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醫院院長送給老人4句話:很多「病」都不算病,只是人老了

2020-12-16 騰訊網

「唉,年紀大了不中用了,一身都是毛病......」

「我年輕那會身體可好了,現在就是廢物一個!」

這些掛在老人家嘴邊的話,每次只要聽到是不是很熟悉?但北京醫院院長、中華醫學會老年醫學分會主任委員王建業卻不這麼認為,他的觀點是:老人的很多病並不是病,只是老了!

今天小九就帶著大家通過4句話,來看王建業院長關於老人健康與養生的看法。

「25歲就開始衰老,老人不要和現在的年輕人比」

王建業院長指出,正常人健康狀況會在25歲的時候達到頂峰狀態,而從25歲開始健康則走下坡路且人體會慢慢的步入衰老階段,不過衰老速度與40、50歲比還是比較緩慢的,並且40歲時衰老速度會加快,直到50歲才會呈現出衰老樣貌步態等。

衰老作為非常自然的生長規律,是人類無法避免的,很多老人在40歲以後逐漸有牙口不好、腸胃功能退化等表現,很容易被誤認為是疾病引起的,。但是王建業院長則認為,老人的這些所謂的「疾病症狀」其實可能只是「老了」而已,此時忌諱與年輕人相比。由於老人和年輕人存在著個體差異,王建業院長認為老年人更應該追求健康而不是要求檢查指標全部正常,即使指標不正常但是通過藥物能夠長期持續維持在正常範圍內,最終和正常人一樣生活就是健康的老人。

「老年病不一定都要治,關鍵還是要兩點」

年齡增長後器官功能衰退是老人的生活常態,比如脫髮、白髮、老年斑等問題就是很典型的衰老症狀,而老人的心臟、肺部等重要的內臟器官也會衰老,常常影響老人的呼吸、神經乃至運動系統。

王建業院長以老人泌尿系統疾病為例子,指出大多數男性老人都會面臨前列腺肥大的問題,甚至百歲老人都逃不過前列腺肥大的「魔咒」,而老年病究竟要不要治不治療關鍵還是要看以下兩點:

像前列腺肥大這種老年性疾病,要看是否已經影響了日常生活質量、生活狀態等,如果影響不大完全可以先緩緩,如果已經嚴重影響生活則一定要儘快用藥或者手術治療。

如果老年病沒有對身體其他器官造成傷害則不用治療,一般用藥觀察定期隨訪即可,如果已經影響了其他器官則有必要儘快接受治療。

「尊重老人的生理指標,某些超標也合理」

患者檢查報告中的指標數據是醫生判斷患者病情的重要依據,而對於老人來說,由於衰老的同時身體內各個器官的功能也在逐步退化,某些檢查生理指標可能也會有些許變化。

比如以老人高血壓為例子,臨床認為一個人的血壓在120/80mmHG以上就屬於高血壓了,不過對於老人來說高血壓這個確診線就要相對的放寬一些,王建業院長指出老人到了七十歲以後,血壓控制在150/90mmHG看似很危險但其實並沒有大問題,但是如果血壓持續升高則要敲警鐘,這不是老了而是病且必須得治,儘快穩定血壓以免老人有腦血管破裂等危險。

「學會與症狀和平相處,別一味想動刀子」

七十歲的老杜原本身體狀況良好,但是近兩年頻繁出現尿頻尿急等不適,尤其是夜晚夜尿不斷,頻繁起床,更是讓老杜睡眠質量直線下降。老杜到北京醫院入院檢查,做好了動手術的打算,卻被告知並不需要手術,老杜的情況與前列腺肥大有關係且用常規藥物完全可以得到改善。

王建業院長作為泌尿外科的醫生,也多次遇到前列腺肥大的老年男性執意要做手術的情況,但是老人若確診前列腺肥大不一定要手術,特別是症狀輕微的老人用藥就能緩解,不影響生活之餘也能和症狀和平共處。

我們要接受時間流逝的同時人也會慢慢的衰老,更應該接受衰老帶來的身體變化,尤其是器官的功能減退有時候可能僅僅只是「老了」而並非生病了,正如王建業院長所言:我們應當科學並客觀的看待老年人的生理指標,只要維持正常水平就是健康的!

參考資料:

1.《老年醫學專家說別把衰老當病治》,人民網-北京晚報,2015-09-28

2.《院長新年送健康注》,健康時報,2018-02-13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相關焦點

  • 很多病都不算病,只是人老了,這4類疾病無需過度治療,不用擔心
    人老了,難免會有些消極的心理思想,認為自己不中用了,認為自己全身都是病。要靠兒女贍養了。但問起他們都是哪些病?通常都是一些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一些慢性疾病。一直要靠長期吃藥來維持的一些病。但是這些滿身是病的老人,在衛生部北京醫院主任醫師王建業教授看來,其實都是健康的老人。
  • 很多「病」都不算病,就是人老了:4類疾病,無需過度治療
    人老了,難免心裡會有這些消極的思想,認為自己全身都是病,和健康總有一段距離。而問起他們有哪些病,通常都離不開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疾病,一直都要長期吃藥進行治療。不過,就是這「滿身是病」的老年人,在衛生部北京醫院主任醫師王建業教授看來,都是健康的老年人。
  • 北京醫院院長:其實您沒病,您只是老了
    ▲王建業,北京醫院院長、教授、主任醫師、醫學博士,中央保健委員會保健專家 「唉!人老了,不中用了,一身都是病……」有些老年人,逢人就說自己身體不好。 而這一身「病」無外乎是血壓高,血糖高或者血脂高;再問問,這些「病」也都在治療中,用了藥血壓基本正常,血糖也還穩定。 不過,這些「一身是病」的老年人,在衛生部北京醫院主任醫師王建業教授看來,都是健康的老年人。
  • 北京醫院院長:其實您沒病,您只是老了!(看完恍然大悟)
    -4.30    4.試題彙編2020.3.1-3.31    5.初中試題倉庫請點這裡   6.小學試題倉庫請點這裡▣ 來源:港澳視覺▲王建業,北京醫院院長、教授、主任醫師、醫學博士,中央保健委員會保健專家「唉!
  • 北京醫院院長:不要把衰老當病治,老年人要多了解健康知識
    北京醫院院長:不要把衰老當病治,老年人要多了解健康知識 澎湃新聞記者 官雪暉 2018-03-10 16:24 來源:
  • 專家坦言:很多病都不是病,只是人老了!過度治療反而可能傷身
    不過,在王建業教授看來,這些「一身病」的老年人都是健康的老年人,「老年人很多病其實不是病,就是人老了」。如同。被罵的狗血澆頭(不知道被人打了沒有)。而若是男人直接牽女人的手掌的話。肯把自己的隱私都如實相告。這並不完全正確。加進去效果翻倍去除結石主要藥材是金線草和雞內金。好吃又美味的美食。和小饞貓看看吧。
  • 劉曉光任北京積水潭醫院院長
    健康時報記者 孔天驕10月14日,北京積水潭發布了「北京積水潭醫院院長、脊柱外科知名專家劉曉光教授出診信息公告」。健康時報記者向北京積水潭醫院核實,院方告訴記者,8月底,劉曉光院長上任,接替田偉擔任北京積水潭醫院院長。2020年10月21日(周三)起,北京積水潭醫院院長脊柱外科知名專家劉曉光教授,將在新街口院區特需門診出診。
  • 北京太醫院陳學忠院長到西安天頤堂中醫醫院參觀交流
    三秦都市報—三秦網訊 10月27日,北京太醫院陳學忠院長一行在西安曲江傳媒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何太極先生的陪同下,到西安蓮湖天頤堂中醫醫院參觀並進行有關中醫文化傳承、中醫院運營管理、珍稀藥材研究等方面的交流活動,天頤堂中醫醫院醫務科趙漢主任代表全院對參觀團一行表示熱烈的歡迎。
  • 讓人瞬間清醒的4句話,送給努力的你
    在路遙的人生一書中,有這樣一句話:「人活一輩子,值得愛的東西有很多,不要因為一個不滿意,就灰心。」讓人瞬間清醒的4句話,送給正在努力的你。而禍不單行的是母親也因為上了年紀,患上了病,這才讓他突然明白過來自己已經很久沒有認真的和父母在一起好好相聚了,以前想要的,雖然現在得到了,卻發現自己在這個過程裡也失去了很多。不要想著去與人相比較,每個人都有著每個人自己的生活,追求的東西適合自己才會是最重要也最好的。
  • 楊文院長專訪:北京善方醫院的快慢之道
    北京2020年9月25日 /美通社/ -- 「誰掌握了節奏,誰就贏得了比賽的先機。」對於這句話,資深足球迷可謂耳熟能詳。對於醫療行業的創業者而言,這句話其實也值得細細品味。近期,丁香園對此與北京善方醫院楊文院長進行了深度對話。
  • ——訪北京長庚醫院院長 林元太 - 中國訪談_中國網
    林元太院長將這個「八字真言」付之於實際行動,影響著一批又一批醫護人員,為一個又一個的患者堅定了治癒的信心。林元太院長出生在福建莆田,中共黨員,北京大學EMBA學歷。現任北京市中康佳中醫藥研究院董事長,北京長庚醫院院長、中共北京長庚醫院黨支部書記,北京恆安中醫院院長,中共北京恆安中醫院黨支部書記。
  • 北京兒童醫院PPP模式建新院 運營一年院長都做了什麼?
    日前,東區兒童醫院院長何定學接受健康界獨家專訪,詳解醫院運營一年以來的發展情況。從他的心路歷程中可以發現,對於社會資本辦醫來說,頭頂著公立醫院金燦燦的「招牌」,帶來足夠多患者的同時,也給了何定學不小的壓力。「我真怕一不小心砸了『兒童醫院』的招牌,每一步都走得謹小慎微。」何定學說。
  • 北京清華長庚醫院年終感恩回饋 院長帶隊義診
    北京清華長庚醫院年終感恩回饋 院長帶隊義診清華新聞網12月16日電 (通訊員 韓冬野)12月13日,周末霾重天寒,北京清華長庚醫院的門診大廳卻迎來了200餘位居民,「聽講座」、「問問病」、「看院長」……接近年終,北京清華長庚醫院執行院長董家鴻教授帶隊
  • 是什麼造就了北京和睦家醫院?盤仲瑩的職業院長之路
    2010年,北京和睦家醫院(以下簡稱和睦家)院長盤仲瑩在一群人面前說醫院未來會引進達文西手術機器人,現場「哄堂大笑」。 此時醫院要建新的手術室,看著設計師畫出的圖紙,盤仲瑩很不滿意:「這麼小的空間,未來醫院是要引進達文西的,這樣設計肯定不行,要給達文西預留空間。」
  • 北京中醫藥大學孫思邈醫院院長孫魯英的人格魅力
    走進北京中醫藥大學孫思邈醫院巧遇院長孫魯英,跟隨她匆忙的步伐,尋覓她管院治病的魅力之道。在醫院的任何一個科室,只要提起孫魯英大家都不由自主豎起大拇指;凡是找她看過病的患者,只要提起孫魯英無不對她精益求精的醫德讚不絕口;凡是社會上認識孫魯英的人,大家都統稱她「三高院長」,即學歷高、醫德高、醫術高。
  • 雷神山醫院院長是誰?武漢大學中南醫院院長兼任,是北醫大博士
    雷神山醫院院長王行環在2月16日接受央視專訪時的這句話,讓許多網友以為疫情已經結束了,在家裡憋壞了的人、有出門需要的人,開始用這句話當做倚仗。 但實際上王行環在接受採訪時還有後半句話:「我認為疫情拐點已經到來,只是,還有很多的存量。」有存量,代表著現在放鬆警惕還不是時候。還不能隨意出門。
  • 解除病痛 奉獻社會 ——記界首市京安骨科醫院院長於明儒
    經多方打聽,託人介紹,他拜師於針刀創始人北京中醫藥大學博士生導師朱漢章名下,朱教授舉辦的培訓班他期期都參加,他就像一個久在沙漠裡行走的路人,突然發現一汪清澈的綠洲,如饑似渴地學習著,遇到問題總是打破沙鍋問到底,一探究竟。連朱教授都感嘆道:「這麼年輕又好學,將來一定大有出息!」。
  • 反覆去醫院查不出病因 部分老人把小病當成了絕症
    核心提示: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各個年齡段的人群都存在一定的心理壓力,如不及時幹預處理,就會轉換成軀體症狀。當您在綜合醫院反覆就診卻沒有查出相應的軀體病變後,就應當轉變看病思路,問問自己:既然身體查不出大毛病,是不是心理有問題了?
  • 劉曉光任北京積水潭醫院院長:脊柱外科專家,曾帶隊赴汶川救援
    劉曉光任北京積水潭醫院院長:脊柱外科專家,曾帶隊赴汶川救援 10月14日,北京積水潭發布了「北京積水潭醫院院長、脊柱外科知名專家劉曉光教授出診信息公告」。
  • 北京中醫醫院舟曲4天診治患者670餘人捐藥14箱
    北京中醫醫院專家在甘肅舟曲短短4天診治患者670餘人,為患有溼疹、爛襠、腹瀉等疾病的患者解除了病痛,他們表現出嫻熟的醫術、高尚的醫德,深受災區群眾好評。晚上,專家組住宿在舟曲第一中學,每間教室住19個人,每人4張桌子拼在一起當鋪位,後來因為人多,改成6張桌子2個人睡,有的乾脆就打地鋪。水災之後的舟曲,三分之二的縣城泡在水裡,加之多雨,道路泥濘,滿地是水,空氣潮溼。隨時都有可能引發浸漬性皮膚病。而且沒水、沒電扇、沒廁所,插座也沒電,喝礦泉水、吃方便麵,條件非常艱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