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從「追趕者」到「領跑者」的嬗變 |
上海市質子重離子醫院打響 「中國品牌」 |
上海市質子重離子醫院暨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質子重離子中心,以自主創新為引擎,不斷提高質子重離子這一尖端技術在腫瘤治療中的療效,同時精耕質子重離子技術創新研發,已從粒子技術應用的「追趕者」到重離子技術臨床應用創新領域「領跑者」的華麗嬗變,打響尖端放療技術的「中國品牌」。
5年臨床診療效率跑出「中國速度」
最新數據顯示,該院5年來已完成治療的2692例患者中,頭頸部腫瘤1358例,胸部腫瘤468例,腹盆腔和其他部位腫瘤866例。單純採用重離子或重離子聯合質子治療的患者2542例,佔總數的94.4%,充分運用和發揮了醫院擁有重離子技術的優勢。
5年來,隨著臨床診療流程的持續優化標準化,醫院臨床診療效率不斷提速,年治療量平均增長率達28%,治療量達到第一個1000例歷時30個月,實現第二個1000例歷時縮短至18.5個月。「2019年,我們質子重離子治療患者出院828例,創開業以來的新高,單日治療患者數、單月治療出院患者數等,均創開業以來的新紀錄,並超越國際同類機構同期最好水平。」醫院院長郭小毛自豪地說。
5年精耕重點病種形成「中國方案」
4年半前,64歲的張先生罹患高危局限期前列腺癌,來院治療前,他曾因其他泌尿系統疾病做過大手術,不願再次「大動幹戈」的張先生選擇在上海市質子重離子醫院接受前列腺癌重離子治療。隨訪至今,腫瘤病灶完全消除,排尿功能得到了很好的保護,避免了二次手術。
「像張先生這樣的患者是很幸運的,他們無需再遠渡重洋到國外先進粒子機構接受質子重離子治療,在家門口即可享受到國家醫療事業發展帶來的福祉。」醫院黨委書記吳曉峰說。
5年內,醫院著力重離子技術優勢,圍繞我國發病率靠前的鼻咽癌、顱內顱底腫瘤、早期肺癌、肝癌、前列腺癌等5個重點病種開展臨床治療,並對胰腺癌開展重點臨床研究(「5+1」重點病種),重點病種出院患者數佔總數的63%,醫院首創的局部復發鼻咽癌重離子再次放療的規範,已成為鼻咽癌粒子放療領域認可的國際標準。「癌中之王」胰腺癌的重離子放療方案,獲得國際腫瘤權威機構的科研資助。中高危前列腺癌的重離子放療,顯著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質量。粒子診療「中國方案」在國際舞臺展示「話語權」。
5年科技自主創新打響「中國品牌」
「科創基因」深深地貫穿於醫院5年發展歷程。
科技自主創新打響質子重離子發展的「中國品牌」,是醫院成為質子重離子技術「領跑者」的必由之路。
從開業之初的「質子和重離子並重」逐步發展為「重離子為主」,醫院在重離子技術臨床應用創新方面走在了國際前列並逐漸成為「領跑者」。
由醫院發起並作為主編之一,出版了全球首部質子重離子治療指南性專著,為全球同行提供了具體的臨床治療實踐方法。近日,該專著的中文版正式出版發行,為我國腫瘤質子重離子放療領域專家學者的臨床及醫學物理實踐提供實用性指導。
醫院建立了治療隨呼吸運動腫瘤的控制技術,藉助自主研發的旋轉治療床,完成質子重離子治療早期肺癌攻關,成為全球率先報導採用筆形掃描、重離子技術治療早期肺癌成果的粒子中心,實現國際粒子放療「零的突破」。醫院應用自主研發的等中心旋轉治療椅,成功開展全球首例坐姿重離子治療腫瘤患者。
5年落實國家戰略形成「輻射效應」
醫院積極響應服務「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與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發起成立長三角腫瘤防治一體化醫療聯合體,促進尖端腫瘤放療技術惠及長三角,並為加快該區域質子重離子技術引進、標準化建設提供成熟經驗和模式。據統計,醫院來自長三角地區的患者佔全部患者數的59%,其中上海患者佔34%、蘇浙皖患者佔25%。醫院在上海市科委的大力支持下成功創建「上海質子重離子放射治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及其培訓基地,還開設了質子重離子放療技術進修課程,已對來自包括上海、江蘇、安徽等全國各地40餘位專業人員開了培訓,為外省市未來開展質子重離子技術應用做好人才儲備。
在質子重離子緊缺人才培養方面,醫院5年來依託復旦大學,開創並連續培養六批次52位放射物理生物醫學工程碩士,已順利畢業四批次35人,為國內在建或籌建的同類醫療機構、研發機構輸送了核心專業人才。今年1月,醫院正式掛牌復旦大學附屬醫院,在復旦大學的醫教研等優勢資源強力支撐下,醫院的人才培養進一步加快。針對放射物理師沒有職稱序列從而「晉升無門」的尷尬,醫院創新設置了包含首席物理師在內的五級物理師職稱體系及晉升機制,制定了物理師專項培養計劃,建立了我國首個質子重離子放射物理師在職培養課程體系,致力培育我國第一代「本土化」首席物理師。
版權聲明: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科學報、科學網、科學新聞雜誌」的所有作品,網站轉載,請在正文上方註明來源和作者,且不得對內容作實質性改動;微信公眾號、頭條號等新媒體平臺,轉載請聯繫授權。郵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