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拒絕都讓自己走得更遠,灣仔碼頭賣的不是餃子,是情懷!

2020-12-17 我才不是右撇子

「2月11日晚,『灣仔碼頭』母公司通用磨坊確認消息:臧健和已於2月8日離世,享年73歲。」看到這則消息,我們心中似乎又浮現出了那個熟悉的味道。

在南方很多家庭,其實很少自己動手包餃子,大多時候早餐或者晚餐都習慣於吃冰箱裡的速凍餃子,既方便又簡單。

臧建和曾說:「總有一天,中國餃子能和漢堡包、披薩一樣成為全世界的美食。」我覺得,漢堡包、披薩等快餐是不能與中國餃子相比較的,因為中國餃子不僅在於吃的簡單美味,更在於餃子本身的情懷。每一位中華兒女,無論身處何地,只要吃到餃子,似乎又吃到了家鄉的味道、媽媽的味道。

然而這位能讓13億中國人吃上「家的味道」的臧姑娘走過的路卻並不順暢,在她四歲時父親便出走臺灣一去不歸,只剩媽媽一人撫養自己和2歲的妹妹,在那個困難的童年時光,餃子成了她難得吃到的奢侈食物。

14歲那年,因為旱災,母女三人一路流浪乞討到了青島,靠著母親給人縫補衣服的一點微薄收入,艱難度日。生活的艱難並沒有讓臧建和妥協,從她後來面對事情的種種態度便可看出。

拒絕一夫多妻寄人籬下 1976年臧建和已為來自泰國的華僑丈夫生下了2個女兒,因為遠在泰國的公公因病去世,作為長子的丈夫要回國奔喪,然而因文化大革命還未結束,兩人無法同時獲得出國批准,丈夫便先行回國,而這一走便是三年。

三年後她好不容易帶著兩個女兒赴泰國尋夫,到了才發現在婆婆的安排下,丈夫早已結婚生子,並有了一個兒子。心碎之下她帶著女兒斷然回國。

在後來某節目中,臧建和回憶起這段故事,她笑著說雖然婆婆很重男輕女,但同時也感謝她沒有和自己爭撫養權,她離了女兒是活不下去的。

一旦有一個女兒被留在婆家,那她很可能因為捨不得孩子而留下委曲求全,畢竟當時的泰國實行「一夫多妻」制,那就不會有後來的灣仔碼頭了,所以還是很慶幸。

拒絕接受施捨丟了尊嚴 在尋夫無果,歸國途經香港之時,臧健和選擇留了下來。為了生計,她一天打三份工。清晨6點半給一位糖尿病患者打針,8點多到依家酒樓當洗碗工,晚上再去電車廠洗車,回到家往往已經凌晨2點,每天只能睡三四個小時。

生活如此艱辛,卻依舊磨難不斷。在酒樓幹活時,她不小心被人碰倒在地,到醫院檢查時發現腰骨裂傷,同時還查出了潛伏已久的糖尿病。

她在醫院住了13天就回家了,香港勞工署得知情況後告知她這是工傷,可向老闆申請賠償。但是老闆卻蠻不耐煩地認為是大陸人故意碰瓷要錢。

臧建和只好申請法律訴訟,最後她打贏了官司,獲得了4500元的工資和3萬元賠償金。但她卻只收下了工資,將賠償金全部退給了老闆。

她要證明給那個老闆看,收下工資是她勞動本應該得的,退回賠償金是她為了討個公道,並非故意訛人!

拒絕打上日本標籤沒了後路 臧姑娘的餃子攤在灣仔碼頭擺到第三年的時候,早已好評不斷,當時大丸百貨老闆十分挑食的女兒竟一口氣連吃了20多個餃子。

在這個契機之下,大丸百貨的老闆,一位日本商人便主動聯繫了臧建和,稱想給她出資建廠,貼上大丸標籤,在她的餃子包裝上留下大丸的聯繫電話和地址。

這可是個翻身對的好機會,但是臧建和卻很冷靜地想到:「他們想要我的技術,一旦我教會了他們,那隨時可能被踢出來,小攤也擺不成了」。於是她斷然拒絕!

最終,大丸老闆只好同意臧建和說的,出資建廠但不能署名。僅灣仔碼頭水餃廠開張一個月,銷售額就高達100萬港元。

拒絕糊弄食客失了品質 臧建和曾說:「灣仔碼頭之所以做的好吃,它的秘訣也是公開的秘訣,那就是用最好的原材物料。」

為了保證肉餡的完美程度,她曾親自去豬肉廠說明要豬的哪個部位、肥瘦比重是多少等等。工作人員聽她說的目瞪口呆,說道:「你是要做藝術品還是要做餃子餡?」

居安思危是臧建和常言的,因為她經歷過大苦大難,才知道不忘初心,不斷探索,尋找出路,將中國餃子帶出過門走向世界!你覺得呢?臧姑娘一路走來的故事是否也讓你感慨不已呢?歡迎下方留言哦~

相關焦點

  • 灣仔碼頭創始人臧健和走了,留下這部正港傳奇比餃子更下酒
    「一路走好,一直都特別喜歡灣仔碼頭的水餃」「灣仔碼頭真的是最好吃的餃子了,沒有之一」,消息傳出後,不少網友留言悼念這位「水餃皇后」。臧健和曾說:「我最愛聽的一句廣東話就是,好好吃啊。」這成就了她一生的水餃,也成為她被銘記的符號。
  • 灣仔碼頭創始人離世!拒絕移民、拒做日本品牌,跟命運硬槓一輩子
    大年初四,人人都吃餃子的時候,「灣仔碼頭」創始人、「水餃皇后」臧健和去世了。這條消息隔了幾天才被公布,灣仔碼頭集團表示:「很難過地確認臧健和女士逝世的消息。」作為速凍食品業的巨無霸,臧健和率領灣仔碼頭佔領了香港30%的冷凍餃子市場,如今又佔據了華南冷凍食品市場的半壁江山。
  • 不只有灣仔碼頭 過年速凍餃子也能吃得好
    (原標題:不只有灣仔碼頭 過年速凍餃子也能吃得好)
  • 創辦「灣仔碼頭」的臧健和去世了,她把水餃從小攤賣到全球
    「灣仔碼頭」是中國地域食品與現代工業化融合的代表之一。在某種程度上,「灣仔碼頭」通過產品改良和冷鏈加工的方式,把水餃這種帶有中國北方地域性的食物帶到香港,隨後推向更多市場,與現代食品工業化結合。一位來自中國臺灣的網友在緬懷臧健和時說,「似乎灣仔碼頭也是一個文化符號,吃餃子不是南方人的習俗,有種串聯起大中華區的感覺,這種感覺很親近。」
  • 灣仔碼頭的創始人,從小販到「餃子皇后」,不向命運低頭
    灣仔碼頭的創始人,從小販到「餃子皇后」,不向命運低頭苦難是一個人成長的必修課,面對苦難,你向它低頭了,它就會吞噬了你所有的鬥志和運氣,你要是戰勝了苦難,它就會成就你的成功。走過苦難,回頭看過去,會發現,曾經的怨恨都蕩然無存。
  • 餃子三國殺:龍鳳 vs 灣仔碼頭 vs 三全
    這是來自香港的灣仔碼頭,佔據著香港40%以上的速凍水餃份額,下有3家餃子廠,與龍鳳同受西方營銷理念影響,主攻當地高檔超級賣場。所以灣仔碼頭雖覬覦內陸市場,卻一直顧忌龍鳳不願與之發生正面衝突。此時龍鳳與三全在湯圓市場廝殺得不可開交,水餃市場的空當可謂千載難逢。於是1997年,灣仔碼頭全力攻佔上海速凍水餃市場,逼得前兩家水餃市場份額紛紛下滑。
  • 灣仔碼頭創始人臧健和逝世,曾說「吃餃子的人在中國,我不走!」
    她婉言謝絕了社會福利部門派放的「公援金」,並在友人的建議下,自製了一輛小木車,到灣仔碼頭賣起了家傳的北方水餃。這是灣仔碼頭的起源,也是這個品牌不得不訴說的一段歷史。臧健和從零開始買水餃,經歷了許多苦難時刻。當時的她是無證經營的流動攤販,做生意的同時還要躲避小販管理隊和警察的監管。
  • 灣仔碼頭創始人臧健和逝世 留下的傳奇故事更勵志
    「一路走好,一直都特別喜歡灣仔碼頭的水餃」「灣仔碼頭真的是最好吃的餃子了,沒有之一」,消息傳出後,不少網友留言悼念這位「水餃皇后」。臧健和曾說:「我最愛聽的一句廣東話就是,好好吃啊。」這成就了她一生的水餃,也成為她被銘記的符號。
  • 「灣仔碼頭」創始人去世 她是如何把水餃賣到年入60億元?
    一次朋友拜訪,臧健和做了最拿手的餃子招待。大家吃完紛紛讚不絕口,這麼好吃如果能出去賣的話,肯定不缺顧客,就這樣,賣水餃的想法有了。因為沒本錢租不起店面,便在香港的灣仔碼頭支攤買水餃,因為身體不好,每天從家到碼頭的路程,臧健和後來回憶說,這是她一生中走過的最漫長、最坎坷的道路。
  • 灣仔碼頭水餃品牌的由來
    灣仔碼頭"是一個速凍食品品牌,屬於美國通用磨坊食品公司(它在中國非常低調知名度不高,哈根達斯也是他下面的品牌)。創始人臧健和女士最初是在香港灣仔碼頭邊擺地攤賣水餃起家的。臧健和女士,人稱臧姑娘,1977年帶著兩個年幼的女兒從青島來香港與丈夫團聚。
  • 灣仔碼頭創始人臧健和逝世 她將水餃從小攤賣向世界
    「文革」剛結束,青島父老無顏再見,既然都是前途未卜,而自己持有香港護照,不如索性就在香港落腳。於是,母女三人輾轉到了香港,在銅鑼灣舊電車廠附近的一幢舊樓,一個僅4平方米、沒有窗戶的小屋裡,就此定居。有三張嘴要吃飯,兩個孩子要讀書,再加上房租······所有的重擔,都落在當時連廣東話也不會說的臧健和肩上。
  • 從擺地攤到賣向全世界,香港灣仔碼頭如何做到?小餃子成就大事業
    我們來學習下,「臧姑娘」的灣仔碼頭從創業到「賣」向全世界,都抓住了哪些機會?人的一生成功的機會不多,稍縱即逝,抓住了機會,離成功就不遠了。一個品牌從誕生到輝煌,同樣也要抓住機會,才能成就輝煌。我也是個做餃子的,雖然不能和灣仔碼頭創始人相提並論,但也是同行。如果遇到對的機會抓住了,也許也能小餃子成就一番大事業。
  • 思念、三全、灣仔碼頭這些水餃都是南方的
    賣的多是外地貨本地品牌極少有    三全——鄭州品牌,思念——還是鄭州品牌,灣仔碼頭——品牌名稱來源於香港,生產廠家卻位於上海,不少消費者表示,咱山東人都愛吃餃子,咋就沒有咱們本地的品牌呢?    記者從中國食品工業協會了解到,在該協會評選的2008十大水餃品牌排行榜中,老邊餃子、東方餃子王等屬於東北水餃品牌,思念水餃、三全水餃等屬於河南品牌,此外,廣東、上海、江蘇、北京等也有知名品牌入選,唯獨沒有山東的水餃品牌。    其實,綜觀整個速凍水餃市場,儘管各地都有自己的地方品牌,但是,能夠在市場上佔據主導地位、銷量領先的企業並不多。
  • 灣仔碼頭創始人臧健和去世
    在很多80後、90後的心中,灣仔碼頭某種程度上有一種親近的記憶。一位來自中國臺灣的網友在緬懷臧健和時說,「似乎灣仔碼頭也是一個文化符號,吃餃子不是南方人的習俗,有種串聯起大中華區的感覺,這種感覺很親近。」「生活就像爬山,今天我爬到了一半,但我並不滿足,我並不認為我成功了,因為我的前面還有人,一個企業家永遠不可以封頂。」臧健和的一生都在踐行永不封頂的目標。
  • 「灣仔碼頭」水餃媽媽的味道,創始人由小推車起家,曾貧困又婚變
    「灣仔碼頭「牌水餃,創始人為香港的臧健和,已於2019年2月8日逝世,享年73歲。她由小推車開始賣水餃,最後成為50億身家的創業女強人,期間經歷的困難和堅定可想而知。就是在這樣的處境下,臧健和還是拒絕了香港社會福利機構的公援金,說吃公援金會讓自己失去鬥志,孩子們也會挺不起腰杆做人。人和人的區別,大概就是面對困難的勇氣和信心的堅定上了。等到1978年,臧健和出院時,走在路上她發現大女兒已經成為皮包骨,小女兒更是臉色鐵青,營養不良。
  • 灣仔碼頭創始人逝世,此前對職場員工的忠告,每個人都值得看!
    日前,有「水餃皇后」之譽的香港知名水餃品牌「灣仔碼頭」創辦人臧健和逝世,73歲的她,備受各界人士好評,求真求變的精神值得每個人學習。從山東到香港,臧健和為了謀生計,只能帶著兩個女兒在灣仔碼頭擺檔賣親手包的白菜水餃。
  • 灣仔碼頭創始人臧健去世,除了好吃的餃子,我還會想起陳坤
    臺媒:灣仔碼頭創始人臧健和去世,終年73歲!下面不得不說點為什麼我一吃灣仔碼頭的餃子就會想起陳坤?可是因為實在太喜歡陳坤,就手欠的用剩下的五十塊買了一張陳坤的唱片,我正要捧著灣仔碼頭和唱片走回家時還在想幸虧離家只隔著一條街,要不然連路費都沒有了。
  • 從灣仔碼頭創始人辭世 看企業如何講好故事塑造品牌本
    灣仔碼頭的廣告語是「每顆水餃都是媽媽的用心」。廣告語將灣仔碼頭水餃定位於「媽媽的味道」,更好地契合了消費者的消費情懷。   事實上,成功的品牌都很擅長「講故事」,用故事把品牌的歷史、內涵、精神向消費者娓娓道來,並在潛移默化中完成品牌理念的灌輸。
  • 灣仔碼頭創始人逝世!曾被丈夫拋棄,賣水餃謀生,現年入60億
    一天,朋友去她家中吃飯,臧健和做了一頓餃子,朋友打趣說,你的水餃味道那麼好,不如去賣餃子吧。說者無心,聽者有意。臧健和真的帶著兩個女兒開始上街做小販,在香港的灣仔碼頭擺攤賣起了水餃。接著,她又根據香港的人的口味,改良出適合香港人吃的餃子,還吸引到了當時東方日報的駐港記者。他在報紙上寫了臧姑娘的故事,瞬間打開了水餃攤的知名度。在他的建議下,臧健和用灣仔碼頭來命名自己的水餃品牌。
  • 灣仔碼頭創始人臧姑娘去世,又是一個女性悲情創業故事
    一位朋友來家中探望臧健和,為表感激,臧健和親手為朋友做了餃子。一口下肚,朋友讚不絕口,「你做的餃子這麼好吃,去外面賣一定賺錢。」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從此灣仔碼頭多了一個推手推車賣水餃的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