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新了故宮》知識點歸納,知道這些遊玩才有意思

2020-12-24 瞭望寰宇V

在我們中國因為土地面積廣闊,擁有特別多的景點,如果說哪個最有名的話,那一定就是故宮。不光是從他的名氣或者是它的文化,完全不輸於任何一個其他的地方。很多人到北京旅遊,首先第一個去的就是故宮,故宮的面積很大,但是他的門票費用只要60元,確實很實惠。

隨著《上新了故宮》的熱播,讓很多人都知道了故宮鮮為人知的一面,也揭開了故宮的神秘面紗,也重新讓我們認識了故宮,那對於故宮,我們該怎樣遊玩呢?

第一位住進故宮的皇帝

首位住進故宮的皇帝是燕王朱棣,換句話說,是燕王朱棣用自己的雙手締造了故宮的輝煌。故宮在之後歷經明清兩朝500年風吹雨打的洗禮,見證了兩個朝代的興衰與近代各方軍候割據的混亂。無論是故宮的建築或者是故宮的歷史,一樣值得我們當代人去欣賞和讀懂。

如果你愛文物、愛建築、愛看展,那故宮一定是你的最佳選擇,故宮是有最高客流限制的,限流上線是8萬人。故宮的門票需要提前在官網預定。一般情況下大部分遊客和旅行團都是按照故宮中軸線遊覽一圈。但是如果想要精華遊的話還可以去中軸線兩邊的如鐘錶館等展館進行遊覽。中軸線遊覽時間約3小時,加上旁邊的展館則需要大半天時間。隨著幾部熱播的宮廷劇播放,故宮讓大家越來越嚮往。

故宮你不知道的地方

故宮四大花園都有數不盡的風花雪夜、哀怒冤讎。西花園--建福宮花園,是乾隆帝的最愛,可惜原址被燒毀,如今世人眼中只是1:1複製品,遺憾的是這裡不對外開放;慈寧花園,是後宮佳麗3千放風的地方;寧壽宮花園,這是乾隆親自督建,神秘之地。御花園,大家最熟悉了,皇帝風花雪月之地,選妃子多半在此。

故宮四大戲臺

清宮戲是清朝的皇帝和後宮最為迷戀的節目,故宮有四大戲臺:暢音閣戲臺,專為重要節日所用,類似央視的春晚舞臺,最為宏偉壯觀;倦勤齋戲臺,是皇帝的專場戲臺;長春宮戲臺。又稱為暖臺,顧名思義,冬天看戲比較好。漱芳齋戲臺,宮中常用的戲臺。

紅牆碧瓦,深宮大院,故宮的一年四季都是美的。故宮最好看的時候,要麼是雪景,要麼就是藍天,建築的華麗壯觀,是照片拍不出來的,非常的大,一入宮門深似海,感嘆當時紫禁城深牆大院的束縛。「燦爛故宮遺聖址,輝煌史冊載英名。」故宮作為中國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其內發生過太多的故事。

相關焦點

  • 故宮未開放的40%,這些沒人進去過的區域,才是真正的故宮
    故宮未開放的40%,這些沒人進去過的區域,才是真正的故宮提起和旅遊有關的一些話題,相信很多人應該也都是有關注過不少的吧,畢竟在網上與之有關的話題會讓人熱議的方面還挺多,旅遊不僅能放鬆心情,也可以讓人很好的開闊眼界。
  • 《上新了·故宮》開啟故宮禁地
    一直作為別人鏡頭裡的「麻豆」的故宮如今終於主動出擊當上了「設計師」——故宮博物院首次以出品方身份打造的文化節目《上新了·故宮》上周六正式開播。節目中,演員鄧倫、周一圍擔綱故宮文創新品開發員,跟隨故宮專家、品牌設計師一起進宮識寶、穿梭古今。首期節目向觀眾展示了神秘的乾隆花園,探尋暫未對公眾開放的倦勤齋的故事。
  • 《上新了故宮3》開播,鄧倫帶你長知識:你知道故宮中心在哪嗎?
    2018年,第一季《上新了故宮》上線,讓更多觀眾認識到了這一座偉大的中國古代建築群。與此同時,也帶大眾走進了那些未經開放的區域,見證了一個時代的印記。新一季的《上新了故宮》已經開播,在第一期的節目中,鄧倫、聶遠、張魯一就給大家帶了了新的知識點,一起來看看吧!故宮的中軸線中軸線是永樂時期確立的,是故宮這座偉大的木質結構建築群始建的基礎。
  • 故宮,上新了!不急,等你,等春暖花開!
    毛嘉為我們講述了《上新了,故宮》製作的幕後故事,讓我們看到青年團隊的熱血和衝勁:鑽研故宮的學術問題,相互討論、分享,把學習到的知識消化成年輕人能夠理解的語言,並找到合適的方式進行調整和輸出。 如果生活給了我們一些謎團,我們需要更有耐心去解這些謎,在這個過程中學習是永遠不能停歇的,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職場。
  • 《上新了故宮》第三季首播,鄧倫的加入,給節目塗添幾分色彩
    10月24日,觀眾期待已久的《上新了故宮》第三季第一期節目終於播出了!2020年是故宮博物館成立95周年。這座充滿歷史韻味的宏偉建築,凝聚了前人細緻的雕琢和心血。《上新了故宮》作為中國第一個文化季播出節目,很好地將故宮文化遺產融入綜藝節目模式。
  • 故宮遊玩,如果這些景點你沒注意到,那你可能白來了
    故宮對大多數中國人來說都不陌生,它是中國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舊稱紫禁城,位於中軸線的中心。故宮的設計也是嚴格按照封建宗法禮制設計規劃的,總體上體現的是古代儒家思想。所以,來故宮遊玩這些小物件是否被你忽視了?
  • 初中英語語法知識點的歸納方法
    初中英語對以後的英語學習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所以對初中的英語知識點要進行充分的歸納複習,只有不斷擴充自己的英語知識結構,才能系統的、整體掌握英語語法。語法是組成句子的基本架構,很難想像一個不懂語法的人,能說出一口地道、無誤的英語口語,能看懂英文文章,能進行英語寫作。
  • 特級退休老師整理:小學六年級數學知識點歸納!考試就考這些
    特級退休老師整理:小學六年級數學知識點歸納!考試就考這些數學在大部分人的眼中是一科較難的科目,並且跟隨年級的增長也逐步變難,正因為這樣數學是被拉分的科目。好多學生以為數學就是練習,以為練習好多,得分就會升高。
  • 說明文知識點歸納
    說明文知識點歸納: 常見的有列數字、作比較、舉例子、打比方、分類別、作詮釋、下定義、列圖表、引資料  摹狀貌二:說明順序:  時間順序  空間順序   這些詞語不一定在一個段落,也可能在幾個段落中出現。說明的內容指的是說明的具體的內容,比如「---的構成、原理、製造方法等等」說明對象就是一個事物或者是事理。如說明對象是故宮博物院。5、說明文中這個詞能不能去掉?為什麼?
  • 《上新了·故宮》睡衣眾籌破800萬 利潤反哺文物
    鄧倫徜徉故宮為觀眾介紹歷史(本文原標題為:《上新了!故宮》利潤將反哺文物修復)新京報12月12日報導 近年來,曾經遙不可及的故宮博物院,卻變成一時無兩的「網紅」,接連推出的一系列周邊產品,如擺件、書籤、首飾、趣味插畫等,都紛紛成為網絡的熱賣單品。據悉,從2012年到2017年年底,故宮文創產品已經突破了一萬種;2015年的銷售額就突破十億元。而近日在北京衛視播出的《上新了!
  • 故宮「上新」:您有一把金鋤頭,請注意查(看)收(藏)
    儘管他們中許多,會拿著故宮版的「金鋤頭」,喝一杯角樓咖啡、感慨下「延禧攻略」……從簡單的旅遊,到變成內心中印證著各種知識點或槽點的朝聖,故宮的許多遊客,內心的微妙變化,讓這個宮殿不再是一排排房子、各種文物和沉甸甸的歷史。故宮也在反覆刷新著自己的存在。
  • 故宮院長為孩子「量身打造」啟蒙繪本,2000多個知識點的趣味歷史
    中國的鄉村教育強了,國家教育才會強,鄉村才有可能振興。」「我一直希望農村教育、鄉村教育,能夠有所改變。中國的應試教育,幾乎每個人都討厭,學生討厭、家長討厭、教育部門討厭,但是沒有人在改變,而且這個改變都是在口頭上改變,而中國的鄉村教育可能是我們中國教育改革最大的突破點、薄弱點。」
  • 為什麼去故宮遊玩一定不能走回頭路?其實也是為了遊客著想
    具有600多年歷史的故宮是我國現存的瑰寶,這些龐大的宮殿群吸引了許多遊客前來遊覽,其中對於遊覽路線有個講究,那就是在故宮遊玩都不會走回頭路,如果走回頭路會發生什麼事情呢?試想下,故宮是個佔地面積72萬平方米的龐然大物,目前對外開放的區域大約佔80%,也就是說,開放的區域佔地面積為60萬平方米,如果只是走馬觀花的遊覽下,不需要多久就可以遊覽完畢,但如果要更深入的了解,每間宮殿都不落下,要遊覽完約60萬平方米的區域是似乎沒那麼簡單。
  • 新課標:六年級數學上冊各單元知識點歸納!孩子掌握,期末無憂
    新課標:六年級數學上冊各單元知識點歸納!孩子掌握,期末無憂數學是小升初考試的必考科目,因此相關知識點必須要掌握透徹,特別是像六年級這樣的高年級,如果一個知識點沒掌握好的話,那麼到了期末複習的時候是會非常的困難。
  • 《上新了·故宮》完美收官三元故宮「宮藏·醇享」純牛奶成功上新!
    &nbsp&nbsp&nbsp&nbsp《上新了·故宮》從18年11月開播以來,就獲得了收視口碑雙豐收,微博話題收穫了10.8億閱讀,800多萬討論,而豆瓣評分一直保持在8.2以上,影響力和口碑都是超高水準。
  • 故宮「遊玩攻略」出爐,避開「雷區」,完美過「端午」!
    雖然名稱不同,但總體上說,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還是同多於異的。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動逐漸演變為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蒿草、艾葉,薰蒼朮、白芷,喝雄黃酒。據說,吃粽子和賽龍舟,是為了紀念屈原,所以解放後曾把端午節定名為「詩人節」,以紀念屈原。在這個節日裡,小夥伴們在家覺得無聊,可以來故宮遊玩哦!
  • 部編版三(上)全冊單元知識點歸納,學習必備
    開學以後,首先要回歸課本,部編版二(上)全冊單元知識點來了,收納起來,預複習都有用。第一單元知識點歸納第二單元知識點歸納第三單元知識點歸納第六單元知識點歸納第七單元知識點歸納
  • 北京故宮為什麼稱為宮殿之海,能讓遊客接踵而來,不言而喻!
    而對這件事還有很多說法,有興趣的可以去了解一下,非常有意思。故宮東華門西華門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了,我們都知道,去故宮遊玩只能從午門進入,而且一般只能步行。請注意,我說的是一般只能步行!如今我們也站在這條道上,然而思維已經相去甚遠,古人已經不見身影,唯有門口的嘉量與日晷,安靜地堅守在屬於它的位置上。而內廷就是皇帝與妃子們的住所。以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為中心。而一般遊玩故宮時間為半天,那麼你只要從午門進入後直接走不回頭不轉彎,然後從神武門出來就可以。這樣算上東西保和殿,總共是15個景點。
  • 故宮裡的怪獸來教育我們要珍惜歷史文化遺產
    去年跟兒子遊玩故宮的時候,他自告奮勇地給我做嚮導,看到他對故宮如此的熟悉,覺得奇怪,他告訴我,因為他看了這套《故宮裡的大怪獸》,從此迷上了故宮,對裡面的地形,房屋都進行了仔細的研究。比如故宮大門上的鐵環獸,叫做椒圖,傳說他是龍的第五個兒子,他喜歡安靜,可以照顧一家一戶的安寧,是性情溫順的龍子。太和門的看門怪獸是個銅獅子,一直很威嚴,可是不知道什麼時候他的頭上卻開了白色的小花,據說還是三千年才一次花的優曇婆羅花,但是獅子卻很不樂意,他請小雨幫他摘下來,最後發現是虛驚一場,原來這些都是是草蛉蟲的蚜。
  • 看了這一期的《上新了故宮》才知道《延禧攻略》出了這樣的小瑕疵
    《上新了故宮》第一季於2018年正式亮相,在北京衛視播出,濃鬱的古文化氣息讓這檔慢綜藝在眾多綜藝節目中脫穎而出,再加上當紅明星鄧倫和演技派的周一圍的加入,讓《上新了故宮》在去年迅速走紅。今年11月8日,《上新了故宮》第二季正式回歸,鄧倫依然是這季節目的主要嘉賓,在前幾期的節目中,嘉賓不但探尋了599年前的彩畫,更是找到了乾隆時期大禹治水圖的秘密,而最新一期的節目中,讓大家發現了《延禧攻略》的小瑕疵,快來看看你發現沒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