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4月底,五大發電旗下主要上市公司——華能國際、華電國際、大唐發電、國電電力、中國電力均發布了2018年業績報告。報告顯示,華電國際與中國電力淨利潤增速由負轉正,其中華電國際淨利潤漲幅近300%;華能國際、大唐發電、國電電力淨利潤分別減少17.42%、17.50%、41.86%,但煤電業務經營情況較上年有所好轉。
(文丨本報實習記者 趙紫原)
燃料成本拖累業績
中電聯不久前發布的《2018-2019年度全國電力供需形勢分析預測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2018年全國火電企業虧損面仍近50%,「求生」模式仍在繼續。而五大發電主要上市公司均為所在集團的火電資產平臺,火電業務經營情況在整體業績中扮演主要角色。
作為火電行業經營成本的主要構成部分,電煤價格自2017年至今仍保持高位運行,絕大多數時間處於「紅色區間」。《報告》指出,2018年反映電煤採購成本的CECI 5500大卡綜合價波動區間為571-635元/噸,各期價格均超過國家發改委等《關於印發平抑煤炭市場價格異常波動的備忘錄的通知》規定的綠色區間(價格正常)上限,煤電企業採購成本居高不下。
在五家上市公司年報「成本分析表」中,「燃料成本」無疑是關鍵詞。國電電力在公告中稱,報告期內入爐標煤單價完成609.53元/噸,同比增長24.15元/噸。此外,受火電機組關停、寧夏英力特煤業破產清算等因素影響,全年資產減值損失達 35.14 億元,2018年全年淨利潤同比下滑近四成。
華電國際全年燃料成本為449.8億元,同比增13.5%,高於火電發電量9.5%的增速;華能國際售電單位燃料成本為236.89元/千瓦時,煤價上升使得燃料成本增加了20.98億元;大唐國際火電發電因單位燃料成本增加共計33.09億元。
量價齊升,使華電國際業績比較「亮眼」。得益於利用小時數的增加以及新機組投產,2018年華電國際累計上網電量同比增長約9.32%;另一方面,隨著2017年7月1日起多地區上調煤電標杆電價1—2分/千瓦時,華電國際平均上網電價同比增長8.89元/兆瓦時。
清潔能源裝機穩升
中電聯理事長劉振亞日前在中電聯2019年經濟形勢與電力發展研討會上表示,2018年我國風電、光伏發電平均度電成本分別降至0.35—0.46元、0.42—0.62元,已接近西部、北部煤電脫硫標杆上網電價。
在政策、市場等多種因素驅動下,風電、光伏發電成本下降明顯,補貼依賴逐漸減弱,競爭力大大提升。而五家上市公司資產雖然都以火電為主,但出於產業政策要求與自身發展需求,均將贏利點瞄準清潔能源,持續提高佔比。年報顯示,截至2018年底,華電國際、國電電力清潔能源佔比分別為22%、37.29%。
2018年,中國電力淨利潤同比增長38.11%,新收購清潔能源項目公司並表收益明顯。截至2018年底,中國電力清潔能源裝機容量於水電、風電及光伏發電分別同比增長12.85%、167.03%及134.54%。至此,其清潔能源裝機佔權益裝機容量總額約32.88%,較上年度上升5.34個百分點。中國電力近日亦發布公告稱,其附屬公司擬以2.46億元收購3個光伏發電站項目,進一步增加清潔能源裝機容量。
華能集團董事長舒印彪在今年兩會期間指出,能源轉型趨勢不可逆轉,將持續提升可再生能源的裝機比重。目前,華能參與建設的江蘇如東海上風電項目取得不錯效益。華能國際年報指出,2018年新投產發電容量共653MW,均為低碳清潔能源,截至2018年底,其清潔能源裝機佔比達16.5%。
業績有望逐步改善
提高清潔能源佔比的同時,各上市公司持續做強火電業務,並力求清潔高效。
繼2018年3月國電電力與中國神華共同組建合資公司的重大資產重組方案通過股東大會決策後,今年1月,雙方組建的北京國電電力有限公司完成工商註冊和資產交割,公司控股裝機增長至8586萬千瓦,較2018年底增加3055萬千瓦,增幅達55.2%。
此外, 煤電聯營將有助於保障燃煤量價。舒印彪此前透露,以華能北線布局為例,在我國西部和北部地區煤炭富集區建坑口電站,通過煤電聯營實現煤電一體化發展,助力大氣汙染防治的同時,降低煤炭運輸成本,提高應對煤炭市場波動的能力。「這些地區風能和太陽能資源豐富,適合打造煤電、風電、光伏發電等多能互補的大型能源基地,實現協同發展,發揮規模效應,促進電力資源優化配置。」
同時,市場與政策也有利好消息。公開資料顯示,隨著「三西」地區優質產能逐步釋放,2018年四季度電煤價格指數同比首次下滑,綜合考慮當前電廠庫存偏高、安全整改的煤礦陸續復產等情況,申萬宏源公用事業證券分析師劉曉寧預測,2019年全國煤炭供需趨於寬鬆,煤價有望保持2018年四季度以來下行趨勢,業績彈性有望逐步釋放。
國家發改委發布的《國家發展改革委關於電網企業增值稅稅率調整相應降低一般工商業電價》明確,電網企業增值稅稅率由16%調整為13%後,省級電網企業含稅輸配電價水平降低的空間全部用於降低一般工商業電價,原則上自今年4月1日起執行。天風證券分析認為,2018年火電虧損面超50%,不具備讓利能力,增值稅率降低有望改善火電業績。
End
歡迎分享給你的朋友!
責編 | 盧奇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