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名善於觀察,善於反思的幼兒教師

2020-12-17 四川在線

觀察兒童對一名幼教工作者尤其是幼兒教師的重要性早已被認同。觀察能讓我覺察幼兒的需求、判斷幼兒的發展水平、設計更適宜的發展目標和教育活動。然而,當我和老師們一起學習和研究時,我發現老師們往往關注較多的是自己怎麼做的,反思的是自己這樣做有是否適宜;當問到幼兒有什麼反映時,教師往往印象就不深了,有時能說出幼兒的某些情況,卻說不清楚具體兒童的具體反映。教師表示特別想學會觀察兒童,但並不懂得如何觀察兒童。

「通過藝術活動激發情趣,體驗審美感,體現成功感;藝術活動是幼兒自我表達的重要方式。」按這樣的原則要求我們來觀察孩子的活動行為,我們發現:

這是一次頭飾製作活動。老師提供了三種常見動物的平面頭飾供幼兒觀察,幼兒操作材料是每組一套的水彩筆、膠水、圖畫紙、剪刀、長條形的舊掛曆紙。老師的意圖是讓孩子在圖畫紙上畫好自己喜歡的動物圖形後,用剪刀剪下來,再將長條形的舊掛曆紙粘貼在動物圖形的兩邊製成頭飾。在幼兒的製作過程中,老師進行個別指導,與幼兒交流。先做完頭飾的孩子帶著頭飾到室外聽音樂玩耍。待大部分孩子製作完以後,老師便結束了這次活動。

1.有些孩子並沒有按老師的示範製作頭飾。一名孩子用手撕的方法將用來畫的紙撕成動物的頭,餘下的邊腳撕成眼睛、鼻子、嘴巴、耳朵(我們認為)、身體,長條形的紙製成了腿和腳。——這是一個全身頭飾。我們問孩子這是什麼?孩子自豪的告訴我們是小羊。我指著耳朵問:「這是什麼?」孩子說:「這是小羊的角。」(我以為是兔子的耳朵)瞧,多聰明的孩子?他們的思維,我們是不能武斷猜測、臆想的。

2.有些孩子畫得太小或不會畫出自己想畫的動物。有一組孩子在繪畫構圖的過程中,畫面布置太小,剪刀的操作也不靈活,使得剪下來的圖形難以做成頭飾。

3.孩子們在製作過程中自行轉移場地。有一組孩子在製作過程中發現材料工具在一張桌子上擺不下,其中一個男孩提議到地上去做,於是大家興致勃勃的轉移到地上,繼續完成自己的工作。

4.最後有十名幼兒仍然在認真製作,老師說:「沒有做完的孩子下來再做,現在請大家把東西收拾了。」這些孩子們聽了老師的話,表現出了失望的情緒。

當我們站在以「促進幼兒發展為本」的立場來反思以上觀察到的情況,我們認為,可以從以下方面入手解決這些現象。

1.幼兒的思維是豐富而具有創造潛能的,作為幼兒教師,我們應當根據幼兒的現有發展水平、已有的生活經驗、以及個體差異為孩子提供豐富而又富有層次的多樣性的材料,來滿足不同孩子的需要,引發孩子的生活經驗,調動孩子的想像力,支持孩子的創造。如樣品頭飾的提供,擺脫傳統頭飾觀念的束縛,可以是立體的、全身的,多種方法、多種材料製成的;幼兒操作材料提供的原則是能使不同發展水平的幼兒通過操作都能獲得滿足感和成功感。即:材料提供有簡單易行的,也有一定難度的,它既能滿足能力較差的幼兒需要,對能力較強的幼兒也有一定的挑戰性。要知道,孩子們可以根據自己的能力需要來選擇材料。

2.製作活動的環境應該寬敞便於操作。根據活動的需要有效利用幼兒活動室場地,拉開桌子之間的距離,便於幼兒擺放工具和材料,使幼兒的創造潛能儘可能的表現出來。

3.教師應當為幼兒提供交流、表達的平臺,使「幼兒大膽地表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像,在表達中提高幼兒的審美愉悅,讓藝術的愉悅功能與幼兒的情緒、情感特點共鳴。

4.教學活動需要老師耐心等待。教師應以促進每個幼兒發展為原則,在任何一個活動中,都應儘可能的創造時間和空間讓每個幼兒都能體驗到滿足感和成功感。

在幼兒一日活動的任何一個環節中,都要善於觀察幼兒的活動,關注幼兒在活動中的表現和反應,敏感地察覺他們的需要,善於反思自己的教育行為,並即使採取有效的行動,調整計劃,才能真正創造出高質量的幼兒教育,促進幼兒健康成長。

高質量幼兒教育的要求,最終會轉化為對教師的要求。」作為一名幼兒教師,該怎樣促進自身的專業成長呢?

首先,每一個孩子都是獨特的,有優點的。兒童發展心理學的研究早期揭示:兒童的發展是有差異的,不同的兒童在發展的起點上、速度上甚至是方向上都會有差異,這些基本理論老師們在幼師的職前學習中也早已學過,但並未和在幼兒園一日生活中我們看到的各不相同的孩子建立起聯繫。老師們對兒童的理解和觀察正是從這裡開始的。觀察,讓老師們親眼見證了孩子們的各不相同,觀察,讓老師發現並確信每個孩子的身上都有閃光點。可以說,觀察讓每位教師快樂地體味著每個兒童的獨特之處。

然後,全面了解孩子需要連續觀察。記得一位英國幼兒教育家在談論有關觀察兒童的話題時說過:單獨的一次觀察如同用相機拍一張照片,雖然相機不會說謊,但它有可能歪曲事實。我們不能根據單一的一次觀察來評判一個兒童。我們可以對一個問題加以重視,但要多關注一段時間,以便得出有根據的結論。我十分認同這樣的觀點,也因此而鼓勵教師對同一兒童的連續觀察,或對某一組兒童的某一項活動進行連續的觀察,正是在連續的觀察中,老師們全面地了解了孩子,發現了兒童自主學習的可能性和具有的創造性。

還有,理解兒童的需要和經驗是促進兒童發展的基本前提。每個兒童都是獨特的,要理解他們的特點我們需要看他們在做什麼、聽他們在說什麼。兒童需要成人關注他們的成就,並提供環境支持他們進一步的發展。要做好這一點,途徑是觀察兒童的進步,評估、了解他們各方面的需要。

最後,自然情境中的觀察才能獲得客觀真實的發現。有一點十分重要,我們觀察到的應該是幼兒行為的常態。許多研究都發現:當兒童意識到我們是在觀察他時,他的行為方式會發生改變,他可能會變得拘謹或有點尷尬,也有可能表現得特別好。總之在非自然常態的情境下觀察,孩子的行為可能會失真。老師們的觀察正是從平常開始的。當教師積累了一定的觀察經驗後,我們開始深入細緻的觀察和評價每一位兒童,學習使用各種方法連續地觀察和了解兒童。為了學習的方便,我只要求老師們從對幾個孩子的觀察開始。當然,我們最終的目標是讓教師看見每位兒童,發現每位兒童的需求與優點,更好地促進他們的發展。

老師們體會到每一個孩子都是獨特的,孩子們是由自主學習能力的,孩子們是需要教師不斷的關注、支持和鼓勵的,孩子們也是需要公平和公正的(綿陽市南街小學幼教部 陳豔老師)


編輯: 王晶城 [關閉窗口] 

附件:          

      

相關焦點

  • 【教育顧問】把握教育契機 · 做一名敏感教師
    」,快速關注我們【老朋友】點擊右上角,轉發或分享本頁內容=======================================什麼是敏感教師敏感,即對外界事物的變化反應靈敏。敏感教師就是要對發生在幼兒生活、活動中的言行、舉動、情緒的變化反應靈敏。在《綱要》精神指導下,對幼兒一日生活活動的行為表現、偶發事件善於捕捉幼兒需要,會依據需求創設情境、環境及可操作的條件,滿足幼兒發展需求。敏感教師必須具備綜合素質高,觀察、分析、判斷能力強,解決問題的辦法多。
  • 合格的幼兒教師應具備哪些素養?
    幼兒園老師除了紮實的語言知識外,還要有洞悉文化的能力,其實就是一種深度學習的能力,這種思想和能力帶入課堂中,對幼兒的影響是潛移默化並且深刻的,作為一名優秀的幼兒園老師要擁有三心,具備六勤的核心素養。在幼兒教育中,愛的力量是偉大的,它是教師與幼兒之間最有力、最自然的連接點,是打開幼兒心靈的金鑰匙。教師要有一顆無私愛心,在幼兒園裡,有的孩子漂亮、聰明、乖巧,有的孩子內向、不愛說話、調皮淘氣,一名優秀的幼兒園教師要做到平等對待,不僅要愛那些聰明漂亮的,更要去愛那些內向木訥的孩子,因為他們更需要老師的關注和愛。陶行知先生說過:「教育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
  • 觀察反思成就教師自主發展
    作為一所新建園,如何引導教師儘快成長是我們優先關注的問題。我們做了種種努力,但效果並不明顯。通過不斷反思,我們發現,問題就在於我們過多地為教師設計了專業發展途徑,他們反而無所適從。實際上,我們一直崇尚的幼兒自主發展,同樣適用於教師成長。教師專業發展也應是自主自發的,而非被設計的。
  • 【觀察與記錄】——幼兒園教師如何寫好幼兒觀察記錄
    為什麼幼兒在區域裡的表現是這樣的?這個年齡段幼兒的一般發展特點是什麼?對於很多類似的問題,教師需要藉助於某些教育理論才能尋找到答案。教師只有不斷地學習、豐富自己的理論知識,讓理論與實踐對接,才能增進對區域、對幼兒、對幼兒教育的理解,提高觀察評價的能力。
  • 幼兒教師個人成長規劃怎麼寫
    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應以創新精神為出發點,努力完善自身的綜合文化素養,儘快形成自己的教學特色,以適應時代的需求、幼兒的需求,成為一名合格的好老師。為了自己更好的工作,並在學習工作中得到成長,應制定教師自我成長計劃,並在計劃實施中不斷修正自己、完善自己,不斷提高。
  • 幼兒教師如何對幼兒進行行為觀察與分析
    幼兒教師對幼兒行為的觀察是通過有計劃,有目的地考察幼兒在日常生活、遊戲、學習和勞動的表現,包括其語言、表情和行為的發展水平和實際能力,是教師度量評估估價幼兒、發現問題、進行自我反思、給出合理的教育建議、調整保教策略、優化教育環境、優化課程和實現家園共育的有效途徑,是了解當前學習發展狀況,是評估幼兒性的興趣,特點和需要的手段,以便更有效的拓展幼兒的經驗,促進幼兒的學習發展。
  • 幼兒教師研修感言
    僅僅具備愛心、耐心、童心是遠遠不夠的,師德是我們作為一名老師最基本的一項,一名好老師還要具備較高的專業技能,具備善於觀察的科研性眼睛,這樣我們才能培育出創新人才!同時我認為作為一名園長,我認為教師的專業培訓同等重要。這次培訓,我不光學到了先進的觀念,聽都沒有聽到名詞,還學到了一些操作性很強的技能。
  • 做一名合格的幼兒教師
    臨城縣縣直幼兒園 趙素華我喜歡天真活潑的孩子們,我喜歡他們純真的笑容,能成為一名幼兒教師是我感到最驕傲的一件事。時間一天天地過去,在與孩子們相處的過程中,我深深體會到當好一名合格的幼兒教師是有多麼不容易。幼教工作瑣碎而又具體,我們面對的都是一些懵懂的孩子,他們的吃喝拉撒睡以及安全、習慣養成和興趣培養等等處處都需要老師花費心思。我深知細心在幼教工作中的重要。
  • 「觀察、反思、總結」成都二十二幼帶領幼兒在實踐中成長
    兒童需要通過自由觀察、遊戲和學習等手段認識自我、發展個性。為了給幼兒提供健康豐富的生活、活動環境,滿足幼兒多方面的發展需求,近日,成都二十二幼新城園區、雙安園區分別開展了養殖角觀察、科學實驗活動。新城園區利用環境創設的養殖角,指導孩子們餵養小動物,在照顧小動物的過程中發現養殖出現的問題,在教師的引導下積極思考
  • 幼兒教師自我學習計劃
    特制定教師自我成長計劃,並在計劃實施中不斷修正自己、完善自己,不斷提高作為一名教師應具有的素質。   一、認真履行好班組長職責,並積極主動的投入工作。   作為一名年輕的班組長,對於班組長的工作還需要不斷的努力與學習。 首先,我將繼續本著理解、關心、支持的態度與班級各位老師合作,統一工作思想、教育的一致,發揮教育的合力。
  • 怎樣做一名有愛心的幼兒教師!
    教師是受人尊敬的職業,成為一個好的教師需要巨大的努力,想成為一名幼兒教師,尤其是一名優秀的幼兒教師就更加不容易了。 一、作為一名優秀的幼兒教師,要融愛心、細心、耐心、責任心於一身在幼兒教育中,愛的力量是偉大的。 老師的愛在某種意義上說,是一種甚至高於母愛的無私的、偉大的愛,它是教師與幼兒之間最有力、最自然的連接點,是打開幼兒心靈的金鑰匙。
  • 如何成為一名優秀的幼兒園教師
    那麼問題來了,如何成為一名優秀教師?優秀教師應具備哪些品質?幼兒時期是人的一生中發展變化最大的時期,是身體外形與動作、神經系統、心理系統與智力發展的重要時期,幼兒園教師作為幼兒最早接觸到的校園教師,更是直接影響到受教育者未來的發展。
  • 細節決定成敗,善於觀察,心思敏捷的星座!
    他們善於觀察,心思敏捷,總是能夠在細節處找到問題的所在。接下來就跟青峰一起看看都有哪個星座吧!處女座處女座是一個喜歡追求完美和品質的星座。所以處女座們很少會馬馬虎虎地做事。處女座們大多數秉承的原則是,要麼不做,要做就一定要做好。
  • 第34章 明白善於思考的重要性,掌握善於思考方法
    伽利略提出「落體定律」,「慣性定律」,「相對性原理」;牛頓提出三大運動定律,萬有引力定律;愛因斯坦提出相對論,光電效應、能量守恆、宇宙常數等科學理論;哥白尼提出《天體運行》學說;達爾文提出「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進化論等,無一不是他們細緻觀察,反覆試驗,善於思考的結果。
  • 上街區實驗幼兒園:捕捉「生長點」,促幼兒發展
    應該如何重新定義教師的角色?如何識別和抓住兒童發展的生長點?8月11—12日實驗幼兒園組織全體教師觀看了深圳市鹽田區教育科學研究院教研員魏少容帶來的線上講座《如何識別和抓住兒童發展的生長點?》。她指出:「教師要腦中有方向,心中有目標,潛下心來做主題探究課程,在恰當的時機給予幼兒適宜的滋養,聆聽其心聲,追隨其腳步,尋找其最適合的生長點,回歸到幼兒內心和本真的教育之路」。王許老師在觀看後分享心得:「聽了魏老師的講座,收穫很多。我們要做一名善於觀察的老師,觀察幼兒的需要與興趣點,尋找支架點,觀察具有投射性,需要觀察者自身不斷進行反思,教育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
  • 善於總結是一種智慧
    歷覽前賢俊傑,凡事業有成者,往往都善於總結。  秦國蜀郡太守李冰潛心鑽研水文,設計建造了「獨奇千古」的都江堰水利工程,總結出「深淘灘,低作堰」的治水六字訣、「遇灣截角,逢正抽心」的八字真言,澤被後世。楚霸王項羽自矜其功,直到四面楚歌時仍執迷不悟,發出「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的喟嘆;而漢高祖劉邦清醒自知,將「所以取天下」的原因歸結為「三者皆人傑,吾能用之」。
  • 幼兒園小班語言區觀察與分析,閱讀書籍及指導策略(觀察記錄)【幼兒教案】
    小班幼兒在閱讀時,會根據不同的內容作出不同的反應,這些反應往往是與自己的生活密切相關的,例如琳琳以前可能在動物園或者電視中看見巨大的大象,就模仿大象沉重的動作,看見生活中比較常見的螃蟹,自然而然想到媽媽,看見可以吃的棒棒糖就拿著吃了起來。教師後續支持:根據這條目標「會看畫面,能根據畫面說出圖中有什麼,發生了什麼事等。」
  • 【專業發展】《幼兒教師專業標準》(試行)
    關愛幼兒,尊重幼兒人格,富有愛心、責任心、耐心和細心;為人師表,教書育人,自尊自律,做幼兒健康成長的啟蒙者和引路人。  (三)能力為重  把學前教育理論與保教實踐相結合,突出保教實踐能力;研究幼兒,遵循幼兒成長規律,提升保教工作專業化水平;堅持實踐、反思、再實踐、再反思,不斷提高專業能力。
  • 父母教育孩子:學會善於去觀察,可以讓視野更開闊
    父母教育孩子:學會善於去觀察,可以讓視野更開闊觀察是認識世界、認知社會的最重要的途徑,會讓孩子看到很多新鮮事物,會拓展孩子的視野,會提高孩子的分析能力和判斷能力。觀察還會讓孩子減少很多危險,避免傷害。善於觀察的人,看什麼都會覺得美好,心情自然而然就愉悅;那麼不愛觀察的人,看什麼都像是灰色的,心情也會不開朗,所以這兩種人是一樣的。
  • 什麼人善於「覺照」
    許多事都是學會的、慢慢觀察到的;沒有一個人不觀察、不學習就會幹事的。會幹事的人必然是一個細心的人,不細心,怎麼可能會幹事呢?正因為細心,所以才善於觀察人、事、物...能觀察事物,就能善於觀察自己的起心動念。如果不善於觀察事物,內在的起心動念,也也定觀察不到,發覺不了,覺照不到。用一顆很細的心來做事,就會做得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