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在清朝,騎馬進故宮,會有什麼樣的結果?

2020-12-23 琢磨君專欄

文章作者:琢磨君

昨天,一位網名叫「露小寶LL」的女子,在故宮閉館日開著越野車大奔進入故宮,並且將四張配圖背景均為太和門廣場的照片發布到了微博上炫耀,還配上文字「趕著周一閉館,躲開人流,去故宮撒歡兒」。

此種無知又膚淺的行為,在網上引發了軒然大波,更是點燃了公眾的怒火。當天晚上,故宮博物院對此深表痛心並向公眾誠懇致歉,但是網友顯然很不滿意。

人民日報微博更是措辭嚴厲地批評道:「故宮不是開越野的場所,更不是撒野之地。如果說點燃公眾怒火的是特權,那麼引發人們痛心的則是故宮被冒犯。

女子閉館日開奔馳進故宮,這件事引人深思,但是我們再生氣,也不能把當事人怎麼辦。冷靜之餘,琢磨君想到了一個問題:這件事要是放在清朝,後果到底有多麼嚴重呢?也可以換個方式提問:如果是在清朝,騎馬進了故宮,會有什麼樣的結果?

關於這個問題,我們要分兩種情況來分析。

第一、被皇帝賞賜了紫禁城騎馬的特權;

眾所周知,故宮是明朝永樂皇帝朱棣在位時期修建的,距今已經有600多年的歷史。但在明朝時期,百官上朝,是絕對不允許在紫禁城內騎馬的,否則就是欺君犯上的大罪。

但是到了清朝初年,皇帝考慮到滿族是馬背上的民族,又出於籠絡人心的考慮,便開始賞賜那些戰功赫赫、地位尊貴的親王或郡王等大臣,可以在紫禁城內騎馬。清代禮親王昭槤在《嘯亭雜錄》中的記載,賜紫禁城騎馬之制,始於立國之初的順治時期。

康熙間始,年老的高級官員經皇帝特準可在紫禁城內騎馬;年羹堯率清軍平息青海羅卜藏丹津,立下赫赫戰功,得到雍正帝特殊寵遇,也被恩賜可在紫禁城內騎馬。乾隆繼位後,準許貝子以上滿族親貴在紫禁城內騎馬。其實,「紫禁城騎馬」在古代是一種很高的「政治待遇」,是皇帝對大臣的恩典,又稱「賞朝馬」。

但是,大臣們得了便宜,可千萬不能亂瞎賣乖。因為在紫禁城內不準騎馬亂逛,騎馬的路線,都有嚴格的規定。比如說,到了該下馬的地方必須下馬:自東華門入紫禁城者,可騎馬至景運門外之箭亭下馬;自西華門而入者,可騎馬至隆宗門外以南之內務府前下馬。因為紫禁城的景運門和隆宗門是內廷的門戶,再往前面走就是騎馬禁區,更何況離上朝的地方已經很近了。

如果大臣獲得了皇帝的「紫禁城騎馬特權」,但是到了該下馬的地方沒有下馬,會受到什麼處分呢?

電視劇裡面有這麼一幕:袁世凱騎馬要進紫禁城,被大內侍衛攔了下來。侍衛說:「這裡是紫禁城大內重地,武官到此下馬,文官到此下轎,無一例外,這是幾百年的規矩!」由此可見,騎馬私闖紫禁城在清朝時期,是大逆不道的重罪,很有可能要殺頭的。

年羹堯在西北打了大勝仗,居功自傲,盛氣凌人。進京去面見雍正皇帝的時候,年羹堯讓直隸總督李維鈞、陝西巡撫範時捷等跪道迎送,王公以下的官員都在跪拜迎接,但年羹堯安然坐在馬上行過,連看都不看一眼,只是點點頭。

沒多久,君臣失和,年羹堯被雍正帝削官奪爵,列大罪九十二條,賜令自盡。其中大逆罪五條,就包括年羹堯該下馬的時候不下馬,為人過於驕縱張狂,雍正甚至怒批他是「無人臣禮」。

還比如,和珅是乾隆時期的寵臣,他也有紫禁城騎馬的特權,但是他無視禁令,在紫禁城禁區騎馬了。嘉慶皇帝繼位後,將和珅革職下獄,集中清算和珅的罪行,就把這作為了和珅的一大罪狀。《清史稿》記載和珅是:「騎馬直進圓明園左門,過正大光明殿,至壽山口,大罪二」!

所以說,在清朝,大臣若是被皇帝賞賜了紫禁城騎馬的特權,可以在紫禁城一定範圍內騎馬;但到了該下馬的地方就必須下馬,要不然就是忤逆的大罪。

有的時候,皇帝賞賜了特權,大臣還不能順杆子網上爬,能走路就儘量不要騎馬在紫禁城顯擺。

比如說,曾國藩在同治七年12月十四日(1869年1月)的日記中記載:兩宮太后和年幼的同治帝在這一天接見了自己,「是日賞紫禁城騎馬,賞克食。」

而且在接下來的2天內,曾國藩2次被慈禧召進宮問話。但是從第二天開始,曾國藩改用步行進入皇宮,因為他沒有糊塗到真騎一匹馬或坐轎在紫禁城行走,那樣也太居功自傲了!

第二、未經允許在紫禁城騎馬,屬於大逆不道;

對於一般的官員,要是沒有得到皇帝的允許,就在紫禁城騎馬或者坐轎子,那是大逆不道的行為。即便當事人功高親貴,也是要交刑部或理藩院懲處。

比如說,嘉慶年間,有個蒙古部的御前大臣鄂勒哲依圖,自恃地位尊貴,不顧禁令,擅自坐轎入禁門,結果就遭嚴厲處置。清朝宗室大臣奕經,也因為同樣的緣故遭到剝奪職務的處罰。

直到1924年清朝末代皇帝溥儀被趕出皇宮,紫禁城騎馬的這項特權才徹底被廢止。

2013年,「故宮禁車」的這項規定正式施行。當時的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的解釋道:英國的白金漢宮、法國的凡爾賽宮,都不允許車輛穿行,這是一個文化尊嚴的問題。國賓或者外國首腦也不能「走後門」。

許多人都為這位故宮博物院院長的言論點讚,而且他說到做到。2013年,法國總統奧朗德來故宮參觀,一路也是步行參觀的。

這項規定一直被嚴格執行了7個年頭,時至今日的2020年1月17日,竟然又發生了「某女子在閉館日開奔馳越野車進故宮」,實在是令人痛心啊!

正如人民日報點評此事時說:「這裡的一磚一瓦都見證著歷史敘事,一草一木都氤氳著文明氣息。故宮,不容碾壓!

所以說,該女子開車進故宮的行為若是放在清朝,後果是非常嚴重的朋友們,您怎麼看待這件事呢?

琢磨君——弘揚傳統文化精髓,傳播國學經典智慧。

每天學習一點,每天進步一點!

如果您喜歡我們的國學文章,歡迎關注帳號,並在下方點讚、評論、轉發。

文中圖片來自網絡,版權屬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 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故宮上空為何會有那麼多烏鴉?清朝人說,沒有烏鴉就沒有清朝
    清朝皇室很喜歡養烏鴉,這使得故宮上空有非常多的烏鴉。這是怎麼回事呢?清朝是少數民族滿族建立的王朝,滿族人信奉薩滿教。在薩滿教的神諭中,烏鴉是黑色的報警鳥,據說有它在,就能保佑日夜平安。既然是神鳥,又是崇拜的對象,當然就會有許多傳說。最有名的要數「烏鴉救主」的故事。說的是少年努爾哈赤在明將李成梁的府上當差。李成梁對他也不錯,可有一天,李成梁接到皇帝的「密旨」,說夜觀天象,有紫微星下凡,東北有天子之象,命他趕緊滅掉此人。
  • 清朝時期,誰能在紫禁城內騎馬、乘轎?只有三種人可以
    在清朝時期,紫禁城是皇帝們居住、辦公的地方,也可以說是整個朝廷的心臟。在皇權至上的封建時期,皇帝是天下的主宰,因此在紫禁城並不是誰都可以騎馬、乘轎的,只有經過皇帝批准的人,才能這麼做!那麼都有那麼些人可以這樣做呢?
  • 上新了故宮,穿越清朝,看紫禁城皇子是如何修煉成學霸的!
    《上新了故宮》是十分有創意的節目,選角、形式都十分新穎,有年輕演員鄧倫和周一圍這對常駐的「故宮兄弟」,還有故宮博物院工作人員和專業人士負責講解文物知識,就連故宮喵也沒閒著,開闢了一個全新的「御貓說」板塊,為我們科普一些文物和歷史背景小知識,讓觀眾直呼過癮,節目的文學底蘊和美學積澱一下就彰顯了出來,讓古老的故宮煥發出了新的意趣。
  • 清朝時裝壓歲錢的紅包什麼樣?
    金龍鈕「皇后之寶」節日典儀最「貴」的儀式與最樸素的願望  這群大清朝最尊貴的人們,曾在紫禁城中哭過、笑過、成長過,那麼他們被「奢侈品」包圍下的生活是怎麼樣的?皇帝坐擁天下,什麼樣的生日禮物會得到他的歡心?他們過年會發壓歲錢、貼春聯嗎?帝後大婚,會不會也要送嫁妝、收彩禮呢?這些問題的答案,統統可以在此次展覽中找到。
  • 魯迅先生當年曾去故宮內庫翻麻袋找寶貝,結果是……
    詩曰:虢國夫人承主恩,平明騎馬入宮門。今有某家孫媳婦,太和門前曬大奔。這位前空姐、現豪門媳婦引發的故宮輿情,至今還在持續發酵,她背後的家族估計掐死她的心都有了。一方面,網友們深挖這位「露小寶LL」的背景家世、名表豪車、9萬每平的豪宅……另一方面,故宮此前各種各樣的管理漏洞也被翻出很多。且說其中一件:2011年,一個小毛賊白天進故宮後找了個房間藏好,到晚上出來輕易就偷走了9件展品,然後輕易地翻圍牆便逃走了。一句話,故宮安保簡直形同虛設。
  • 故宮為什麼又叫紫禁城?故宮裡有條人工河,它起著什麼樣的作用?
    導讀:故宮為什麼又叫紫禁城?故宮裡有條人工河,它起著什麼樣的作用?今天小編給大家聊聊坐立在北京的故宮,這座舉世聞名的建築出現在明朝,當時明成祖朱棣把都城從南京搬到了北京,然後修建了故宮,故宮的另一個名字便是紫禁城,一方面要完成朱元璋的遺願,另一方面天子守國門,所以把都城遷往北京,明朝的文化深受漢朝的影響,所以故宮的建築多採用紅色。
  • 《上新了·故宮》百年前皇家地暖什麼樣?
    探秘故宮神秘,發現皇室趣味生平,於愛奇藝獨播的《上新了·故宮》每次都讓觀眾過足了癮。江南風格北用,舞美奇觀大戲臺的獨創,都讓人對清朝帝王家的生活好奇不已;尤其是清末時期,西方文化衝擊下宮裡人們的日常更讓人神往。
  • 老照片,原來清朝人是這樣騎馬的,和清宮戲裡的有點不一樣啊
    在古時馬是重要的交通工具,在清朝的時候文官大多坐轎,武官則騎馬。圖為一位清朝朝廷大員騎在馬上,前面還有牽馬的,好不威風。清朝由於是從馬上得的天下,為了使旗人子弟不丟棄騎射的本領,規定文武官員,特別是武職官員,只準騎馬不許乘轎,「親王、郡王、大學士、尚書準其坐轎;貝勒、貝子、公、都統及二品文職大臣,俱不準坐轎,違者交部治罪,斷不寬宥。」圖為一位騎馬的朝廷官員。
  • 百年前的故宮是什麼樣子?和現在的故宮完全不一樣,一片荒涼
    百年前的故宮是什麼樣子?和現在的故宮完全不一樣,一片荒涼說到我國那些出名的名勝古蹟,故宮想必該當首屈一指吧!故宮位於北京市中心,是無與倫比的古代建築傑作,也是世界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築群,有「世界五大宮之首」。
  • 故宮又上熱搜!這次是轎車直撞故宮東華門,你們還記得開進故宮的大G...
    昨日,有自媒體消息稱,有一輛轎車撞上了故宮東華門,而且有門釘損壞。目前肇事司機已被警方帶走,事故原因還在進一步調查中。此消息一出,立馬登上了微博熱搜,看到故宮兩個字,可能大家的第一反應想到的是前不久開進故宮撒野的那輛大G,也沒有給全國網友一個交代呢,這不,又來了一個夜闖東華門的。東華門被撞,這大概也是600年來故宮的頭一遭。
  • 故宮遊玩,如果這些景點你沒注意到,那你可能白來了
    故宮對大多數中國人來說都不陌生,它是中國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舊稱紫禁城,位於中軸線的中心。故宮的設計也是嚴格按照封建宗法禮制設計規劃的,總體上體現的是古代儒家思想。所以,來故宮遊玩這些小物件是否被你忽視了?
  • 故宮有九千房間 清朝皇帝在哪裡睡覺?在哪裡辦公?
    故宮,即紫禁城,是明清兩個王朝的皇宮。故宮很大,光是建築面積就有15萬平方米,房間則有9000多間——假如皇帝心血來潮,每間房子睡一晚,他得花3年時間,才能將每一間房子睡遍。那麼,故宮那麼大,清朝皇帝都是住在哪間房呢?
  • 故宮又有一處絕美打卡地開放了!您進午門往東路走
    迄今為止,故宮裡已經有了8家風格不同、但同樣美侖美奐的書店,都是由故宮出版社經營管理的直營店。它們分別是摛藻堂故宮書店、景仁宮故宮書店、文華殿故宮書店、齋宮故宮書店、珍寶館故宮書店、鐘錶館故宮書店、鍾粹宮故宮書店、箭亭故宮書店。京範兒有幸提前體驗了一下箭亭故宮書店,這裡有多少樂趣呢?
  • 故宮六百年|楊原:穿越回清朝,紫禁城裡的真實生活是怎樣的
    北京社科院滿學所助理研究員楊原先生的《如果故宮會說話》一書於2020年4月出版,楊原還是《上新了!故宮》歷史顧問。在書中,楊原通過清宮檔案等一手資料,還原了歷史現場,為我們揭示了御花園、鍾粹宮、永壽宮、承乾宮等30處故宮打卡勝地背後的隱秘故事,替故宮說出它不曾說出的秘密,讓沉默莊嚴的故宮變得可親可敬。明亡清興,故宮建築經歷了怎樣的變化?
  • 如果你是清朝皇子,能接受這種教育嗎?
    呵呵,還有體育課等著皇子們呢,下午開始練習騎馬射箭。看看,皇子們一年到頭就只休息五天。恐怖吧?再看看皇子們學些什麼。皇子們都有可能接班當皇帝,所以,現任皇帝,作為父親,對皇子的學習內容很重視。皇子們要學習《論語》、《大學》、《資治通鑑》、《朱子家訓》,每位皇子都有一位老師,老師們也很負責,除了這些課程,還會額外增加一些自認為對皇子們有用的知識,上好這些課程以外,皇子們還不能忘記自己的民族身份,還要學習滿文。皇帝培養皇子是為了他們接班,將來成為一名優秀的皇帝,所以要求皇子們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書房上完這些課以後,還要上體育課,他們的體育課就是騎馬射箭、武功、拳術、刀劍、鳥槍等。
  • 前有大G進故宮,後有夜撞東華門!600歲的故宮,居然這樣慶生?
    城樓面闊5間,進深3間,四周出廊,梁枋繪有墨線大點金旋子彩畫。在清朝初期時,這裡可不是誰都可以走的,當時只準許內閣的官員出入。乾隆年間,又特許年事已高的一、二品大員出入。光緒帝師翁同龢每天就是通過東華門進宮上班的。而且皇帝外出巡訪走的也是東華門。在清一朝東華門因多次當做運輸清朝皇帝靈柩的門庭,而被稱為「鬼門」。
  • 瀋陽故宮、北京故宮、臺北故宮三個故宮各有什麼特色?
    經過十一年的修建,北京故宮建成,朱棣也終於圓了他回北京的夢。故宮大多修建寬大壯麗,這樣才能顯示出天子的尊貴和氣派,唐初駱賓王有詩云:「山河千裡國,城闕九重門。不睹皇居壯,安知天子尊?」,這正是要通過故宮的氣派來顯示皇家的無上尊貴。
  • 揭秘:北京故宮與臺北故宮相比較,哪個故宮收藏的文物更有價值?
    洛陽附近還有一座帝陵,有沒有盜掘過就不知道了。新任故宮院長給我們做過報告,說故宮新任領導一上任,第一件事情就是清點文物,花了一年時間,清點出186萬件。他任內做了幾件大事:一是改造椅子、廁所等基建設施方便遊客;二是大量庫存文物重見天日,並擴大開放面積;三是禁止機動車進故宮城牆內,外國領導人也不例外;四是用VR技術打造數字故宮,向遊客展示未開放區域。
  • 故宮中有一扇門被稱為「鬼門」,門上謎團至今未解
    故宮是每個到北京旅行的遊客必去的景點之一。作為明清兩朝的皇宮,故宮是當時國家權力的核心,也是後宮中宮鬥的主戰場。因此,以前這裡經常會發生各種非正常死亡的事情。所以,民間就有許多關於故宮中離奇古怪的傳聞。
  • 雖然你去過故宮,但你知道故宮為什麼會火嗎?
    說到故宮其實有個不為人知的歷史遺留問題它為什麼這麼火?>最多的時候故宮有308口這樣的大缸這就是故宮防火的後備軍:水缸方陣但是歷史證明:三十個大水缸結果大家慌得一比一群人不得已跑到金水橋上哼哧哼哧地「鑿冰一尺」大半天才取到了水事後大家點燃一支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