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第一季《上新了故宮》上線,讓更多觀眾認識到了這一座偉大的中國古代建築群。與此同時,也帶大眾走進了那些未經開放的區域,見證了一個時代的印記。
新一季的《上新了故宮》已經開播,在第一期的節目中,鄧倫、聶遠、張魯一就給大家帶了了新的知識點,一起來看看吧!
故宮的中軸線
中軸線是永樂時期確立的,是故宮這座偉大的木質結構建築群始建的基礎。
紫禁城的中軸線從南往北依次坐落著午門、太和門、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門、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欽安殿、神武門等重要建築。
在節目中,也提到了:中軸線不僅是紫禁城的中軸,也是北京城的中軸。
故宮中心
說到故宮的中心,很多人會想到上文提及的的中軸線。事實上,故宮的中心也確實位於這條線上。
很多人都知道,太和殿位於故宮的中軸線,太和殿又稱金鑾殿,是很多古裝劇中早朝的地方。可在實際的運用過程中,太和殿其實是重大典禮舉行的場所,運用次數很少。
在中軸線上,太和殿的位置極為顯眼,可以說是故宮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不過,從測繪學的角度上來看,整個紫禁城的幾何中心並非於此。
由整體而言,紫禁城的比例大概是9:7(961米:753米),學術界有一種說法是,將故宮平面圖沿著對角線連接四個角樓,就可以找到紫禁城的幾何中心點。
按照相應的比例尺,便能計算出幾何中心點與中和殿丹陛石(又稱陛階石,是古代宮殿門前臺階中間鑲嵌的那塊長方形大石頭,是中國帝王身份的象徵)距離為11.6米。
這個位置剛好處於中和殿、保和殿中間。現在,你知道故宮的中心在哪裡了嗎?
中軸線唯一的神殿
欽安殿位於中軸線的後方,也是這條線上唯一的神殿。從落成至今的600年裡從來沒有被毀壞過,從明朝永樂年間到清末到今天,都可以清晰看到紫禁城的時間在延續,也因此在這裡保存了600年來不同時期的文物。
在欽安殿中正中間的神龕裡供的是玄天上帝的銅像,他所向披靡、戰無不勝,是北方的戰神也是水神,可以保護紫禁城不受火災。
當年,永樂皇帝天子守邊,就把這個神請到這裡是保衛邊疆,也有守護紫禁城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