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開始講高效課堂「五步三查」教學流程是哪五步哪三查之前,我們先來捋捋高效課堂與五步三查之間的邏輯關係。高效課堂和五步三查的邏輯是這樣的:首先,高效課堂是一個方法論;其次,高效課堂如何在學校進行落地,我們需要有一套解決方案,這個解決方案就叫「五步三查」的教學模式。「五步」是哪五步?是學生學習的五個步驟,「三查」是教師教學行為的三查。
在第一篇文章裡我們就講過高效課堂的演變過程是形態-名詞-符號-途徑。高效課堂的外延和內涵是非常豐富的,因為它在逐漸豐富,它會從名詞、從形態經過一段名詞的困惑然後成為一種符號。這個符號是什麼?就是在高效課堂推廣的十幾年過程當中,我們不斷地在拓展它的外延。既然它有了這個名字,它能承載的東西會更多。就是說高效課堂以前是一種變態,但是它在將來會成為一個常態。高效課堂從變態走向常態,最終它會成為一種途徑。我們講高效課堂是一種模式,它是一種方法論,我們要解決的是師生的問題。可是它通過什麼途徑來解決呢?就是通過「五步三查」的教學解決方案,這也是高效課堂核心的本質。
我們不管怎麼去豐富高效課堂的外延和內涵,我們總要解決一個問題,這個問題是什麼?就跟我們想要減肥就必須要少吃多運動是一樣的,你想要實現變瘦這個目標,你就必須要做動作,如果不做動作,你的問題就解決不了。同樣,我們想要做課程改革,想要做好高效課堂,那麼五步三查就是必須要做的動作。高效課堂是解決問題的方向,而五步三查是具體的解決方案。
理清了高效課堂與「五步三查」的關係,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五步三查」的教學流程是什麼,該如何操作。高效課堂新「五步三查」教學流程是我們經過深入研究和大量實踐後,對老版「五步三查」進行重大調整後的新版高效課堂流程。這裡介紹的是新版「五步三查」的教學流程,對老版不再做介紹。
高效課堂的基本流程——「五步三查」
高效課堂的「五步三查」流程將課堂分為獨學、對學、群學、展示、反饋五個基本步驟,通過三次學情調查完成課堂教學。此模式從步驟命名、環節設計和操作的基本流程上力求簡單易記、簡便易學,從方法和規律的角度來指導教師付諸教學實踐,縮短課堂「臨帖」的周期。
「五步」:指課堂環節五個基本步驟
第一步:獨學
即自己學,學生根據老師發的導學案,結合教材和現有的學習資源,針對學習目標搜尋信息進行整體思考,並形成自己的初步看法和觀點。高效課堂下的學生獨學,以導學案為抓手,以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為主線,並運用雙色筆就獨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做標註,帶入對學、群學中解決。需要說明的是,獨學是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和學習能力的關鍵,因此獨學是學生學習最重要的學習方式。
第二步:對學
即對子學,兩人結成對子,與對子分享交流自己的想法,通過交流補足完善自己的觀點。對學環節以解決問題為主線,通過同質學生的對學力求解決獨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第三步:群學
即組內學,即將一個班級分成若干小組,每個小組在4-8人,在組長帶領下,形成小組對學習問題/任務的決策。同樣是以解決問題為主線,以學習小組為組織單位,由學習組長組織成員對照導學案開展有效的合作、探究、對子幫扶,真正實現兵教兵、兵強兵、兵練兵。
第四步:展示
班內學,展示小組學習成果。全班範圍內由教師組織的展示,教師的主導作用和課堂教學機智在本環節將得以展示,這個環節,教師的主導作用體現在點撥、追問、即時評價等。每個小組在小組長的帶領下展示自己組的學習成果,展示形式不拘一格,學生可自由發揮創意。展示小組的學生有主展、輔展之分。輔展的學生可站於主展學生之後,負責補充。展示小組展示完畢,其他小組學生可對展示的內容提出質疑,引發觀點對坑。過展示和別人的交流提升學習。通過小組學習成果的展示來檢測學生的學習目標達成度以及「學習」掌握的情況如何。展示環節比較考驗教師任務設計的能力,要根據學生的學情和知識的難易點設計任務。
第五步:反饋
包含知識點自測和學習反饋梳理,形成學習成果,整理學習方法,問問自己學會了什麼?學到了什麼?還想學什麼?反饋的內容和層次以及形式是豐富的、開放的。教師可以通過指導學生根據導學案最後的測試題組織小對子、小組長檢查或者抽測從而幫助老師更好地了解整節課學生掌握的情況。也可以是學生通過自我反思、對子測評、自評、互評、他評等各種形式的反饋來檢查自己的學習情況。
「三查」:指課堂上的三次關鍵性的學情調查。
一查:即第一次學情調查,在學生獨學時;
獨學時,教師通過巡視調查,了解學生學習進度、對導學案獨學內容的掌握情況(即基礎類題目),並據此確定獨學的時間,適時轉入下一步學習。
二查:即第二次學情調查,在群學時;
群學時,教師通過對每個小組的巡視指導和小組長的反饋,了解掌握每個小組學習的情況,便於給每個小組分配適合的展示任務(需要在展示環節展示的任務)。
三查:在展示時;
班級內展示時,進行第三次學情調查,調查的方式是通過每個小組學習任務展示暴露出來的問題進行知識點的補充以及糾正答疑。
「五步三查」課堂流程,以「學生主體、學情主導、教師助推」為設計思路,將流程予以簡化,給學生更大的空間,讓教師易於操作,迅速找到與學生的對接點,儘快從傳統的「教書匠」轉變為學生學習的「助推者」和「設計者」。教師通過三次學情調查,及時調整與學生的交流,制定新的教學策略,幫助學生實現學習目標。教師從「檢察官」變成了「合作者」。
這篇文章就寫到這裡,感謝您的閱讀。下篇文章,我將給大家分享「高效課堂新版導學案」這個話題。如果您在閱讀文章過程中有什麼疑問,可以通過在下方留言。歡迎討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