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信仰就是迷信嗎?完全不同的事情,切忌混為一談!

2020-12-15 如釋我聞

不知道大家對「民間信仰」作何看法,持何觀點。對於不信這些人的人來說可能會認為其是一種迷信思想,特別是對於現在的90後00後來說,對這個很多是持否定態度的。大多的是自己的自己的阿公阿婆還會堅持著這個習俗,相信民間信仰這一說。

如果站在我們這一代人來看民間信仰可能更多的是會簡單的認為這是一種迷信,比如說看手相,算八字一類的,以及對一些牛鬼蛇神的崇拜相信。但站在阿公阿婆他們那一輩去看「民間信仰」。它不是一個籠統的概念,不是只是簡單的一個迷信思想,更多的是一個思想,信仰。可以說是對宗教的一個信仰。一種期盼,願望,並不是愚昧的像傳統迷信一樣去做一些形式上的事情。更多的是對一件事的堅持,虔誠,從心裡出發,發自內心的去相信。而不是愚昧的破罐子破摔的拿錢消災。

中國傳統的民間信仰起初是對於自然界的各種自然現象的不了解,在各種水平能力不發達的情況下只有單純的通過自己的一些理解再加上上層統治者為了穩固自己的權利將自然現象神話論,天人合一等思想。就讓下層老百姓對各種自然現象,元素的一個膜拜,將自己的願望寄託於諸如風神,雨神之類的。虔心期待自己的心願。將他們列為自己崇拜的對象。長久的流傳下來就成為了一種民間信仰。

只是與現在我們所說的信仰不同的一點在於,那時的民間信仰對於信仰者是有一個明確的崇拜的對象的,再加上這個對象所具有的不切實際性,比如說乾旱年間祈求甘雨,就會特定指向「雨神,雷神」等具有神話了的降雨權利的假象神話的虛擬事物上。

慶新的是民間信仰不同於迷信與邪信。對於信者沒有強制性,民間也一直是「信則有,不信則無」。信與不信也並沒有什麼思想或者經濟等上面的負擔。只需要一顆簡單的虔誠的心。所以說在本質上看,民間信仰是本善的,單從其字面意思看也可以大膽的猜測它的本質。再加上比較其與迷信,邪教的區別,善惡在自己心中就有了區分定義了。

現在的信仰不同於以往的民間信仰,更與迷信和邪教有著天壤之別,現在的信仰更多的是對於自己的理想,願望的代名詞,一種動力所向。這也是全社會的科技,教育,經濟發展所至。

佛陀說的輪迴是輪轉五道,為什麼現在卻是六道輪迴呢?

學佛就一定要吃素嗎?在佛陀的時代,出家人又是怎樣飲食的呢?

佛陀時代只有精舍,為何傳到了中國卻出現了無數寺廟呢?

相關焦點

  • 【現代宗教問題】信仰與迷信
    我們雖然不能有充份的證據,斷定對方的人明白認識了客觀的真理,斷定他完全說誠實話,不欺騙我們。但是我們盡有相當的理由,斷定他的知識他的誠實,是可靠的,他的話是可信的。為此我們按照事情的關係,環境的可能,把對方的人格和言語,加以相當的批判,可信則信,不可信則不信。這不是合理的行為嗎?
  • 時事觀點丨不要把宗教與迷信混為一談
    ,有內容的分享區不要把宗教與迷信混為一談到底什麼是宗教、什麼是迷信,很多人的認識,到今天仍然是模糊的,宗教與迷信之間,它們到底有什麼本質的區別?當然,也不乏有以裝神弄鬼、聚斂錢財為目的的迷信活動和迷信群眾,因此,釐清宗教與迷信的本質區別,有著重要的文化價值和社會價值。
  • 中國人的信仰是什麼
    中國人的信仰中國人有信仰嗎?『有』。為什麼我們這樣肯定地回答呢?因為我們談起信仰,大多數中國人把政治信仰和個人信仰混為一談。認為馬列主義實現共產主義是中國人唯一信仰,傳承五千年文化的儒釋道思想是迷信,所以中國人就沒有信仰傳承的歷史根基,也就沒有信仰。把看命、算卦、風水、巫婆、跳大神等一系列糟粕的東西都歸罪於儒釋道,認為是儒釋道是迷信、是鎖住人民翻身的鎖鏈。由於人們對信仰的錯誤認識,『破除迷信』的口號響了這麼多年,誰還敢有個人信仰呢。所以,大多數有個人信仰的國度把我們中華民族稱之為『野蠻民族』。沒有信仰怎麼野蠻掛上勾。
  • 證嚴法師:與其迷信邪教 不如沒有信仰
    編者按:即便是在今天,有很多人聽到佛教,第一反應還是迷信(或曰封建迷信,在這點上,儒家思想遭遇也是如此)。其實如果真正了解佛教之人,就會明白,佛教不是迷信,也非邪教。但不是每一個學佛之人都能真正了解佛教,所以自稱學佛之人,也許依然處於迷信階段,尚未建立正信。
  • 牛頓也迷信!牛頓最後為什麼信仰神?證明上帝的存在
    當今世界上有很多國家都信仰宗教,當人們遇到難題時,總是會把希望寄託給神明。很多人認為這就是迷信,那是因為我們沒有信仰,真正有信仰的人是十分相信神明的。我們如今的社會科學技術越來越發達,越來越多的人相信科學,不再愚昧。
  • 我是華東師大社會學系主任李向平,民間信仰是「封建迷信」嗎,問我吧!
    我是華東師大社會學系主任李向平,民間信仰是
  • 專業概念的嚴謹性——以「迷信」為例
    說到把民間信仰稱為迷信,其實是站在精英文化的立場,對草根文化進行批判,這很難說沒有偏見。精英知識與民間信仰有矛盾,它隱含的邏輯是——在關於ABC的爭論中,「我」是正確的,所以「我」在ABCCDEF……方面都正確的。精英文化有優勢,堅定地認為所有的正確都在自己手裡,精英文化教育普及的結果必然如此。
  • 《天道》信仰是什麼?有信仰的人和無信仰的人差別大嗎?
    在天道這部電視劇中,芮小丹信仰天國的女兒,丁元英信仰理性,一顆向道之心,一顆執著天道本身的智慧。就連歐陽雪、肖亞文也有自己信仰。唯一區別是,王廟村的信仰是「迷信」,信基督、信牧師,信皇恩和王權,但是這樣都讓他們心安了,所以信仰不論是什麼,有比沒有好,這是觀念中的牢。
  • 人的智慧與信仰有關係嗎?
    人的智慧與信仰有關係嗎?關於這些,網友們眾說紛紜。智慧的含義在頭條提問中,已經說的很清楚了。書面的解釋是:辨析判斷、發明創造的能力。說得深一點就是:腦子對外界信息的處理能力。而這種處理能力是有明確目的性的,即最終指向讓生命體更好的遺傳自身的基因。
  • 淺談宗教信仰
    昨天探討了如何保持健康的心理,就不能不說宗教信仰。首先,回顧一下昨天分享的觀點,便於新接觸的朋友理解。人是肉體與精神的結合體。這個精神,醫學上稱之為「經絡」,「經絡」的複雜運轉,即為心理活動。保證心理健康的方法,就是提高生命能量,活出精、氣、神。說到提高生命的能量,也不得不提宗教信仰。凡是存在的,就有其合理性。
  • 不問信仰,但問有用與否
    談論宗教的用處,對於我們理解宗教,不太會有根本的幫助。毋庸諱言,宗教作為一種重要的社會現象,當然是有用的,但宗教之所以存在並將繼續存在,卻不是僅僅用「有用」就可以解釋的。宗教的存在,有其深刻的人性根據,而不僅僅是出於實用的需要。如果說哲學是人理性的產物的話,宗教就是人情感和信仰的產物。人類有各種不同的宗教,但都是出於人的信仰天賦。
  • 求籤解夢就是迷信嗎?
    在中國,兩人中就有一人迷信求籤,四人中就有一人迷信星座,五人中就有一人迷信周公解夢。然而,五十個中國人中,只有一個人具備基本的科學素養。這比起發達國家來,落後了二三十年。根據我在生活中遇到的這方面的事情和切身經歷來看,我不贊同這一看法:有的人認為,我們的國家是一個迷信的國家。
  • 迷信的人也相信科學嗎?這個回答你絕對想不到
    迷信的人也相信科學嗎?一般情況下,迷信的人總是對科學敬而遠之的,因為宗教信仰中總有這麼一個創世主,這跟科學發現的進化論對世界的解釋是矛盾的。論文的作者之一,達勒姆大學的心理學教授麥克菲爾斯在接受媒體的採訪時說道,他發現,科學和宗教之間存在著矛盾,在某些地區,某些人身上表現得更加明顯。
  • 科學和宗教不能混為一談
    ▲2017年未來科學大會 圖片來自新華社10月28日,潘建偉院士和來自北京、天津的中小學生對話,有學生問起如何看待「物理學發展到極致就是哲學,哲學發展到極致就是宗教」這個表述。潘院士直言這種表述,對科學和宗教的關係的解釋是完全錯誤的。
  • 看得見的科學,看不見的信仰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北遊獨立評論(ID:beiyou-talk)很多人容易把科學和宗教對立起來,認為一個人有宗教信仰就是迷信,就是沒有科學精神。這種誤解如此之深,是非常令人遺憾的。其實,科學和宗教並不衝突,兩者不是非黑即白的對立關係,而是互不隸屬的平行關係。
  • 南懷瑾老師:現代有一個大迷信,就是許多人迷信「科學萬能」
    現代有一個大迷信,就是許多人迷信「科學萬能」說到迷信,使我想到現代人動不動就講人家迷信,有些問題我常常問他們懂不懂?他說不懂,我說那你才迷信!自己不懂只聽別人說,便跟著人家亂下斷語,那才真正是迷信。當然,不但科學不能迷信,哲學、宗教也同樣地不能迷信。
  • 時事風水:「神高粱」是愚昧迷信還是精神信仰?千年難見的「神物」,人民群眾頂禮膜拜、地方官員剷除
    有人說,在科學如此發達的今天,還會有一群人對著一顆高粱祭拜?!說村民們愚昧迷信……;還有人說,這是人們的一種精神信仰……!但也有有神論者說現代的年輕人「迷信」科學,從有神論者來說,這不是迷信,這些超自然現象是現代科學無法解釋的東西!        慧緣伯認為:只要人類存在一天,人類對神靈的信仰和頂禮膜拜就永遠不會停止消失!年輕人總說爸媽燒香拜神封建迷信,或許她們也在進入一種新的「迷信」中。
  • 官場巫術與權力迷信
    權力崇拜:從「文革」到當代  記得幾年前,政府機關刊物《半月談》就刊有一文,記錄的是一個江湖大仙如何在不同官場、以其八卦小計忽悠官員掙錢的事情。又雲這個江湖大仙忽然良心發現,頗覺這份錢掙來沒良心,就此金盆洗手不幹了。然而,又是多少年過去了,迷信幾乎也成為國人皆知的一種「文化」。
  • 信仰的探討(一):一神宗教信仰與神的唯一性
    自從基督教信仰傳入到中國,幾乎是兩個世紀以來,好像一直有一個很大的缺憾,就是福音從來沒有有效而廣泛地傳入到知識分子階層。這天國的福音在中國始終被大多數知識分子所輕視,並且被拒絕。在復活節特輯,雅薇和大家分享由馬有藻博士所寫的文章《信仰的探討》。「我就是耶和華,在我以前沒有真神,在我以後也沒有。」
  • 截然造句和解釋_截然的例句有哪些 - 小孩子點讀
    近義詞有:完全,全然。態度嚴正的樣子。[沙汀《淘金記》:「根本就沒有這回事!』他又截然地加上一句。」]界限分明的樣子。[冰心《寄小讀者》:「我當然不是提倡迷信;偶像崇拜和小孩子扮演神仙故事,截然的是兩件事。」]