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與佛教的一些比較

2021-03-01 老子微道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藍色字體「老子微道」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每天收到文章。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


有部分佛教徒常拿出一些攻擊和詆毀道教為「小乘」並由此證明「道不如佛」的證據,但據我看來,恰顯得了道教的偉大。

一些佛教徒常以為自己「四大皆空」「諸緣放下」,然而,道教是做不到如此這般的超脫三界,因為,信仰道教的人士都具有強烈的民族責任感。有道之士,在朝則「以道佐人主」,兼濟天下,心懷萬民;在野則「敬天法祖」,「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自在逍遙。

要我們做到「無父無君」般所謂超脫,這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倘若有一天真的做到了,那中華民族也就危在旦夕了。

佛教徒認為人生是苦,人身是「臭皮囊」,無一日不存脫離苦海,登達彼岸之心。而道教偏偏樂生輕死,善於攝固三寶,呼吸育清,追求與天地同其壽,與日月同其明的長生久視與智慧之道。

道教對生命的看重與尊重,對生命科學的深入研究和探索,在佛教徒的眼裡,這也是執著之心的體現,沒有做到「完全放下」。

諸君:倘若有一天,我等真的什麼都放下了,那該是一種什麼結局?破身、破產、破家、破國。國破人不在,萬象復歸空?

從佛教的教理、教義上來講,是可以講的,「放下」確實是一種大智慧。但是這種大智慧的前提,是人人都具足佛性,人人都有慈悲之心,這比全人類實現共產主義社會還要漫長和偉大。

問題是,倘若當前我們自己「放下屠刀」準備矢志成佛的時候,猛然發現我們的敵人不但沒放下屠刀,甚至連航空母艦都開在自己國家的領海邊緣耀武揚威不可一世時,我們怎麼辦?我們的國民怎麼辦?我們還能夠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嗎?我們還可以笑著位證蓮臺、同登彼岸嗎?

至少,我做不到,我相信任何一位有血性的中國人同樣做不到。

在這個時候,我們需要杜絕空洞的大話虛話,腳踏實地地修真悟道,先求自度。自度之後,再傳道行道,由「修之於身」,繼而「修之於家」「修之於鄉」「修之於邦」「修之於天下」。

道傳天下,不是「普度」又是什麼?

如佛教分「顯密」二宗一般,道教亦分兩大教派:正一道教與全真道教。

正一道教的前身是「五鬥米道」,是張道陵於東漢順帝年間,在四川鶴鳴山首擎道教之大旗,因張道陵是奉天行道之師,故被尊稱為「張天師」。

據陸靜修《道門科律》說:「五鬥米道置二十四治,三十六靖廬。內外道士二千四百人,下千二百官,章文萬通,誅符伐廟,殺鬼生人,蕩滌宇宙,明正三五,周天匝地,不得復有淫邪之鬼。罷諸禁心,請約治民,神不飲食,師不受錢。使內修慈孝,外行敬讓,佐時理化,助國扶命。」

道教在東漢正式形成教團後,即高標「尊天敬祖」,之後,所修廟堂、設壇場,用意也在「敬神事,教民追孝也。

尊天敬祖的重要意義在於維護華夏民族的血統、尊嚴和凝聚所有炎黃子孫的歸根心理及熱愛祖國的向心力。正一道教驅邪降魔、斬妖破穢,在於維護天地清泰,凝聚正氣,提倡正義、讓民眾一心不亂,歸於正道,故祖天師張道陵也被尊為「降魔護道天尊」。

正一道教替天行道,斬妖攝魔,並不是吃飽了沒事幹,而是真正地「扶持道法救良民」,是度人於無量並落實到行動的具體行為。

但是,斬妖縛邪的正一道士,並不是殺氣騰騰,毫無慈悲之心,龍虎山天師府中的「狐仙堂」即可一證。

北宋崇寧年間,第三十代天師虛靜公一日正在「三省堂」打坐之際,突然聞巨雷當空,虛靖天師起身仰望天空,覺似有妖魔出現。正在思忖時,忽見一身穿黃女子氣喘籲籲地跪倒在前,流淚懇求天師真人相救。

虛靖天師喝問何人?黃衫女子稱自己是修行兩千年的狐狸精,已修煉兩千年,即將修成正果,所以歷此大劫。天庭命雷電相劈,奈何此狐狸精已有孕在身,胎兒無辜,所以求天師救命。

聽完狐狸精的哭訴,虛靖天師頗有憐憫之意。心想:「天生萬物,都有生靈。儘管狐狸精令人厭惡,但她腹中狐嬰不能受到株連。如果狐狸精能改惡從善,不也是一件義舉嗎?」於是,虛靖天師與其約法三章:「第一要持齋,不許殘害其它動物;第二要擇地隱居,不得騷擾百姓;第三要受戒入道,早晚誦經,改惡從善,為民做好事」。狐狸精當即拱手立誓,決不違犯。

虛靖天師見她有悔改之心,便叫其起立受戒。然後帶領幾名道徒前往祖天師殿焚香點燭,向天庭發文申奏,奏明赦免狐狸精的原委。不一會兒,天空便恢復晴朗,呈現出一派碧空萬裡,春意盎然的景象。狐狸精千恩萬謝地辭別天師,從此隱居在耳口的雲臺山中,以山果為食,潛心修道,不久生下一個白白胖胖的小女孩,取名:「小白仙」。

這段動人的故事,終有善終。每當讀到此處,不由得感嘆萬分,狐狸精奉道修行,幸遇道高德深的虛靖天師,倘若她一不小心跑錯地方,在金山寺遇到了法海老和尚,那其命運可能又是另外一番結局。

度人者自度,後來的狐仙母女,亦沒少幫天師世家的忙。據說四十三代天師羽化之時,曾留下法旨:「百餘年來,雲臺山二狐對吾道貢獻良多,已成仙果。天師府內可為其塑金身以祀。」四十四代天師張宇清遵從遺命,便把西客廳闢為「狐仙堂」,並塑了神像。

自古聖賢崇黃老,天下隱士多道家。在歷史的推動下,宋元時期道教史上又增加了一些新的教派,其中影響力最大的當屬王重陽創立的全真道。其教以「三教圓通」「識心見性」「獨全其真」為宗旨,故名「全真」。其修煉主旨是清靜無為,去情去欲,修心煉性,養氣煉丹,含恥忍辱為內修「真功」,以傳道濟世度人為外修「真行」,功行兩全,證聖成真,謂之「全真」。

許多人認為,全真道教內修內證,追求的是自己成仙證果,丹成飛升,屬於典型的小我者自度自私自利的修行法,雖然其法可行,但其境不高。

真的是這樣一回事嗎?

王重陽祖師全真七子中,當推創立龍門一派的長春真人邱祖處機影響最大。

當年邱祖傳道布教,聲望與日俱增,以至於成吉思汗遣使相邀。當時的成吉思汗軍隊,兇悍粗野,殺戮成性,難以理喻。身處成吉思汗四處攻伐屠城的時代背景下,邱祖為拯救民生,決定不顧個人安危去面見成吉思汗,臨行前曾以詩言志:「十年兵火萬民愁,千萬中無一二留。去年幸逢慈詔下,今春需索冒寒遊。不辭嶺北三千裡,仍念山東二百州。窮極漏誅殘喘在,早教身命得消憂。」

時值近八十高齡的邱祖,就這樣親率十八弟子,一路上講經布道,弘揚玄義,跋涉萬裡,歷盡艱辛,西行勸諫……終於在三年後抵達今阿富汗境內的雪山行軍大營。

兩人見面後,邱祖抱拳稽首。成吉思汗問以長生之藥。

邱祖回答:「我沒有長生之藥,但有長壽之道,養生當以清心寡欲為要。」

成吉思汗又問以治國之道。邱祖答曰:「欲統一天下者,必在乎不嗜殺人,需敬天愛民為本……」。成吉思汗大悅,並命左右記下,以育後人。並賜邱祖璽書、護符,命其掌管天下道教之事。

邱祖西行的聖跡,被後世史學家譽為「一言止殺」。在丘處機的影響下,「一代天驕」深受感動,終於下令「止殺」,並赦免數萬被俘士兵,幾十萬城池人民避免了家破人亡的慘烈災禍。

後來,清乾隆皇帝為白雲觀邱祖白雲觀題詞:「萬古長生,不用餐霞求秘訣;一言止殺,始知濟世有奇功」,就是對龍門邱祖「自度而普度」一生的高度評價。

與佛教的宏深大願、無邊誓願相比,道教並沒有說過多少驚天動地的「大話」,而是沿襲了太上老子的教誨:「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明道若昧,進道若退,見素抱樸,不飾虛華。踏踏實實地將自己修行與利益天下結合起來,同於道、同於德,同於天下,並且大智若愚,為而不爭,韜光養晦,讓利天下。

從中國道教的發展史上,我們更看到了中國人民的傳統美德和偉大情操。

中國的發展,更需要提煉和發揚中國道教所蘊含的務實精神!

老子微道

我不傻,只是不想計較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詳情

相關焦點

  • 簡述道教和佛教的一些區別
    佛教初傳中國,乃以老莊學說詮釋佛理,從而佛教與道教相似之處頗多,然而立論基礎和基本教義均不一致,其教規、教義、教派亦有不同,特簡介如下:1、佛教就是教人悟空,「空即是色,色即是空」,有色亦空,無色亦空;「凡物之過程,成住環空,終歸於空」,有亦是空,無亦是空;禪宗頓悟,只有悟空。
  • 理清治理佛教道教商業化思路和政策 促進佛教道教健康發展淨化社會...
    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認真貫徹黨中央的決策部署,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佛教道教商業化問題仍比較突出,有的反覆出現,有的愈演愈烈,治理工作任重道遠。6月28日,全國政協召開雙周協商座談會,專門就此進行協商座談。現將有關發言摘登如下——全國政協副主席、國家民委主任巴特爾主題發言黨和政府對佛教道教商業化問題始終高度重視,堅決遏制。
  • 道教和佛教都是為了服務,道教講究今生修為,而佛教則是修來生
    道教和佛教都是為了服務,道教講究今生修為,而佛教則是修來生道教和佛教都是勸人向善的,達到人們追求的修為,是人民的信仰和精神寄託。道教是中國本土的,而佛教卻是來自國外。大家好我是原創作者;歷史終點站,每天持續為大家帶來原創內容,分享道教和佛教的故事。
  • 《西遊記》是揚佛禁錮道教還是佛教,宣揚道教?
    《西遊記》揚佛的說法由來已久,如果我們仔細研究原因,我們還可以在《西遊記》中找到很多細節,因為情節太多,我就簡單地說幾句:1、東部地區的大唐部隊是道教下的天庭部隊。大唐想尋找真正的解決方案,但是他沒有從道教中尋找,相反,他從跑去一直到佛教。
  • 佛教道教場所不得亂燒香、亂放生
    佛教道教總體平穩發展的同時,也存在一些突出問題,其中投資建造、承包經營寺廟宮觀等商業化問題最為社會所關注。商業化問題解決不好,會敗壞社會風氣,引發權力尋租、灰色交易等腐敗行為。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何蓉認為,《意見》主要針對的是佛教道教商業化方面存在的一些亂象,「社會反應比較大的是寺廟承包、假冒僧尼詐騙信眾和遊客,還有景區包圍寺院,門票非常高等問題。
  • 廬山的佛教和道教
    「廬山到處是浮屠,若問凡家半個無」,說的是廬山佛教勢力的強大。東晉時慧遠大師在這裡開創了東林寺,建立了淨土宗,肇始佛教中國化和中國佛教化的進程。作為當時南方的佛教領袖,東林寺成為了一個與北方長安並肩的佛教和學術中心。名人名流會集廬山,最為突出的有慧遠、慧永、張野、雷次宗、宗炳和劉續之等十八高賢,他們都是學識水平極高的人物,成就了廬山文化史上的輝煌時代。
  • 「佛教、道教與民間宗教的儀式傳統」工作坊紀要
    此外,一些宗教儀式與民間習俗相融合,滲透到社會民眾的日常生活中,並得到政府有關部門的重視,入列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近年來,有關中國傳統宗教(佛教、道教、民間宗教)的儀式研究,逐漸成為學界關注的熱點問題。一批十分優秀的中青年學者活躍在學術前沿,取得了不少的豐碩成果。
  • 「拜太歲」是佛教搶了道教的活兒嗎?
    近期,有網友吐槽說,有的佛教寺院在給信眾做「拜太歲」法事。按照傳統的觀念,都覺得應該道觀做這類法事才比較說的過去,但有的佛教寺院做這類的法事活動,就被認為是佛教搶了道教的活兒。那麼,首先讓我們料了解一下什麼是太歲。
  • 四大天王是道教的還是佛教的?
    許多人想不通:道教只有四大元帥,沒有四大天王,為何四大天王會鎮守在南天門外呢?難不成佛道諸神也有「交換生」?不閒扯!七葉君今天跟大家一起分析分析,到底四大天王歸屬哪一家?在道教的檔案體系中,四大天王是兄弟,持國天王魔禮海、廣目天王魔禮壽、增長天王魔禮青、多聞天王魔禮紅,也就是著名的「魔家四將」。四兄弟分別鎮守天庭的東、西、南、北門,司職「風、調、雨、順」,意在護國安民。不過他們的檔案來歷一直多受病垢,出處竟是《封神演義》和《西遊記》。
  • 大安法師告訴你道教與佛教的區別
    問:道教與佛教我都很歡喜,知道其中的大智慧,但我一直很迷惑,在誦經時,時常兩個同誦,已成習慣,不知可否,請開示。大安法師答:道教你很歡喜,說明你可能跟道教有點因緣,道教的道德經也不錯。但是他們有共同點也有不同點,道教終究還是屬於世間法。
  • 12部門聯合發文治理佛教道教商業化問題!
    近年來,佛教道教發展總體平穩,在維護社會和諧穩定、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了積極作用。但也存在一些突出問題,其中,投資建造、承包經營寺廟宮觀等商業化問題最為社會所關注。商業化問題解決不好,不僅會影響佛教道教的健康傳承發展,還會敗壞社會風氣,引發權力尋租、灰色交易等腐敗行為。
  • 中國本土道教都是瘦子居多,為何佛教的和尚都是胖子居多呢?
    道教是我國本土的宗教,發源於春秋戰國時期,距今已有近兩千年的歷史。道教文化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我們熟知的太上老君就是道教的鼻祖。相對於佛教,佛教是從印度傳來的舶來品,釋迦摩尼是佛教的創始人。我們來對比一下兩位創始人的外貌,我們就能發現,太上老君的身材比較消瘦,而釋迦摩尼就比較豐滿。
  • 12部門聯合發文,治理佛教道教商業化問題!
    近年來,佛教道教發展總體平穩,在維護社會和諧穩定、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了積極作用。但也存在一些突出問題,其中,投資建造、承包經營寺廟宮觀等商業化問題最為社會所關注。商業化問題解決不好,不僅會影響佛教道教的健康傳承發展,還會敗壞社會風氣,引發權力尋租、灰色交易等腐敗行為。
  • 道教作為本土宗教,為何影響力比不上佛教?
    想要知道為何道教為何比不上佛教這想要從多方面來分析。因為當中涉及古代統治者的利益,兩教之間的教義以及其發展的歷史與背景。首先,古印度(今尼泊爾)北傳的佛教分陸路和海路兩條線進行。而道教因為在中國本土宗教,所以還有一定的生存空間。其影響力並沒有佛教這麼深遠和強大。
  • 12部門聯合發文:嚴禁商業資本介入佛教道教
    近年來,佛教道教發展總體平穩,在維護社會和諧穩定、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了積極作用。但也存在一些突出問題,其中,投資建造、承包經營寺廟宮觀等商業化問題最為社會所關注。商業化問題解決不好,不僅會影響佛教道教的健康傳承發展,還會敗壞社會風氣,引發權力尋租、灰色交易等腐敗行為。
  • 12部門聯合發文,嚴禁商業資本介入佛教道教,佛道教場所執行國家統一稅收制度
    近年來,佛教道教發展總體平穩,在維護社會和諧穩定、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了積極作用。但也存在一些突出問題,其中,投資建造、承包經營寺廟宮觀等商業化問題最為社會所關注。商業化問題解決不好,不僅會影響佛教道教的健康傳承發展,還會敗壞社會風氣,引發權力尋租、灰色交易等腐敗行為。
  • 道教和佛教是從何時分出的勝負?黃巾道和天師道自掘墳墓
    說到今天的道教,恐怕只要了解一些道教歷史底細的都會感覺有些五味雜陳。今天的道教,沒落之感格外的濃重,門可羅雀,煙火清冷,除了一些虔誠的信徒或者是好奇的遊客,恐怕再無人光顧道門門檻。人走茶涼似乎已經不足以形容如今的道教,處境悽慘或許更適合如今的道教正統!但是反觀今天的佛教,香火鼎盛,信徒呈倍數遞增,如此原因何在?縱覽整個歷史長河,道教被個別道統毀的不輕,道教什麼時候最興盛?毫無疑問,那個時代叫漢末,但也正是這個時代,也正因為那麼幾個人,就將道教幾乎打入了無邊地獄,這幾個人是誰?
  • 為什麼道教造反沒事,佛教無緣無故,卻遭「四次」剿滅?
    自古以來,我國就盛行佛道兩教,佛教是外傳而來,道教是土生土長的。據史料記載佛教實在西周時期傳入我國,經過上千年的歷史傳承一直經久不衰,而然這兩個教派在歷史上卻經歷了風雨飄搖。那就是道教多次起義造反竟然沒有事,而佛教什麼都沒做就被剿滅四次?
  • 道教慈航普度天尊與佛教觀世音菩薩有何區別?
    道教慈航普度天尊與佛教觀世音菩薩有何區別?慈航道人即慈航真人,又稱慈航仙姑真人、慈航普度天尊、慈航普渡圓通自在天尊,也稱慈航大士,道教女真,出現於在《歷代神仙通鑑》、《靈寶經》等典籍。在神話小說《封神演義》中有登場,天道聖人元始天尊的第九位弟子,慈航真人是元始天尊門下唯一的一位女弟子,十二金仙之一。
  • 別傻傻的分不清道教的天道承負論和佛教的三世因果論?
    對國人影響最大的兩個宗教,一個是道教,一個是佛教,兩教在民間有廣大的信眾。究竟所有問題,就像愛因斯坦所說:科學的盡頭是神學。無論是在中國還是在世界,宗教是人類社會影響最大的一個方面,是人類社會生息繁衍生存,最有力的強大精神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