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2019大學生消費理財觀數據》顯示,我國大學生目前的每月平均開銷為1197元,去除生活費較高的那部分同學去掉,多數大學生每個月的生活費應該在1000元左右。然而卻有很多同學表示,這1000元除了吃飯和基本的生活,根本不夠用!
第1個級別
就是一個月600-1000元的人,這種消費水平的學生們常常自嘲為:貧困人群。我們可以先來算一筆帳,大學生一般吃飯都在食堂,所以早餐按6元算,中飯和午飯則分別按8元算,一個月下來700元左右。其次,就是喝水和洗澡的花銷了,按每份50元計算,那麼一個月就是100,加上電話費和宿舍電費以及上網費,一個月100,洗衣液,紙巾和班費,至少也要100。看上去好像1000元是夠的,但是前提就是生活用品不買,不敢生病。
第2個級別
就是一個月1500元左右的人,這種消費水平的學生們覺得自己剛剛溫飽,這麼說吧,不同的地方開支是不一樣的,1500的生活費在上海這樣的大城市就算你只吃學校食堂每月也不會結餘,而且更不能參加同學之間的活動,在一些開支少的城市1500的生活費只能算不多也不少,但我要提醒你下,大學生剛開學時的前一兩個月花費會比較大,建議多帶些,辦卡,買生活用品什麼的。
然後說下安排,吃喝是不能砍掉的,一般情況下,看著自己手上的錢來決定夥食情況,儘量避免一些同學之間的高消費活動,因為1500的錢每月出去改善下夥食都要量力而行的,現在大學生還有智慧型手機,在手機上的花費一些的一個月,不要小看生活用品上的開支,紙巾就算是家庭裝,都要每周去買一次,還有洗衣液什麼的,平常還有出去做事情買水出行,理髮的什麼一堆一堆開支,如果還有生病什麼的那開支還會更大,關於貸款借錢也要理性些。
第3個級別
就是一個月2000+元的人,如果學生們一個月的生活費能達到這個檔次的話,基本上就可以達到奔小康的水平了。
前提是單身而且沒在追女孩。一頓飯8塊左右,早餐是3塊左右,早上沒課還省早餐錢,每個月1000都能剩餘,不過就只能是吃飯和偶爾買一些小零食和水果,一般兩三天一個水果,一個水果2.5塊左右,加上一些生活用品,生活用品一般兩個月多才買一次吧。大學經常出去玩不怎麼花錢的,所以一樣去玩。3000塊對於部分學生來說來說很誇張了,兩三個月下來都能攢下了換手機了。
第4個級別
就是一個月5000+元的人,這些學生簡直就是銜著金湯勺出生的富二代了,他們可以隨意地逛街買自己喜歡的東西,還可以瀟灑地去談戀愛交朋友,簡直不用每個月為零花錢而發愁。
關於大學生生活費這個問題,家庭情況決定了你的消費下限,你自己的購物慾望和自制力決定了你的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