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炒肝沒那麼神話,和胡辣湯差不了多少

2020-12-23 納豆丸子的美食探索

美食文章看過不少,都說北京炒肝如何好吃如何美味,自己也去吃了幾次,感覺都被忽悠瘸了,味道確實不錯,可你要說這有多美味,基本和胡辣湯不相上下,大可不必誇大其詞。

首先是這個吃法,美食節目說是不用筷子不用勺,端起小碗讓嘴巴含住碗邊,左右旋轉吃入口中,筆者吃了幾次都是如此吃法,倒是驚呆了同桌的小夥伴,後來還是好友告訴我,以前炒肝窮人吃的多,哪有筷子啊,我這叫窮人吃法,正兒八經吃法的還是筷子吃,搭配包子一起,聽完後瞬間覺得整個人都不好了……

其次北京炒肝裡大多放的是大腸和肝臟,一大早一碗重口味,喜歡早上喝粥的不建議,喜歡早上喝胡辣湯的肯定會喜歡,這玩意和胡辣湯看起來基本一樣,就是裡面配料不一樣,價格也是很貴。

相關焦點

  • 做出外地人能接受的家常北京炒肝!賣相雖醜,但吃著特別香
    提起炒肝那是一言難盡,它以老北京特色小吃而聞名,但是因為賣相醜、口味重、口感差等各種原因,被噴出了更大的名氣。那麼北京炒肝真的這麼難吃嗎?今天咱們稍微改良一下,試著做出大家都能接受的味道!北京炒肝看上去有點像我們河南的胡辣湯,但味道上真是南轅北轍,接下來我們看一下具體做法。
  • 天興居炒肝,老北京第一炒肝,始於1862年,肝香腸肥,地道味美
    寫在前面來到北京,名菜得吃個烤鴨解解饞。小吃得嘗嘗北京地道的早餐,除了豆汁兒,還有一味非常不錯,非常地道到美食,那就是炒肝。北京賣炒肝的不少,但是口味,一言難盡,大多不理想,感覺老老實實,真材實料的館子是越來越少了。想吃一碗地道的炒肝,不容易。但有一家,許多網友都極力推薦,說保證不會失望,就是這家百年老店——天興居。
  • 老北京的傳統小吃之一,流傳到現在的炒肝是怎麼來的?
    今天我們來說一說北京的小吃,大家都知道北京的小吃有很多,並且有很多的外地朋友並不是很能吃得慣,但是喜歡吃的人,會覺得好吃到不得了。就是從骨子裡的喜歡。現在的生活水平越來越好了,但是我還是最喜歡吃的就是炒肝。每次吃上一碗炒肝,就感覺全身都很舒服。
  • 北京小吃炒肝不是炒的?行家都不說吃,懂行的都是喝炒肝
    在北京啊,有這麼個吃食兒,這名字跟做法那是一點都不搭邊,這道美食呢,就是「炒肝」。當我第一次看見炒肝的時候啊,跟大多數人一樣納了悶了,這不是擱在鍋裡煮著呢麼,咋就成炒肝了?其實啊,這就是地域文化的魅力了,為啥呢,因為這個「炒」啊,跟我們正常所理解的它不太一樣,不是我們想的放鍋裡大火爆炒,而是老北京的一種小火慢燉一熬到底的煮法。
  • 北京小吃(二)——漢食篇(附炒肝做法)
    上一篇介紹了北京小吃中經典的幾樣宮廷小吃,這篇來說說漢民小吃。漢民小吃裡以滷煮火燒、炒肝、燒麥、褡褳火燒和肉末燒餅為主。滷煮火燒滷煮火燒是北京特有的一種小吃,起源於城南的南橫街。相傳是以前的普通人吃不起肉,所以就用動物的下水來代替。滷煮火燒是老北京純粹的東西,土生土長,比京劇還要純粹。最初的滷煮出自於宮廷的「蘇造肉。」
  • 5種「尷尬」的特色早餐,離開當地「混」不下去,北京就佔了3個
    2、胡辣湯 胡辣湯是河南的一種特色早餐,它的特點是麻、辣、鮮、香,胡辣湯裡有胡椒、辣椒、大骨湯、粉絲和各種佐料,湯汁特別稠,味道比較辛辣,
  • 正宗北京炒肝兒有哪七大講究?
    老北京炒肝兒最初是不勾芡的,老北京就有一句歇後語說道:「炒肝兒不勾芡,熬心熬肺」。等炒肝兒出名後,又出了:「會仙居的炒肝兒——沒心沒肺」、叫「豬八戒吃炒肝——自殘骨肉」等,咱也不敢說,咱也不敢問是啥意思。
  • 你吃過北京名吃炒肝嗎?美味的炒肝該如何製作,今天告訴你!
    炒肝是北京非常出名的一道美食,味道更是肥肝腸,味道不膩,薄而不瀉。炒肝是宋代民間小吃「煮肝」和「炒肺」一同發展出來的產物。它由豬肝、大腸、大蒜等輔料製成,加入澱粉做出的美食。當你第一次吃這道美食時,你應該在碗邊啜飲,並配上小饅頭。
  • 北京炒肝店因拜登訪華走紅
    北京炒肝店因拜登訪華走紅
  • 北京小吃炒肝的正確打開方式,悄悄告訴你,老北京人都這麼吃
    在北京生活得久了,我吃飯也有了自己的獨特偏好,就說這早餐吧,每周要不吃上一碗炒肝兒,這渾身就不得勁兒。待一碗下肚之後,走在寒冷的戶外,也有一種冬日暖陽照在身上的熱乎勁兒,渾身沒有一處不舒坦的地方。這用北京話來講,就是吃得順口。
  • 中國最尷尬的6種早餐,離開老家就「混」不下去,北京就佔了3個
    豆汁兒是北京獨有的,是綠豆磨漿製作綠豆粉後剩下的青綠色的湯水,經過發酵熬製成的。老北京有句話說不喝豆汁兒,算不上地道的北京人,可是外地人去吃早餐,慕名喝碗豆汁,怎麼品都覺得有一種魚腥味,很難適應,出了北京這地兒,肯定沒人喝。 二、炒肝
  • 老北京炒肝,你真的認為只是單純的炒肝嗎?
    沒有吃過北京炒肝的外地人一般很難理解炒肝是個什麼東西,所謂炒肝並不是單純的炒,而是煮出來的,而且除了肝,還有肥腸,肥腸一般還比肝更多一些,然後就是澱粉了,因為比較濃稠,要不停攪拌,還是挺有「炒」的感覺的。
  • 論北京人正確吃炒肝的姿勢,來上2兩包子給你們演示一下
    論北京人正確吃炒肝的姿勢,來上2兩包子給你們演示一下,要說咱們北京人對於早餐吃到的食物有多麼的講究你,這個我想好多的資深吃貨們都是知道的,每天在朋友圈裡面見到的北京人曬出來的美食圖片可以說是羨慕了一大批的朋友們呢。
  • 石家莊一早就爆滿的早點鋪,每天只賣三小時,胡辣湯和豆腐腦一絕
    除了豆漿,和豆子有關的東西小編基本上是不會碰的,但是,有一家的確是徵服了我,位於南二環翟營大街上的一家早點鋪子,門口的小牌子的確是不起眼,不留意都看不見,但是裡面的空間也不小。最最重要的,就是他家無倫是豆漿、老豆腐或者是豆腐腦,還有就是胡辣湯也好,每一種早餐,做的都是相當好吃,真真是方便了周邊好幾個小區的人們。
  • 炒肝北京傳統名吃,湯汁油亮醬紅,肝香腸肥,味濃不膩,稀而不澥
    炒肝是北京地區傳統名吃。具有湯汁油亮醬紅,肝香腸肥,味濃不膩,稀而不澥的特色。炒肝兒是由宋代民間食品「熬肝」和「炒肺」發展而來的北京小吃,以豬的肝臟,大腸等為主料,以蒜等為輔料,以澱粉勾芡做成的北京小吃。最初吃炒肝時講究沿碗周圍抿並要求搭配著小包子一塊食用。
  • 腸粉 生煎包 胡辣湯……叫醒你的是城市早餐
    圖片源於網絡 圖文無關北京:麵茶、豆汁兒、炒肝,胡同裡的五味雜陳要說北京的早點,就像這裡的四季分明一樣,五味雜陳。比如夾雜著酸臭味的豆汁兒,是很多老北京的最愛,可惜我至今仍不敢恭維。北京人一句「早啊,吃了嗎您?」就著清晨六點半幾聲清脆的鴿哨,頂著數九寒冬刺骨的寒意,扎進胡同,點碗麵茶,趁熱吸溜;或者來一碗豆汁,一碟炒肝,配上鹹菜,焦圈兒來仨,添上一碟辣椒油,這就是老北京的晨間味道。
  • 密不外傳的正宗胡辣湯做法,終於知道飯店胡辣湯為啥那麼好吃了!
    有的地方早上喜歡吃麵,有的地方早上喜歡喝茶,有的地方早上喜歡喝粥,在河南這個地方早上喜歡喝胡辣湯。胡辣湯你有聽說過嗎? 胡辣湯這種小吃,在河南省可以說是家喻戶曉。河南人早上起來習慣來一碗胡辣湯,特別是冬天,當熱氣騰騰的胡辣湯一端上來,先不說吃到嘴裡的味道怎麼樣,就那種胡辣湯獨有的香氣已經使人垂漣三尺了。
  • 胡辣湯,胡辣湯,我滴胡辣湯~
    對於一個河南人來說,離開河南想要找一碗好吃的胡辣湯,太難了。很多人都認為胡辣湯是小吃,難登大雅之堂;也有人認為胡辣湯賣相不好,省外(尤其是南方)基本沒市場。可是,胡辣湯是那一種「吃過才知道多好吃」的存在。
  • 半份炒肝尖
    晚飯時我特意讓自己奢侈了一回,買了一份食堂最貴的菜——價值三毛五的「炒肝尖」,沒捨得全部吃光,留了半份就等晚上自己慶祝一下。        攤開信紙,給三叔寫了一封信,匯報了一下入學一個多月來的情況。之所以給三叔寫,是因為我的父母不識字,寫了也沒用。寫好後把撿來的兩個用過的信封找出來,把郵票輕輕地揭下,然後把兩張郵票合在一起,用手輕輕地從中間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