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室靠近電梯噪聲太大 業主將開發商告上法庭

2020-12-24 上遊新聞

11-02 11:49:04 來源:慢新聞-重慶晚報

慢新聞-重慶晚報消息,由於臥室靠近電梯,噪聲太大,一業主將小區開發商告上法庭,要求降低噪音,並賠償精神損失。日前,市一中院二審公開開庭審理了該起環境汙染責任糾紛案。 

2009年10月29日,馮先生與某房地產公司籤訂合同,購買了該房地產公司開發的某小區房屋一套。但是,從裝修入住開始,馮某和妻子便發現自己房屋室內噪聲大,尤其晚上電梯運行時,臥室、客廳噪聲極大。 

隨後不久,馮先生和妻子委託專業機構對其室內噪聲進行監測,監測結論為:馮先生家客廳、主臥、次臥都不符合《民用建築隔聲設計規範》的要求。 

馮先生認為,房地產公司作為該房屋的開發商,交付隔聲措施不足以降噪的缺陷房屋,導致其室內噪聲嚴重超標,噪聲來源系電梯運行聲音。據此,馮先生將開發商訴至法院,請求法院判令房地產公司立即採取整改降噪措施,將房屋室內電梯噪聲降至40dB以下,並支付鑑定費,賠償精神損害撫慰金。 

房地產公司辯稱,涉案房屋無論是設計還是工程質量均符合國家強制性規定,設計時涉案房屋臥室沒有與電梯相鄰,根據竣工圖紙,電梯是與書房相鄰。 

渝北區法院一審審理認為,房地產公司設置的電梯與馮先生房間相鄰,採取的隔聲措施不足以降噪,導致馮先生室內噪聲超標,幹擾了馮先生及其家人的正常工作、生活,其行為構成侵權。且根據日常生活經驗,前述戶型三室兩廳中的「室」可以為臥室,因此房地產公司的辯稱意見不予採納。 

據此,一審法院判決被告房地產公司立即採取整改措施,將原告房間室內夜間電梯噪聲降至40dB以下,支付原告檢測費2000元、精神損害撫慰金3000元,共計5000元。

一審判決後,被告房地產公司不服,向市一中院提起上訴。

日前,市一中院二審公開開庭審理了該起環境汙染責任糾紛案,並最終維持一審判決,判令被告某房地產開發商立即採取整改措施。

慢新聞-重慶晚報記者 唐中明

原標題:臥室靠近電梯噪聲太大 業主將開發商告上法庭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相關焦點

  • 電梯臥室共用一牆,業主長期忍受噪音困擾
    一位業主說:「這個電梯噪聲問題已經存在好幾年了,向開發商和物業及當地12345等多個部門反映,一直未解決,家人每天都生活在轟鳴之中。」記者對此展開調查。    現場探訪:臥室內能清楚聽到電梯運行噪音    3月1日上午,記者來到陽光100國際新城G區12 號樓,該樓共18層,一梯兩戶,電梯安裝在了兩戶之間,樓道狹小逼仄,電梯的井道與兩戶均是一牆之隔。
  • 電梯機房太吵怒告開發商 法院判令被告隔音降噪
    王乃玲 畫    因為電梯噪音汙染,中環花園的這個業主狀告開發商與物業。最終,法院一審判令開發商必須採取隔音降噪措施。  在多次找物業反映無果後,今年3月底,小崔委託廈門市環境監測中心站對室內的電梯噪聲值進行監測。監測結果顯示,室內噪聲超出1類功能區A類房間排放限值。  今年6月份,小崔將中環花園的兩個開發商以及物業告上法庭。
  • 臥室與電梯井僅一牆之隔,深夜運行噪音大,業主:根本睡不了人!
    如果受條件限制,電梯井不得不緊鄰臥室布置時,應採取隔聲、減振的構造措施。因為電梯在運行期間會產生嚴重的低頻噪聲,長期受其影響有可能損害內臟健康。日間聲響超過80分貝,夜間聲響超過35分貝時,就會對人體產生明顯不良影響。電梯井若與臥室僅有一牆之隔,晚間產生的噪聲最高可達到42分貝,因此會嚴重幹擾休息,有些人還出現頭疼、心慌、腦漲等不良反應。
  • 臥室隔壁是電梯間噪音太大 住戶帶娃睡客廳(圖)
    華商報訊(記者 馬虎振)「我們07號戶型的臥室和電梯間共用一堵牆,每隔三分鐘左右,電梯上下一次,那聲音就像過了一次飛機。尤其是晚上更讓人難以忍受,難以入睡。我們到底該怎麼辦?」家住城南朱雀大街青松路口融尚第十區1號樓的業主們問。
  • 四川成都一小區業主將業委會告上法庭 誰來監督業委會?
    央廣網成都9月23日消息(總臺央廣記者任夢巖)按照《物業管理條例》規定,小區業主們可以通過業主大會選舉產生業主委員會共同行使管理權。業主委員會成立之後,誰又來監督他們?最近,成都一小區就遇到了這樣的難題。部分業主認為,業委會成立的流程不合規、財政支出不透明,將業委會告上了法庭。成都錦都小區四期,地處寬窄巷子地鐵站旁,地理位置優越。
  • 星雨華府業主將開發商告上法庭
    近期,星雨華府部分業主在開發商淮安雨潤置業有限公司我們相信,有淮安經濟開發區人民法院對公平正義的守衛,一定能幫所有受騙業主討回公道,讓中國法治之光激濁揚清在星雨華府的上空!往期連結回顧:【吐槽】星雨華府開發商,言而無信!
  • 無錫民事糾紛律師:小區電梯噪音太大,業主這樣維權
    由於目前我國對居民住宅樓內電梯噪聲排放範圍及限值適用的標準未作規定,致使不少高層住宅電梯噪聲汙染責任糾紛頻發。當我們遭受到電梯噪音汙染侵權時,該怎麼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呢?無錫民事糾紛律師:電梯噪音太大,小區業主這樣維權!
  • 18萬買來的地下車位超難停 業主怒將賣家告上法庭
    車位的業主說,喏,這麼窄小的位置,超級難停進車子。賣家公司不服氣,找人徑直開了輛卡羅拉的車子進去。業主眼尖,這還是小車(卡羅拉車寬1.76米),倒了三四把勉強停好,車右輪還踩到黃線了。法官站中間一量,車位寬1.9米,而相鄰一車位的寬是2.45米。  業主就這個奇葩的車位,告了賣家公司,要求退車位款18萬元。前天,濱江法院開庭審理了這個合同糾紛案。
  • 水岸花城小區電梯噪音大 業主空著主臥當「隔音間」
    其實這些「折磨」業主的問題早在出現前就可以規避,只要開發商、物業能「家吾家以及人之家」,相信小區業主們就能真正體會到家的舒心。  待在臥室就能聽到電梯上下的聲音,這讓剛剛入住新房的姬先生一家十分鬱悶,多次找物業、開發商解決也沒有得到結果。由於電梯噪音太大,主臥只能空著不住。
  • 業主燒紙錢引爆噴淋水淹電梯 法院判決雙方均需擔責
    業主在公寓門口燒紙錢,引發消防噴淋頭爆裂,結果電梯進水,壞了。物業將業主告上了法庭,要求業主賠償電梯維修相關費用。不過,經判決,物業也得承擔相應責任。電梯進水 物業告業主  去年7月4日凌晨,家住海滄某小區的阿民和家人一起在家門口架起了自製鐵桶,燒紙錢「拜拜」。
  • 開發商:業主客廳臥室蓄水致滲水
    業主稱新房裝修過程中地板出現漏水情況。南都記者劉有志攝    南都訊 記者劉穎 業主新買的房子,稱裝修過程中地板出現漏水情況,隨後開發商草草修補了事。開發商回應稱,是業主違規在沒有防水要求的客廳和臥室進行蓄水,導致出現滲水,目前已經進行了注漿修補,經過內部檢測確認沒有問題。
  • 商品房頂部有電梯機房噪音如何處理
    商品房頂部有電梯機房噪音困然業主的問題越來越多,影響業主的正常生活和休息,對於這種問題,我們有沒有什麼比較好的解決辦法,如何處理比較好呢?最近有業主諮詢這種問題,家住佛山的業主,家中的商品房總共有32層,自己家就是在32層的頂樓,電梯機房在頂樓,電梯在運行時產生的噪音很大,影響到自己的生活,電梯品牌是蒂森電梯,夜晚的話聲音會更加的明顯。正常來說噪音多少分貝以內是屬於國家標準的?
  • 業主無權坐電梯,咋回事?
    ,一怒之下將物業公司和業委會告上法庭。近日,南山區人民法院審理該案後認為,物業公司及業委會要求業主繳納電梯眾籌款,並未違反法律規定,而3名業主作為共有所有人,應負擔共有電梯的更新眾籌款,鑑於訴訟過程中物業公司及業委會已自覺停止侵害業主權利的行為,3名業主主張的侵權行為已停止。 物業和業委會被告上法庭 位於南山區的某小區竣工於21世紀初,小區裡使用了近15年的電梯老化,存在安全隱患,急需更新改造。
  • 業主拒交物業費,被告上法庭
    前兩天有個當事人來諮詢,她住一小區,因有人在小區內搭建違章建築,她向物業反映情況,要求物業幹涉並拆除違建,後因搭建違章建築的業主野蠻無禮,不聽勸告,遂問題一直未得到解決。當事人以物業不作為為由拒交物業費,後被物業告上法庭。
  • 近期關於噪聲問題的答疑解惑
    01我家和電梯機房只隔了一堵牆降噪處理做那堵牆就可以了看到這句話我只想知道這位業主的物業開發商都是哪幾家公司,以後肯定不買這幾家公司的房子。這十有八九是不負責任的物業或者無良開發商從來推脫責任的藉口。大家需要牢記在心的是,絕大部分的電梯噪聲不是通過空氣傳播過來的,而是通過牆體!!牆體!!!電梯發出來的一般是低頻噪聲。除了電梯之外,一般家庭還會碰到水泵、空調外機等低頻噪聲源。這些機器的噪聲並不是簡單的弄幾塊減振墊、隔聲板就能降低的。
  • 泉州一小區業主狀告開發商私自改造電梯 官司贏了但卻不恢復原狀
    來源 | 都市現場綜合泉州晚報轉載請註明來源開發商將電梯下至負一樓改造成下至負二樓,花大錢卻買不到全體業主的掌聲,這是為什麼?業主林先生認為,未經其同意,開發商此舉是侵權,因此將開發商起訴到法院,要求停止侵權恢復原狀。最終,法院判定開發商侵權,但並不支持將電梯恢復原狀,這是為什麼?業主:開發商改造電梯 未經業主同意林先生是豐澤區東海某小區的業主,他與開發商的糾葛源於電梯的改造。
  • 那6個被困在電梯錯過高考的學生,集體將酒店告上法庭,結果如何
    幾年前,有六位高考生被困在電梯裡面,錯過了高考這六位高考生,後來集體將酒店告上了法庭,而他們最後的結果是怎麼樣的呢?但是就在坐電梯的時候,發現電梯壞了,電梯停在了一個樓層不動。看到這種情況,六位考生在電梯裡面都非常的焦慮。因為很快就要考試了,但是他們被困在電梯裡,就意味著可能將會無法準時到達考場,也可能他們的努力就將會白費。
  • 不滿名譽權受損,綠地將自媒體「小樹聊房」告上法庭
    今奇葩交付,業主拒絕接房》,綠地認為,該文發布後,公司名譽受損,隨即將小樹聊房告上法庭,要求立即刪文。7月16日,江北區法院公開審理了此案。據了解,該案是重慶第一例自媒體引發的名譽侵權案。(昨日,江北區法院公開審理綠地狀告小樹聊房一案。)庭審焦點一:綠地是否涉及違規銷售?在小樹聊房的這篇推文中,提到綠地海外灘當年銷售之火爆,據說還要茶水費。
  • 臨海:7年換了6家物業公司 雲水山莊700多業主被物業告上法庭
    日前,臨海法院審結了一批物業服務合同糾紛,共有700多戶小區業主被該小區原物業公司告上法庭,要求他們支付兩年前未繳納的物業費、水電費等。該系列案件是臨海法院物業服務合同糾紛一個典型例子,據了解,在臨海市,物業服務合同糾紛近年來增長勢頭很猛,案件數從2011年的10件攀升至2015年6月的657件。
  • 想裝電梯?業主向鄰居索百萬「籤字費」
    有的老人長年無法下樓,也有老人因重病爬樓困難,已將房子出租,到其他小區租房居住。因此,遇到政府安裝電梯這樣的惠民工程,大家都拍手叫好,誰知眼看就能願望達成,卻因為鄰居的不同意而沒法進行。 記者從北京市住建委官方網站查到上述文件,其實施流程報建資料一欄中寫道:「增設電梯應徵得所在樓棟專有部分佔建築物總面積三分之二以上的業主且佔總人數三分之二以上業主同意,同時應徵得因增設電梯後受到採光、通風和噪聲直接影響的本單元業主的同意,並應當妥善處理好住宅周邊相鄰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