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歲的張桂梅又上熱搜了!
這一次不是表彰她「中國十大女傑」、「全國十佳知識女性」、「全國最美鄉村教師」、「全國教書育人楷模」……
這些榮譽她都獲得了,這一次她挨罵了,而且還很慘。
原因是一位女學生當了全職太太,回校捐款,被張桂梅轟了出去:我最反對當全職太太。
很多網友對此表示不解!
你為什麼歧視全職太太?
作為校長,你打心眼裡有厭男症,三觀不正,怎麼教育學生!
號稱為女孩爭取權益,骨子裡卻是反婚反育反家庭!
張桂梅校長給公眾的一貫印象是有個性、敢說話,這次她的話又給自己招來一場「人設危機」。
但作為一個母親,桃子媽卻被扎紮實實感動到了。
一位校長,一個母親
12年前,張桂梅籌建起麗江華坪女高,這是全國第一所全免費女子高中。
為了讓大山裡的女孩有學上,她拖著一副病軀,乞討一般四處籌款募捐,甚至連自己的喪葬費都拿了出來。
她一次次走進深山,把差點被嫁掉的女生「搶」回學校。
在她嘔心瀝血的努力下,華坪女高連續十年高考綜合上線率100%,1804名女孩從深山裡走出去,考入了川大、廈大、武大、浙大……
就在這些女孩中,有一個女孩結婚生子,不去上班,做起了全職太太。
當她抱了一大堆錢,帶著老公、孩子回學校捐款,張桂梅校長怒罵:「滾出去!」
當初家庭那麼困難把你供到現在,你反而當起了全職太太?
你看男的在外面找小三多少啊,時間長沒共同語言,你(就)被社會淘汰了。
站在公知的角度,一位校長不讓自己的學生去當全職太太不合理,就算是學生當了全職太太對家庭也有貢獻,也不該受歧視。
但站在張桂梅的角度,這件事卻無比成立。
她之所以把一個個要嫁出去的女孩搶回學校,必定看了太多小地方女性的悲劇故事:
她們沒有能力保護自己、被無視、被偏見綁架;
被父母嫁給了垃圾人,自己也沒有能力反抗;
再現實一點,家裡連讓她們上學的機會都不給,婚後被欺負、被出軌,更沒人為她們出頭。
對於這些女孩來說,工作很重要、錢很重要、職業生涯很重要、退休金也很重要。
這些都是她們掌握自己命運的資本,張桂梅極力反對自己的學生當全職太太,恰恰是看清現實的殘酷後,作為教育者的清醒。
她的話是很粗糙,但也很真實,女孩既然接受了高等教育,就要改一改「活法」,一種有能力把命運握在自己手裡的活法。
這不是一個校長的思考,是一個母親的思考。
她那些特別狠的話,是「恨鐵不成鋼」的愛,和對女孩一生幸福的深深擔憂。
看到了這一點,被罵的張桂梅,讓我肅然起敬!
全職太太,並不好當
欣喜的是,昨天那位被張桂梅拒絕的全職太太在網上做了回應。
她叫黃付燕,是華坪女高建校後招收的第一屆學生。自己回學校捐款那年,孩子不到一歲,沒有工作全職帶娃。
她說:「張老師一直要求我們做獨立女性,不想我們讀了書,還像老一輩人一樣,整天圍著老公、孩子轉,沒有自己的事業。」
捐款被拒後第二年,黃付燕「及時整改」,考上了貴州安順某小學的特崗教師,有了自己的工作和事業!
那么女性該不該做全職太太呢?
我很尊重全職太太,但如果針對我自己的女兒,我跟張桂梅校長的態度是一樣的。
如果她想做全職太太,學著電視劇、網上的樣子從小打扮自己,期待以後嫁個有錢人。
我會打斷她的腿。
理由很簡單,她必須先有掌控自己命運的能力,才有選擇做全職太太的權利。
事實上,現實生活中絕大多數女性,並不是主動選擇做全職太太,而是出於孩子太小,沒老人幫忙,這些最現實的問題。
做全職太太其實是一個更具犧牲、也更冒險的決定,因為家務勞動、生孩子、給孩子輔導作業,都是無薪勞動,沒有薪水意味著家庭地位的降低,自我價值感的降低。
逐漸跟社會脫了軌,更因為伸手向丈夫要錢覺得心虛。
甚至一旦離婚在實際判決中也得不到保護,承擔這些無薪勞動後果的,絕大部分是女性。
那句話說得對:全職不僅意味著放棄一份工作,更意味著放棄自己某一部分人生。
「全職太太」是一種家庭分工和職業選擇,並不是不勞而獲的「享福」,相反,她們才是那個家庭中承擔了更多的責任與風險的人。
一個女性能不能當全職太太,不是看老公的收入水平,只有當她有足夠的能力在職業女性和家庭主婦之間切換的時候,她才算真正獲得了做全職太太的自由。
女性獨立的不是錢是心
綜藝節目《幸福三重奏》發布了謝楠的個人訪談視頻,當被問到對於「全職太太是否算一種職業選擇」時,謝楠笑笑表示「那樣也很好」。
因為自己能夠從家庭中得到成就感,而且也會得到認同感。
而在被問到「你認為婚姻中的獨立女性是怎麼樣的」時,她反客為主,提問採訪者是否也會詢問吳京類似的問題。
社會對女性的要求就是這麼高,我們總是習慣讚美職業女性家庭事業雙豐收,或全職媽媽又開闢了興趣愛好或自由職業的第二春。
而如果你只是進入了家庭,為家庭付出一切,就會被擔心不夠獨立。
之後,謝楠肯定地給出了自己的答案——「女性獨立的不是錢是心」。
女人可以從金錢裡獲得生存的底氣,有了底氣之後就必須要明白,金錢換不來一個人內心的獨立與強大,在婚姻中「不依戀、不懼怕」,有一顆自由心,才能事事hold住。
殘疾女詩人餘秀華,用自己的婚姻告訴所有女性,遇到不對的人,要勇於離開。
她曾經那段婚姻,充滿了令人發顫的冷漠和自私,丈夫不僅不愛她,甚至還會因為她下雨摔倒而嘲笑她。
她努力寫詩,把賺來的15萬稿費全部給了前夫,毅然決定離婚。
她對社會貼給她的標籤,「殘疾人」「農村女性」嗤之以鼻,她要實實在在為自己而活!
內心獨立的女性,會由內而外地散發出一股強大的氣場,在情感上獨立的人,不會輕易被人掌握情感,從而真正地實現遵循自己的內心而活。
生為女孩,更要有勇氣
在這件事發生後,知乎上有條評論看得直冒汗: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全職太太越來越多),日本的大學,正在降低女生錄取率。因為「白費功夫」,不值得,需要把機會讓給更多值得的人。
無獨有偶,微博上做的一項關於《當全職太太是白讀書了嗎?》調查中,竟然了大比例的人選擇了「是」。
這種觀點一百個不同意!
全職太太接受了高等教育可以更好的教育好下一代,哪兒來的浪費?
但反推回來。因為要做全職太太,所以沒必要接受教育,就太滑稽了!
當不當全職太太是一個女性的自由,但如果影響到女孩受教育的機會,那我們跟被拉去嫁人的那些女孩的父母有什麼分別?
今天,我們之所以對「全職太太」這個詞這麼敏感,不是因為我們覺得全職太太不好,是看到了全職太太的危機。
每當有一個女孩選擇做全職太太,就會有一對父母覺得「女孩讀書意義不大,將來也不過圍著灶臺轉。」
每當有一個女孩放棄事業,就會有一個老闆覺得:「女員工不靠譜,浪費成本,不值得。」
只有大多數女性參與到社會勞動中來,我們才有足夠的話語權,來保障全體女性的利益。
在華坪女高,有一段宣誓詞,非常好:
「我生來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我欲於群峰之巔俯視平庸的溝壑。」
「我生來就是人傑而非草芥,我站在偉人之肩藐視卑微的懦夫。」
女孩,從來都不是嬌滴滴的花朵,等著誰來憐愛。
女孩,也可以是熊熊燃燒的火焰,有她不容忽視的力量!
生為女孩,我們應該更自信、更有勇氣,不必做默默的犧牲者,而要讓世界看到我們的光芒!
作者簡介:教育編輯部蜜蜂。來源:教育(ID:judushu),致力於為0~15歲兒童打造前沿、權威的家庭親子教育平臺,通過解讀國內外先進教育理念、跟進教育部政策,為家長提供有指導價值和意義的內容。本文由教育編輯部原創,轉載請聯繫微信號(ID:judushu)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