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8.5《挪威的森林》:該選擇自己愛的,還是愛自己的?

2020-12-15 情感品讀社

就像書中寫的那樣:《挪威的森林》既是死者的安魂曲,又是青春的墓志銘。

作者:村上春樹。如作者所說,他想寫一本「現實主義」題材的小說,而他不認為這本書是一本真正意義上的「愛情小說」。之所以這麼稱呼,不過是因為讀者願意這麼認為罷了。

《挪威的森林》是一部宛轉悠揚的「現實主義愛情小說」,之所以說它「現實」,因為它不同於別的愛情小說大多描寫你儂我儂的愛情場面,情節也多是男女之間對於愛情的憧憬或悲傷。而這本書卻不太一樣,書中描寫了非常多「死亡」與「性」的場面,對於思考,也大多是基於現實進行的思考,不是「狹隘」的個人情懷。這與一般的愛情小說是有很大的區別。

書中故事是由好友木月的死亡開始的,最終以主人公最愛的直子的死亡結束的。主人公渡邊始終無法釋懷「唯一好友」木月之死,同樣,他用了一個月的時間四處流浪來排遣「最愛的女人」直子的死帶給他的悲傷。

短短一本書中,渡邊身邊出現了好幾位女孩:直子、綠子、玲子,她們各有特點,而且性格鮮明,在經歷了一系列的悲歡離合之後,最終,綠子成為了渡邊的妻子。對於愛情這件事,我想渡邊最終選擇了那個「適合他」的另一半。

直子是渡邊青春的墓志銘,同時她也是最理性的那一個。可能由於過於理性,才覺得自己無法存在於這個世界上。

我們大多數人都沒有和自己最愛的人「在一起」,這是一件悲哀的事情。但是,誰又能說現在與我們終日相守的他/她,沒有得到我們的愛呢?

直子、木月、主人公渡邊三人是一個小團體,他們之間互為要好的朋友。而直子與木月卻是青梅竹馬,渡邊不過是「半路加入」。直子是愛著木月的,即便是木月死去多年之後,她仍然這麼覺得。但她不願意傷害渡邊,他對於渡邊也有很深的感情,甚至和他發生了男女關係,可這並沒有阻止她最終在幽暗的樹林中上吊自殺。直子那時已經無法寫出什麼具有邏輯的遺書了,只有一句話留給玲子:我死後把衣服都給玲子。她燒了所有渡邊與她寫的信,還有一切她不認為應該留下的東西。

自從木月自殺,直子便有了很嚴重的精神問題,她無法安靜地和任何人溝通、甚至出現幻聽、幻覺等。他與渡邊的約會大多時候只是不停地散步,而開口找話題永遠是渡邊的責任,直子沒辦法把自己從某種狀態中抽離出來。

當她意識到這個問題越來越嚴重之後,孤身一人去了一家位置偏僻的療養院,在那裡她認識了玲子。

其實直子不是不喜歡渡邊,她只是過不去心中的坎,一是木月的影子常伴隨她左右,二是她的精神狀況每日愈下,她不想連累渡邊。

寫到這裡突然想起之前很火的電視劇《歡樂頌》中的安迪,那也是一位像直子一樣堅強的女性,同樣她也擔憂自己的精神狀況。因此,她與深愛她的那個男人提出了分手。

直子與艾迪同樣是理性的女人,一位是的確患有精神疾病,一位是擔憂家族遺傳的精神疾病。她們也有不同的地方,安迪沒有類似木月那樣的青梅竹馬。相比於安迪,直子恐怕更加糾結。

渡邊則是真真切切的深愛著直子,他雖然同樣懷念木月,但是這不是他離開直子的理由。相反,即便每次約會都那麼「彆扭」,渡邊也非常珍惜同直子在一起的時光。所以在直子死後,渡邊像是丟了魂魄一樣徘徊了很長一陣子,這種悲傷在本書完結時仍然如實質一樣透露出來。

無疑,直子是理性的,即便是在已經無法自由支配自己意識的情況下仍然是理性的。最終她也沒有答應渡邊在一起的要求,她知道,如果自己無法康復,那樣對渡邊是不負責任的。我們常常覺得自己可以守護自己的愛人一生,可往往現實並非如此。相比於感性,我更崇尚理性,我認為理性才是處理一切複雜事情的最好辦法。我們中的很多人的愛情觀趨向於渡邊,就是抱著堅定的態度守護自己的愛人。可是很少有人能做到直子的理性,既在沒有成為一個完整的、健康的人之前,拒絕給愛人增添負擔。

到底是繼續守護自己最愛的人,還是和那個愛自己的人在一起呢?

綠子是渡邊的大學同學,她們相識於歷史課上。初次見面,綠子那開朗活潑的性格和小鳥依人的樣子便吸引了渡邊,但在那個時候,渡邊仍然沉浸在對直子悲傷的深愛當中,並未察覺。

有一次,渡邊受邀到綠子家吃飯。飯後,他們二人坐在房頂上邊喝啤酒邊談天說地。渡邊告訴綠子,自己有一個愛著的女孩子,但是他沒有說太多,原因是過於複雜,不是一兩句可以解釋清楚的。

綠子也沒有過多的詢問關於那個女孩的情況,而是表達出一種信號:她喜歡同渡邊在一起。

那天不遠處著了大火,好幾輛救火車趕來,街邊的人們圍過去看熱鬧,房頂上的渡邊和綠子卻不為所動的喝著啤酒,看著不遠處濃煙四起。渡邊問綠子是否要將家裡的貴重物品轉移出去,因為著火地點與他們著實很近。綠子卻沒有這個意思,她不無悽慘的說:「喂,火燒過來,你會跑嗎?」。

渡邊不知道為何綠子能如此灑脫,甚至自愧不如。於是,他們就在房頂上觀看著下邊嘈雜的人們,同時大笑著談天說地,度過了半天難忘的時光。

其實綠子是一位很辛苦的女孩,父親病重住院,母親早已亡故,她有一個姐姐,但是並不能幫到她什麼。

每周她都要抽出四天的時間去醫院照顧病重的父親,這在二人相識一段時間後渡邊才得知。那天綠子的父親用含糊不清的聲音和渡邊說:「綠子,拜託你了」。顯然他將渡邊當成了綠子的男朋友,可他們當時並不是那種關係。

陪綠子一同照顧父親那天,他們二人去醫院食堂吃飯。醫院的環境嘈雜,人們談論的無不是生老病死等沉重的話題,渡邊胃口不佳也是自然。但是綠子卻把飯吃的乾乾淨淨,她告訴渡邊,來看望父親的親戚們時常鄙視她竟然如此「沒心沒肺」。

她一邊吃著一邊說:「照顧父親的是我,若是不吃飯,總是扛不住,那些人願意怎樣想我也沒有關係。」

其實這才是現實,人們總是狹隘的覺得每當親人病重,我們就應該涕淚橫流的水米不進。可是若是陪護的人都病倒了,又有誰能承擔起照顧病人的責任呢?那些自以為是的親戚嗎?綠子總是活的這麼「透徹」,讓人不得不產生敬佩之感。

渡邊和綠子的約會總是斷斷續續,他要打工或者上課,偶爾還要去非常遠的地方看望直子,當然看望直子這件事他沒有告訴綠子。綠子也不多問,只是一直在為她與渡邊的未來努力著。

渡邊第一次去療養院看望直子時,那所療養院地處偏僻,但確實是個絕佳的療養場所。那裡的人們自給自足,偶爾派人去城市裡採買一些生活用品。在那裡,渡邊認識了直子的室友玲子。玲子比他們二人的年紀大了不少,但卻是個少有的灑脫之人,她抽菸很兇,總是一支接著一支,但她又是個非常熱愛音樂之人,總是會彈吉他給他們聽,並且非常厲害。

慢慢的,渡邊發現他對綠子的感情也變得無法分開了,他會想念那個女孩,偶爾想衝出去找她,同她說話,說什麼都好,只要是和她就行。

很明顯,他愛上了綠子。當他察覺這件事之後,心中生出了很強的自責感,說好了永遠不離開直子的。他將這件事寫信告訴了玲子。玲子也是個灑脫之人,她勸解渡邊不用為此難過,若是有了喜歡的女孩就在一起,直子也會為他開心的。

那麼,到底是繼續守護自己最愛的人,還是和那個愛自己的人在一起呢?這成為了渡邊心中一道非常難解的問題。

不得不承認,無論是渡邊,還是她身邊的幾位女性,都很理性且灑脫。他們不會過度糾結於自己是否忠誠,他們只考慮對方是否幸福。

其實大多數事不必糾結,命運的車輪從不因為我們的躊躇而止步不前。

其實我們生活中大多數的苦惱都是不必要的,時間自有公斷。

在故事的最後,直子因無法忍受折磨也好,因為不再留戀世間也罷,她選擇了離開這個世界。這件事是玲子告訴渡邊的。直子不願意渡邊去參加她的葬禮,她不想看到渡邊難過。

玲子在那間療養院住了七年,其實她已經是一個健康完整的人了,但是出於習慣還有對外邊世界的恐懼。這還是第一次出來,原因是想親口告訴渡邊直子的死訊,並且開導他一番。那時渡邊已經從學校搬了出來另租了一間房子,他樂的獨自生活,討厭集體宿舍。

他總是說直子的葬禮太草率了,於是玲子提議兩人給直子辦一場熱鬧的葬禮。

他們抱著吉他,一人一首的彈了五十多首曲子,每彈一首便往土上插一根火柴。終於,在一篇燦爛中他們為直子舉行了一場熱鬧的葬禮,同時送別心中的那個最愛的人兒。

與此同時,渡邊仍然深陷在自責中難以自拔。可是逝者已逝,玲子勸慰渡邊我們總是要向前看,往前走。他對此總是不置可否。

當然,最後渡邊與綠子結婚了,作者沒有交代這是幾年之後的事情。而直子,永遠的成了渡邊青春的墓志銘。

生活中我們總是糾結很多問題,類似於該同誰在一起這種。可是就算我們將腦袋撞出了窟窿,很多問題還是得不到解決。而在我們止步不前的這段時間裡,時間總是悄悄地改變著我們身邊的一切。如果渡邊沒有這樣糾結,他用全身心的精力去陪伴直子,或許直子能走的更加開心一些。我不覺得渡邊可以挽救直子,因為她的死並不是為了渡邊。

從堅強的綠子我讀到了一種叫做「灑脫」的特質,我特別欣賞這種東西,可能是我缺少的吧。但是無疑,綠子是適合渡邊的,渡邊沉默、內向、躊躇不前。綠子直率、灑脫、嘻嘻哈哈。這就是一種性格的互補,所以最終綠子同渡邊的結合也是情理之中。

最後,我們無法左右時間的車輪,也留不住要走的人。唯一能做的,就是珍惜生命中的每時每刻,當你真正做到這一點的時候,很多問題便迎刃而解了。

我是聞香書坊,一個愛讀書愛寫作的人。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字,請點讚關注哦!

相關焦點

  • 挪威的森林|愛為何總是生死相隨?
    聽很多人說起《挪威的森林》的時候,總是與愛情綁在一起。年少的人總讀不懂其中的深意,於是沒有絲毫閱讀這本書的欲望的人們,便將這本書放在了高高的書架上束之高閣,那時的人們更喜歡《杜拉斯的情人》。無意間翻開了《挪威的森林》,第一眼除了晦澀難懂的語言外,很難引起讀者的共鳴。
  • 《挪威的森林》:愛與欲的糾結,身與心的迷失和救贖
    雖然一些戲份被刪減,但導演陳英雄還是抓住了原著的幾個精髓,將渡邊與直子、綠子之間的愛情故事詮釋了出來。《挪威的森林》改編自村上春樹的同名小說,是村上最廣為人知的代表作。該片講述了大學生渡邊與直子、綠子等人之間的愛情糾纏,該影片獲得第五屆亞洲電影大獎最佳攝影獎以及入圍第六十七屆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
  • 人到中年才讀懂《挪威的森林》,男人的性和愛是可以分離的
    《挪威的森林》這本書充斥著孤獨和死亡的影子。正如扉頁上寫著,「先給許許多多的祭日」。書中服下毒藥的人永遠定格,但飲下解藥的人,繼續樂觀生活。當孤獨與你如影隨形,或許《挪威的森林》可以是你的解藥。估計很多人像我一樣,都是十七、八歲讀過《挪威的森林》,書中圍繞著性的描寫讓人既緊張又慌亂,可還是忍不住往下閱讀,直到結束為止。而縈繞於腦海的疑問,比如,木月為什麼自殺?直子為什麼自殺?渡邊君為什麼和玲子做四次愛等等,始終沒有答案。
  • 《挪威的森林》為何充斥著性和死亡?
    今日好書推薦:《挪威的森林》作者:村上春樹豆瓣評分:8.5可讀指數:※※※※※《挪威的森林》中有這麼一段感情史:木月對直子:我以為我們相愛,原來卻不是愛。直子對木月:我以為你愛我,原來你不愛。直子對渡邊:我需要愛上你才能愛這個世界。
  • 咽下村上春樹這杯「苦咖啡」,談談《挪威的森林》中性與愛的分離
    於是,我選擇了村上春樹在中國最出名的小說《挪威的森林》。咽下村上春樹這杯「苦咖啡」後,我感覺閻連科對這種作品風格的概括實在是太恰切了,不過,我也對他的指摘產生了懷疑。渡邊在飛機上聽到了甲殼蟲樂隊的《挪威的森林》,突然傷感起來,「想起自己在過去的人生旅途中失卻的許多東西」。渡邊年輕時曾在兩個女孩之間糾結,一個是去世好友木月的女友直子,患有精神疾病;一個是活潑開朗的小林綠子。但最後,還是失去了她們。
  • 《挪威的森林》與我
    早飯後,出發去省圖書館還書,當然也是確實不知道該怎麼打發這幾天空閒,想著還書借書總歸是一件很好的混時間的事情。平時借書會提前計劃好要看的書,然後搜出索書號,到圖書館便直奔目的地找到並借出。今天倒是不趕時間,便也沒有計劃,也就隨意的看到喜歡的書名然後坐下來慢慢看。
  • 村上春樹《挪威的森林》,直子為何會選擇自殺?
    《挪威的森林》是村上春樹在歐洲寫的一部愛情小說,直子是小說中的女主人公,卻在病情好轉的時候選擇了自殺來選擇對渡邊和木月愛情。那麼,直子為何會選擇自殺?在《挪威的森林》當中,木月和直子是一對青梅竹馬的戀人,卻在一起沒有發生過真正意義上的做愛。
  • 伍佰開演唱會都不用自己唱?《挪威的森林》不僅搖滾還深情款款
    關於歌名文藝風雅,我想到的是那首《挪威的森林》,而鐵漢柔情的人,是縱橫歌壇數十年的唱作人伍佰。其實伍佰身上可以有很多的標籤,他既是歌手、詞曲創作人、音樂製作人、吉他手、還是影視演員,沒錯,他還有一個身份是一名攝影家。也許,你也曾被伍佰《浪人情歌》中的那段白話所吸引,他說,有的歌曲,就是需要這樣,才更有靈魂。
  • 「挪威的森林」還是「挪威木的小屋」
    挪威的森林還是挪威木的小屋提起《挪威的森林》,不知道有多少人理解他的意思,反正我搞了好久都不知道啥意思。我們知道,「挪威」是北歐的一個小王國,與1954年與中國建交,也是我國的一個友好國家了。「挪威的森林」字面意思,肯定是挪威這個國家的森林了。然而,《挪威的森林》加了書名號之後,就肯定不是這個意思了。我們可以時間順序捋一下這個《挪威的森林》——1965年英國搖滾樂隊披頭四(The Beatles)發行了一首歌曲,《Norwegian Wood》,這是最早的出現了。
  • 續寫《挪威的森林》日女作家公開自己情書
    「寫給村上春樹的公開情書」近日由遠方出版社引進出版,由「村上迷」、女作家福原愛姬寫的《挪威沒有森林》一書曾經轟動日本文壇,是一部被日本《讀賣新聞》稱為給《挪威的森林》畫上了完美句號的愛情小說。
  • 豆瓣8.5《餘歡水》:成年人的謊言,大多是為了自己的面子
    #我是餘歡水#最近,由正午陽光出品的《我是餘歡水》剛開播,便獲得豆瓣8.5的高分。聽同學說,他總愛在班花面前說大話,總想以自己的優越感來貶低她的自尊心。因為太好面子,他弄丟了公司的一個大客戶,被公司給辭退了。那一次,他倆大吵了一架,班花忍無可忍,提出了分手。有多少聰明人,智商一直在線,卻敗給了臉皮薄,好面子?打腫臉充胖子無非是在自欺欺人,你連自己都不認可自己,又怎麼能讓別人認可你?
  • 村上春樹《挪威的森林》
    於是我現在手裡唯一的一本村上春樹的著作,就只有《挪威的森林》了。每當我閒下來的時候,感到空靈之時,都會再把《挪威的森林》看一遍。村上春樹說,他也許再也不會寫出像《挪威的森林》一樣類型的書了,這本書是不成熟的,孩子氣的,不能滿足他對文學世界的審美創造和文學理想。好吧,那就不要再寫這樣的書,《挪威的森林》已經淪為文青裝逼的必備單品之一了。
  • 《挪威的森林》綠子:渡邊有她無法忍受的缺點,為何還是選擇他?
    但是在讀完一本書後,在某天還會再重新拿過來細讀的很少,《挪威的森林》卻讓我一讀再讀。甚至在讀完這本書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我總會在某個瞬間想起書中的某個片段,那麼清晰卻又很平和。這是一本關於愛情和成長的書,通過簡單的敘述故事,卻讓我回味無窮。小說的結局,村上春樹把綠子安排在了渡邊的身邊。這個整本書中,我覺得綠子是唯一一個精神正常的人。
  • 有限人生裡的無限選擇:《挪威的森林》愛情、生命與未來的隱喻
    村上春樹的《挪威的森林》,給我們展現了幾個青年的一段與抉擇有關的人生故事,作者通過傷感含蓄的筆調訴說著一段記憶中的往事,這些看似唯美纖弱的愛情故事實則包含了村上對人生意義的叩問。愛情的破滅、朋友的離去以及重新選擇將來的過程,蘊含了人生選擇的智慧。他用作品裡的生命抉擇給予我們生活的啟迪,從而揭示了選擇與人生的內在聯繫。
  • 村上春樹《挪威的森林》那些言簡意賅卻意味深長的句子
    《挪威的森林》是日本作家村上春樹於1987年所著的長篇愛情小說,小說講述主角糾纏在情緒不穩定患有精神疾病的直子和開朗活潑的小林綠子之間,展開了自我成長的旅程。第一次閱讀《挪威的森林》是大三的時候,那時候以為《挪威的森林》是一本單純的愛情小說,所以讀完之後我認為故事主要講解的是我愛的人與愛我的人,以及引申出來的諸如此類的兩難選擇,在故事的結尾,玲子說這並不是什麼罪過,只不過是大千世界裡司空見慣的事情,在風和日麗的天氣裡蕩舟於美麗的湖面,我們會既覺得藍天迷人,又深感湖水多嬌——二者同一道理。
  • 看罷《挪威的森林》,合上書,把玩孤獨
    今天小編要推薦的書目是——《挪威的森林》為方便大家瀏覽,在這裡為大家整理了目錄,可自行跳躍選擇閱讀:1.書目簡介2每個人的心裡都有一片屬於自己的森林,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遇的人會再相遇。 信終歸不過是信,即使燒了,該留在心裡的自然留下,就算保存在那裡,留不下的照樣留不下。
  • 成年後再讀《挪威的森林》:關於生與死、愛與性、孤獨與救贖
    儘管如此,渡邊還是念念不忘直子纏綿的病情,以及直子在心中留下的美好痕跡。不久傳來直子自殺的噩耗,渡邊再也不能隱瞞自己的真心,因為直子的離開失魂落魄,又在斷斷續續中再次重拾對生活的希望。生與死這是村上春樹在《挪威的森林》中反覆提到的主題。
  • 4部豆瓣評分超過8.5的韓劇,《信號》上榜,第一名沒人不服氣!
    4部豆瓣評分超過8.5的韓劇,《信號》上榜,第一名沒人不服氣!每年傳入中國的韓劇也很多,雖然有爛片,但也有讓人印象深刻的存在,有網友就舉例了4部豆瓣上評分超過8.5的韓劇,結果《信號》無懸念地上榜了,而第一名沒人不服氣,那這都是些什麼劇呢?咱們這就去看看。
  • 如何說我愛你——《挪威的森林》的書與電影
    《挪威的森林》不算是故事性特別強的小說,小說主要是由作者對於生命的感受組成,人物不多,且缺乏激烈的矛盾衝突,因而本身就不大適合改編成電影。但這並不意味著不能改編成好的電影,為什麼?三 《挪威的森林》的電影與書《挪威的森林》由越南導演陳英雄指導,這位堪稱越南電影名片的導演擅長長鏡頭,對畫面有極強的感受力,前者讓他經常被人評為越南的侯孝賢,而後者讓他和張藝謀一樣,對電影畫面的色彩與美,總是有出眾的把握。但可惜這次,陳英雄並沒有用他的特長,很好的改編這本他很喜歡的小說。
  • 《挪威的森林》:一首死亡的安魂曲,一篇青春的墓志銘
    就像村上春樹先生在訪談裡提及:「……我眼看就四十了,想趁自己的三十年代還拖著青春記憶尾巴的時候寫一部類似青春小說的東西。」我想大抵每個人都希望跟自己的青春做場鄭重的告別吧!在日文裡,「挪威的森林」的意思是「無路的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