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課堂」助推 農村教育不再難

2020-09-19 中國教育新聞網

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等信息技術的迅捷發展極大地改變了教育的生態結構,同時也在重塑著農村教育的新業態。對此,2020年3月頒發的《關於加強「三個課堂」應用的指導意見》,提出要積極以智能技術推進農村基礎教育發展。

在新時代,信息技術助推農村學校變革的方式多種多樣,其中以「三個課堂」建設最具典範意義和實踐效果。「三個課堂」是教育教學與信息技術深度融合的具體成果,是黨和國家推進教育信息化建設的重要導向,也是推進農村學校教育質量全面提升的重要保障。它具體包括「專遞課堂」「名師課堂」「名校網絡課堂」三大主題內容,主要聚焦於農村學校課程建設、農村教師教學能力提升和名校資源向農村學校共享三個層面。其中,「專遞課堂」致力於解決農村薄弱學校教師缺乏以及由此導致的國家課程開設不足問題;「名師課堂」致力於解決農村教師教學能力較弱和專業化發展水平不高問題;「名校網絡課堂」旨在通過名校為農村學校提供優質教育資源,實現城鄉教育一體化發展。在此意義上,「三個課堂」建設是實現農村教育治理現代化的重要手段,也是推進農村教育質量全方位、深層次提升的必要抓手。

以「專遞課堂」實施異地互動教學,解決農村課程開設不足問題

由於經濟文化等多種因素,當前我國部分偏遠地區的農村薄弱學校或教學點仍然存在缺師少教、國家規定課程開不足或者開不好等諸多問題,這些問題深刻制約了農村學校教學質量的提升。鑑於此,如何利用信息技術手段進行網上專門開課或同步上課,以及按照教學進度推送適切的優質教育資源等形式,讓農村學生接受異地互動教學,繼而幫助農村薄弱學校和教學點開齊開好國家規定課程是解決上述問題的重要途徑。「專遞課堂」正是實現這一目標的有效方式。

「專遞課堂」是以網際網路和信息技術為強力支撐,在農村學校接播教室和城市學校主播教室之間所開展的「一校帶多點、一校帶多校」的網絡互動教學模式。它在遠程教育的作用下跨越了空間障礙,使農村學校與教學點能夠開齊和開好國家所規定的課程,也能夠讓農村學生經由異地互動教學而享有與城市學生相類似的優質教學資源。可以說,「專遞課堂」暫時緩解了短時間內農村學校教師(特別是美術、音樂、科學等學科教師)資源缺乏的現實問題,同時也直接提高了農村薄弱學校的課堂教學質量。

例如,河南省尉氏縣水黃小學一直缺乏專任音樂教師,為此河南省音樂名師李黎利用「專遞課堂」給水黃小學學生上了一堂生動的音樂課,開封市教育體育局還向該校捐贈了價值十萬元的「專遞課堂」設備。此外,山東省青島市、江西省吉州縣、甘肅省渭源縣等地區多所農村學校也在「專遞課堂」的實施過程中,基本解決了國家課程開設不足的問題。

「專遞課堂」變革了農村薄弱學校的教學方式。「專遞課堂」就其本質而言是一種推送式的課程教學,農村學生需要在多媒體、智慧型手機等配套移動終端以及攝像頭、耳麥的支持下參與異地互動教學過程。這對於激發學生的上課積極性與自主性具有諸多裨益。與此同時,人工智慧、大數據與物聯網技術也為遠程教師智能收集與分析農村學生學習數據提供了科學保障。但是,「專遞課堂」也存在一些問題。例如,農村學校教學所需的各類硬體設備能否配備到位?遠程教師與農村學校教師能否在課程教學上進行有效銜接?遠程教師能否充分了解農村學生並且實施個性化教學?如何確保遠程教師在上足課的同時上好課?對此,各地政府部門與學校積極回應上述問題,並且採取了有效措施優化「專遞課堂」的各項保障措施,真正落實開齊、開好農村學校國家課程的教育初衷。

以「名師課堂」組建網絡研修共同體,提升農村教師教學水平

缺乏優質教師資源是農村地區薄弱學校最為突出的問題之一,也是制約農村教育質量提升的「瓶頸」。「名師課堂」致力於在網絡環境下組建網絡研修共同體,繼而提升農村薄弱學校教師的教學素養。在此意義上,「名師課堂」對於建設農村學校優質師資隊伍具有直接性作用。

「名師課堂」是以信息網絡互動方式,推動優秀教師引領農村薄弱學校教師專業發展的實踐活動。在這裡,優秀教師主要是指學科教學名師。由於農村學校教師數量有限,經常離崗去外地參加專門培訓勢必會進一步影響農村學校教育質量;不去參加培訓,農村教師則必然會失去與學科名師面對面溝通的機會。在此境遇下,由學科教學名師聯合若干名農村薄弱學校教師共同組建成網絡研修共同體,運用教育雲服務平臺所提供的網絡空間開展實施「名師課堂」,能夠有效解決上述問題。

在網絡研修共同體中,農村教師可以隨時隨地手持移動終端與教學名師進行交流探討,與此同時,教學名師也可以利用網絡直播互動教室對農村教師進行線上培訓。線上培訓的方式多種多樣,例如開展網絡視頻會議、網絡教研、線上磨課、優課錄製等。為了提升西部地區、民族地區的農村學校質量,「三區三州」搭建了網絡教學研修平臺,通過名師授課講座、課例觀摩點評和在線研討等多種研修形式,建立教研促教學的教育扶貧長效幫扶機制。此外,江蘇省在2018年啟動「城鄉項目互動課堂」項目建設,利用網際網路技術實施同步共享優秀名師課堂、同步共享優質課程資源和同步開展教師備課研修等項目,以此提升農村教師的教學能力。在「名師課堂」上,學科教學名師還可以圍繞農村教師的教學問題進行線上答疑,為其繪製教學肖像,制定個性化的培養方案,實現農村教師教學素養的個性化提升。

為了推進「名師課堂」的高效能實施,一方面要做好網絡教學名師的遴選與儲備工作,確保教學名師具有引領農村教師教學素養提升的意願和能力;另一方面要加強網絡教學名師工作室軟硬體建設,把網絡名師工作室建設成為學校在線教學的直播中心、優課微課的製作中心、專家名師的交流研修中心、優質網絡課程的推送中心。

以「名校網絡課堂」共享優質教育資源,提升農村學校教育質量

為了縮小城鄉之間中小學教育質量的差距,促進城鄉學校教育一體化建設,我們需要堅持以「名校網絡課堂」為抓手,通過網絡學校、網絡課程等形式,系統性、全方位地推動城市優質名校教育資源向農村共享與輻射,繼而提升農村學校辦學水平和教育質量,實現城鄉基礎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名校網絡課堂」是利用信息化手段推進優質名校教育資源共享的有效機制,它能夠通過共享名校網絡優質課程、建設智能教研協作機制、共享名校教學與學習數據資源庫等多種途徑對農村薄弱學校進行教育幫扶。例如,名校向農村學校開設「名師課堂」「在線輔導」「線上班級」「專家講座」「微課資源」等欄目,提升農村學校的教育質量。為了對口支援西藏地區的農村學校,華南師範大學近年來也實施了「校地共建」合作項目,聚焦信息技術的精準幫扶,以優質教育資源帶動西藏農村教育質量的提升。

具體地說,名校需要積極貫徹「整合資源,以強帶弱,以大帶小,以城市帶動農村」的幫扶理念,與農村薄弱學校可以經由「名校網絡課堂」建立網絡幫扶共同體,甚至是姊妹學校、精準幫帶手拉手學校等。對此,名校可以定期開設不同學科的優質在線課程,也可以是精品教學視頻或者網絡選修課。名校教師也可以經常與農村同學科教師共同備課、了解學情以及研磨在線互動課堂。名校教師還可以通過網際網路與農村學校教師建立教研實踐共同體,積極開展在線教學研討與教學診斷,共享優質教學資源資料庫,幫助農村教師提升專業能力。另外,名校的優質學習資源要對其所幫扶的農村學校積極開放,允許農村學生自由獲取相關學習資源,最大限度地滿足個性化發展和高質量教育的需求。

概而言之,「三個課堂」直接面向農村薄弱學校國家課程問題、優質師資結構性缺乏問題以及名校教育資源共享問題,它是以信息技術方式變革農村學校教育的重要基礎工程。在此意義上,建設高水平的「三個課堂」在根本上契合了推進農村教育治理現代化的現實需求,對於助力新時代基礎教育資源均衡化發展具有重要價值。

(作者系杭州師範大學教育學院講師,本文為杭州師範大學中青年教師助推項目「具身德育:道德教育的身體轉向及實現路徑研究」[19JYXK018]成果)

《中國教育報》2020年09月19日第3版

作者:徐潔

相關焦點

  • 奧威亞「三個課堂」助力葉縣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奧威亞作為本次大會支持單位,帶來的移動錄播解決方案,實現了大會全高清錄製及大規模直播,並為大會現場與鄭州市第八中學實現了名校課堂的遠程互動。此外,奧威亞的「三個課堂」解決方案亮相大會現場,為助推城鄉教育一體化發展提供新的思路。
  • 「三個課堂」讓農村孩子也能享受高質量教育
    的詩歌,是一個山區孩子的習作,訴說著山區孩子的心聲,表達了他們對城市那邊小學科學專遞直播課堂老師的感激之情。為了彌補農村學校管理水平、教學水平整體不高,教師結構性缺編等問題短板,回應山區孩子們的「心聲」,我市教育系統大力推進「三個課堂」常態化應用,力求讓每一個農村孩子都能享受優質的教育資源。
  • 在線教學實現與課堂教學實質等效 阿卡索以高質量在線教育助推教育...
    進入後疫情時代,在線教育已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同時也暴露出了一些不足。尤其是城鄉教育差距,在一定程度上因為在線教育被進一步放大。  據多個調查報導反映,網絡和智能設備在很多農村及偏遠地區並未普及,同時部分農村及偏遠地區學校系統組織網課的能力不足,無論是硬體還是軟體層面,均存在一定的困難。
  • 【黨員教育】扎魯特旗:創新「黨員教育課堂」助推黨員教育提質增效
    【黨員教育】扎魯特旗:創新「黨員教育課堂」助推黨員教育提質增效 2020-12-14 20: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探索教育信息化模式 讓農村學生共享優質資源
    當下,推動現代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的深度融合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使命。對於農村基礎教育而言,信息化不僅是提升教育質量的有力手段,更是促進區域教育均衡發展的重要路徑。全國各個地區基於地方實際,正在探尋農村基礎教育信息化的可行辦法。  農村基礎教育信息化建設的合作模式主要有三種:  一是政府主導模式。《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2020年)》提出重點改善和發展農村教育。
  • 陝西:探索「三個課堂」應用 推進教育信息化創新
    2020年12月8日-10日,在由奧威亞冠名的「第二屆陝西教育信息化創新大會」上,陝西省各教育系統同期圍繞「三個課堂」開展應用研討會,共同交流與分享「三個課堂」的建設成果、典型案例和先進經驗,進一步有效促進陝西省教育信息化應用落地,真正打通教育信息化應用創新「最後一米」。
  • 賀蘭縣:「三個課堂」推動優質教育資源縣內共享
    當天,賀蘭縣第二小學四年級(三)班和欣榮小學四年級(一)班的學生通過網際網路共上一堂科學課。小小屏幕將相距20公裡的兩所學校的師生串聯起來,城鄉學生共上一堂課。去年3月,賀蘭縣被確定為自治區「網際網路+教育」示範縣。
  • 走進鄉村教育︱深化音美扶智工程,助推村小教育教學新發展
    走進鄉村教育︱深化音美扶智工程,助推村小教育教學新發展 2020-06-26 03: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發揮僑務優勢 打造助推新農村建設的「寧波特色」
    三年多來,全市僑辦系統共聯絡海外人士300餘人次,村企結對和辦村聯動項目近140個,引導僑胞在農村捐贈項目和設置基金130多項,捐贈額5376.67萬元人民幣;在農村投資項目12個,合同利用外資近9640萬美元,實到外資5455萬美元。初步形成了具有寧波市特點的發揮僑務優勢,助推新農村建設的「寧波做法」,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
  • 農村美術課堂需要這樣
    美術是農村藝術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農村美術教育對學生的人格成長、情感陶冶的提高,具有極其重要的價值。在新課改的浪潮下,帶來了全新的教學理念,對於農村美術課而言,如何把新的教學理念運用到課堂教學中來,提高農村美術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當前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 教育部再推教育信息化,教師參與「三個課堂」納入工作量
    「三個課堂」分別指什麼?教育部在意見中作出闡釋。「專遞課堂」主要針對農村薄弱學校和教學點,網上專門開課或同步上課、利用網際網路按照教學進度推送適切的優質教育資源;「名師課堂」針對教師教學能力不強、專業發展水平不高的問題,組建網絡研修共同體,以優秀教師帶動普通教師水平提升;「名校網絡課堂」以優質學校為主體,通過網絡學校、網絡課程等形式,推動優質教育資源在區域或全國範圍內共享。
  • 鄧婷博士做客天立教育 互值理論助推高效課堂
    鄧婷博士做客天立教育 互值理論助推高效課堂3月10日,遠涉重洋的鄧婷博士應天立教育集團的邀請,為宜賓天立國際學校的老師們帶來了一場精彩的演講
  • 讓農村高考生不再「心酸」,優實力教育500萬回饋中原學子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針對這一事件發布報導《讓農村高考生不再「心酸」,優實力教育500萬回饋中原學子》,以下為報導全文。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閆勇明 通訊員 楊俊豔考個好大學太難,這是河南高考生的心酸,更是河南農村高考生的心酸。
  • 讓農村高考生不再「心酸」,優實力教育500萬回饋中原學子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針對這一事件發布報導《讓農村高考生不再「心酸」,優實力教育500萬回饋中原學子》,以下為報導全文。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閆勇明 通訊員 楊俊豔考個好大學太難,這是河南高考生的心酸,更是河南農村高考生的心酸。「2020年高考,河南省報考人數較去年上漲7萬多人,達到115.8萬。而這其中,河南農村考生佔大多數。
  • 「三個課堂」怎麼建出特色?
    經過對江西省的深入調研,他充分肯定了江西省「三個課堂」的建設成果。目前全國各地在「三個課堂」的建設過程中,存在哪些問題?如何利用信息技術營造良好的「三個課堂」教學環境?如何實現「三個課堂」可持續發展?他認為,這些問題需要奮戰在一線的教育系統同仁來解答。
  • 讓農村語文學困生不再學困
    農村存在著大量的語文學困生,這些學困生的存在對於提高學校的整體語文教學質量是一種障礙。所以要改變這些學困生的學習現狀。本文先分析了學困生的成因,再探討如何讓這些語文學困生不再學困。(二)家庭原因農村學校的學生大多來自知識層次較低的家庭,由於家長的思想覺悟低,知識水平有限,又忙於做農活或掙錢,對孩子的學習漠不關心、放任自流;有的家長只給孩子物資上的關懷,忽視對孩子的教育、引導,對其學習不聞不問;認為識幾個字能打工掙錢就行,對孩子沒有正確的引導
  • 黔西縣教育信息化助推鄉校振興暨智慧課堂教學觀摩會
    教育科技局局長蔣劉恩同志致開幕詞本次活動有觀摩課展示、自主體驗、智慧課堂助推課堂改革提質增效及教育信息化構建鄉校管理服務新生態講座、現場交流答疑等環節,對黔西縣初中第一教育集團谷裡分校C3.0智慧課系統使用情況進行全面了解,共同探討如何進一步促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推進教育均衡發展、提升教育質量,探索黔西縣智慧教育發展新模式。
  • 5G+「三個課堂」:促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三個課堂」的發展與實踐 經過長期建設與逐步發展,我國教育信息化工作成效顯著,完成了以網絡基礎設施為驅動的建設期到以技術與教育創新融合為驅動的應用期轉化,「網際網路+教育」加快推進,「三個課堂」在各地實踐探索。
  • 南京農業大學「五個堅持」 助推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
    南京農業大學「五個堅持」 助推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 2021-01-11 來源:教育部 教育部簡報〔2020〕第36期  南京農業大學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給全國涉農高校的書記校長和專家代表的重要回信精神
  • 構建「三個課堂」新時代,教育大咖齊聚洪都共議落地最優解
    在中央電化教育館的指導下,中國電化教育雜誌社、國家數字教育資源公共服務體系聯盟、江西省電化教育館於 2020年8月18日在江西省南昌市聯合召開「三個課堂」江西區域應用研討會,廣州青鹿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作為技術支持單位的合作夥伴一同參與了本次研討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