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校學生黨強答一下
大學這幾年飛了74回,過半都是兩艙。家裡非富非貴,機票錢也基本都是靠自己掙的。做頭等艙原因的話很多,一個是因為胖,坐經濟艙實在難受,二來因為在國內一個不錯的商學院讀書,自己又在創業,接觸了太多所謂的上流人士,慢慢也就被消費升級,由儉入奢易了。
然後歸根結底,作為學生又不靠家裡支持還能坐頭等艙的原因還是因為:頭等艙其實並沒有想像的那麼貴呀!
一個是現在航司競爭激烈,特價機票都很便宜,其他答案都講到了國內機票折扣兩艙價格基本只比全價經濟貴一點點,如果考慮到不同倉位裡程積累比例差異的話,很多時候兩艙實際成本比經濟艙還低。國際航班的話便宜的兩艙確實要少一些,但依舊有很多划算的航線,比方說最近要申國外碩士剛去的馬來西亞考雅思,買的南京中轉廣州往返吉隆坡的公務艙,四段總共3500塊錢,可以積累8個航段用於金銀卡升級,另外還能積累10700裡程。即使不算航段的價值,就按照600/萬的裡程市場價來扣除的話,實際成本也只有兩千多了,幾乎跟同期經濟艙相差無幾。而且特地選的隔天中轉廣州,因為南航兩艙還會送兩晚五星級酒店鉑爾曼,等於不要錢在廣州又玩了一下,實在超值。
二來是當你把兩艙飛行和豪華酒店當成興趣以後,就進入常旅客這個圈子了。對於常客來說,裡程換兩艙才是王道。積累裡程的途徑很多,飛行,信用卡,活動等等。用的算下來國內航司裡程成本一般不高於600元/萬,而用在國際航線兩艙機票上很多時候都能用出3000-5000元/萬的價值。這樣算下來原本動輒數萬的洲際兩艙就變得不那麼高不可攀了。國內航線裡程換的性價比沒那麼高,但結合一些活動還是挺划算的,比方說我最近開學前打算去麗江玩幾天,用深航換南京麗江頭等艙往返只要24000裡程,相當於1440元,是不是很便宜!
第三的話就是善於多搜集信息,利用各種活動來攢裡程。比方說前兩個月西班牙航空IB出了一個活動,買任意一張機票即可得到9000裡程,最多買10張。雖然我不在西班牙但不妨礙我利用這個活動賺裡程呀。於是大概以1400人民幣的成本買了10張西班牙境內最便宜航線的機票就拿到了這9萬裡程。寰宇一家聯盟的航線都能用,相當於可以換兩次北京香港兩艙往返。下半年假期出行的機票就這麼搞定了。
總的來說坐頭等艙的出發點就是在有限的成本增加的情況下最大化效用的獲得。當然歸根結底的原因一是出於對未來掙錢能力還是有信心的,年輕的時候時間精力眼界,都比省那幾百塊錢重要。二來是作為苦逼的金融狗,實習時候就每天加班12點出差到處飛,在這種情況下,也只能通過飛行和酒店苦中找點樂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