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灣仔碼頭創始人辭世 看企業如何講好故事塑造品牌本

2020-12-17 東方財富網

  一個不向命運低頭的人,命運終會給你一份「驚喜」。

  2月8日,臧健和,這位不向命運低頭的「灣仔碼頭」水餃的創始人逝世,享年73歲。幾日之後,這條消息才被傳出。有媒體關注,臧健和的去世,是否會給灣仔碼頭的經營、研發以及股權變動帶來影響?公眾記住的是被稱為「水餃皇后」「臧姑娘」的成功故事,那不僅是「驚喜」,更是一份傳奇。

  有人說,幾乎每一個成功品牌背後都有一個精彩的故事,灣仔碼頭水餃在國內市場上能夠迅速走紅與其品牌定位和品牌背後的故事不可分割。

  灣仔碼頭以單親媽媽臧健和的一生為線索,描述了單身媽媽臧健和攜兩位幼女利用祖傳包水餃的手藝贏得消費者喜愛、最終成就一番事業的故事。這個品牌故事不僅感動了消費者,同時也是對灣仔碼頭系列產品的宣傳。

  灣仔碼頭的廣告語是「每顆水餃都是媽媽的用心」。廣告語將灣仔碼頭水餃定位於「媽媽的味道」,更好地契合了消費者的消費情懷。

  事實上,成功的品牌都很擅長「講故事」,用故事把品牌的歷史、內涵、精神向消費者娓娓道來,並在潛移默化中完成品牌理念的灌輸。一個好的故事,會為品牌增色不少,但是一個好的品牌不是只靠故事講出來的,更需要好的產品、有效的管理、機遇的把控……因此,灣仔碼頭是用一連串故事穿起來的品牌。

  創業:絕境中起步故事

  有人說,臧健和是幸運的,從一個路邊擺攤女商販,到一位成功的企業家,她曾沒有花一分錢的廣告營銷費,讓產品被大多數消費者熟知;在沒有銷售部門的情況下,竟然能夠把產品鋪遍香港的各個角落。

  而這份幸運的起點卻是一連串的不幸。

  1977年,32歲的山東姑娘臧健和帶著兩個年幼的女兒去泰國尋親。重男輕女的泰國丈夫已經另組新家,並生一子。為了尊嚴和女兒的未來,臧健和決定離開丈夫,在香港獨立撫養兩個女兒。

  由於語言障礙,她只能選擇憑力氣賺錢的工作,一天3份工支撐著這個家。可「屋漏偏逢連陰雨」,意外的撞傷,不僅撞裂了腰骨,查出了嚴重的糖尿病,還遭到老闆惡意詆毀,說她窮得想訛錢,並扣薪辭退。

  在好心律師的幫助下,老闆同意支付3萬元賠償金和4500元工資。但正需要錢的臧健和卻只收下了工資。在她眼裡,尊嚴比錢重要,她倔強地表示:「我只拿屬於我的那份。」

  走投無路下,她開始在灣仔輪渡碼頭推起小車,賣起手藝獨特的家傳北方水餃。

  和許許多多創業者一樣,起步是艱難的,對於剛剛克服了羞澀、需要時時躲避管理隊的「走鬼」(香港稱逃避管理隊和警察捉拿的小販為「走鬼」)臧建和來說,根本沒時間去研究顧客的口味。直到某天,她發現有顧客只吃了餡,把皮全部留在碗裡,她趕緊追上去詢問。對方用地道的粵語回答:「餃子皮厚得像棉被,怎麼下得了口?」她意識到,必須研究南方顧客的口味,方能留住顧客。

  從這一天開始,她開始留意餃子的學問,不厭其煩地徵求顧客的意見:餡鹹肉肥、口味太重。根據市場調查結果,她在餡和皮兩方面做了改良:在家傳的配方上,將肥肉與瘦肉的比例由5∶5改成3∶7;又研製出滑爽、超薄的餃子皮。經過這兩道改良,煮出的水餃味道果然與之前不同:鮮而不膩,香而不淡,滑嫩爽口,回頭客越來越多,她的水餃賣進了寫字樓、酒店等高檔場所。一位專欄記者將她的故事登載報端。此後臧健和「街頭水餃皇后」的大名傳遍香港的大街小巷。

  這樣的創業故事,如何能不觸動人心。

  守業:真誠的品質故事

  臧健和從創業開始便養成了從顧客細微反應中找出自己問題的習慣。她不忽略任何一個反饋,並將這種習慣一直保持下來。她說,顧客願意吃你的東西,你自己才有吃的;顧客不願意吃,你求都沒用。掏錢的人都是自己的恩人,理應得到更好的尊重和珍惜。並因此推動了灣仔碼頭的質量管理進程。

  在灣仔碼頭官網有關臧姑娘傳奇的故事中,都與品質有關。臧健和賣餃子,給自己定下三個原則——高品質、講衛生、聽意見。

  餃子的品質來源於食材,餡料她總是挑選最新鮮、最入眼的蔬菜和肉,麵粉也要用最筋道的。

  為了選最好的肉作原料,臧姑娘不惜以高於市場平均價5倍的價格,親赴肉廠選購。當時,某豬肉廠的技術員感慨:「20多年了,第一次碰到像您這樣的客商,不僅挑豬肉的品種、部位,就連肥瘦的比例都要計較!」從此,「灣仔碼頭」供應商經常掛在嘴上的一句廣告語就成了「我是給灣仔碼頭水餃供貨的,貨物品質絕對有保障!」

  也因此,隨著碼頭改建和顧客增多,她的攤點由一臺木車變成了一間小木屋,又從小木屋變成了廠房。忠實顧客上至總督府,下到木屋區,她搬到哪裡,顧客們就跟到哪裡。合作的商場也越來越多。

  1985年,根據售賣需要,臧健和在工廠前建起水餃專賣店,並擁有了正式的工商牌照。但直到那時,灣仔碼頭也仍沒有一個銷售員。

  名氣響了,人手多了,產能擴大了,臧健和更不敢含糊,「三原則」雷打不動。為了這個原則,一向主張不開除員工的臧健和親自把一個員工開除了。

  那是在1986年春天,一個廚師發現麵粉不夠了,就直接往裡邊摻水,被發現後還抱怨道:「憑老闆的名氣,做成什麼味道都能賣出去,隨便做做就行了。」

  這種想法讓臧健和感到不寒而慄,味道在,品牌才在,味道變了,還會是灣仔碼頭嗎?這次她發了有史以來最大的一次火,全廠人都聽到了她的聲音:「顧客永遠都不能得罪。你是我灣仔碼頭第一個講隨便做的人,也是最後一個講隨便做的人!」

  「灣仔碼頭」水餃剛剛進入大陸時,工廠員工對「灣仔碼頭」品牌還認識不深,對質量要求不理解,包出來的餃子大小不均不合格。臧姑娘親自下去培訓。女工們笑說:「真像做高科技產品,那麼多要求,一二三四,不能錯一點,不能差一點。」臧姑娘說:「那你就當成高科技工人。絕不能差不多,而應該剛剛好。」

  1999年臧姑娘到上海工廠檢查工作時,發現有準備出廠的水餃不合格,她立即叫停,經過檢查,她決定將不合格水餃全部倒掉。此舉引起極大爭議。但她說:「能有這份進步,首先要有這份心。即使為了生活,也要拿出這份心去做。你拿出了,顧客才能幫襯你。我是這樣想,也是這樣去做的。」

  這些品質故事,從細節入手,達到了見微知著的效果,在消費者心中塑造了灣仔重視品質的企業形象。一個好故事,等於省去大筆廣告費。

  飛躍:堅持自我創新故事

  灣仔碼頭走到今天經歷了兩次重要的戰略合作。一次是與日本大丸百貨公司合作,讓灣仔碼頭走進了超市;另一次是與哈根達斯的母公司——擁有120多年歷史的美國品食樂(pillsbury)食品公司合作,令其產品走向了世界。

  1983年,日本大丸百貨公司老闆要跟臧健和談合作。起因是他12歲的女兒重度挑食,唯獨對灣仔碼頭水餃情有獨鍾,一口氣吃了20多個。

  大丸百貨是日本最大的零售集團,在國內外開有數十家連鎖店,在香港也已經營了20多年。女兒的表現讓商業嗅覺敏銳的父親看到了灣仔碼頭水餃的市場潛力,準備讓水餃進超市。

  但臧健和至少拒絕了大丸兩次。第一次是因為日商並不知道灣仔碼頭水餃出自流動攤販之手,當臧健和毫不隱諱地直言相告時,她決定結束談判。但幾天後,日方再次邀約,並以公司給她牌照為條件,讓她在大丸公司的工廠裡生產,用日式包裝,以大丸公司產品名義出售。這再次遭到了臧健和的拒絕,「如果我自己做出來的品牌變成日本人的牌子,一旦我的技術被學去,我的保障就完全喪失了。」最終,雙方以保住「灣仔碼頭北京水餃」的牌子,並由日方提供牌照、工廠的條件,籤下了20年的合作條約,直到大丸百貨撤出香港。

  1996年,灣仔碼頭水餃在香港已家喻戶曉,以臧健和為原型的電視連續劇《水餃皇后》的播出,引起了諸多商業大佬的關注,其中就有美國品食樂(pillsbury)食品公司。

  此時,臧健和也發現,工廠的效率已經跟不上市場需求的節奏,她需要找老師了。但她認為,「美國人不吃餃子,也不做餃子,怎麼可能當我的老師呢?」

  遭到拒絕的品食樂並未放棄,又接二連三盛情邀請其前往美國工廠參觀,臧健和被誠意打動。

  在品食樂工廠,臧健和看到了現代化的管理和機械化生產、先進的HACCP食品安全控制系統以及操作工人嚴謹用心的工作態度。更讓她驚嘆的是,研發部門竟然比一些香港企業的工廠都要大,每年的研發基金就有1億美元。臧健和覺得,自己的老師找到了。還沒等參觀結束,她就拍板決定合作。

  最終,品食樂「連名帶姓」買下灣仔碼頭70%股份。在其強力運作下,「灣仔碼頭」快速在上海、廣州建起現代化工廠,進軍國內市場,並推出手工包製的餛飩、湯圓、雲吞等新產品。

  1999年,灣仔碼頭水餃銷售額達5億元,牢牢佔據華東冷凍食品市場的半壁江山。

  2001年,全球第六大食品企業——美國通用磨坊(General Mills, Inc。)收購了品食樂,其超強的資金能力和冷鏈優勢幫助灣仔碼頭實現了更高速的全國擴張。

  今年年初通用磨坊發布2019財年第二季度(截至2018年11月25日)的業績,亞洲和拉丁美洲地區業務淨銷售額下滑4%,為4.31億美元,但旗下灣仔碼頭速凍餃子業務卻為正增長。通用磨坊執行長Jeffrey Harmening透露,2019財年上半年,灣仔碼頭在中國的零售額實現了8%的增長。該公司在一份業績資料中指出,哈根達斯和灣仔碼頭驅動了亞洲市場的增長。

  這些故事展現了創始人臧健和的商業頭腦,塑造了灣仔碼頭堅持自有品牌、創新未來的形象。

  未來:講好年輕化故事

  「灣仔碼頭」是中國地域食品與現代工業化融合的代表之一。在某種程度上,「灣仔碼頭」通過產品改良和冷鏈加工的方式,把水餃這種帶有中國北方地域性的食物帶到香港,隨後推向更多市場,與現代食品工業化結合。雖然灣仔碼頭在臺灣敗走麥城,但一位來自中國臺灣的網友在緬懷臧健和時說:「似乎灣仔碼頭也是一個文化符號,吃餃子不是南方人的習俗,灣仔碼頭有種串聯起大中華區的感覺,這種感覺很親近。」

  感到親近的還有年輕人群。從近兩年的營銷動作可以看出,灣仔碼頭雖已創立多年,卻並沒有以「老成」的品牌形象示人,反而以一種略帶叛逆和調皮的品牌氣息與年輕人打成一片。

  灣仔碼頭發現越來越多中國內地消費者試圖減少飲食中的脂肪含量,這一趨勢在20到35歲的都市年輕人中尤其明顯,於是該公司此前就順勢推出了素餡餃子。英敏特全球新產品資料庫分析顯示,2017-2018年,預加工食品市場的上市新品正逐漸轉向健康(適合素食主義、高蛋白和低脂等)定位。

  在品牌年輕化方面,灣仔碼頭也動作頻頻。比如,找來年輕女子組合代言,和網路遊戲團隊合作,還在2018年「雙11」期間舉辦水陸主題派對活動,灣仔碼頭水餃被製作成頗具創意的派對料理。可以看到,灣仔碼頭極力想向消費者傳達「速凍餃子可以時尚又美味」的信息。

  在現在年輕人聚集的領域中,從電競到二次元文化,幾乎時時處處都有灣仔碼頭的身影。未來,灣仔碼頭還會講哪些年輕化的故事來吸引新一代消費者呢?

(文章來源:企業觀察報)

(責任編輯:DF134)

相關焦點

  • 以「鮮」入味霸屏今夏,灣仔碼頭如何講好娛樂營銷新故事?
    今夏,灣仔碼頭攜手《我要這樣生活》《夏日衝浪店》等多檔綜藝,掀起霸屏之勢。不是市場趨之若鶩的頭部選秀爆款,而是選擇更具年輕形態的獨居綜藝、潮流綜藝,這背後恰恰是品牌在「營銷熱」下的冷靜認知:尋找與品牌氣質和受眾群體相合的娛樂載體。以好故事基因馳騁娛樂營銷市場的灣仔碼頭,如何在綜藝內容裡抓住市場痛點、增量市場呢?它究竟有何種魅力,讓嘉賓們爭相安利打造大型「綜藝現場」呢?
  • 灣仔碼頭霸屏今夏,女團也愛的美食
    洞察年輕人生活場景,溫馨且代入感十足綜藝營銷,備受品牌的青睞,如何在綜藝營銷盛行的當下做出區隔。這要看品牌是否能把握內容場景,做出品牌角色。灣仔碼頭在最近熱播的綜藝《我要這樣生活》中描述了這麼一個場景:馬伯騫在糾結晚飯吃什麼?
  • 灣仔碼頭創始人臧姑娘去世,又是一個女性悲情創業故事
    今天,再面對冰箱裡的灣仔碼頭水餃,內心有一種無法言說的悲涼:香港知名水餃品牌灣仔碼頭創始人臧健和去世,臧姑娘享年73歲。 不過,這位日商並不知道灣仔碼頭水餃出自流動攤販之手,當臧健和毫不隱諱地直言相告時,他決定結束談判。 本以為此事作罷,但幾天後,臧健和又接到對方的邀約,並以公司給她牌照為條件,讓她在大丸公司的工廠裡生產,用日式包裝,以大丸公司產品名義出售。
  • 一碗水餃 20年的溫度——訪「灣仔碼頭」品牌創始人臧健和
    新華社香港6月26日電  題:一碗水餃 20年的溫度——訪「灣仔碼頭」品牌創始人臧健和  新華社記者 張晶  無論在香港還是內地,提起「灣仔碼頭」水餃,幾乎無人不曉。中國人愛吃水餃,一個當年因意外流落到香港的青島姑娘,真正把水餃做成了大產業。
  • 獅子山下的水餃皇后:灣仔碼頭創始人臧健和傳奇
    被視為香港「獅子山下」精神註腳的「灣仔碼頭」創始人臧健和去世。2月12日,「灣仔碼頭」母公司通用磨坊香港方面向澎湃新聞記者確認,「灣仔碼頭」創始人臧健和已經逝世,「一切有關臧女士的消息將於不日公布,謝謝關心。」
  • 灣仔碼頭創始人臧健和去世
    新京報訊(記者 郭鐵)據港媒2月11日消息,知名速凍品牌「灣仔碼頭」創始人臧健和近日去世,享年73歲,此前有傳聞稱其患有疾病。「水餃皇后」創立灣仔碼頭針對灣仔碼頭創始人臧健和去世的消息,灣仔碼頭官方微博今日凌晨發文予以確認,並稱「關於臧阿姨的信息,我們將與她的家人保持溝通,不日向大家傳達」。
  • 一碗水餃20年的溫度——訪「灣仔碼頭」品牌創始人臧健和
    於是,「打從娘胎裡就喜歡吃餃子」的臧健和,自製了一輛木頭推車,忐忑地在灣仔碼頭擺起了水餃攤。   一段傳奇的故事就此展開。從無證小攤販到建立小工廠、再到佔據超市冷櫃速凍水餃的大半江山……至上世紀80年代中期,「灣仔碼頭」已發展成為港人家喻戶曉的品牌,臧健和也被港人譽為「水餃皇后」。   她到現在還記得第一天擺攤的情景。
  • 「水餃皇后」謝幕後,灣仔碼頭要在外賣市場開拓新形象
    文/華商韜略 伊然今年2月,「灣仔碼頭」品牌創始人,人稱「水餃皇后」的臧健和1997年,她將灣仔碼頭70%的股份賣給美國品食樂食品公司,雙方合資在上海浦東新建共產投產,灣仔碼頭正式進入內地市場。伴隨充足的資金支持和冷鏈優勢,灣仔碼頭不斷擴大其水餃的品牌知名度與市場佔有量。據相關報導,灣仔碼頭現在共有15家大型生產基地,年銷售收入超過60億,臧健和獲得「水餃皇后」的美名。
  • 灣仔碼頭創始人臧健和去世終年73歲 曾擺攤起家創立水餃品牌
    報導稱,通用磨坊灣仔碼頭向媒體確認了臧健和女士去世的消息,並表示將在未來幾天內公布一切相關信息。臺灣媒體「東森新聞雲」2月11日消息,香港知名水餃品牌灣仔碼頭創始人臧健和去世,終年73歲。報導稱,通用磨坊灣仔碼頭向媒體確認了臧健和女士去世的消息,並表示將在未來幾天內公布一切相關信息。灣仔碼頭水餃創立於20世紀70年代,堅持「選料用心,製作認真」的經營理念,在創始人臧健和的用心經營下,以「每一顆水餃都皮薄、餡大、汁多」成為香港的著名速凍食品品牌。
  • 灣仔碼頭創始人「臧姑娘」去世:從街邊小販到「水餃皇后」
    @灣仔碼頭官微悼念創始人臧健和報導稱,通用磨坊灣仔碼頭向媒體確認了臧健和女士去世的消息,並表示將在未來幾天內公布一切相關信息。圖源網絡對大多數人來說,臧健和的名字也許還有些陌生,但一提起灣仔碼頭廣告上那個微胖又親切的捲髮女人,每個人都會說:原來是她!
  • "灣仔碼頭"公開生產流程 水餃企業"露餡兒"打品牌
    "公開生產流程 水餃企業"露餡兒"打品牌 2004年09月07日 14:37 昨天,在北京速凍水餃市場佔據三成份額的「灣仔碼頭」生產商美國通用磨坊公司首次將全國各地的十幾位媒體記者請到廣州總部,公開其水餃生產的全部流程。這是速凍食品行業首次公開主動「露餡兒」,以展示自己的產品質量,藉機打造品牌形象。    在商場裡林林總總的水餃品牌中,「灣仔碼頭」可以稱得上是最貴的。
  • 「灣仔碼頭」創始人山東臧姑娘的傳奇故事
    今天網上媒體公布了一則消息:「灣仔碼頭」的創始人臧健和於2月11日去世,終年73歲。「灣仔碼頭」這個香港品牌的速凍水餃我在超市經常買,應該算是包裝最精緻的,與北方水餃略有不同,灣仔碼頭的餃子皮要比北方的水餃薄很多,甚至煮熟了都能看見裡面的餡兒,但是味道又帶有很強烈的山東水餃味道。
  • 灣仔碼頭創始人臧健和逝世 她將水餃從小攤賣向世界
    灣仔碼頭品牌創辦人、有「水餃皇后」美譽的臧健和,2019年2月8日於香港辭世,享年73歲。作為知名的食品企業家,臧健和深受業內外人士尊敬,其創建的灣仔碼頭品牌更是得到了無數消費者的認可與喜愛,成為了中國速凍食品行業的領軍品牌。
  • 灣仔碼頭水餃品牌的由來
    灣仔碼頭"是一個速凍食品品牌,屬於美國通用磨坊食品公司(它在中國非常低調知名度不高,哈根達斯也是他下面的品牌)。創始人臧健和女士最初是在香港灣仔碼頭邊擺地攤賣水餃起家的。臧健和女士,人稱臧姑娘,1977年帶著兩個年幼的女兒從青島來香港與丈夫團聚。
  • 灣仔碼頭創始人臧健和去世
    據港媒報導,香港品牌「灣仔碼頭」水餃創始人臧健和於2月8日逝世,享年73歲。灣仔碼頭母公司通用磨坊2月11日晚間確認她已離世的消息,並表示將在未來幾天內公布一切相關信息。香港業界人士均對臧健和的離世深表惋惜,並稱讚其創業精神正體現了堅毅不屈、求真求變的「香港精神」。
  • 「灣仔碼頭」創始人去世,留下一條人生潛規則
    作者:唐一(富書籤約作者)據多家港媒報導,知名食品品牌「灣仔碼頭」創辦人、人稱「臧姑娘」的臧健和日前逝世,終年73歲。對於大多數人來說,臧健和的名字或許有點陌生,但一提起灣仔碼頭廣告上那個微胖又親切的捲髮女人,每個人都會說:原來是她!
  • 灣仔碼頭創始人臧健和去世:從街邊小販到「水餃皇后」的傳奇一生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侯雋 | 北京報導2019年2月11日,「灣仔碼頭」的母公司通用磨坊確認旗下水餃品牌灣仔碼頭創始人臧健和於近日去世,享年73歲。被香港人親切稱呼為"臧姑娘"的臧健和,和「老乾媽」創始人陶華碧齊名,是無數到香港打工者心目中的偶像,她的故事家喻戶曉,堪稱獅子山下的香港傳奇。
  • 灣仔碼頭現狀:市佔率下滑,風光不再?
    2001年,美國通用磨坊收購了品食樂食品公司,其超強的資金能力和冷鏈優勢,幫助灣仔碼頭實現了更高速的全國擴張。2002年,灣仔碼頭因高端定位,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一線城市實現了市佔率第一,更是佔據華東凍品市場的「大半江山」。灣仔碼頭水餃在國內市場能夠大放異彩,與品牌定位和品牌故事不可分割。「每顆水餃都是媽媽的用心」,這是灣仔碼頭的經典廣告語。
  • 「灣仔碼頭」創始人逝世:曾被丈夫拋棄,如今年入60億比肩「老乾媽」
    據多家港媒報導,香港知名水餃品牌灣仔碼頭品牌創辦人、「水餃皇后」臧健和逝世,享年73歲。「灣仔碼頭」的母公司通用磨坊11日晚確認她已離世的消息。圖為臧健和在家中接受記者專訪時介紹一款水餃。新華社記者 李鵬 攝新華社曾於2017年專訪臧健和,以下為報導全文——訪「灣仔碼頭」品牌創始人臧健和新華社記者 張晶無論在香港還是內地,提起「灣仔碼頭」水餃,幾乎無人不曉。
  • 灣仔碼頭創始人臧健和逝世 留下的傳奇故事更勵志
    2月11日,臧健和逝世的消息被通用磨坊灣仔碼頭證實。「一路走好,一直都特別喜歡灣仔碼頭的水餃」「灣仔碼頭真的是最好吃的餃子了,沒有之一」,消息傳出後,不少網友留言悼念這位「水餃皇后」。臧健和曾說:「我最愛聽的一句廣東話就是,好好吃啊。」這成就了她一生的水餃,也成為她被銘記的符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