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大一統政權,也是唯一一個享國近三百年的少數民族大一統政權。
身為少數民族大一統政權,清朝不只是清承明制,對於當時其他族群也進行了針對其特色的策略。在法律上來說,除了大家熟悉的《大清律例》以外,面對不同的族群還有《理藩院則例》、《蒙古律》、《番律》、《回律》等。
甚至針對不同階層都有不同法律,諸如《欽定宗室覺羅律例》、《欽定宗人府則例》、《欽定王公處分則例》等。
那麼清朝的法律,如此之詳細,是否可以做到真正的公平呢,對於旗人又是如何的呢,今天宋安之來具體說說。
首先我們以犯奸案來代入對比,在《大清律例》中關於犯奸的刑律共有10條,具體分為「和姦」、「縱容妻妾犯奸」、「親屬相奸」、「誣執翁奸」、「奴及僱工奸家長妻」、「奸部民妻女」、「居喪及僧道犯奸」、「良賤相奸」、「官吏宿娼」、「買良為娼」。
在封建社會中,婦女的貞操是重中之重。關於犯奸這種事情,本就是嚴厲之事,像清朝剛剛入關之際,為了維護社會秩序,更是嚴格至極,漢人犯奸案件,都以「光棍律」或「威逼致死律」處斬刑。
像順治十一年,直隸一個名叫呂名全的人窺見侄女呂大姐獨居屋內,一時是色心大起,偷偷跑進去將侄女抱起來,並且要扯掉內衣強行發生關係。呂大姐當然不從,於是跑出門大聲呼救,被哥哥呂化聽到以後急忙回家撞見,呂名全一看大事不妙,趕緊逃走了。
雖然呂大姐這種情況在今天來看並不是很嚴重,但畢竟是在封建社會,第二天羞愧難當的呂大姐直接自縊而死。
這件情況如果放今天,呂名全雖然難逃干係,但絕對死不了。但當時事發以後,呂名全的罪名被定為「威逼人致死律」,被處斬。
清初的刑法嚴峻,由此可見一斑。
到了清世雍正帝在位時期,隨著清庭統治穩定,刑法才稍微寬鬆了一些,雍正帝認為強姦未遂婦女自盡處斬罪太苛刻了,於是在雍正十一年添增第二條例文:「強姦未成,或但經調戲,本婦即羞忿自盡者,俱擬絞監候」。但是強姦服制內的親屬,仍判處斬罪。
大概說完清朝犯奸刑律,還有如何處置漢人。那麼宋安之再來說說同一種情況,八旗子弟是什麼樣的下場。
八旗屬於是清庭統治的根基所在,旗人身為特權階級,自然懲罰極輕。
像旗人基本上都有僕人,如果旗人強暴了家中僕婦,一般僅以「餓禁兩晝夜」了事,可見法律對旗人的袒護。
而且重點還在後面,更有意思的是,如果僕人與主子旗人發生衝突,或者冒犯主子的女性家屬,甚至會被凌遲處死。
諸如奴僕的妻子的如果受到旗人主子的欺凌,奴僕想要反抗,想要殺了主子,那麼就會被認為奴僕的罪過等同於「謀殺父母和祖父母」,是要凌遲處死的。
當然清代法律對於八旗子弟也不能說一味庇護,如遇有情節嚴重者,肯定會有相應處罰的,但相比之下旗人還是擁有很多的司法特權的。
說完旗人享受的這些特權以後,再說說清代奇怪的表彰婦女制度。
貞節牌坊想必大家都聽過,甚至有些地方現在還遺存有古代建的貞節牌坊。
貞節牌坊一般用於表彰那些丈夫早死一直不改嫁,或者自殺殉葬者,還有就是面對強姦寧死不屈,甚至以死明志的貞潔烈女,符合當時的道德要求。
這些貞節烈女,一般是「因強姦不從致死,及因為調戲羞忿自盡」、「遭寇守節致死」、「節婦被親屬逼嫁致死者等。
清庭對於羞憤自盡婦女的旌表,一般除了旌表,就是給予埋葬銀二十兩。若是「強姦不從,以致身死之烈婦」這種情況,就給的更多了,照節婦例旌表,地方官還會給銀三十兩,聽本家建坊」。
像這種情況,旌表銀和埋葬銀加起來共50兩,也就是說受害婦女家屬可以得50兩。
50兩是什麼概念呢?
50兩在當時足夠一個普通五口之家幾年的生活費。
正因為如此,乾隆朝發生的「但經調戲本婦即羞忿自盡」案子特別多,到底是婦女為了彰顯自己的貞節,還是經濟原因呢,就不知道了。
當時這種「但經調戲本婦即羞忿自盡」的風氣有多嚴重呢?
根據清代名吏汪輝祖的《病榻夢痕錄》記載,在乾隆二十六年,浙江秀水縣的一個叫許天若的人喝醉酒,路過鄰居蔣虞氏家,一時是豪氣沖天,拍著口袋說道「有錢就可以沽飲」。蔣虞氏認為許天若在調戲他,於是兩個人就吵起來了,最後鬧到官府。
到了官府以後,經判定,蔣虞氏認為的調戲行為並沒有獲準審過。幾個月以後,將虞氏再遇許天若,兩人又發生口角,將虞氏當天自盡而死。
當時負責此案的汪輝祖認為距蔣虞氏和許天若最開始鬧矛盾的日期已經過了28天,不屬於「但經調戲本婦即羞忿自盡」,於是定許天若處杖一百,徒三年。蔣虞氏並沒有得到旌表。
嘉慶元年,年老的汪輝祖在病中夢到蔣虞在陰間控告他不予旌表,可見蔣虞氏怨氣之深。
其實汪輝祖的判案並沒有錯,但因當時朝廷大力提倡節婦,使得有些愚昧的婦女以為自殺了,就可以獲得朝廷的旌表,所以才造成蔣虞氏這種情況,當了鬼還執迷不悟。
由此可見清代旗人享受的待遇還真高,旗人的犯罪代價是低之又低,也難怪後世對於八旗子弟詬病很多。而且當時封建社會之下,愚昧婦女太多,所謂的貞潔烈女旌表,更是使不知道多少婦女,白白送了性命,真是讓人唏噓不已。
謝謝觀看宋安之獨家原創文章,專注於明清史及其中國大歷史,喜歡以不一樣的角度來說說那些一成不變的歷史,覺得可以的朋友記得點讚關注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