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公眾號:侃英語(id:KanEnglish)
前段時間,大家一直在聊《牛津詞典》把中式英語 add oil(加油)給收錄了。
在解釋這個問題前,先科普一下「加油」一詞的來源,據說來自於一個暖心勵志的故事。
清朝道光年間,張之洞的父親張瑛張瑛非常重教,每天夜裡都派差役背著油筒、提著燈籠沿著大街小巷遊走,只要見到哪戶人家亮著燈光,並有讀書聲,便高喊一聲:「府臺大人給相公添油囉!」
等讀書人開門後,差役便從油筒中舀出燈油,倒進這個讀書人的燈盞裡。「加油」一詞,也就因此流傳。
把「加油」翻譯成「add oil」是一個純粹的中式英語,就相當於把「老三老四」翻譯成「old three old four」,把「給你點顏色看看」翻譯成「give you some color to see see」。
來看看《牛津詞典》怎麼解釋 add oil 的:
簡單翻譯下:「過去幾年,加油一詞在香港很流行,它的粵語讀音是 ga yao,香港人使用這個感嘆語來表達對它人的鼓勵和支持。」
可見,所謂的 add oil 被牛津詞典收錄,只意味著它作為一個外來詞被收錄,離被英美人頻繁使用還遠著呢!
不過歷史上確實也存在中式英語「轉正」的例子,比如 long time no see,但這種情況太少啦!
下面就跟大家聊聊,「加油」的地道英語如何表達。
首先,中國人的「加油」適用於很多不同場合,但西方人遇到不同的「加油」場景,通常會用不同的表達方式。
第一種場景:Good luck!
當你的朋友要去參加面試,或者當他/她想要去試試運氣的時候,我們可以對他們說:Good luck! 也就是「祝你好運」,間接表達出「加油」的意思。
第二種場景:Break a leg!
當你的朋友要登臺表演,或者要上臺演講。在他們上臺前,你可以對他們說:break a leg。
break a leg的本意是「祝你摔斷腿」。
我們中國人肯定很難理解,靠,這不是咒我嘛!但西方人認為break a leg是一種「反向立flag」的概念。
我們都知道flag不能瞎立,立了flag往往做不到,那麼我反向立一個flag,反而就能實現。理解了吧?
第三種場景:I will cross my fingers for you.
當你的朋友被送到手術室之前,或類似的場景,我們可以說這句話。cross my fingers的具體動作如下圖:
把兩個手指折成類似於十字架的形狀。西方人幾乎都是基督徒,而十字架象徵著上帝的愛和祝福,所以「I will cross my fingers for you」就相當於「God bless you」。
第四種場景:Come on! You can do it!
當你的朋友要去挑戰自我,但還有點小慌的時候,我們可以用這句話為Ta加油打氣。
Come on這個短語很常用,用法也很豐富,在這裡就是一種加油鼓勁,後面加上一句 「You can do it!」 更加增添了對方的信心。
第五種場景:Go!Go!Go!
是不是讓我們想到了98年法國世界盃Ricky Martin唱的那首歌?Go Go Go, Alei Alei Alei~
給上場比賽的隊友加油鼓勁,用這個表達是十分合適的。另外,在足球賽場上,當一位球員帶球突破形成攻勢,支持他的全體球迷往往會大喊:Go! Go! Go! 用這樣短促有力的方式來為隊員加油。
第六種場景:Hang in there!
這個表達的意思相當於「穩住!穩住!」
我們想想看,在哪種場景我們會說「穩住」?
最典型的場景便是在拳擊賽場上,一個拳手被揍得晃晃悠悠,但頑強的意志力還沒有讓他倒下。這時,全場觀眾可能會喊:Hang in there! 意思就是:加油!挺住!
第七種場景:May the force be with you!
這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表達,如果你不熟悉美國的「星戰文化」,是沒有感覺的。
「May the force be with you!」 是喬治·盧卡斯《星球大戰》(Star Wars)系列中的著名臺詞,直譯為「願原力與你同在」。force指在特定緊急情況下爆發出的力量,通常可以化險為夷。
因為《星球大戰》在美國、乃至在全世界影響了幾代人,所以裡面的一些經典臺詞被廣泛地運用在日常生活中。
美國人聽到你用 May the force be with you 去鼓勵他/她,他們真的會會心一笑,認為你很懂他們的文化。
第八種場景:I'm rooting for you!
root 一般做名詞表示植物的「根」,但 root 和 for 連用時, 則變成一個了動詞短語,意為「支持」、「為...加油鼓勁」,英語中非常常用。
根據牛津詞典釋義,root for 指在體育比賽中,或者某人遇到困難時,去支持或鼓勵他們。舉例:
Good luck--I'm rooting for you!
祝好運!我們為你們加油鼓勁!
其實上句話,就相當於中文裡的「加油加油!」。
「I'm rooting for you」的適用場景非常廣,只要是某人遇到困難,你都可以說「I'm rooting for you」,表示「我支持你」或者「加油」。
說到這裡,我想有讀者會說 fighting 能不能表示「加油」?
我們經常在各種綜藝節目中,看到某些明星喊加油的時候就說fighting~。殊不知,英國人美國人肯定聽不懂。
fighting 這個詞其實是源自於韓語的舶來品,在韓語中的」加油「是:파이팅,這個詞發音跟「fighting」很像。久而久之,韓國人就相信fighting就是英文中「加油」的意思。
今天大家學習了8種」加油「的地道說法,以後儘量不要再說 add oil 或 fighting,因為老外聽了真的會懵圈,既然學了英語就得學地道的是不?
今天這篇漲知識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