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域高原:格桑花開幸福來

2020-12-25 中國警察網

 

9月20日,林芝市公安局駐背崩鄉工作隊總領隊李雲友在墨脫縣背崩村茶山與村民交流。

  今年5月初,西藏自治區那曲市比如縣布龍村的飯店、超市、農產品專賣店營業後,村民次旺每天忙著記帳、盤點存貨、進貨、維修保養設備,成了大忙人。「如今,我的電工證、上學學的知識都用上了。」次旺說,他今年30歲,曾因家庭負擔重成為貧困戶,脫貧後一度缺乏穩定收入,是駐村工作隊讓他在家門口有了舒心的工作。

  人民公安報、中國警察網融媒體報導組記者日前採訪西藏公安機關扶貧工作時了解到,近年來,西藏公安機關數萬名民警紮根貧困村,僅自治區公安廳就累計派出九批駐村工作隊608名廳機關民警分批次進駐34個貧困村,紮實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西藏公安機關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和西藏工作的重要論述,廣大駐村扶貧民警克服種種困難、銳意拼搏進取,幫助農牧民群眾轉變思想觀念,改善生產生活條件,促使扶貧村的面貌發生了根本性改變,為西藏歷史性消除絕對貧困貢獻了公安力量和公安智慧。」西藏自治區副主席、公安廳廳長張洪波說。

  ◆ 鞏固發展根基

  留下一支永不走的工作隊

  9月24日,布龍村周邊的山上開始下雪。從這個海拔4530米的村子放眼望去,茫茫雪原上,見不到一棵樹,只有成群的犛牛悠閒地啃食著已經泛黃的牧草。

  布龍村黨支部書記蘇傑50多歲,沾著羊毛的衣服上,左胸口處的黨徽格外顯眼。蘇傑拉著民警劉巍峰給他當翻譯,告訴記者:「村民現在的日子越來越好,大家可信任我們了,好幾名村民都提出要入黨。」

  劉巍峰是西藏自治區公安廳交管局副局長、公安廳第九批駐布龍村工作隊隊長,個頭不高,嘴唇深紫,膚色黝黑。他告訴記者,近3年來,駐村工作隊把工作重心錨定黨建工作,已經幫助培養8名入黨積極分子,發展黨員6名;從黨員中培養出12名致富能手,從黨員致富能手中培養出5名村組幹部。

  與布龍村相比,林芝市墨脫縣背崩鄉格林村的條件還要差一些。「我們村黨支部曾被縣委確定為軟弱渙散黨組織。」林芝市公安局刑偵支隊民警、格林村第一書記兼駐村工作隊隊長黃家斌介紹了他們是如何幫助格林村黨支部建設成為縣委評定的優秀基層黨組織的,「我們通過軍警民共建、健全『三會一課』等基本制度、辦『紅色夜校』等措施建強堡壘,並將致富帶頭人、退役士兵培養成黨員,將黨員培養成了致富帶頭人」。「這兩年,村裡的工作越幹越順,和以前有了天壤之別。」格林村黨支部書記登巴扎巴說。

  據介紹,西藏自治區公安廳駐村工作隊共幫助整頓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5個,發展黨員215名。「『留下一支永不走的工作隊』是自治區公安廳對駐村工作隊的要求。」西藏自治區公安廳警務綜合行動總隊負責人表示,「鞏固和發展村『兩委』班子成員100%是黨員的成果,建強村級『主心骨』,幫助基層黨組織樹立威信,駐村工作隊一直在努力。」

  ◆ 打造發展引擎

  做好產業扶貧,鞏固脫貧成果

  2020年起,西藏自治區脫貧攻堅從集中攻堅階段全面轉入鞏固提升階段。西藏公安機關扶貧工作也做起了「培育一批長期起支撐作用的特色優勢產業」的大文章。

  「暖心飯店、超市和土特產店都屬於我們村合作社,今年5月3日正式開始營業。」劉巍峰介紹,合作社是第八批駐布龍村工作隊申報爭取的項目,因為布龍村緊靠國道317線,且距離比如縣城有四五個小時車程,合作社可以滿足餐飲、購物的市場需求,「如今,合作社一個月能有一兩萬元的純利潤」。

  記者了解到,在西藏,像布龍村合作社這樣由駐村民警推動成立的產業扶貧項目,還有勞務輸出合作社、茶葉基地、魚塘、牲畜養殖等項目。僅西藏自治區公安廳在34個駐點村就投入扶貧資金3800餘萬元,創收9000餘萬元,協調落實扶貧項目47個,累計培養「致富帶頭人」68人,培訓農牧民駕駛員240人,解決了1200餘人的就業,為駐點村長遠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

  在日喀則市南木林縣娘木村,西藏自治區公安廳駐村工作隊一方面配合做好該村19戶103名村民的易地搬遷工作,另一方面幫助村集體成立勞務輸出合作社,組織村民參與易地搬遷安置點的新開墾土地工作,2019年共創收13萬元。

  山南市公安局駐村工作隊針對貢嘎縣克西村無集體經濟的實際,推動成立了村集體產業項目——白瑪嘉日家具廠,建設了扶貧綜合用房,並將其中6間出租,每年收取房租4萬元,年底給村民分紅。今年,該項目二期工程開建,可以提供6個就業崗位。

  「近3年來,林芝市公安局駐村工作隊重點落實好茶葉種植項目,全力服務脫貧村2000多畝茶葉的種植、採收工作,還申請180萬餘元資金建設了多處魚塘、申請220萬餘元建設了蔬菜大棚,讓村民不離鄉不離土就能融入產業發展。」林芝市副市長、公安局局長任衛東告訴記者。

  ◆ 培養發展土壤

  激發村民勤勞致富的內生動力

  「公安廳各駐村工作隊始終把激發貧困群眾內生動力作為扶貧的重要途徑之一。」西藏自治區公安廳警務綜合行動總隊負責人介紹,駐村民警結合駐點村產業發展規劃,堅持志智雙扶,協調舉辦了駕駛、廚師、電工等各種技能培訓班,進一步激發了貧困群眾的內生動力。

  在比如縣達勒村,西藏自治區公安廳辦公室副主任、公安廳駐達勒村工作隊隊長海哲說:「村民群眾主要靠採挖蟲草增加收入,但這種模式不具有可持續性。」駐村工作隊通過與村民談心,讓村民知道蟲草收入不是一成不變的,更不是越挖越多,讓村民有了一種危機感。

  「和村民聊天時,我們得知十幾名年輕人想學廚藝,就想方設法牽線西藏現代服務業技工學校。」海哲介紹,駐村工作隊到學校考察後,學校表示農牧民可以免費培訓,但向村民報喜時,村民卻不願學了。原來,他們需要照顧老人、小孩和牲畜,很難到拉薩學習。

  海哲又和學校聯繫,學校表示人數達到30人以上且提供場地的話,可以到村裡辦班。因為達勒村既無辦班場地,人數也達不到要求,駐村工作隊向鄉黨委書記匯報,得到了大力支持,最後協商確定今年免費在茶曲鄉開辦五類共173人的職業技能培訓班。目前,茶曲鄉第一期電工技能培訓班已經開課,32名村民在家門口接受了為期60天的技能培訓。

  針對部分脫貧村民安於現狀、「等靠要」落後思想嚴重的情況,駐墨脫縣格林村工作隊要求,建檔立卡戶必須參加他們從中鐵十四局等施工單位爭取來的務工項目,憑勞動增加收入,僅這一項就為全村增收100萬餘元。黃家斌介紹,為了把4萬餘元的扶貧物資利用好,他們創建了愛心超市,規定村民可以通過參與村集體組織的活動、上「紅色夜校」等方式增加積分,用積分換取物品。另外,黃家斌現在已經聯繫到120個長期助學名額,總費用達700餘萬元,結對幫扶了本村、本鄉、周邊鄉鎮的102名學生。

  走在格林村的村道上,頭頂藍天白雲,周圍群山環繞,幾乎家家戶戶門前都有個小院子,蘭花、格桑花、菊花,黃瓜、辣椒、扁豆,隨處可見,水泥村道上乾乾淨淨,很難相信這曾經是一個髒亂差的貧困村。

  近3年來,在駐村工作隊推動下,格林村變美了,村民收入增加了,思想進步了。由於偏僻,以前村民大都靠農業種植、各種補貼生活,像圈養牛羊、精細化管理茶園、魚塘養魚、種植蘑菇、務工掙錢等致富增收方式從來沒有幹過,如今在駐村工作隊推動下,他們從懷疑、猶豫,到認可並主動去幹,走上了勤勞致富的新路子。

  格桑花,在雪域高原頑強生長、美麗綻放,是「美好時光」「幸福」的象徵,寄託著藏族人民期盼幸福吉祥的美好情感。如今,這些奮戰在脫貧攻堅一線的公安民警,在農牧民心裡,就像格桑花一樣,給他們帶來了希望、幸福。

  (文/圖:人民公安報融媒體報導組記者邵清瀅、孫貴田、劉建偉、李昌林、張錚、姚鵬)

相關焦點

  • 格桑花:在幸福的時光裡,憐取眼前人
    雪域高原處處家,煙塵無悔渡年華。狂風暴雨承恩露,寒月冰宵飛彩霞。草綠山青追紫夢,枝柔葉茂綻紅花。一生淡定雲天戲,使者吟歌獻愛茶。山原難得幾回春,被雪懷冰寄此身。只許雲天分野豔,不同梅李競香塵。微軀瘦損猶無憾,素色妝成每自珍。或問千江東逝水,憑誰憐取眼前人。
  • 最美人物丨張大中:雪域四年守護格桑花開
    從平均海拔不到4米的黃海之濱來到海拔近3700米的雪域高原,胸悶、氣短、頭暈、嘴唇乾裂、四肢無力等狀況相繼出現。張大中還清楚地記得,剛剛到拉薩的第二周,高原反應剛剛緩解,便出現了感冒加咳嗽的症狀。由於高原缺氧,白天四肢乏力,頭暈;晚上睡不著覺,睡了也特別容易醒,一夜醒來三四次是家常便飯,有時候甚至是輾轉難眠。由於不能適應當地的飲食習慣,飯菜不合胃口,飯量減少,體重急劇下降,一個月下來暴瘦十幾斤。儘管很辛苦,但是他知道,這所有的一切都是在高原必須戰勝的大環境。
  • 「格桑花開幸福來」 ——成都日報今起推出成都對口支援甘孜阿壩全...
    在高原上,不僅成都的資金、項目來了,成都的黨員幹部同樣來了。他們飽含深厚情誼、胸懷責任擔當,帶領當地群眾因地制宜發展產業、精準施策改善基礎設施,用心血和汗水澆灌出美麗的格桑花。格桑花開幸福來,成都對口支援的19個兩州深度貧困縣先後全部實現脫貧摘帽,當地群眾的生活一年比一年好、日子越過越紅火。
  • 「築夢教育·蒲江教師風採」⑧丨援藏教師李高強——讓雪域高原的「格桑花」傲然綻放
    每一個孩子都是一朵「格桑花」——李高強「援藏是我無怨無悔的選擇,願我的執著與真情,澆灌出大渡河峽谷裡最美麗的格桑花,願民族團結之花永遠綻放在雪域高原!」 在瀘定,李高強克服頭痛失眠等高原反應,堅守在雪域高原上,把教育的芳華綻放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用大愛培育著民族教育的格桑花!
  • 共同託起雪域高原明天的希望
    為了格桑花美麗綻放「格桑花開,漫山遍野的芬芳……我捂住胸口對望著西藏,你是我心中最美的嚮往。」拉薩中學英語教師呂淑霞常常哼唱起這首《格桑花開》。20年前,她從曲阜師範大學畢業後來到拉薩,成為一名中學教師。20年來,她毅然選擇堅守,紮根三尺講臺,在西藏各族學生中播撒智慧的種子。
  • 湖南教育援藏:在雪域高原傾聽花開的聲音
    一年多的時間,湖南援藏教師克服高原反應,堅守高原講臺,堅持送經與取經、線上與線下、融入與引領相結合,將湖南的好資源好經驗好做法帶到山南,架起了湘藏交流、民族團結的「連心橋」,以初心、情懷、熱血和擔當,逐夢在格桑花綻放的地方,湧現出了許多動人的故事。山南市三小援藏教師周志:孩子們的笑臉,是我幸福的源泉
  • 支教團走進藏區 雪域高原盛開「格桑花」
    金九銀十的就業季,湖北文理學院美術學院大四女生黃亞鸝本該和同學一樣,奔波於各大招聘會之間,然而開學前,她卻再次加入學校第五批「格桑花」支教團隊,奔赴西藏自治區山南市瓊結縣中學,進行為期半年的支教。
  • 走進世園會西藏園:格桑花環抱吞巴民居,看神秘雪域風光
    鮮花柱、五彩經幡、格桑花田、水磨藏香……在中華園藝展示區,一份獨特的高原景致出現在西藏園。西藏園由北京援藏指揮部向北京市政府申請1000萬元專項資金幫助建設,以「幸福家園、地球第三極」為主題,融合「環境、人居、文化」三大要素,向公眾展示神秘的雪域風光。
  • 格桑花讓金色楊柳煥發第二春
    在忠縣拔山鎮金色楊柳景區,格桑花開得正豔。池塘邊,道路旁,屋簷下,一朵朵,一片片,五顏六色,裝扮著剛剛獲評「重慶十大最美特色鄉村」的金色楊柳,金色楊柳仿佛又回到春天般的感覺,煥發出第二春。格桑花,又稱格桑梅朵,具體為何種植物存在廣泛的爭議,原本是一種高原植物,西藏生長最普遍。在藏語中,「格桑」是「美好時光」或「幸福」的意思,「梅朵」是花的意思,所以格桑花也叫幸福花,長期以來一直寄託著藏族人民期盼幸福吉祥的美好情感。
  • 無悔西行 電力鐵軍追夢雪域高原
    無悔西行 電力鐵軍追夢雪域高原 有一次,沈添福過泥路、攀巖石到現場勘查,不慎從半山腰跌落,摔出去十幾米遠,休養了一周多又繼續投入工作。 「踏足雪域使,青春能幾時?格桑開欲止,離愁落滿枝。雄鷹寄壯志,雪蓮洗塵晦。五年磨一劍,屋脊流芳名。此生為電力,九世不徘徊。」結束656天的援藏生涯,沈添福寫下了這樣一首詩,題為《憶尼池》。 這個畢業於華南理工大學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的男青年,有一顆「文藝」的心,喜歡閱讀,喜歡宗教和歷史。西藏,那片遙遠而神秘的土地,一直是他的心之所向。
  • 珍惜眼前人,憐惜眼前人:雪域邂逅格桑花(原創)
    在援建基地板房的旁邊有一塊兒空地,一大片紅的白的粉的格桑花開了,非常美麗,十分耀眼。平日裡也沒有人怎麼管理,到了八月,這一片格桑花卻是越來越茂密,終於形成了一片花圃,竟相在那裡爭奇鬥豔。解凍後漸漸甦醒的草原處處充滿了生機,稚嫩的小草帶著淺綠的嬌氣,不僅需要陽光的溫暖,更需雨水的滋潤。不得不說這是一場及時雨。
  • 武漢這個地方藏了個格桑花海 「五一」打卡必去
    景區供圖 華中最大的格桑花海就在木蘭草原 代表著「通往幸福之路」的格桑花,在傳統印象中是青藏高原、蒙古高原的標誌;而現在,武漢有著華中最大的格桑花海,就在木蘭草原。木蘭草原負責人29日介紹,景區內的3000畝格桑花正在盛花期,「五一」小長假就能看到五顏六色的花海。
  • 人民西藏四十年:雪域高原上綻放的臺灣"紅珊瑚"
    中新社拉薩八月三十日電 題:雪域高原上綻放的臺灣「紅珊瑚」   中新社記者 張量   透明的空氣、純淨的陽光、變幻的白雲、五彩的經幡還有藏民虔誠、樸實的面容,這一切,對於臺灣女子李映蓉來說,就像是來自天堂的召喚。
  • 久美曲忠:格桑花在奮鬥中努力綻放
    久美曲忠在陝西藝術職業學院畢業留言牆前留念作為一名女生愛花,久美曲忠說,她最喜歡的花是雪域高原上生命力最頑強的格桑花是總書記的回信堅定了我的選擇「我都敬重那些以生命為旗、靈魂為足終生行走的人,他們就是盛開在雪域高原的格桑梅朵!
  • 在雪域高原上書寫忠誠
    這裡是祖國海拔最高的地區,素有「世界屋脊」和地球「第三極」之稱,海拔4000米以上的地區佔全區總面積的85.1%,空氣含氧量只有海平面氧氣含量的64%左右,這裡就是雪域高原、天上西藏。一年前,53名博士響應中組部、團中央的號召,從祖國四面八方匯聚到祖國海拔最高、條件最為艱苦的的雪域高原。一年間,他們把西藏當做家鄉,把西藏人民視為親人,在世界屋脊建功立業,發揮知識才能,把忠誠與擔當寫在了雪域高原上。
  • 雲南萬畝格桑花競相開放!每一眼都是沉醉,這篇賞花攻略拿走不謝
    圖片來源:微博@木樨笑在藏語中,「格桑」是「美好時光」或「幸福」的意思。至于格桑花的來源眾說紛紜,有高僧傳說,有天神傳說,有姐妹傳說,更有蒙古傳說。其實,有的時候,祈盼享受幸福比追溯起源更重要,幸福是分散在生活中的每一天,珍惜眼前人,抓住細節事,人人都能夠幸福。
  • 雪域高原,「戰神」怒吼
    新疆軍區某紅軍團挺進雪域高原將火力打擊區域定在了海拔4800多米的雪域高原發揮武器裝備最大性能,進一步探索高原高寒條件下
  • 武漢近郊的這片最美格桑花海吸引無數遊客前來打卡
    以前,每次聽到「山上的格桑花開的多美麗,我要摘一朵送給你」這首歌,我總是會想起雪域高原;後來,在木蘭草原見過那一片美麗的格桑花海後,我才知道,原來在武漢也能看到這麼燦爛大片的格桑花海。這樣才使得它們能在高原盛放。白色、粉色、紅色、藍色的格桑花相互簇擁,在木蘭草原上放肆蔓延著,吸引著每一個過客的視野。引得無數人駐足欣賞。還有漂亮的小姐姐在格桑花中翩翩起舞,身姿曼妙,仿若仙女。
  • 【幸福花開新邊疆】西藏山南:高原之上好風光,藍天之下新生活
    在西藏山南,有雪域高原之上的千般風景,也有人們幸福生活的萬種圖像。
  • 茜茜的Vlog | 快來長沙博物館 推開一扇通往雪域高原的大門
    (快來長沙博物館,推開一扇通往雪域高原的大門。視頻由星辰全媒體記者 唐茜茜/攝製)(來自喜馬拉雅與蒙古地區17-20世紀的233件<套>裝飾物品與宗教用品,為星城市民打開了一扇通往雪域高原的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