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旅行】薑母鴨

2020-12-22 寶寶知道

作者:寶寶知道 夕陽暮雨duan

薑母鴨這道美食起源於福建泉州,而後傳至中國其它地區乃至海外,是福建一道漢族傳統的名小吃。它既能氣血雙補,同時搭配的鴨肉有滋陰降火功效。美食中的藥膳滋而不膩,溫而不燥,適合於秋季和冬季食用。

第一次吃薑母鴨是好多年在泉州的時候,跟某爸還有他朋友去吃的。

其實一開始聽菜名我還挺排斥的,以前總不喜歡姜的味道,更何況一個砂鍋端出來,大半鍋都是姜。

但是嘗了一下,立刻改變了我的想法。鴨肉裡夾雜著姜還有其他調料的香味,一點都不覺得討厭了。

薑母鴨也有許多不同做法,但一樣的都是用砂鍋小火慢燉。記得後來寶爸最後上班的地方也有一家很經典的薑母鴨,每次去都要拿票排隊排好久。那時候一隻大概5-60元,價錢還算可以,主要是那家做法挺合我胃口的。

薑母鴨之所以受歡迎,與其獨特性相關:

1、食色誘人、香氣撲鼻、味道鮮美,營養豐富,其中薑母片的滋味獨特;

2、春夏祛暑溼、秋冬祛肺燥,養胃健脾、舒筋活血、祛寒化痰等功效。

文章來自寶寶知道,更多孕產育兒精彩內容,請下載「寶寶知道」APP

相關焦點

  • 泉州這家薑母鴨上過《舌尖》,一隻80不便宜,湯汁淋飯比肉好吃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泉州這家薑母鴨上過《舌尖》,一隻80不便宜,湯汁淋飯比肉好吃。不過在泉州最出名的薑母鴨店還屬這家斯丹薑母鴨了,相信很多福建的小夥伴都有聽說過吧,這家店還是上過《舌尖上的中國》的,這名氣自然是不小的,在泉州人心中也是公認的第一鴨。
  • 舌尖上的美食——廈門第一鴨,薑母鴨:人間煙火味,最撫凡人心
    風靡全國的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中有這樣一句話,深得我心:越是彌足珍貴的美味,外表看上去,往往越是平常無奇。就如同這薑母鴨,普普通通,它卻是人間的至美之味。一個逼仄的小店立於一個十字路口邊,一塊小小的招牌,上面寫著「灌口薑母鴨」。店老闆是一對年輕的夫妻,30來歲的樣子。每天上午,卷閘門一拉,七八個砂鍋往灶上一列,夫妻兩個就開始忙乎起來。老闆開始把鴨大卸八塊,老闆娘調味,配料。不一會,砂鍋在灶上氤氳嫋嫋,一份沁人心脾的香味緩緩溢出,彌散了半條街。
  • 舌尖上的廈門,不可錯過的美食——薑母鴨
    面線糊,沙茶麵,花生湯,今天特別推薦薑母鴨。薑母鴨說到鴨子,關於他的美食也是不勝枚舉了,烤鴨,燻鴨,板鴨,醬板鴨,鹹水鴨,鴨脖,鴨血粉絲……鴨肉中的番鴨肉,其肉性味甘,益氣補虛,清熱健脾來廈門,千萬不要忘記嘗嘗廈門的薑母鴨了。薑母鴨以紅番鴨為原料,加入一片老薑母和米酒,各味調料,放置砂鍋裡燉煮而成。煮製過程中其味從街頭飄至街尾。鴨肉分解的香味和姜味完美交織融合。肉的腥味被薑母一掃而光,薑母也揮發了她的辛辣,浸上了鴨肉的醇厚和鮮香。
  • 金箔炒飯、豆漿魚鍋、鮑魚薑母鴨,舌尖新味道,閩菜新體驗
    一菜——私廈燜鮑薑母鴨薑母鴨,是閩菜裡特色菜之一,想要把傳統閩菜做出有自己的特色和記憶來,實屬不易。私廈裡這道薑母鴨與平常吃到的傳統薑母鴨製作方法不同,上桌就能聞到陣陣麻油飄香,這道菜的吃法是先吃薑,薑絲很嫩,入口不會辛辣;再吃鮑魚,鮑魚吸收了上姜下鴨肉的香味,Q彈好味;最後來一塊香味滿滿的薑母鴨肉,皮酥肉嫩,回味無窮。薑絲、鮑魚、鴨肉,三者完美的結合在一鍋之內,香味誘人,滋味更是饞人。不愧是吃燜鮑薑母鴨就想來私廈裡,來私廈裡就想吃燜鮑薑母鴨的。這道菜作為閩菜新地標的第一菜,我認可。
  • 廈門薑母鴨,一起酥軟的感覺,舌尖也贊同的美食美味
    那這道美食它的名字就叫做薑母鴨。它裡面的主材料也就是番鴨,這一個番鴨呢是來自海南地區所餵養出來的。由於前面提到過海南地區的水資源比較豐富,然後地理位置也比較獨特,所以他所餵養出來的種植出來的食物都比較純天然,而且還非常的有營養。這個番鴨在長期吃當地的食物後,因此它的肉質更就更加鮮嫩一些,爽口一些,它的皮也更加薄,簡單的來說就是皮細肉膩。
  • 舌尖上的廈門~薑母鴨:這樣的做法,香氣四溢,不上火還很溫補
    今天給大家推薦一道,地地道道的廈門小吃,薑母鴨的最家常做法。準備食材:番鴨半隻,薑片(多備一些),鹽,大料(桂皮,香葉,花椒粒),花生油,料酒,老抽烹飪方法如下:第一步:把番鴨切塊,放入鍋中焯水去腥坤媽的廚房第六步:蓋上蓋子小火燜至30鍾收汁後即可食用
  • 特別適合吃閩南冬補膳品薑母鴨!
    特別適合吃閩南冬補膳品薑母鴨!薑母鴨這道美食呢,最早發源於咱泉州,而後傳遍開來。薑母鴨具有滋而不膩、溫而不燥、香氣撲鼻的特點,故成為閩南人冬季進補首選的美味佳餚。在寒冷的冬季裡,吃過薑母鴨以後,驅走了一身的寒氣,整個身體也就立刻溫暖起來了。那種「過齒難忘」的鮮美,如老友重逢,充滿了親切的溫情!
  • 開在村口火遍泉州,這隻薑母鴨被晉江吃貨推薦了30年
    泉州舌尖美食老字號 | 第75家 張林遠華飯店 浸染了時光風味的薑母鴨,經過舌尖一遍遍的洗禮,終於也成了晉江人記憶裡無法忘卻的味道。
  • 越來越多的人愛上「舌尖上的旅行」
    美食真人秀節目扎堆螢屏,旅遊+美食線路受追捧越來越多的人愛上「舌尖上的旅行」□本報記者 王楓林去年一檔美食真人秀節目《十二道鋒味》開播後,觀眾們不僅饞涎於謝霆鋒精心製作的各類美食,連節目的取景地也備受追捧。這股風在今年颳得更盛、也更接地氣了。
  • 廈門薑母鴨,景區美食街為什麼很難吃,正宗的到底藏在哪?
    我們在中山路、鼓浪嶼、曾厝垵看到的海蠣煎、土筍凍,薑母鴨其實最早是起源於隔壁城市泉州,後來才傳入廈門、臺灣一帶,如今是屬於閩臺共享的地方特色菜。因為廈門旅遊業比較強勁,這幾道閩南特色菜在這座城市賣得格外火。就以薑母鴨來說,在廈門的美食街,你總能看到它的身影。四個人一隻鴨,人均25元左右,就能夠解決一頓午餐,很受遊客歡迎。
  • 吃薑母鴨成酒駕一族 薑母鴨這樣做好吃
    薑母鴨其獨特的香味,吸引了來來往往的過客。不少店家的薑母鴨生意,一直都很火爆。薑母鴨有加酒進去烹飪麼?為什麼說吃薑母鴨成酒駕一族?  薑母鴨是臺灣民眾喜愛的冬季進補美食,但「禍從口入」,含米酒的薑母鴨卻是駕駛員大忌。據統計,11月至今,臺灣一審法院判決的案件中,因「薑母鴨惹的禍」而被判公共危險的案件至少50起,酒駕者要面對最高9萬元(新臺幣,約1.8萬人民幣)的行政罰款。  警方表示,天氣越冷,「薑母鴨酒駕族」越多,只能積極宣導「吃薑母鴨、燒酒雞別開車」。
  • 薑母鴨配方
    很多人都聽說過和吃過廈門薑母鴨吧!    據書上《中國藥譜》記載「薑母鴨」是一道宮廷的御膳,是由商代時期名醫叫吳仲所創作的,後來才流傳成為民間的一道名菜,可以看出「薑母鴨」的歷史和珍貴之處。    薑母鴨以正番鴨為原料,然後才用黑麻油將老薑炒香之後,再加入正番鴨和米酒等簡單的材料燉煮,薑母鴨不但味道好吃讓人難忘,而且它還可以疏肝潤肺,養胃健脾,舒筋活血,祛寒化痰等。
  • 石花膏、海蠣煎、土筍凍、面線糊亮相《舌尖上的中國》
    石花膏、海蠣煎、土筍凍、面線糊亮相《舌尖上的中國》 一大撥吃貨泉州尋美味四果湯早報訊 (記者 李菁)石花膏、面線糊、海蠣煎、土筍凍上《舌尖上的中國前晚,泉州人的朋友圈被《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第二集裡的泉州片段刷屏了。片段剛剛播完 遊客連夜尋泉州味道「你們店還在營業嗎?」前晚,《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第二集剛剛播完,就有來泉過年的遊客打電話到丁秉正的店裡,想要吃上一份清涼可口的石花膏。
  • 夜讀|一鍋薑母鴨的溫暖
    因為薑母鴨可是不能錯過的美食。不記得何時第一次吃薑母鴨,但自從品嘗過它的美味之後,便愛上了薑母鴨。為了品嘗正宗的薑母鴨,我還曾特地驅車去集美灌口探尋「老字號」,在店家一排排燜制薑母鴨的砂鍋前,邁不動腳步,轉不動眼珠,被濃鬱的香氣俘虜,眼裡心裡都只有薑母鴨。當店家將薑母鴨端上桌來,我迫不及待地將一塊鴨肉塞進嘴裡,著實鮮香味美,感覺腸胃熨帖,人的精氣神都提高了好幾分。
  • 到廈門吃薑母鴨,45元半隻鴨,現點現做、放心吃!
    當有朋友從外地來廈門旅行,問到來這兒必須品嘗的美食有什麼,薑母鴨一定會在我的清單列表裡面。畢竟嘛,這一道菜品真的很具有閩南風味,而且是一道源遠流長的名菜,據說它的製作秘方可以從《中國藥譜》和漢方藥典兩部史書中發現,其創始人更是商朝時期的名醫吳仲。
  • 福春薑母鴨掛牌「廈門老字號」
    福春薑母鴨斥資建造了薑母鴨加工廠。 晨報訊(記者 白若雪)日前,廈門首批「廈門老字號」正式出爐,福春薑母鴨等112家企業正式掛牌「廈門老字號」。據悉,這是繼2017年《廈門老字號保護發展辦法》正式實施後,廈門市首次對「廈門老字號」進行認定與核定。
  • 石花膏面線糊等上《舌尖上的中國》 刷屏泉州人朋友圈
    四果湯  石花膏、面線糊、海蠣煎、土筍凍上《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啦!前晚,泉州人的朋友圈被《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第二集裡的泉州片段刷屏了。前晚,《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第二集剛剛播完,就有來泉過年的遊客打電話到丁秉正的店裡,想要吃上一份清涼可口的石花膏。丁秉正告訴記者,有不少遊客慕名前來,有些遊客還要求和他合影留念。去年國慶前,《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劇組來到泉州,經過挑選後「看上」了石花膏、海蠣煎和面線糊。「在店裡拍攝了一周,正好是泉州最熱的一陣子。」他說。
  • 臺灣小吃:吃貨們,來一場舌尖上的旅行,豐富你的味蕾
    所以心動不如行動,來旅行的同時也豐富一下自己的味蕾,了來一場舌尖上的旅行吧。 第一個: 王子起司馬鈴薯起司馬鈴薯源於北美小鎮彭伯頓(Pemberton),是一種地地道道的美式小吃,上個世紀90年代,傳入臺灣風靡至今。我跟大家說,絕對是我在士林夜市吃過的最美好的東西了。
  • 番鴨大卸八塊 和薑母一起下砂鍋 廈門花式吃鴨一絕:薑母鴨
    因為過了飯點,這家飯館裡很清淨,唯一讓人感覺他們還在營業中的,是門口整整齊齊放在灶上呼呼冒著香氣的兩排砂鍋。砂鍋後面,一個阿姨不緊不慢地打開鍋蓋,把砂鍋裡的食材翻動一下。掀開鍋蓋的時候,一陣香味也蒸騰出來。我和小夥伴們湊上去問這個什麼,阿姨用不太標準的普通話回答:薑母鴨。
  • 臺灣「街頭美食」薑母鴨
    溫補的薑母鴨在如此的寒冬仿佛為家人驅走了所有的寒氣,眾多的滋補藥材不僅適宜女性補血養生,也為家中老人補益了身體。而在最後的熱氣升騰中,還能像吃火鍋一般品味到被薑母鴨的濃湯浸潤過的食材。(看鴨的大小而定) 8.鴨肉煮好後,也可以當成火鍋湯底,加入粉絲,金針菇,菠菜,油豆腐等食材小貼士 薑母鴨最後的湯底非常滋補,但比較油膩,可以當成火鍋,涮一些食材,隨自己喜歡哦。 因為鴨肉製作很費時間,特別是拔毛過程很痛苦,即使在外面處理過也還是有很多細毛,所以我是晚上看著電視燉好,白天拍攝的。 薑母鴨其中一個重要的過程就是爆老薑,要爆到微微焦黃再放食材。另外米酒要多放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