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個十歲大的孩子,在車旁邊玩,車被劃了痕,而監控中只有這一個孩子,孩子說他在旁邊玩蒼蠅,不是他劃的!請問你會不會認為車就是這個孩子劃的?
這件事情發生在重慶沙坪垻區,在我們所有人的意識中,孩子在車的旁邊玩,孩子就會劃車,大概是因為以前很多孩子做過這種事情吧,我們大人就會形成這樣一種固定的思維。
包括車主,包括周圍鄰居,包括孩子的父親都認為是孩子做的事,孩子的父親賠償了這個車主3000多元錢!
咱們有一位好警察,他發現中間有問題,尤其是這件事情發生後,孩子心情非常的差,也不願意多說話!這位鄒警官用三天時間,最後在視頻中確認這輛車是在停車場被刮蹭的!
這個孩子當時說「蒼蠅在這兒,我的衣服散起的,我拉鏈夠不到這上面,碰都沒有碰這個車。」
可是沒有人聽,只有這位警官留了心,最後還了孩子的清白!
咱們作為父母,有沒有這麼一種情況?當孩子做錯一件事後,孩子張口還沒有說幾句話,還沒有聽孩子說完,咱們就立馬給出了一個判斷:他某一方面做的不好,或者某一方面做的不對,然後就開始以老師的身份去糾正孩子,去教育孩子。這就好像醫生開藥一樣,張嘴剛說兩句話,都把藥給開了!這時孩子是不是有憋屈的表情?
是,傾聽是給孩子最大的尊重!
我們的孩子或許有的已經上了幼兒園,或許可以獨自一個在小區裡玩了,如果孩子發生了矛盾。我們是會相信孩子的話,還是會相信幼兒園阿姨的,還是會相信鄰居呢?當然,很多人現在會說我聽孩子的!但是,真正發生的時候,很多人往往會相信幼兒園老師的,或者周圍鄰居大人的!
實際上大人或者幼兒園老師很多時候也不是當事人,他們也沒有親眼見發生什麼事。他們是聽別人的講述,誰又能保證她們聽到的話是真的呢?而只有當事人,也就是自己孩子,才能夠真正的知道事情的真相。
我們應該相信我們孩子的話,如果我們作為父母都不相信自己孩子的話,我們又指望誰來相信呢?
而假如孩子說的是真話,而我們又不相信的話,孩子的內心會對我們有什麼看法?爸爸媽媽不愛我了,我是他們的孩子嗎?他們為什麼寧願相信外人,也不相信他們的孩子呢?
孩子會有一種被拋棄了的感覺。
做父母都很辛苦,但也很幸福!咱們作為父母,每天要給孩子做吃的,買好看的衣服,給孩子蓋被子,不斷讓孩子多喝水,這難道不是關心孩子?可是距離真正關心孩子還是有差距的!
當咱們和孩子一起走路的時候,我們是不是常常會說走快點走快點?孩子通常都不會辯解,努力的向前邁兩條腿!
當孩子爬到高高的臺階上時,我們會常常說,別摔下來了,快點下來。如果這個時候我們保護著孩子,讓孩子在臺階上玩,是不是更好?
當孩子遇到不會做的題時,傷心的直落眼淚,我們大聲的罵著他,呵斥著他,說他笨。可是誰又知道?孩子根本就不明白題提的要求是什麼?甚至題目的本意是什麼她都弄不清楚,他當然做不好了!還有的孩子,有些字不認識或不明白意思,讓他去考試,能考的好嗎?
我們往往會用成人的思維去對待一件事情,又有幾位父母和孩子換個角度來看一看同一個問題呢?
實際上孩子們都在盡力,都在努力的向上向前,在努力的讓自己變得更強大!
難道不是嗎?通常,小學的時候,父母圍著孩子做題,喳喳喳喳的指手畫腳,到初中,又有幾個父母再這樣做?因為父母不會做了,到高中就更麻煩了,很多父母題都讀不懂了,這個時候父母就開始完全安靜,能為孩子做的也就開始變成了打雜做飯。
關心孩子,就設身處地的為孩子想想。
大家一起努力吧,伴著孩子一起再次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