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爾哈赤運籌帷幄,鞭指大明的時刻到了,與明軍正式開戰!

2020-12-19 丟丟推薦官

努爾哈赤厲兵秣馬,一點點的蠶食鯨吞,終於統一了女真各部落。現在,努爾哈赤報仇的時間到了,看他運籌帷幄,決勝千裡!鞭指大明的時刻到了,決戰就在此刻了!

在統一女真各部的過程中,努爾哈赤採取了一個很高明的策略:不與明王朝為敵。從十三副鎧甲起兵到建立後金政權,努爾哈赤用了整整35年,時間確實長了點,但也從中可以看出他不同凡響的韜晦功底。現在,根據地已確保無虞,鞭指明王朝的時候終於到了。

努爾哈赤的勢力迅速發展壯大,終於統一了建州女真和海西部分女真,便在1616年正式建立大金國,設立自己的年號,稱「天命」,建國的第一年就叫「天命」元年。為與宋代的金朝相區別,史稱「後金」。他自此稱汗,成為東北女真人的最高首領。

努爾哈赤的政治理想,是要在今山海關以東的東北地區建立女真人統治的國家。他十分清楚,明朝在東北的統治,是他實現這一理想的巨大障礙,如果不挫敗進而驅逐明軍出東北,連他的生存也會遭受到致命的威脅。

他意識到,同明朝的決裂,直至開戰,遲早會發生,也就是說,是無法避免的!因此,他稱汗後,就積極備戰,訓練士卒,儲備糧食,修造兵器。

後金天命三年(公元1618年)春,一天早晨,努爾哈赤召集群臣,共議大事。他說:「我考慮再三,認定時機已經成熟。我決定今年伐明,先發制人,你們有何建議?」各位貝勒和群臣興奮地說:「陛下深謀遠慮,正合臣民之望。」

會議後,努爾哈赤開始徵召軍隊,做好出徵的準備。為了麻痺明朝的邊將,以修繕各貝勒的馬廄為名,派出700人上山伐木,製造攻城的雲梯。

到了四月,一切準備就緒,努爾哈赤下令伐明。他率領諸貝勒大臣,統領步兵、騎兵2萬,鳴鼓奏樂,拜謁祖先,正式發出討伐明朝的通告。史稱「七大恨」。

「七大恨」歷數明政府的罪過,反映了努爾哈赤與明朝的尖銳矛盾。實質上,是明朝對遼東周邊地區少數民族的政治壓迫與經濟剝削,激起了女真人的普遍不滿和反抗。

努爾哈赤的「七大恨」,是他們的不滿情緒的集中體現。他敢於痛斥天下統治者明朝皇帝,並起兵討伐,表明他同明朝的最後的決裂。

在從哪裡對明朝發起攻擊的問題上,努爾哈赤的第八子皇太極提出了與眾不同的見解,主張以撫順為進攻的突破口。

他說:「撫順城是我們出入邊界的必經之地,必先取得它。聽說今年四月八日至二十五日止,撫順城遊擊將軍李永芳要大開馬市,邊防一定鬆弛,這是一次難得的機會。

我們應先派50人扮作販賣馬匹的馬商,分成五夥,驅趕馬匹,進入城內,假裝到市場從事販馬交易。接著,我即率兵5000人,於夜間行軍,直抵城下,向城裡發炮,內外夾擊,撫順就會得到,其他處就會不戰而自破。」

父親努爾哈赤一聽,這的確是個好主意,馬上表示同意。四月十三日,努爾哈赤發布「七大恨」誓師,正式向明朝宣戰。

誓師完畢,努爾哈赤將他的八旗軍隊分作兩路:左翼四旗進攻東州、馬根單(今遼寧本溪地區);右翼四旗由努爾哈赤親自率領,進攻撫順城。進攻的戰略,都按制定的計劃進行。

努爾哈赤指令總兵官麻承塔執行扮作商人入城的任務,十四日,麻承塔率扮作商人的一行50人,先於大軍出發,順利進入撫順城。

皇太極統帥5000兵於夜間進至撫順城下。半夜時,按約定,吹笳為號,沉悶的笳聲打破了夜間的寂靜。李永芳聽到笳聲,大吃一驚,還沒明白是怎麼回事,已是炮火連天,頓時全城人聲嘈雜,伴隨著喊殺聲,城內已沸騰起來。

後金兵在城外抓住一名漢人,努爾哈赤寫了一封招降信,讓他帶著,放他進城,交給守城明將李永芳。信中說,不投降死路一條,後悔莫及;投降後,屬下軍民不受傷害,他本人可以獲提拔,得到更高的官職,同時,還可以結為姻親。信中反覆強調,機不可失。

這時,皇太極率領的人馬已包圍了撫順城,一切都準備好了,就等命令一下,立即攻城,努爾哈赤率領的大軍隨後趕到接應;進入城內的50名扮作商人的後金兵到處騷擾、放火,把全城攪得一片混亂……

李永芳已感到撫順城保不住,必破無疑。他看了來書,沒有立即做出選擇,卻穿上明朝的官服,站在城南門垛口上,一面表示要投降,一面又命令將士準備防禦。皇太極見此情形,便下令豎雲梯開始攻城。不到一個時辰,後金兵已攻上城。

這時,天已經亮了。李永芳身穿官服,騎著馬,從城裡出來,向後金投降。他見到努爾哈赤,下了馬,跪在路旁,努爾哈赤在馬上拱手答禮,接受了他的投降。

努爾哈赤和他的將士進入撫順城,凡抗拒的,都格殺不赦;未抗拒的,一律不殺,予以收留,重新編為民戶。同一天,共攻取了大小城堡10餘個,小村4000餘個。

這次戰役,共俘獲了30萬人畜,都就地分給了各將領和所屬部眾。在撤離撫順時,努爾哈赤留下4000士兵,於二十日夜裡將撫順城牆拆毀,撫順城成為一座廢墟。

撫順之戰,是明清(後金)戰爭史上首次交鋒。後金用計謀,幾乎沒經戰鬥,就奪取了撫順城。初戰告捷,對明朝是一次破天荒的打擊,後金卻大受鼓舞,增強了同明朝爭奪的信心。以此為開端,後金勢如破竹,勝利接踵而至。

相關焦點

  • 寧遠大捷後,他升任遼東巡撫,努爾哈赤卻因損失慘重含恨而死
    為了保衛遼陽,明軍在城牆周圍挖了三四道寬寬的壕溝,注入河水,城上又安置了火炮,但還是沒有阻擋住努爾哈赤的進攻。就在明軍出城與敵軍作拼死戰鬥時,混入城裡的奸細突然放起火來,城內城外的明軍一片混亂,城池很快被敵人佔領。遼陽的高級官員、將領們,戰死的戰死,自焚的自焚,上吊的上吊。遼河以東大小城池七十餘座都不再歸屬明朝。
  • 明朝官員努爾哈赤為何以「七大恨」起兵反明?應怎樣看待明清戰爭
    )與兀狄哈野人的作戰中陣亡為止;猛哥帖木兒死後,其子董山襲職,但因與明帝國經濟糾紛屢次犯邊劫掠而慘遭「成化犁庭」,建州左衛幾乎被明軍「絕其種類」,董山也被明軍擒斬;董山死後,建州左衛與明帝國的關係長期處於不好不壞的狀態,經脫羅、錫寶齊篇古、福滿等幾位首領,最後傳到了努爾哈赤的祖父覺昌安的手裡面。
  • 努爾哈赤突然發兵並且切斷援軍使覺華島十日便被攻陷
    覺華島的存在對於明軍有戰略意義。天啟六年(1626年),努爾哈赤在攻打寧遠城失敗的情況下,轉而襲擊覺華島。因為袁崇煥受制於後金的圍困,無法騰出手援救,時值冬日,海面冰封,島上七千守兵有多為不善戰的水手。在後金數萬人馬的絕對優勢攻擊下,覺華島失守,所有官兵和七千名老百姓全部遇難,島上囤積的物資全部被焚毀。
  • 《白話滿清》第2集努爾哈赤篇,棄子的逆襲
    年僅十六七歲的努爾哈赤在李成梁(明朝遼東老大)手下異常勇猛,深得李成梁的賞識,根據史書記載,努爾哈赤與李成梁親如父子。三年之後,努爾哈赤到了結婚的年紀,回家相親,離開了「乾爹」!但戰意正濃的李成梁並沒有因為敵人的投降而心慈手軟,下令毀城,古勒城化為了灰燼,而努爾哈赤的父親因被殺紅了眼的明軍誤殺。噩耗傳來,努爾哈赤悲痛欲絕,找到明朝的邊防軍,討要說法。而明軍也深知理虧,將努爾哈赤父親等遺體歸還,並給他封了一個大大的官——建州左衛都指揮使,從此,努爾哈赤開始逐步走向人生巔峰,出任CEO,迎娶白富美。
  • 薩爾滸之戰,後金從此崛起,此戰中明軍為何如此不堪一擊?
    薩許爾之戰明朝還是佔有優勢的,由於朝廷內部黨爭貽誤戰機一些沒有能力的將領被背後勢力推上重要軍事崗位導致此戰大敗,大量的輜重物資落到清朝手裡,從此之後明朝再也沒有經濟實力組織一場如此規模的戰爭。薩爾滸之戰努爾哈赤還沒有統一滿洲,兵力不到2萬,明軍合計11萬,加上海西女真(就是慈禧太后的那個葉赫那拉氏)幾千人和朝鮮兵一萬多人,分成四路(當時道路交通不行,不分兵沒法保障後勤),其實楊鎬指揮沒有問題,因為每一路兵力都是滿清2倍以上,但沒想到努爾哈赤通過運動戰快速擊敗了明軍。
  • 努爾哈赤胞弟:南徵北討 一杯毒酒慘死獄中
    就為這句話,剛剛五六歲的舒爾哈齊便跟隨哥哥到深山野林中,採集松子、木耳、蘑菇,獵取野禽,然後再將這些山貨送往撫順的市場出售,貼補家用。然而,他們的奔波和勞作並沒有換得繼母的絲毫憐憫。無奈,10歲時,舒爾哈齊便跟隨哥哥離開家,寄居在外祖父王杲門下。  1574年,明朝遼東總兵李成梁率軍破王杲的古勒寨時,努爾哈赤和舒爾哈齊雙雙被俘,被充作幼丁,隨軍徵戰。
  • 努爾哈赤,蔣幹中計,明朝末年
    這年正月,後金天命汗努爾哈赤率大軍進攻明軍在遼東的駐地,一路連克大小凌河、杏山、連山、塔山諸城,直撲明軍遼東重鎮寧遠,雙方展開了激烈的攻防戰。一戰下來,後金軍在明軍的殊死抵抗下,傷亡慘重,最後連努爾哈赤也受了重傷。
  • 他是努爾哈赤的親兒子,生性衝動,為何親手弒殺自己的母親?
    但是提起莽古爾泰的父親努爾哈赤,知道的人就很多了。 莽古爾泰出生於1587年,父親是當時建州女真首領努爾哈赤,母親是努爾哈赤的第一任大福晉富察袞代,雖然莽古爾泰是努爾哈赤的第五個兒子,但是按照當時嚴格論起來,莽古爾泰屬於努爾哈赤的嫡子,他的地位遠高於其他兄弟。
  • 一個人要無情到何種程度才能成就霸業?讓努爾哈赤說
    大清朝的開國皇帝努爾哈赤至少是個雄主,至於是真英雄還是奸雄?需要看完他辦得這些事,一個人要無情到何種程度才可以成就一番霸業,看官您自己評斷。第一件,誅殺師傅龔正陸。努爾哈赤在建州起兵初期,有一個漢人成為他的謀士,輔佐他做了很多事。
  • 她兄長被夫君殺死,嫁給努爾哈赤深受寵愛,生一子成開國第一帝!
    明朝末年,努爾哈赤人單勢孤,力量薄弱,為了壯大自己的勢力,還未建功立業的努爾哈赤來到了葉赫部,想娶貝勒楊吉努的大女兒為妻,然而楊吉努是一個非常有智慧的人,他看得出努爾哈赤是個可造之材,又需要時間來驗證,於是把自己只有9歲的小女兒許配給努爾哈赤,這個小女兒就是湘妹子今天要和您聊的孟古。
  • 這個書生說:給我六萬大軍,我能活捉努爾哈赤!後來怎麼樣了?
    可還沒等王化貞出兵,努爾哈赤就來了,這年的正月二十日,後金大兵五萬人進攻西平堡,眼見努爾哈赤送上門來,王化貞精神抖擻,一方面讓心腹部下孫得功「盡發廣寧兵」迎敵,另一方面馬上派人去聯絡蒙古林丹汗,是時候見識你們四十萬大軍的威力了!大明和蒙古強強聯合,後金兵還不得望風而降?
  • 努爾哈赤瀋陽汗王宮「動畫大片」震撼發布
    努爾哈赤寢宮——汗王宮「動畫大片」震撼發布!瀋陽中街,隱藏著清太祖努爾哈赤的堆土為臺,建汗王宮,一座農家四合院一樣的建築,一代雄主努爾哈赤運籌帷幄決勝千裡。
  • 隨努爾哈赤徵戰天下的4大貝勒結局如何?一人稱帝,三人下場悽慘
    為激發士兵的勇氣,褚英策馬憤怒地與他們說道:「吾父素善徵討,今雖在家,吾二人領兵到此,爾眾毋得愁懼。布佔泰曾被我國擒捉,鐵鎖系頸,免死而主其國,年時未久,布佔泰然是身,其性命從吾手中釋出,豈天釋之耶?爾勿以此兵為多,天助我國之威,吾父英名夙著,此戰必勝」。褚英一番激勵下,士兵果然是勇氣備增加,他們齊聲叫喊說:「吾等願效死力,遂奮勇渡河」。
  • 別吹了,明軍30萬大軍作戰:才有6千把鳥槍
    ,明軍鳥槍裝備率還是低的嚇人。 明實錄記載,從萬曆46年到天啟2年,明朝發往遼東火器,包括,鳥銃6424門,其他火門槍和重型火銃18000多杆。算起來,萬曆46年,8萬明軍出關,天啟元年,遼瀋之戰,明軍15萬,天啟2年,廣寧之戰,明軍14萬。
  • 運籌帷幄!在關鍵時刻最能做到冷靜理智的三大星座
    如果你問我:怎樣才能成為一個運籌帷幄的人,在關鍵時刻仍能保持冷靜理智?那我便試著答你:只要努力珍惜並做好當下即可。為什麼這樣說呢?換句話說,只要在當下能夠認清形勢,儘量做好當下的「這一環」,為日後做好準備,那麼哪怕在未來出現了什麼樣的狀況,你就都能認清大局,在關鍵時刻也能做到心中有數,也最能冷靜理智地處理事情了。因此,重點來了,到底在十二星座中有哪三大星座能運籌帷幄!在關鍵時刻最能做到冷靜理智呢?一起來看。
  • 努爾哈赤的「七大恨」具體內容是什麼,為何大部分都站不住腳?
    清太祖努爾哈赤公然反抗明朝,理由便是著名的「七大恨」。那麼所謂的「七大恨」到底指的是什麼?天命三年(1618年,明萬曆四十六年)四月十三日,努爾哈赤以「七大恨」誓天,發兵徵明,十五日攻下撫順。「七大恨」是明金關係發生根本性變化的重要標誌,其具體內容在明金雙方的官書中皆有記載。四月二十二日,努爾哈赤「書七大恨之言」,遣四名被俘漢人持書,進呈明帝。
  • 李成梁是如何把軟弱的明軍養成了野獸,保大明北疆安寧的?
    在他的麾下,原本孱弱不以的明軍似乎陡然間成了虎狼之師,讓北方的蒙古、女真盡皆聞風喪膽。究竟李成梁做了什麼,使得大明軍隊發生了如此翻天覆地的變化?今天我們就來深入的盤點一下!三、修堡築寨,卻是暗開「黑市」在明軍主動出擊之下,遼東地區的女真人遭到了極大的打擊,不得不放緩南下劫掠的腳步。而這個時候,李成梁又開始了「寬奠六堡」的營建。這六座寨堡分別是:寬奠堡、永奠堡、大奠堡、長奠堡、新奠堡、孤山堡,修建它們的目的原本是為了限制王杲等女真部落南下劫掠。
  • 被譽為16世紀東亞最強軍隊,戚家軍到了明末的表現,依舊令人動容
    川軍和戚家軍聯合作戰,震懾努爾哈赤大軍。薩爾滸之戰給萬曆敲響了最後的喪鐘,慘敗以後的明軍只能選擇退守瀋陽。為了保證瀋陽的安危,明朝啟用了川軍和戚家軍。川軍就是著名女英雄秦良玉所指揮的部隊,而戚家軍則是戚繼光當年的部隊所衍化而來的浙兵。這兩支軍隊都是當時明君戰鬥力最強悍的軍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