,爆紅國際,BBC曾稱他是中國最偉大的詩人!
    杜甫最潦倒的一首詩,爆紅國際,BBC稱他是中國最偉大的詩人!提起杜甫,大家似乎首先想到的是他唐代詩歌史上的「李杜」的稱謂——總逃不開李白。杜甫的一生正處於大唐帝國由盛而衰的關鍵時期。這樣的歷史時代,使他的一生顛沛流離,嘗盡種種的痛苦。
  • 杜甫被BBC點名:中國最偉大詩人,真不是蓋的。「世上有但丁,有...
    ,薦「中國最偉大的詩人」。 甚至都沒有加上「之一」這一說,直接蓋棺定論中國排名No.1了… 本月6日,BBC推出了一部短小精悍的杜甫詩集紀錄片,名為「Du Fu: China s Greatest Poet(《杜甫:中國最偉大的詩人》)」。
  • BBC紀錄片讓杜甫「忙」到國外
    2016年製作的《中國故事》讓他得到來自中英兩國的盛讚,新華社當時稱此片「超越了種族和信仰的界限」。 片中,杜甫被冠以「中國最偉大的詩人」,第一次以紀錄片的方式,被詳細地介紹給西方世界。該片以儒家的「忠君愛國」解釋為何杜甫渴望入仕,始終憂國憂民。不到一小時的內容,既為西方介紹這位來自中國的偉大詩人,也通過探訪現代中國,試圖找尋杜甫與我們當下生活的關聯。
  • BBC推出紀錄片 中國「詩聖」走向世界
    4月6日,BBC(英國廣播公司)推出了時長將近一小時的紀錄片《杜甫:中國最偉大的詩人》(以下簡稱《杜甫》)。杜甫其人其詩第一次以紀錄片的方式,被詳細介紹給西方世界。他認為,這一現象被廣泛關注,與杜甫作為詩歌的標尺性人物以及人們對他的愛國思想、人民性和悲憫情懷的廣泛認同有關。杜甫史稱「詩聖」,「讀杜甫的詩,讓人感到來自歷史深處的一種溫情、博愛與力量。」《詩刊》社相關人士表示,「這次疫情,更讓人深刻感受到人類是一個命運共同體。杜甫的偉大是超越時空與地域的。」
  • BBC紀錄片《杜甫》火了,英國導演:理解中國需要一輩子
    ●在片中,伍德不僅盛讚杜甫是「中國最偉大的詩人」,還借哈佛大學知名漢學家史蒂芬·歐文(宇文所安)的評價,將杜甫與西方文學巨匠但丁、莎士比亞比肩 ●「只稱杜甫為詩人是低估了他在中國文學中的重要性,因為這一稱呼將他的地位局限於詩人。
  • BBC推出紀錄片,中國「詩聖」走向世界
    紀錄片《杜甫:中國最偉大的詩人》海報。在東方,中國唐代著名詩人杜甫是不朽的;在西方,卻很少有人聽過他的名字。他認為,這一現象被廣泛關注,與杜甫作為詩歌的標尺性人物以及人們對他的愛國思想、人民性和悲憫情懷的廣泛認同有關。杜甫史稱「詩聖」,「讀杜甫的詩,讓人感到來自歷史深處的一種溫情、博愛與力量。」《詩刊》社相關人士表示,「這次疫情,更讓人深刻感受到人類是一個命運共同體。杜甫的偉大是超越時空與地域的。」
  • 「中國最偉大的詩人」!BBC拍杜甫紀錄片火了,但古詩翻譯令人尷尬
    來源:澎湃新聞紀錄片《杜甫:中國最偉大的詩人》海報近日,BBC推出58分鐘的紀錄片《杜甫:中國最偉大的詩人》,歷史學家麥可·伍德到訪中國,重走杜甫生前足跡,從鞏義、西安到成都、長沙,用幾首著名的杜詩,串聯起了杜甫波瀾壯闊而又顛沛流離的一生
  • 英國BBC紀錄片《杜甫》海外爆紅,甘道夫用英文念杜甫詩
    英國BBC最新紀錄片《杜甫:中國最偉大的詩人》熱播,將向西方世界介紹這位大唐詩聖。「最偉大詩人」搞事情?最怕飯圈爭C位。船長觀察了一圈,發現不少網友第一反應居然是在揪「最偉大」這個字眼,並且撕了起來。有人說,最偉大?有點過了,把我李太白、蘇東坡放在哪裡?也有人說,西方根本就領悟不了我大中華的精髓,有點狹隘了。船長看著這些類似飯圈爭C位的言論,心裡不是那麼的暢快。把文化輸出當愛豆事業一樣搞數據維護,恐怕狹隘的是這些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