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校應該怎樣體罰學生
[摘要]體罰的執行者也就是老師,不應該以自己的名義,而應該以受託人的名義,來行使體罰的權力。這叫師出有名,道義上站得住腳,得道多助,不怕學生不服或者跟你PK。作者:李方(騰訊·大家專欄作者,資深評論人。)
-
如此體罰學生,不僅是師德問題
不管處理結果如何,該教師的行為已不僅僅是師德範疇的問題,而是已經構成了對學生進行體罰的不法侵害。因此,全面依法從事教育教學活動是一項十分緊迫的任務。提高學校管理水平,依法治教。學校管理要緊緊跟進國家法治建設的步伐。一要依法立校規。
-
老師體罰學生,學校受牽累,管學生要忍、不然受傷的不止是學生
近日網上又有網友曝料,老師體罰學生事件。江西南豐一位家長投訴老師體罰學生,起因是學生寫出單詞,被英語老師罰做二百個深蹲後,身體出現異常,被確診為橫紋肌溶解症。出事學校校長回應,老師體罰學生不對,但出發點是好,學校會賠付醫療費,當地教育主管部門回應說
-
聊城:第三方機構對學生開展綜合素質評價
1月8日,聊城市教育部門召開中小學生(初中學段)綜合素質評價指標體系框架(試行)聽證會,全市部分校長代表、教師代表、家長代表和媒體代表紛紛發聲。 「教育評價是教育發展的牛鼻子,對指導教育政策的制定,教研教學的改進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聊城市教育局局長哈寶泉介紹。聊城市教育局於去年通過政府公開招標,確定了第三方評價機構,北京潤智匯教育諮詢有限公司負責全市中小學生的綜合素質評價。
-
湖南某中學體罰學生致死:懲戒教育怎樣合理?
當務之急是,國家和地方教育部門要出臺學生違規違法處理的細則,要針對十分具體的校園違規違紀(課堂教學違規、宿舍管理違規、校園公共場合違規)行為做出處理規定,即具體違規情節應受到怎樣的懲罰?誰來執行懲罰?比如,學生上課不遵守課堂紀律,和其他同學說話,教師在口頭批評後無效,教師該怎麼處理?在發達國家,對這類行為是可以罰站以及請出教室的。
-
國際學校體罰學生醜聞頻出,體罰學生居然是「國際慣例」?
中國臺灣電影《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中體罰畫面類似體罰學生事件層出不窮,可能有讀者會發現是不是體罰在公立學校比較常見?實則不然,國際學校體罰學生醜聞也屢見不鮮。2020年4月,綿陽東辰國際學校初中部副校長吳某被實名舉報體罰毆打羞辱學生,遭到停職調查。
-
老師應不應該體罰學生
老師應不應該體罰學生,我認為現在應該好好地談談這個事了。現在,有很多老師不敢體罰學生,甚至連批評得重一點都不敢了,生怕觸怒學生,觸犯了家長,輕則受批評,重則被開除,甚至被法院判罰,這真的很好嗎?記得我有個朋友跟我講過這樣一件事。小學三年級的時候,有一次他趁著父親不在家,偷偷地去他父親的口袋裡拿了一支煙。正當他興高採烈地抽著煙的時候,他的父親進來了。
-
老師能不能體罰學生?又該如何體罰?(家長更要看)
現在我國從法律上規定了不能體罰學生,《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第37條:教師體罰學生可被解聘;《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第29條:不得體罰學生;《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第15條:不得對未成年學生和兒童實施體罰。
-
教育部門官宣:教師擁有懲戒權,可對學生批評,體罰,停課反省
一線教師吐露心聲:現在我都不敢管學生了,稍有不慎,容易惹麻煩上身;每次在管學生的時候,我內心都是糾結的,生怕家長不理解,怕學校不支持,很多時候只能順其自然,長久下去,學生越來越難管。這還是得相關法律法規說起,法規明確學校和老師不得打罵學生,不得實施體罰,不得有侮辱人格尊嚴的行為,不得侵犯學生合法權益。通俗點來說,義務教育階段,孩子屬於未成年,不管犯什麼錯,學生老師都只能「苦口婆心」的教育,不能採取其他手段進行制止和約束。孩子有未成年法保護,只要在學校出了問題,老師難逃其咎。
-
教師到底該不該體罰學生?跪著的老師教不出站著的學生
有關教師體罰學生的法律法規如下:我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第15條規定,《未成年人保護法》第46條規定,第48條規定,《還有義務教育法》第十六條規定:禁止體罰學生。從體罰的概念和定義來看,它是身體的懲罰,會造成身體或心理的痛苦,因此體罰學生,不僅僅是挨打,還包括辱罵,罰站等。
-
成交供應商不能履行合同,能否變更由第三方執行?
採購人想知道,可否A公司、B公司、採購人籤訂三方合同,由B公司繼續履行合同,並提供售後服務。政府採購部門在網上公示變更成交供應商的原因。採購人認為,這麼做不會產生打官司的成本,避免預付款損失的風險,且時間短、人力物力成本低。
-
案例介紹體罰學生的嚴重後果,學校、教師、保險公司各承擔的責任
3.本案的訴訟費由三被告來承擔。被告教師理由:1.對這個他傷害學生的這個事實,他是不持異議,被告薛某在批評教育孩子的時候方法不當,但指出非對趙某實施惡劣的暴力行為。2.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34條的規定。
-
11歲女孩多處紫青淤傷,竟發現是學校體罰,老師有權體罰學生?
11歲孩子,名叫婷婷,原本應該在無憂無慮的年紀中,體驗在學校和小夥伴們快樂學習,度過一個美妙的童年,今天本是星期二,按道理來說應該是要在學校裡上課的,但是11歲的婷婷死活不願意再回學校裡上課,由於顧媽媽和愛人長期的在外打工掙錢,為了孩子上學時方便一些,就送到了離家裡不遠的東方實驗學校,這樣方便孩子上學,能按時的回到家中。
-
對學生罰站罰跑算不算體罰
9月24日,廣東省人大常委會首次審議的《廣東省學校安全條例(草案)》明確,對學生一些違規行為,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罰站罰跑」。雖然草案剛剛提交初審,但備受關注的教師懲戒權問題在網上引發熱議。放在以前,罰站、罰跑是很容易被質疑是體罰或者變相體罰的,有的教師就因此被追究違反師德規範的責任。那麼,現在立法允許教師對學生進行罰站、罰跑,那怎麼界定其與體罰和變相體罰的界限呢?
-
教育懲戒不能和體罰混淆!教師為何要違規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
#教師體罰學生#2021年新年伊始,也就是元月12日,武漢市江漢區北湖小學某教師在課堂上對多個學生進行竹板打手心懲罰。據網絡報導:學生排隊每人被打三五下,老師會提醒要求學生伸左手挨打。某老師的這一懲戒手段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目前,武漢市江漢區教育局立即成立由局紀檢等部門組成的工作組,進駐北湖小學,對此行為展開了深入的調查。
-
老師用「教鞭」體罰學生,是愛還是傷害?
近日,一則教師體罰學生,後被教育局解聘的新聞衝上熱搜,引發了網友們的熱烈討論。那麼,老師到底能不能體罰學生?體罰的緣由和底線在哪?對此,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體罰是否存在合理性?另一方面,如果體罰較重,那麼,這種後果就不盡相同了。對於老師我們也應該多重考慮,我們不能否認,社會上有一些老師的教學方法和與學生交流的方式,是有問題的,他們中有一些人喜歡耍老師的威風,在學生家長面前趾高氣揚,一旦有學生犯了錯誤,他們的打罵行為就會出現,這種肯定是社會不允許的,一旦被查證屬實可能會受到相應的處罰,嚴重者會被開除,受黨政紀處分,甚至可能收到刑法的處罰!
-
體罰有用嗎?老師能不能體罰學生?
關於教師能不能體罰學生的爭論一直沒有停過,體罰到底有沒有用?體罰的度在哪裡?這些問題也沒有統一答案,但國內頻繁出現教師體罰學生的現象。讓我們先換個角度看看,國外對於體罰又是怎樣的態度呢?1、體罰的爭論學校的體罰歷史悠久,作為數百年來懲戒兒童的方法,這一點毫無疑問。1888年的一幅圖畫中,就有個老師在用木枝訓誡學生。對於許多人來說,學校體罰是一個充滿情感和爭議的話題。爭論主要圍繞是否使用武力作為維持學生紀律。
-
什麼是「體罰或者變相體罰學生」?教師為什麼會體罰學生呢?
這應該是「體罰」的最初含義,也是「體罰」的最本質含義。「變相體罰」則應該理解為間接體罰,就是不直接讓受教育者身體疼痛,通過一定的形式、經過一定的過程後,才會感受到身體痛苦的行為方式。典型的就是「罰抄作業」,尤其是那種動輒就讓學生罰抄大量作業20遍、甚至50遍的簡單粗暴方式,不僅浪費大量時間、做大量無效勞動於學習進步毫無用處,而且讓學生身體和精神飽受嚴重折磨與摧殘,這種「變相體罰」對學生的身心傷害更加嚴重!
-
教育懲戒權規定籠統,沒有劃清與體罰邊界,老師還是不敢管學生
《廣東省學校安全條例》已由廣東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次會議於2020年4月29日通過,自9月1日起施行。《條例》在全國率先對教師教育懲戒權進行了立法,賦予教師必要的教育懲戒權。根據第56條規定,中小學校學生在校園內有用硬物投擲他人、推搡、爭搶、強迫傳抄作業等違反學校安全管理規定行為的,教師應當予以制止和批評,並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採取與其年齡和身心健康相適應的教育懲戒措施,不得對學生實施體罰、變相體罰或者打罵、辱罵以及其他侮辱人格尊嚴的行為。
-
宿州嚴處博雅實驗學校體罰學生:學校年檢不合格
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訊 家長舉報因月考不達標,學生被老師棍打,宿州市博雅實驗學校發布道歉信……4月1日、4月2日,本報連續報導了宿州市博雅實驗學校教師體罰學生事件。13日,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記者了解到,宿州市教體局、埇橋區教體局對博雅實驗學校體罰學生做出嚴肅處理。目前,宿州埇橋區教體局已給予宿州市博雅實驗學校2019年度辦學年檢不合格等次,警告處分。此外宿州市教體局要求全市各縣區、市直各學校要吸取宿州市博雅實驗學校教師體罰學生事件的深刻教訓,引以為戒、警鐘長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