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你去過故宮,但你知道故宮為什麼會火嗎?

2020-12-20 雲自媒在線

今天要講的

是一個知名的古代網紅打卡點:

故宮

說到故宮

其實有個不為人知的歷史遺留問題

它為什麼這麼火?

或者說,故宮為什麼著過這麼多次火?

根據沒有精確到個位數的記載

故宮建成600年

著火百餘起

這是個啥概念?

上下五千年加起來

皇宮著火次數也不過兩百起

故宮就佔據了半壁江山

真是防不勝防啊(範偉口音)

故宮這麼容易火

難道是因為紫禁城紅得發紫

帶著這樣的問題

在一個夜晚

緊皺眉頭的我翻開歷史一查

有關故宮的火

滿本密密麻麻寫的都是

搞笑

搞笑得發騷

比如說故宮防火主力

吻獸方陣

那是故宮剛建成的第二年

一個吃瓜的夏天

空氣中還殘留著甲醛

突然天空一道閃電

以迅雷不及救火之勢

一下子劈中了故宮

把最重要的三大殿

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燒了個精光

辛辛苦苦裝修了十四年

一夜回到開工前

作為當時北京夜空最亮的那顆星

故宮的建築群又高又密

很容易就遭雷劈

於是優秀的大臣們

你拍一我拍一

絞盡腦汁替皇帝解決問題

除了提出多喝熱水

和遠離那些勸他大度的人

熟讀四書五經的古人

獻出了來自遠古的大招:

吻獸防火法

吻獸

常年張開魔鬼大嘴

一個不折不扣的吃貨

吃貨,也能吃火

從周朝開始古人就相信

只要將吻獸安排在屋脊上

這個家庭就基本告別天雷地火了

那吻獸,到底是個什麼樣?

這東西有的像鳳凰

還有的像朱雀孔雀

一句話,大都是一個鳥樣

然而明朝的建築師

上看下看左中右看

總覺得吻獸有種違和感

一副鳥樣的吻獸怎麼看怎麼彆扭

本著「要大要奔放要如意吉祥」的原則

將吻獸升級成了吻獸plus:龍吻

也就是現在故宮宮殿上的那個樣子

龍吻,高三米寬兩米重達四噸

所以通常用鐵絲系住龍吻

鐵絲一端固定連入屋脊

另一端像天線伸向天際

看到龍吻的造型

有些優秀的課代表

估計已經激動地站起來了

這可不就是避雷針嘛!

我泱泱大國領先了富蘭克林3個世紀!

坐下,你們先坐下

問題就出在這裡

吻獸伸出了手一枝獨秀

確實是引到雷了

然而

另一頭卻沒、有、接、地

沒有接地處理啊朋友們

天雷全引到木頭上了

這樣一來不但沒能防火

反而更容易著火

這是一種什麼樣的精神

一種毫不利己專門利人

犧牲小我成全大家的大無畏精神

吻獸防火,失敗

但大家別笑得太早

還有更搞笑的

接下來是黑瓦方陣

故宮這麼容易上火

有個很重要的原因:缺水

然而古人的迷信是認真的

他們掐起小拇指一算

防火救災看五行

一道行是一道關

按照五行說法

水為北方為玄武為黑

黑色就代表水

所以黑瓦就能防火

簡直有理有據令人信服

所以為了鎮住藏書最多

防火形勢最為嚴峻的文淵閣

在整個金燦燦的故宮裡

有一處屋頂偷偷地焗了油

全部都換上了黑色琉璃瓦

然而受過九年義務教育的我們

稍微動動腦筋就會明白

黑色吸熱的呀

史冊記載

1449年,文淵閣大火

黑瓦防火,接著失敗

故宮防火還有個方法:

藻井

這裡先科普一個小知識

故宮的宮殿採用是重簷結構

重簷到底有什麼用

古人說得很清楚:

「重簷,謂就外簷下壁復安板簷

以闢風雨之灑壁」

就是說兩層屋簷能防灑壁

可以起到保護木構件

和炫富的作用

但同理可得

重簷防住不只是灑壁的風雨

還有救火的潑桶大水

防火滅火,只能從內部抓起

於是古人抬頭45度仰望天花板

打了個響指:

那就在室內放口藻井吧

正如獵豹不是豹,熊貓不是貓

藻井其實也不是真的水井

更像是一個吊頂

我來給你們解釋解釋

藻井的「井」是「東井」(中間圓體部分)

東井,其實是二十八星宿裡的水星

可以說是國產的水桶座

藻井的「藻」也就是「水藻」(旁邊的花紋)

通常是蓮、菱等隨風搖擺的水草

也象徵著滾滾長江東逝的水

所以蠻不講理只迷信的古人相信

水藻加東井

「所以厭火也」

然而有個事實被忽略了

藻井是木質的呀

而且上了一層又一層的桐油

水往低處流,火往高處走

一旦屋內起火

有了這層木質天花板

基本相當於火上澆油

弄不好整座宮殿都會全部垮掉

藻井防火,還是失敗

說到這裡有人一定跺腳:

皇宮用點水怎麼了,怎麼了?

水還是有的

水缸也是有的

故宮宮殿70餘座

每個殿門前都有口水缸

稱作「太平缸」或者「吉祥缸」

最多的時候故宮有308口這樣的大缸

這就是故宮防火的後備軍:

水缸方陣

但是歷史證明:

三十個大水缸

都不如一個司馬光

一個一個都是特麼的智障

史料記載

光緒十四年,貞度門大火

大家吃完火鍋唱著歌兒

到大水缸裡取水

一伸手渾身就僵硬了

哎呀媽呀

吉祥缸裡的水結冰了

原本以為是早有妙計

結果大家慌得一比

一群人不得已跑到金水橋上

哼哧哼哧地「鑿冰一尺」

大半天才取到了水

事後大家點燃一支煙

默默地看著門口的大缸

總結出一個深刻的教訓:

一缸熱水,宮中常備

於是一到冬天

大家就劈柴燒火在缸底加熱

這就是著名的

故宮失火先燒一鍋

滅火??

滅火,那是不著急的

水缸防火,依舊失敗

所以可以這麼說

著火,都是實力

滅火,全憑運氣

故宮之所以火

全都特麼是自己作

不過

科技在進步時代在發展

進入20世紀以來

故宮卻很少很少發生火災

不知道你有沒有託起雙下巴想過

在全球變暖的今天

故宮為什麼突然不再著火了呢?

關於這個問題

其實歷史書裡也早寫了

因為1911年孫中山

發起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

大,清, 涼 , 了

相關焦點

  • 你知道古代故宮為什麼不種樹嗎?
    為什麼不出去看看呢?中國是一個擁有5000年文化歷史的古國。它的博大精深和悠久不是一兩張圖或者書所能表達的。個各省市都有自己的名勝古蹟。而這些古蹟中最著名的是北京故宮博物院。"紫禁城"自建成以來已有近700年的歷史了。更特別的是明清時期,他是幾十位皇帝的家。很多人都對這個地方很好奇,想看看皇帝的宮殿到底是什麼樣子?所以我們就來到了這裡。
  • 這家咖啡館以故宮命名,如今火爆京城,你會去「打卡」嗎?
    不過如果讓人們選擇去一座一線城市遊玩的話,相信很多人都會選擇去北京吧,因為北京不但是我們國家的首都,還是很多年輕人追夢的地方。並且這裡還有著世界文化遺產之一的故宮,很多去北京遊玩的遊客都會選擇去故宮參觀一下。
  • 南京明故宮比北京故宮還大,但為什麼沒有人去呢?
    北京作為首都,北京故宮更是中國的代名詞,畢竟這裡曾經有24位皇帝執政並且在這裡生活。同是故宮的南京故宮卻被稱為中國最「委屈」的故宮,你知道為什麼嗎?南京故宮,建立於明朝時期,並且從朱元璋開始的三位皇帝分別在這裡生活了54年之久。南京故宮當時耗時26年才建成,總面積也比北京故宮大30萬平方米,如今已有600歲。當時的明故宮非常的輝煌氣派,甚至比北京故宮的建築更加華麗和輝煌。但是如今一眼望去卻儘是一片悽涼之景,不禁讓人感嘆物是人非。
  • 《了不起的故宮》:走,一起穿越去「建」故宮吧
    01 害怕帶孩子去故宮怎麼辦? 如果說,有什麼地方是一定要帶孩子去,卻又害怕帶孩子去的,估計故宮會是其中的一個。因為缺乏相關的專業知識,進入類似這樣的「活文物」參觀,總會讓父母覺得知識量不夠,因為故宮背後的故事和文化,的確不是三言兩語能說得完,更何況還要用孩子們易懂的方式表達出來。
  • 中國除北京故宮之外,還有其他三大故宮,你知道在哪嗎?
    說到故宮,相信大家都會很熟悉,很多朋友都已經去過故宮了,我們都知道故宮位於北京,但實際上中國有四個故宮,你知道另外三個故宮在哪裡嗎?今天,我想向你介紹這三個紫禁城。首先,南京故宮又稱明故宮、南京故宮,是明朝首都應天府的皇宮,前後歷時20多年,佔地面積101.25萬多平方米,它是中世紀世界最大的宮殿建築群,被稱為「世界上第一座宮殿」,作為中國古代都城建築的大師,南京故宮承襲了明官建築的母系北京故宮。
  • 你去過故宮嗎?那你知道它為什麼又被稱為紫禁城嗎?
    故宮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古建築之一。北京故宮於明成祖永樂四年(1406年)開始建設,以南京故宮為藍本營建,到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成。它是一座長方形城池,南北長961米,東西寬753米,四面圍有高10米的城牆,城外有寬52米的護城河。
  • 10年去故宮100多次,這位在故宮錄抖音的大叔被200萬粉絲默默愛著
    物道君語:大家這三天應該都沒心思上班了吧,計劃好五一去哪玩了嗎?如果故宮不是人太多,物道君也想再去一趟。你去過故宮嗎?物道君問你幾個故宮的小秘密:乾清宮曾經放了27張床。皇帝一個人為什麼要睡那麼多張床?隆宗門匾額的左邊插著一個箭頭,誰射上去的呢?
  • 浙江的山寨故宮,門票比真故宮還貴,為什麼遊客還去
    近幾年來,我國人民的生活水平都是由於國家的發展而提高的,所以很多人都想在閒暇時間出去參觀,很多人選擇名勝地遊玩,很多人去看古代建築,體驗人們的生活,說起遺蹟,很多人都想去故宮看看,以前的皇宮是很多人的夢想,其實我國的橫店有假故宮,為什麼小編會提到呢?
  • 《上新了故宮3》開播,鄧倫帶你長知識:你知道故宮中心在哪嗎?
    2018年,第一季《上新了故宮》上線,讓更多觀眾認識到了這一座偉大的中國古代建築群。與此同時,也帶大眾走進了那些未經開放的區域,見證了一個時代的印記。新一季的《上新了故宮》已經開播,在第一期的節目中,鄧倫、聶遠、張魯一就給大家帶了了新的知識點,一起來看看吧!故宮的中軸線中軸線是永樂時期確立的,是故宮這座偉大的木質結構建築群始建的基礎。
  • 第一次去故宮,該怎麼玩呢?
    故宮,明清兩朝的皇家宮殿,舊稱紫禁城,位於北京中軸線的中心,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古建築之一。今天,咱們舊來聊聊,第一次去故宮需要注意什麼?首先交通,來北京,最好的交通是什麼,知道嗎?
  • 像故宮文創那樣火,你的產品應該怎麼做?
    冬至日將近之時,一篇關於故宮的文章被送上熱搜,正午十二時故宮乾清宮「正大光明」牌匾被金光點亮。據了解,北京位於北緯39°56′,每年冬至正午十二點,陽光會通過乾清宮門前地面反射到「正大光明」牌匾上,自左向右自西向東,五條金龍依次點亮,散發出金色的光芒,場面十分壯觀。讓人不由對古人的智慧、對天機的把握心生佩服。
  • 遼寧被忽略的故宮,是中國關外唯一的皇家建築群,你聽說過嗎?
    即將開啟五一小長假啦,不知道此時此刻的你是在辦公室等待下班,還是已經出發在路上了呢?隨著國內疫情的好轉,人們逐漸走出家門欣賞祖國的大好風光了,這個五一你會出門旅行嗎?今日打開百度網頁,2條跟旅遊相關的信息上了熱搜,其中一條是「五一預計發送旅客超1.17億人次」,另一條是「故宮五一假期門票全部售罄」,雖然旅遊人次不如往年多,但人們對故宮的喜愛還是一如既往。故宮,我們都不會覺得陌生,也是許多人嚮往的的地方,所以600多歲高齡的故宮總是能驚豔人們的目光,吸粉無數。
  • 在故宮吃一頓「慈谿發明的萬壽菊花鍋」要人均200,你會去吃嗎?
    在故宮吃一頓「慈谿發明的萬壽菊花鍋」要人均200,你會去吃嗎?要說現在最火的IP是什麼,絕對是「故宮」!自從下雪以後,就不停的被「故宮」刷熱搜,這不前兩天,「故宮火鍋」繼「故宮彩妝」「故宮咖啡」後又相繼火爆起來,故宮的火鍋預定,據說已經排到了4月,可想而知在故宮吃一頓火鍋是有多麼的火爆!而且這頓火鍋還是以御膳房的標準來做的,還有當年慈禧最愛吃的「萬壽菊花火鍋」,在故宮內的角樓餐廳,只有晚上才接待客人!
  • 我國著名的4大故宮,除北京故宮外,其它三個故宮在哪裡呢?
    中國著名的4大故宮,除北京故宮外,其它三個故宮在哪裡?你知道嗎?我國的故宮有四個,但事實上我們很多人都只知道北京的故宮,它是我國古代建築的代表,很明顯其他的故宮沒有北京的名氣高,那麼除了北京的故宮,你知道其它三個故宮在哪裡嗎?今天就來跟我一起來看看這三個故宮吧。第一個是南京故宮。從名字上就知道它在南京,雖然名氣比不上北京的故宮,但是人家也是有著「世界第一宮殿」的美稱,而且與北京的故宮還有一定的淵源。
  • 故宮最火的麵條,吸引了大批遊客,88元讓你享受皇家待遇
    故宮最火的麵條,吸引了大批遊客,88元讓你享受皇家待遇2.故宮旅遊必吃的牛肉麵,88一碗吃的人很多,這錢花得不虧北京是我國的首都,也是旅遊必去的城市之一。北京有許許多多的名勝古蹟,其中最著名,也是最恢宏的古蹟就是故宮博物院。故宮博物院本身就是一個極具價值的古建築,裡面收藏了歷朝歷代各種各樣不同種類的文物。因此逛故宮博物院,你不僅可以感受明代的建築風格,感受古人的鬼斧神工,也可以了解我國這麼多年來不同時代的文化。
  • 北京故宮、瀋陽故宮、臺北故宮,他們都是做什麼的你清楚嗎?
    說起故宮,在我們的腦子裡第一反應就是北京故宮了。北京故宮被譽為世界五大宮之首還是國家5A級旅遊景區,1961年被列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北京故宮,值得每一個國人去自豪。
  • 最年輕的故宮——臺北故宮
    都說去臺灣一定要去臺北故宮博物院看看這些國寶。中國的四大故宮中,臺北故宮算是最年輕的後起之秀了,雖然比起北京故宮還是稍微遜色一點,但是名聲卻比大陸南京故宮和瀋陽故宮更為流傳廣泛、深遠。這個和其中保存的國寶有分不開的必然聯繫,當然也和他本身的建造歷程有很大的聯繫。臺北故宮的建造臺北故宮博物院又稱臺北故宮,中山博物院。
  • 故宮有3個地方遊客好奇又害怕,第一個是珍妃井,你去過嗎?
    文/隨風飄散故宮有3個地方遊客好奇又害怕,第一個是珍妃井,你去過嗎?相信現在有很多人都應該知道在古代的時候皇宮裡面死去的人的是非常多的,尤其是後宮這個地方,古代有些女人為了爭寵,想出了很多毒計將自己的對手害死了,所以很多人都說後宮的水是非常多的,而這裡的陰氣也是非常的重,不過即使這樣,現在還是有很多人都會故宮感到非常好奇,所以每年都有很多人都喜歡到故宮遊玩。
  • 為什麼我去故宮人山人海,你拍照卻空無一人?是不是周一閉館拍的
    故宮又上了熱搜,這次是因為「露小寶LL」奔馳大G的拍照風波。我把我拍的故宮照發了朋友圈,呼籲大家文明拍照,有人質問我:「你老實交代,你是不是也是周一閉館時進去拍的?」「為什麼我去的故宮是人山人海,你去的就空無一人?」
  • 去北京故宮旅遊,周一建議不要來,你知道有什麼講究嗎?
    如果你不出去走走,你就會以為這就是世界。很多人會疑惑,故宮為何選擇周一閉館?有兩個原因。首先,作為景區,當地遊客流量大,由此帶來的垃圾、噪音等環境危害會更大。尤其是享譽全球的故宮博物院,每天早上開門納客到晚上,裡面的古建築都喘不過氣來,通過閉館一天,可以延長景區的可持續壽命。其次,周一閉館也是世界各國博物館的默認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