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鑑賞: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

2020-12-22 中國管科院德育中心

【原文】

白馬飾金羈,連翩西北馳。借問誰家子,幽并遊俠兒。 少小去鄉邑,揚聲沙漠垂。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參差。控弦破左的,右發摧月支。仰手接飛猱,俯身散馬蹄。狡捷過猴猿,勇剽若豹螭。邊城多警急,虜騎數遷移。羽檄從北來,厲馬登高堤。長驅蹈匈奴,左顧凌鮮卑。棄身鋒刃端,性命安可懷?父母且不顧,何言子與妻!名編壯士籍,不得中顧私。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

【注釋】

白馬篇:又名「遊俠篇」,是曹植創作的樂府新題,屬《雜曲歌·齊瑟行》,以開頭二字名篇。金羈:金飾的馬籠頭。連翩:連續不斷,原指鳥飛的樣子,這裡用來形容白馬奔馳的俊逸形象。幽并:幽州和并州。在今河北、山西、陝西一帶。去鄉邑:離開家鄉。揚聲:揚名。垂:同「陲」,邊境。宿昔:早晚。秉:執、持。楛矢:用楛木做成的箭。何:多麼。參差:長短不齊的樣子。控弦:開弓。的:箭靶。摧:毀壞。月支:箭靶的名稱。左、右是互文見義。接:接射。飛猱:飛奔的猿猴。猱,猿的一種,行動輕捷,攀緣樹木,上下如飛。散:射碎。馬蹄:箭靶的名稱。狡捷:靈活敏捷。

【譯文】

白色的戰馬,飾著金黃的籠頭,直向西北飛馳而去。請問這是誰家的孩子,是幽州和并州的遊俠騎士。年紀輕輕就離開了家鄉,到邊塞顯身手建立功勳。楛木箭和強弓從不離身,下苦功練就了一身武藝。拉開弓如滿月左右射擊,一箭箭中靶心不差毫釐。抬手就能射中飛馳而來的東西,俯身就能打碎箭靶。他靈巧敏捷賽過猿猴,又勇猛輕疾如同豹螭。聽說國家邊境軍情緊急,侵略者一次又一次進犯內地。告急信從北方頻頻傳來,遊俠兒催戰馬躍上高堤。隨大軍平匈奴直搗敵巢,再回師掃鮮卑驅逐敵騎。上戰場面對著刀山劍樹,從不將安和危放在心裡連父母也不能孝順服侍,更不能顧念那兒女妻子。名和姓既列上戰士名冊,早已經忘掉了個人私利。為國家解危難奮勇獻身,把死亡看得像回家一樣平常。

作者:古 詩 文 網 校稿:遊金地

本文屬於公益用途,意在發揚我國的優秀傳統文化。如果您喜歡我們的文章,歡迎關注帳號並在下方評論您的觀點!文章中如有錯別字,歡迎指出,我們將積極改正!圖文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及時刪除。

#最美詩詞#

相關焦點

  • 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向平凡生活的英雄致敬!
    小編瞬間後悔沒能好好讀書學醫,扛起旗幟邁出豪邁的步伐,寫上一句: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小編不配這句詩,但那些最美逆行者的身影絕對有過之而無不及!歡迎在評論區留下你身邊最美逆行者的故事!疫情無情,人有情!相信真情可以融化冰川,也可吹散生活陰霾!
  • 今天讀讀這些家國天下的詩詞——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
    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白馬篇》是樂府歌辭,又作《遊俠篇》,大概是因為這首詩的內容是寫邊塞遊俠的緣故。詩中塑造了一個武藝精熟的愛國壯士的形象,歌頌了他的為國獻身,誓死如歸的高尚精神,寄託了詩人為國建功立業的雄心壯志。對酒清代:秋瑾不惜千金買寶刀,貂裘換酒也堪豪。一腔熱血勤珍重,灑去猶能化碧濤。
  • 電影《錢學森》觀後感: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
    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今天的我們如此的幸運,生活在一個文明而遠離硝煙的國家,我們不用為了國家的獨立而像眾多烈士一樣獻上自己的生命,我們不用為了國家擺脫帝國主義的圍困而日夜辛勞,但我們要始終保持一顆堅定地愛國心,愛人心。在這部影片中我們看到的不僅是一個愛國者不屈不撓的奮鬥史,更多的是人世間的正義與真情。
  • 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讓人潸然淚下的英烈臨終家書
    有這麼一批人,他們心中有無限留戀和牽掛,但依然選擇從容赴死。 【左權:志蘭,親愛的,別時容易見時難】 下面這封家書是左權將軍寫於大戰開始前的午夜,原打算只寫十幾個字,結果將軍一下筆,就寫了600多字。
  • 二十句經典愛國詩詞名句,感古人厚重家國情懷
    本文梳理20句經典愛國詩詞名句,感受古人深沉的家國情懷。身既死兮神以靈,魂魄毅兮為鬼雄。——屈原《國殤》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過零丁洋》只解沙場為國死,何須馬革裹屍還。——徐錫麟《出塞》一寸丹心圖報國,兩行清淚為思親。
  • 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
  • 《白馬篇》每日一篇詩詞鑑賞,願我們「以詩詞為心」
    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譯文及注釋譯文白色的戰馬,飾著金黃的籠頭,直向西北飛馳而去。捐軀:獻身。赴:奔赴。提示這首詩描寫和歌頌了邊疆地區一位武藝高強又富有愛國精神的青年英雄。藉以抒發作者的報國之志。本詩中的英雄形象,既是詩人的自我寫照,又凝聚和閃耀著時代的光輝,為曹植前期的重要代表作品。 青春氣息濃厚。
  • 曹植6首經典詩詞歌賦,膾炙人口,傳誦不絕!
    曹植為我國第一位創作五言詩的作家,他將無言詩詞推到了一個很高的層次,其賦成就也很高,《洛神賦》是他辭賦的代表作。曹植6首經典詩詞歌賦,膾炙人口,傳誦不絕。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為了國家願意犧牲自己的生命,將死亡看的很輕,如同回家一樣從容。4、《洛神賦》遠而望之,皎若太陽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淥波。
  • 曹植十首經典詩詞,經久不衰,流傳千古
    曹植十首經典詩詞,經久不衰,流傳千古曹植(192年—232年),字子建,三國曹魏時期著名文學家,曹操之子,曹丕之弟。他與曹操、曹丕合稱為「三曹」,王士禎曾稱把他與李白、蘇軾並稱「詩仙」。三、閒居非吾志,甘心赴國憂。語出戰國魏·曹植《雜詩》。終日無所事事,並非我的志願;在國家有難時,自己甘心為國效力。四、今日樂相樂,別後莫相忘。語出三國魏·曹植《悲歌行》。
  • 《中國詩詞大會》成語飛花令,這些帶成語的詩詞你都知道嗎?
    2月14日晚《中國詩詞大會》第四季迎來了最後一場對決,是兩個工科博士的對決,也被網友們稱為「神仙打架」。在決賽環節,要求選手說出一聯或者一句含有成語的詩句,我們一起來看看都有哪些。青梅竹馬:出自李白《長幹行·其一》「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
  • 詩詞父子和他們的詩詞名句
    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2、李璟和李煜父子李璟《攤破浣溪沙·手卷真珠上玉鉤》:青鳥不傳雲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回首綠波三楚暮,接天流。李煜《烏夜啼·昨夜風兼雨 》:世事漫隨流水,算來一夢浮生。醉鄉路穩宜頻到,此外不堪行。
  • 古典詩詞箴言裡的真善美
    該書從浩如煙海的古代詩歌文本中精選出特別富於道德意義的名句一百三十餘則,按內容將它們分成「修身」「立志」「家國」「愛民」「德行」「為官」「交友」七大類,為每條正文提煉出道德關鍵詞,如「淡泊」「自省」「勸學」「奮發」「曠達」「立志」「勤奮」「友善」「勤儉」「愛國」「親民」等,引導讀者簡捷地從古代詩歌的寶庫中獲得所需要的富有道德意義的格言,並逐一進行鑑賞解讀,幫助讀者準確理解這些格言的道德意蘊
  • 捐軀赴國難,丹心照汗青
    文安邦,武定國。與之相應,富民歷史上很少有數得上的治世能臣,倒是真出了幾個叱吒疆場、青史永垂的將軍,他們在平定天下、抵禦外侮的戰爭中浴血奮戰,甚至犧牲生命。官至雲南提督(從一品)的蔡成貴,可能是歷代富民人中官階最高者。
  • 五首詩詞帶我們領略古人面對人生逆境時的不同境界
    深固難徙,更壹志兮。綠葉素榮,紛其可喜兮。 曾枝剡棘,圜果摶兮。青黃雜糅,文章爛兮。 精色內白,類任道兮。紛縕宜脩,姱而不醜兮。 嗟爾幼志,有以異兮。獨立不遷,豈不可喜兮? 深固難徙,廓其無求兮。蘇世獨立,橫而不流兮。 閉心自慎,終不失過兮。
  • 捐軀赴國難 視死忽如歸——愛國情懷是抗戰精神的核心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